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Vol. 66 ›› Issue (4): 813-818.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140
周慧(), 林祯芃, 周海平, 王成豹, 徐秀如, 钟林平, 马国华(
)
ZHOU Hui(), LIN Zhenpeng, ZHOU Haiping, WANG Chengbao, XU Xiuru, ZHONG Linping, MA Guohua(
)
摘要:
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最有效途径。为高效组配抗病新组合,利用17个稻瘟病和6个白叶枯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对23份水稻核心材料进行抗/感病基因检测。稻瘟病抗/感病基因检测显示,抗病基因Pid2、Pi40和Ptr在检测材料中出现频次较高,分别为23、15和23份材料;抗病基因Pi64、Pib、Pi2、Pigm、Pi5、Pi1和Pikm的出现频次中等,分别为10、10、11、10、8、10和8份材料;抗病基因Pit、Pi36、Pikh、Pia和Pita仅存在于个别材料中,出现频次较少,分别为2、1、3、1和1份材料;抗病基因Piz和Pi25未在23份材料中检出。而感病基因pi2、piz、pi25、pikh、pikm、pia和pita在检测材料中高频次出现,分别为23、23、23、15、15、22和22份,pi64、pigm、pi36和pi5的检出频次中等,分别为9、13、13和13份。白叶枯病抗/感病基因检测表明,除5份材料中含Xa27抗病基因外,xa5、Xa7、xa13、Xa21和Xa23等抗病基因均未检测到;但Xa5、xa7、Xa13、xa21、xa23和xa27等感病基因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是23、22、23、23、23和14。该研究利用23个已报道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23份水稻材料,初步确定了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感病基因的分布情况,为后续水稻材料的筛选、改良和测配组合提供了良好的遗传参考。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