[1] |
周政法, 赵福成, 沈量, 等. 嵊州7个春季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2): 275-277.
|
[2] |
李冠杰, 徐文涛, 陈春先, 等.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22(23): 1-4, 8.
|
[3] |
李晓冰, 于广武, 王少华, 等. 生物有机无机生态肥料及其发展前景(上)[J]. 肥料与健康, 2020, 47(1): 66-69.
|
[4] |
王秀娟, 韩瑛祚, 何志刚, 等. 微生物菌肥对设施番茄养分吸收与土壤氮磷累积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1(19): 100-106.
|
[5] |
吕博, 孟庆忠, 张成, 等. 复合微生物肥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58(6): 1006-1011.
|
[6] |
陈国品, 李玮, 谢蜀豫, 等. 2种类型微生物肥对夏黑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34(1): 106-112.
|
[7] |
田艳飞, 黄占斌, 刘丹, 等. 纳米碳及其复合材料对油菜生长和土壤氮素保持效应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9): 3339-3345.
|
[8] |
王飞, 刘彤彤, 郑成彧, 等. 不同氮素水平下添加纳米碳增效剂对玉米氮肥利用率及产量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3): 74-78.
|
[9] |
李淑敏, 韩晓光, 张爱媛, 等. 不同尿素添加纳米碳增效剂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46(4): 10-16.
|
[10] |
王佳奇, 李丽鹤, 孟令波, 等. 纳米碳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18): 62-66.
|
[11] |
钱银飞, 邵彩虹, 邱才飞, 等.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报[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2): 249-253.
|
[12] |
刘秀梅, 张夫道, 张树清, 等. 纳米级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1): 102-109.
|
[13] |
赵欢, 张萌, 刘海, 等. 新型肥料对贵州黄壤区玉米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30(6): 1390-1395.
|
[14] |
王亚文, 史慧芳, 张鹏, 等. 微生物菌肥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 2021, 11(11): 27-32.
|
[15] |
ZHANG L. Effects of microbial manure on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kidney bean[J]. Afric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 2012, 6(10): 2489-2492.
|
[16] |
孙长娇, 崔海信, 王琰, 等. 纳米材料与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1): 18-25.
|
[17] |
刘凤艳, 侯碧辉, 丁晓红. 施用纳米肥料对小麦微结构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1, 37(2): 314-320.
|
[18] |
李一丹, 孙磊. 纳米碳与氮肥配施对水稻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1): 70-73, 79.
|
[19] |
王俊忠, 张超男, 赵会杰, 等. 不同施肥方式对超高产夏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14(3): 479-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