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子荣, 刘小娟, 徐雪亮, 等. 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化学防除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12): 88-91, 96.
|
[2] |
殷艳, 王汉中, 廖星. 2009年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 31(2): 259-262.
|
[3] |
左青松, 赵建明, 王宣山. 江苏沿海中度盐碱地油菜种植技术与施肥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 35(S1): 94-95.
|
[4] |
李艳花, 黄桃翠, 皮竟, 等. 重庆油菜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建议[J]. 南方农业, 2020, 14(19): 60-62.
|
[5] |
程昔美. 影响油菜生产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 南方农业, 2018, 12(35): 59, 61.
|
[6] |
董海龙, 张克平, 张鹏, 等. 旱寒区油菜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8, 39(12): 25-29.
|
[7] |
张敏, 钟志堂, 金梅, 等. 江苏省油菜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 42(8): 209-213, 236.
|
[8] |
陈坤荣, 王婧, 王成玉, 等. 七种除草剂防除冬油菜田杂草的效果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53(3): 569-571.
|
[9] |
李扬汉. 中国杂草志[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
[10] |
常向前, 李儒海, 褚世海, 等. 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杂草群落的数量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 30(4): 491-496, 500.
|
[11] |
赵延存, 娄远来. 长江下游地区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J]. 杂草科学, 2004, 22(3): 15-17.
|
[12] |
施生姣, 郭良芝, 程亮, 等. 30%氨氯·二氯·氯氨吡啶酸可溶液剂的除草活性评价[J]. 青海大学学报, 2023, 41(2): 49-55.
|
[13] |
吴文荣. 玉米不同品种芽苗期抗旱性及指标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
[14] |
王恒智, 谭金妮, 吕学深, 等. 丙炔氟草胺与二甲戊灵复配的联合除草作用及对棉花的安全性[J]. 农药学学报, 2018, 20(3): 309-315.
|
[15] |
陆剑飞, 何锦豪, 韩志能. 50%草除灵悬浮剂防除油菜田阔叶杂草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00, 41(4): 192-194.
|
[16] |
范翠丽, 牛瑞明, 袁丁. 玉米苗期及萌芽期抗旱性评定方法筛选[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2(5): 30-34.
|
[17] |
刘祥英, 马国兰, 邬腊梅, 等. 16%草除灵·二氯吡啶酸·烯草酮SC防除移栽油菜田杂草的效果[J]. 杂草科学, 2011, 29(1): 63-65.
|
[18] |
唐建明. 油菜田小苜蓿可用二氯吡啶酸除[J]. 杂草科学, 2010, 28(3): 62.
|
[19] |
张宏军, 郭嗣斌, 朱文达, 等. 75%二氯吡啶酸对油菜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8(1): 2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