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艳玲, 刘朋虎, 李晶, 等. 不同栽培原料对灵芝生长及其子实体营养品质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22, 37(5): 609-616.
|
| [2] |
李学龙, 李超, 李跃, 等. 不同栽培模式对灵芝菌株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35(9): 2045-2055.
|
| [3] |
潘湖生, 余建美. 灵芝代料栽培高产关键技术[J]. 食用菌, 2009, 31(4): 57.
|
| [4] |
赵小平. 药用真菌灵芝研究与栽培现状[J]. 中国食用菌, 2019, 38(7): 1-5.
|
| [5] |
叶松梅. 代料灵芝工厂化栽培前景分析[J]. 食药用菌, 2021, 29(4): 289-291.
|
| [6] |
刘佳宁, 张介驰, 张丕奇, 等. 代料栽培黑木耳碳氮比计算方法的探讨[J]. 黑龙江科学, 2014, 5(7): 16-17.
|
| [7] |
胡延如, 王月, 董浩哲, 等. 几种常见植物激素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J]. 食用菌, 2022, 44(1): 4-7.
|
| [8] |
曾凡清, 吕明亮, 薛振文, 等. 灵芝子实体中18种主要三萜成分的高效液相分析[J]. 菌物学报, 2023, 42(11): 2309-2319.
|
| [9] |
马传贵, 张志秀, 吴志鹏, 等. 段木灵芝高效栽培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果菜, 2023, 43(5): 55-59.
|
| [10] |
王民乐, 罗瑞, 刘源, 等. 不同碳氮源、碳氮比对六妹羊肚菌菌丝特性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 2020, 39(12): 41-44, 49.
|
| [11] |
胡延如, 尼振原, 张佳欣, 等. 培养料不同含氮量和碳氮比对糙皮侧耳生长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J]. 食用菌学报, 2022, 29(1): 36-40.
|
| [12] |
王丽, 杨天梅, 石瑶, 等. 蜜环菌人工菌棒基质碳氮比对乌天麻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15(8): 50-57.
|
| [13] |
张悦, 郑凯, 王茹, 等. 促进桑黄次生代谢物累积的碳氮比及碳氮源优化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7): 109-114.
|
| [14] |
贺望兴, 石旭平, 胡佳, 等. 茶枝屑代料栽培灵芝配方优选[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47(6): 52-54, 58.
|
| [15] |
周威杰, 罗培娟, 成纪予. 利用竹屑代料栽培灵芝的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7): 1469-1471, 1474.
|
| [16] |
陈群, 阚劲松, 杜军华, 等. 沪农灵芝1号代料栽培培养基配方优化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22, 41(4): 28-31.
|
| [17] |
李晔. 灵芝提取物中多种三萜的质量控制研究[J]. 海峡药学, 2020, 32(6): 31-34.
|
| [18] |
吴鸿雪, 唐庆九, 吕旭聪, 等. 栽培条件对灵芝子实体的三萜组成及其活性的影响[J]. 菌物学报, 2020, 39(1): 144-154.
|
| [19] |
马延梅, 周帅, 冯娜, 等. 定向采收沪农灵芝1号高三萜和水溶性多糖原料研究[J]. 食用菌学报, 2023, 30(1): 113-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