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9, 60 (11):  1948-1948. 
    摘要 ( 103 )   PDF(2133KB) ( 7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刘琳, 朱汉鑫, 郑迎春, 龙婉蓉, 郑蔚然
    2019, 60 (11):  1949-195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01
    摘要 ( 330 )   HTML ( 236 )   PDF(1017KB) ( 942 )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蓬勃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升级,人们在追求优质农产品的同时对其可追溯性也愈发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其中,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追踪溯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应运而生。本文从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技术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情况,总结省内发展现状并提出几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农药出口态势及对策
    寿林飞, 殷琛, 徐永
    2019, 60 (11):  1955-19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02
    摘要 ( 239 )   HTML ( 1 )   PDF(970KB) ( 837 )  
    随着浙江省农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农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浙江省农药国际贸易量也有了显著增长。本文从浙江省出口农药类型、类别、目的地和销量等方面阐述了浙江省农药出口的总体情况,分析总结了2018年浙江省农药国际贸易情况,指出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国内环保督察、行业并购重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产品研发周期拉长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浙江省农药出口量同比下降15.6%,出口额同比下降0.28%;出口类型由原药出口逐渐转为农药制剂出口;出口国家以亚洲为主,非洲和南美洲增长较快。展望了2019年浙江省农药出口贸易趋势,从加大政策扶持、精准把握市场、加强政府监管等几方面提出促进浙江省农药出口贸易发展的有关意见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SWOT分析
    毛晓红, 傅琳琳, 毛小报, 王瑾
    2019, 60 (11):  1958-19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03
    摘要 ( 204 )   HTML ( 3 )   PDF(1149KB) ( 843 )  
    运用SWOT分析法,对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剖析,从而为进一步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6个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叶锈病及蚜虫的防效
    尹志刚, 李刚, 谢许东, 陈真真, 周国勤, 李宇峰
    2019, 60 (11):  1963-19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04
    摘要 ( 207 )   HTML ( 0 )   PDF(1091KB) ( 823 )  
    为了明确不同药剂组合对小麦豫信11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自然发病的条件下,测定了6个药剂组合处理对小麦白粉病、叶锈病及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烯唑醇+啶虫脒、戊唑醇+咪鲜胺+啶虫脒、多菌灵+戊唑醇+吡虫啉3个药剂组合处理对白粉病和锈病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替代多菌灵和三唑酮的常规药剂组合,作为小麦豫信 11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的有效配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诱导水稻、葡萄抗病性效果评价
    肖文斐, 忻雅, 裘劼人, 应武, 马华升, 王汉荣, 阮松林
    2019, 60 (11):  1965-19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05
    摘要 ( 255 )   HTML ( 0 )   PDF(1206KB) ( 873 )  
    为评价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及其组分诱导水稻、葡萄等作物抗病性效果,以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和葡萄品种甬优1号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效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BKL1及其组分BKL1-Ⅰ和BKL1-Ⅱ处理均能够明显降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且BKL1防效最高,BKL1-Ⅱ次之,BKL1-Ⅰ最低。相对化学农药(CF)防效而言,免疫诱抗剂BKL1最高,BKL1-Ⅱ次之,BKL1-Ⅰ最低。BKL1对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相对防效均达80%以上,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为71.2%。结果表明,免疫诱抗剂BKL1优于其单一组分BKL1-Ⅰ和BKL1-Ⅱ,说明两组分复合存在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套袋技术对长瓜病虫害、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
    洪文英, 吴燕君, 章秀梅, 金立新, 章钢明
    2019, 60 (11):  1968-19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06
    摘要 ( 232 )   HTML ( 0 )   PDF(1173KB) ( 804 )  
    研究套袋技术对大棚长瓜病虫害发生、果实发育、商品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区长瓜灰霉病的病瓜率较对照区下降8%,防效为80%;弯瓜率、尖头瓜率分别较对照区降低41.7%、30.5%,单瓜平均长度、平均质量、单位质量分别较对照区高7.0%、10.3%、4.8%,采收后长度、质量较为均匀一致,整体商品性高;生长周期缩短、提早上市,每667 m2可实现增产10.3%。经成本核算,套袋产生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其消耗的套袋材料与人工费用,每667 m2可新增纯收益848.4元,且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瓜霜霉病盛发期高效防治药剂的筛选及应用
    吴燕君, 赵蕖, 章秀梅, 方雪勇, 洪文英
    2019, 60 (11):  1970-19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07
    摘要 ( 217 )   HTML ( 0 )   PDF(1251KB) ( 846 )  
    在黄瓜霜霉病盛发期进行18%吲唑磺菌胺悬浮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等新型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前病情指数19.7~29.2的病害盛发期用药1次,以18%吲唑磺菌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防效最佳,至药后12 d防效仍在68%以上,其次为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药后3~12 d防效63.5%~75.8%,速效性好,持效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信息素诱芯设置密度对稻田二化螟防效及其天敌群落的影响
    张唯伟, 叶建人, 金磊, 刘亚慧, 朱国念, 张传清
    2019, 60 (11):  1973-19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08
    摘要 ( 262 )   HTML ( 0 )   PDF(1528KB) ( 970 )  
    在金华和温岭水稻田设置不同密度的性信息素诱芯处理,调查研究其诱蛾量、对二化螟的防效,及对稻田二化螟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诱捕器的平均诱蛾量时间动态在地区间有明显不同;金华试验点的二化螟防治效果随着诱捕器的密度增加而上升,而温岭试验点在不同诱芯密度下的防效差异不明显。不同地区稻田二化螟的天敌群落种类和数量差异显著:金华稻田共调查鉴定二化螟天敌种类22科38种,主要种类为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 Thorell)、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nsecticeps Boesenberg et Strand)和等腹黑卵蜂(Telenomus dignus Gahan);温岭稻田共调查鉴定二化螟天敌种类10科14种,主要种类为食虫瘤胸蛛、驼背额角蛛(Gnathonarium gibberum Oi)和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icius)。稻田放置诱芯的密度会显著影响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每667 m2设置1枚诱芯时,二化螟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显著降低;每667 m2设置2~3个诱芯时,二化螟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同时,占据不同生态位的二化螟天敌群落多样性表现有显著差异。综合考察,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每667 m2诱芯悬挂量以3枚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纹枯病防治适期和对口药剂试验
    曹奎荣, 陈婕, 王晔青, 曹雅芸, 孙祥良
    2019, 60 (11):  1978-197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09
    摘要 ( 250 )   HTML ( 3 )   PDF(1306KB) ( 946 )  
    通过在水稻纹枯病发病不同时期用药,明确纹枯病发病初期是采用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存在差异,供试药剂中240 g·L-1噻肤酰胺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种杀虫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
    吴声敢, 柳新菊, 安雪花, 蒋金花, 吕露, 李岗, 王菲迪, 赵学平
    2019, 60 (11):  1980-19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0
    摘要 ( 384 )   HTML ( 31 )   PDF(1348KB) ( 1049 )  
    研究8种杀虫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噻虫嗪可分散粒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好,药后7 d的防效高达97%以上。30%烯啶虫胺可分散粒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 d的防效为78.7%~82.8%。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10%虫螨腈悬浮剂对甜瓜蓟马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39.5%和54.6%。建议在甜瓜生产中使用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噻虫嗪可分散粒剂来防治蓟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种药剂防治桑果菌核病的效果
    朱丽燕, 周小军, 陈乐阳, 何晓婵, 王轶, 田磊
    2019, 60 (11):  1983-198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1
    摘要 ( 246 )   HTML ( 3 )   PDF(1363KB) ( 860 )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25%嘧环·咯菌腈悬浮剂1 200倍、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1 500倍等处理防治桑果菌核病,4次药后防效超过97%,防治效果理想。25%啶菌噁唑乳油750倍、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250倍防效也较理想,超过8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吴声敢, 柴伟纲, 柳新菊, 安雪花, 蒋金花, 吕露, 李岗, 王菲迪, 赵学平
    2019, 60 (11):  1985-198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2
    摘要 ( 239 )   HTML ( 2 )   PDF(1419KB) ( 1023 )  
    进行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均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在3次药后7 d时均达最高值,为55.6%~85.8%,其中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悬浮剂、25%啶菌噁唑乳油、38%唑醚·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主栽核桃品种对Phyllosticta juglandis叶斑病的抗性评价
    贺占雪, 泽桑梓, 杨斌, 赵宁
    2019, 60 (11):  1989-19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3
    摘要 ( 274 )   HTML ( 1 )   PDF(2221KB) ( 857 )  
    通过离体接种、聚类分析法分析云南主栽的31个核桃品种对叶斑病病原菌Phyllosticta juglandis的抗性。试验表明,接种病原菌Phyllosticta juglandis后,纸皮核桃、云新高原2个品种未发病,夹棉大麻病斑面积最小,为0.6 mm2,圆菠萝的病斑面积最大,为1 175 mm2。以欧式距离2.5为聚类分割点,将云南主栽的31个品种分为16个抗病品种、7个中抗品种、6个中感品种、1个感病品种和1个高感品种。研究结果表明,聚类分析结果与接种结果相吻合,说明此次试验聚类结果符合接种后病斑大小的分布规律,不同核桃品种对同一病原菌引起的叶斑病的抗性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QuEChERs-UPLC-MS/MS测定水稻植株中的氟嘧菌酯残留
    王菲迪, 吴声敢, 蒋金花, 徐明飞, 柳新菊, 安雪花, 吕露, 赵学平
    2019, 60 (11):  1993-19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4
    摘要 ( 213 )   HTML ( 3 )   PDF(1415KB) ( 1006 )  
    将QuEChERs前处理技术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水稻植株中氟嘧菌酯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氟嘧菌酯在0.01、0.50、2.00和10.10 mg·kg-1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93.2%~120.0%,相对标准偏差在0.59%~2.67%,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根据添加回收确定氟嘧菌酯的定量限(LOQ)为0.010 0 mg·kg-1。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灵敏,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抽穗后不同时期去除旗叶对不同穗型小麦产量的影响
    侍瑞高, 赵慧云, 戚名扬, 史嘉滨, 党长喜, 李威
    2019, 60 (11):  1995-19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5
    摘要 ( 186 )   HTML ( 0 )   PDF(2905KB) ( 797 )  
    以多穗型华瑞0712和大穗型淮麦33为材料,研究抽穗后不同时期去除旗叶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旗叶时间越早,小麦穗粒重、每穗粒数、每穗有效穗数和单茎干质量的下降幅度越大,其中穗粒重的影响最大;抽穗后第20天去除旗叶,对小麦每穗粒数、每穗有效穗数和单茎干质量无显著影响;大穗型淮麦33去除旗叶后穗粒重和单茎干质量降幅大于多穗型华瑞0712。因此,建议生产上尽可能延长小麦旗叶功能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诱抗剂对水稻秧苗生长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晓丹, 阮松林, 肖文斐, 易子豪, 陈惠哲
    2019, 60 (11):  1999-200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6
    摘要 ( 190 )   HTML ( 0 )   PDF(2159KB) ( 821 )  
    为探讨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中浙优1号为材料,在浸种、苗期和穗分化后期喷施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和保康灵2号,研究其对秧苗素质、产量、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康灵1号和保康灵2号处理能提高种子出苗率,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秧苗的根冠比;保康灵1号处理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穗粒数,并降低纹枯病、白叶枯病病情指数,实现化学农药减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昌县2018年单季稻产量超14.25 t·hm-2的性状考查
    张伟金, 唐影, 陈银根, 陈锋, 潘秋祥, 孙永飞
    2019, 60 (11):  2002-20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7
    摘要 ( 182 )   HTML ( 0 )   PDF(1487KB) ( 801 )  
    经全田实割验收,2018年新昌县单季稻共有8户农户、3个品种(春优927、甬优1540、甬优12)稻谷产量超14.25 t·hm-2。其共同特征为骨架强、库容大、充实。如春优927平均株高146 cm,倒1~3功能叶长40.9、50.4、55.3 cm,生物学产量27.30 t·hm-2,有效穗199.5 万·hm-2,每穗总粒372.6 粒,总颖花量74 340万·hm-2,结实率86.9%,千粒重24.6 g,谷草比0.9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还田对双季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周飞, 鲁立明, 陈余平, 韩红煊
    2019, 60 (11):  2004-20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8
    摘要 ( 230 )   HTML ( 0 )   PDF(2046KB) ( 971 )  
    在余姚市早稻-晚稻连作农业生产区,以多年不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双季稻生产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试验点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脲铵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胡铁军, 张怀杰, 应小军, 周飞, 许蓉蓉
    2019, 60 (11):  2006-20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19
    摘要 ( 230 )   HTML ( 0 )   PDF(1492KB) ( 807 )  
    在冬小麦上进行脲铵与尿素的肥效比较和脲铵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脲铵的小麦各经济性状均好于尿素;脲铵施用量以570 kg·hm-2效益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净收益可达3 056元·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小麦耐迟播种质资源产量鉴定
    尚毅, 朱靖环, 华为, 巫小建, 杨建明, 汪军妹
    2019, 60 (11):  2008-200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0
    摘要 ( 248 )   HTML ( 0 )   PDF(1490KB) ( 912 )  
    对4个小麦品种和8个耐迟播高分蘖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迟播产量鉴定。结果显示,迟播较常规播期产量平均下降25.8%,不同种质资源间迟播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超过对照扬麦158的种质资源有4个,其中浙889 和浙902是2个耐迟播最好的种质资源,可作为耐迟播的育种材料,进一步转育利用。这2个种质资源耐迟播主要原因在于其有效穗数减小量较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加糯玉米科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杜龙岗, 王美兴, 黄益峰, 任梦云, 陈珊宇, 曹栋栋
    2019, 60 (11):  2010-20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1
    摘要 ( 278 )   HTML ( 53 )   PDF(1572KB) ( 937 )  
    科糯2号是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成穗率高、果穗商品性好等特点。生育期中熟,植株健壮,株型半紧凑,株高穗位适中;果穗商品性佳,籽粒白色,排列整齐,甜糯籽粒比例1:3,穗行数13.3行,行粒数41.3粒,单穗重261.9 g,蒸煮品质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去苞叶每667 m2产量达836.75 kg;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大,适宜浙江省及周边省份作鲜食玉米种植。栽培技术为适期播种,隔离种植,每667 m2栽植3 000~3 200株,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上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玉米雪甜7401百亩示范方促早高效栽培技术
    周政法, 过永华
    2019, 60 (11):  2013-20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2
    摘要 ( 260 )   HTML ( 0 )   PDF(1594KB) ( 927 )  
    嵊州市优质甜玉米雪甜 7401促早高效栽培百亩示范方,采用隔离种植、培育壮苗、科学管理等栽培技术,提早上市时间,错开销售高峰,丰富市场供应,产值达 15 万元·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堆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徐坚, 岳鹏, 顾艳红
    2019, 60 (11):  2015-20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3
    摘要 ( 195 )   HTML ( 0 )   PDF(2198KB) ( 820 )  
    将沼液、猪粪、腐熟剂与水稻秸秆进行混合堆沤,并以秸秆直接还田和不还田作为对照,研究秸秆堆沤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秸秆堆沤能增加水稻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中,秸秆加沼液堆沤和秸秆加猪粪堆沤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较秸秆不还田的处理显著增加了31.24%和33.4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核桃坐果率的影响
    夏鹏云, 郭磊, 王文战, 买倩
    2019, 60 (11):  2017-20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4
    摘要 ( 311 )   HTML ( 0 )   PDF(1630KB) ( 886 )  
    以中核短枝核桃品种为试材,在盛花期通过叶面喷施GA3、2,4-D等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核桃坐果数和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GA3、2,4-D能显著提高核桃的坐果率。其中,叶面喷施25 mg·L-1的2,4-D效果最好,坐果率可达77.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彩色马铃薯大棚播种期试验
    张琳玲, 许林英, 卢炯, 冯洁琼, 徐伟韦
    2019, 60 (11):  2020-20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5
    摘要 ( 245 )   HTML ( 1 )   PDF(1618KB) ( 874 )  
    以黑金刚、红玉、红美3个彩色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冬季5个播期对各品种农艺性状、单株产量及经济性状的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美较为适应冬季大棚生产,5个播种期表现较为稳定,特别是在播期11月30日、12月30日产量分别居第二、第一位,分别为26 927和26 949 kg·hm-2。同时考虑到2、3、4月上市的马铃薯价格波动加大,建议农户可适当早播(11月),以期获得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蕗-水稻轮作模式的综合效益分析
    邢晓鸣, 孟华兵, 吕进, 沈汉初, 蔡根林, 顾永强
    2019, 60 (11):  2023-20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6
    摘要 ( 238 )   HTML ( 2 )   PDF(2133KB) ( 1102 )  
    将山蕗和水稻进行茬口搭配,以常规稻麦轮作模式为对照,研究其在土壤理化性质改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山蕗-水稻轮作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降低,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上升,有效提升了土壤理化性质。同时,山蕗-水稻轮作模式在产值、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方面都较常规的稻麦轮作更具优势。此外,山蕗-水稻轮作模式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十分明显。总的来看,山蕗-水稻轮作模式的综合效益显著优于传统稻麦轮作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覆盖量对鸡心李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罗小平, 张素娥, 沈力, 徐金水, 张美玲
    2019, 60 (11):  2026-20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7
    摘要 ( 278 )   HTML ( 1 )   PDF(1597KB) ( 896 )  
    以油菜和水稻秸秆为覆盖物,研究不同秸秆覆盖量(0~13.5 t·hm-2)对鸡心李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果树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有效提升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等养分的含量,增加土壤容重,提升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同时提升鸡心李果实产量和品质。结合覆盖成本,当秸秆覆盖量为10.5 t·hm-2时效果最佳,可在浙西南山地果园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叶用芥菜发芽期耐盐性鉴定与分析
    王洁, 杨晓宾, 王婧, 任锡亮, 孟秋峰, 黄芸萍, 高天一
    2019, 60 (11):  2028-20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8
    摘要 ( 213 )   HTML ( 0 )   PDF(1676KB) ( 837 )  
    试验采用5种叶用芥菜进行梯度盐胁迫试验,观察盐胁迫对不同品种发芽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100 mmol·L-1时,各品种在发芽期能正常生长;当NaCl浓度≥150 mmol·L-1时,各品种的生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5个参试品种的耐盐性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其发芽期耐盐性大小依次为甬雪4号、甬雪3号>甬雪1号>科兴雪菜>大丰雪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湖市芦笋清洁化生产的探索和实践
    吴平, 龚佩珍, 贾伟娟
    2019, 60 (11):  2031-20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29
    摘要 ( 232 )   HTML ( 0 )   PDF(1670KB) ( 841 )  
    通过增施蘑菇菌渣废料等有机质肥料,无害化处理并肥料化利用芦笋母茎、资源化利用嫩茎废料,开展水肥一体化、芦笋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实现清洁化生产,最终达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清洁田园的目的,实现芦笋生产的资源循环化、生产清洁化、肥药双减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光膜对北疆滴灌葡萄生长、光合作用及品质的影响
    李志强, 刘洪亮, 田铃枝, 陈虎, 刘晓伟, 陈红梅, 吕军, 王磊
    2019, 60 (11):  2034-203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0
    摘要 ( 289 )   HTML ( 2 )   PDF(2823KB) ( 1084 )  
    通过裸地、PE膜、反光膜3种覆膜滴灌栽培弗雷无核葡萄大田大区试验表明,反光膜增加葡萄园土壤深层(40~60 cm)和行间含水量,提高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葡萄对氮、磷、钾的吸收,促进葡萄生长,增加葡萄枝条长度、叶片数、节间数、日生长量、枝条鲜重、干重,增加葡萄产量,提高果实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皮硬度,葡萄提早10 d采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反光膜>PE膜>裸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茄子浙茄10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胡海娇, 魏庆镇, 王五宏, 胡天华, 汪精磊, 包崇来
    2019, 60 (11):  2039-20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1
    摘要 ( 378 )   HTML ( 5 )   PDF(1678KB) ( 843 )  
    浙茄10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茄子新品种。母本是浙茄3号杂交后经连续自交分离获得高代自交系,早熟性好,中抗黄萎病和青枯病;父本是屏东长茄的后代进行连续自交分离获得的高代自交系,生长势强,单株坐果数多,中抗黄萎病、青枯病,品质佳。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坐果率高,丰产性好,平均产量约60 t·hm-2;果实长且粗细均匀,果皮紫红色,商品性好,中抗黄萎病和青枯病,适宜浙江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桃品质的影响
    焦云, 舒巧云, 赵秀花, 刘珠琴
    2019, 60 (11):  2042-20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2
    摘要 ( 231 )   HTML ( 0 )   PDF(1657KB) ( 932 )  
    以宁波地区栽培的油桃品种紫金红1号和紫金红2号为试材,在其果实发育期分别实施避雨大棚覆盖、地膜覆盖、果实套袋和常规露天栽培四种不同栽培措施,最后对其成熟果实品质及裂果率、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率进行综合评测。结果表明,紫金红1号和紫金红2号在避雨覆盖条件下,其果实单果重、色差值、可溶性固形物和类黄酮含量为最高,而地膜覆盖处理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次于避雨覆盖组。同时,在避雨覆盖栽培条件下,果实裂果和疮痂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其他处理,而着色度高于其他处理组。此外,地膜覆盖处理组裂果率和疮痂病发病率为1~5级,其防病效果仅次于避雨覆盖处理组。因此,综合考虑生产劳动成本和果实品质及防病效果,可以尝试在本地区生产上选择地膜覆盖措施替代避雨栽培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及其还田量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李建辉, 刘丽丽, 石子建, 陈润兴
    2019, 60 (11):  2044-20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3
    摘要 ( 237 )   HTML ( 1 )   PDF(1715KB) ( 867 )  
    以玉米秸秆、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为试材,衢鲜5号大豆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及其还田量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均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其中,玉米秸秆1 400 g·m-2还田量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熟杨梅早佳的品比试验及栽培要点
    陈新炉, 张启, 陆胜民, 姜樟土, 梁森苗
    2019, 60 (11):  2047-20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4
    摘要 ( 276 )   HTML ( 0 )   PDF(1685KB) ( 837 )  
    早佳杨梅产量稳定,商品率高,经济效益明显。该品种树冠圆头形,叶片倒披针状,比荸荠种小。叶柄长1.2 cm、粗0.1 cm,叶姿斜向上,叶尖钝圆。花性纯雌蕊,花序坐果率15.6%,花芽易形成,始果期早。植株矮化,树冠较小,适宜矮化密植栽培。果实扁圆球形,单果重11.4 g,果面紫黑明亮,着色均匀,肉柱圆钝,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总酸含量1.17%;可食率95.7%,品质优良。成熟期比荸荠种提早7~8 d,6月上旬成熟,避开了浙江的常年“梅雨”期。其栽培要点为适当密植、平衡施肥、早施壮果肥、加强疏果、及时采收、加强病虫防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扦插期、生育期对鲜食甘薯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邵晓伟, 吴列洪, 张富仙, 余文慧, 李诚永
    2019, 60 (11):  2049-20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5
    摘要 ( 257 )   HTML ( 0 )   PDF(1935KB) ( 988 )  
    以鲜食型甘薯QZ2-2为材料,研究不同扦插期、生育期对其鲜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地上部鲜重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期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极显著,在衢州地区其最适宜扦插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在适宜扦插期内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生育期115 d时收获,每667m 2鲜薯产量可达2197.39 kg。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余姚5个水果黄瓜品种大棚栽培比较试验
    潘丽卿, 杨鸯鸯
    2019, 60 (11):  2051-20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6
    摘要 ( 263 )   HTML ( 1 )   PDF(1692KB) ( 915 )  
    5个水果黄瓜品种在余姚大棚内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抗病性均较强,百川1号、浙秀1号适宜在余姚本地大棚种植,百川1号产量最高,达50.857 t·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品质指标的影响
    孙彩霞, 胡剑平, 于国光, 姜遥, 王强
    2019, 60 (11):  2052-205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7
    摘要 ( 241 )   HTML ( 0 )   PDF(2461KB) ( 809 )  
    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商品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芽孢杆菌处理后,葡萄的可滴定酸含量平均增加了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增加了0.8百分点,VC含量平均增加13.8%,果糖含量平均增加3.5%,葡萄糖含量平均增加3.9%,总糖含量平均增加1.6%。对比试验表明,在葡萄萌芽期采用芽孢杆菌灌根处理用量20 g·株-1的情况下,对葡萄品质改善的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西地区12个参薯品种U型槽定向栽培试验
    余文慧, 张鑫, 邵晓伟, 李诚永, 张富仙
    2019, 60 (11):  2055-20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8
    摘要 ( 218 )   HTML ( 1 )   PDF(1743KB) ( 848 )  
    为筛选适合浙西地区 U 型槽定向栽培的参薯品种,对12个参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SY2015-03、FSY2018-6及紫玉淮山产量高、商品性好;FSY2018-05 早熟性较好,8月上旬已经结薯;紫玉淮山的平均结薯个数为1,1个U型槽长1根山药,商品率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苍南6个小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林辉
    2019, 60 (11):  2057-20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39
    摘要 ( 232 )   HTML ( 3 )   PDF(1716KB) ( 902 )  
    在苍南对6个小番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樱粉2号、阳光、红粉佳人等3个品种商品性好、皮薄、口感佳、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浙南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脱毒方法对红颊草莓生长及生根效果的影响
    陈婕, 曹奎荣, 孙祥良
    2019, 60 (11):  2058-20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0
    摘要 ( 200 )   HTML ( 1 )   PDF(1950KB) ( 864 )  
    研究热处理、化学处理及热-化结合处理的方法对红颊草莓离体植株生长、生根及移栽效果的影响,探究针对嘉兴市优势草莓品种的高效脱毒方法。结果显示,热处理结合25 μg·mL-1病毒醚处理可显著降低草莓组培苗的株高,而病毒醚的加入可显著增加其增殖系数;经过3种处理方法脱毒的草莓离体植株生根率均为100%,热-化结合处理的离体植株的根数和根长均为最大值;脱毒处理的草莓苗移栽成活率均大于对照,经热-化结合处理的自根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4%,而对照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仅为79.2%。热-化结合处理可获得生根能力更强、长势更好的草莓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农71菜用甘薯水培营养液配方筛选
    李润根, 卢其能, 刘佳丽
    2019, 60 (11):  2060-20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1
    摘要 ( 243 )   HTML ( 34 )   PDF(4491KB) ( 898 )  
    以菜用甘薯台农71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分别用5种配方的营养液进行培养,生长期间对其鲜质量、株高、叶片数、芽数目、根数目和蒸腾液面差等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华南农大A在株高、芽数目和鲜质量等方面表现较好。从蒸腾液面差来看,华南农大A消耗较少,在甘薯整个生长过程中日本园试配方和Knop配方的相对波动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主要切花月季品种评价与筛选
    邵小斌, 赵统利, 朱朋波, 汤雪燕, 孙明伟, 王江英, 徐艳
    2019, 60 (11):  2063-20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2
    摘要 ( 197 )   HTML ( 3 )   PDF(1767KB) ( 765 )  
    以金辉等21个月季品种为试材,测量各品种的产量、株高、茎粗、花朵大小等主要性状,并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各性状表现均较好的月季品种有卡萝拉、红袖、黑玫、粉佳人、魅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校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调查与分析
    林志浩, 杨凡, 包志毅
    2019, 60 (11):  2066-20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3
    摘要 ( 275 )   HTML ( 3 )   PDF(31423KB) ( 916 )  
    校园植物景观空间是植物景观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结合文献、实地调研和案例测绘分析,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植物景观空间构架包括开敞空间、水生植物空间、林下空间、半开敞空间、密林空间及建筑庭院空间进行研究,发现校园植物景观空间的不足与亮点,并在空间边界、垂直结构、植物配置、使用需求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为校园植物景观空间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树林人工湿地-养殖耦合系统构建与净化效果
    仇建标, 陈琛, 彭欣, 方晓琪, 郑春芳, 蔡景波
    2019, 60 (11):  2073-20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4
    摘要 ( 243 )   HTML ( 4 )   PDF(6191KB) ( 873 )  
    通过构建红树林人工湿地,与高位精养池、贝类养殖塘等共同组成循环海水养殖系统,利用红树林人工湿地来净化养殖尾水,并对其净化效果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人工湿地对养殖尾水中氮磷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NH4+-N平均去除率为49.01%,对NO2-N平均去除率为61.23%,对NO3-N平均去除率为53.14%,对DIP平均去除率为36.4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自然库房贮藏椪柑品质变化试验
    沈城铭
    2019, 60 (11):  2078-207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5
    摘要 ( 246 )   HTML ( 0 )   PDF(3195KB) ( 841 )  
    为了解气象要素变化对椪柑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2018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在自然库房建立小气候观测站,获取自然库房贮藏椪柑品质变化(特别是变质烂果)的试验气象要素数据。基于试验数据,通过室内外温差对比和表皮烂果观测分析,得出烂果温度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然库房椪柑贮藏时温度变化对果实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室内外温湿度变化特征和柑橘腐烂有着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控制气调保鲜对红阳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邱静, 邹礼根, 陈飞东, 姜慧燕, 李锋, 王琴
    2019, 60 (11):  2080-20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6
    摘要 ( 201 )   HTML ( 0 )   PDF(3074KB) ( 840 )  
    对比研究红阳猕猴桃冷藏和数字化控制气调2种保鲜方式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0~2 ℃,相对湿度为90%~95%,O2浓度为3%~5%,CO2浓度为3%~5%数字化控制气调条件下,能有效抑制红阳猕猴桃的品质下降,比冷藏延长贮藏保鲜时间3个月以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柑橘中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残留
    凌淑萍, 叶时民, 付岩, 王全胜, 张亮, 吴银良
    2019, 60 (11):  2084-208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7
    摘要 ( 263 )   HTML ( 2 )   PDF(1928KB) ( 918 )  
    基于QuEChERS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柑橘中甲基硫菌灵、苯菌灵和多菌灵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3种目标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0),甲基硫菌灵在柑橘全果、果肉中的添加浓度为0.01~5.00 mg·kg-1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104%和90%~95%,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7%;多菌灵在柑橘全果、果肉中的添加浓度为0.01~5.00 mg·kg-1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6%~85%和77%~100%,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6%;苯菌灵在柑橘全果、果肉中的添加浓度为0.05~5.00 mg·kg-1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7%~88%和86%~90%,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7%。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方法定量下限为0.01 mg·kg-1,苯菌灵方法定量下限为0.05 mg·kg-1。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合农产品中甲基硫菌灵、苯菌灵和多菌灵等农药残留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对螺蛳体内铅镉的脱除
    王贤波, 余霞奎, 刘军波, 李锋
    2019, 60 (11):  2087-208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8
    摘要 ( 171 )   HTML ( 0 )   PDF(3138KB) ( 803 )  
    建立螺蛳铅、镉污染模型,进行壳聚糖(COS)及羧甲基壳聚糖(CMCS)对螺蛳体内铅、镉的脱除试验。结果表明,铅、镉在螺蛳体内的富集具有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高浓度暴露组螺蛳第8天体内铅、镉浓度达最大值1.30、1.58 mg·kg-1。经COS及CMCS处理,螺蛳体内铅、镉的消除效果优于清水对照组,经CMCS处理,螺蛳体内铅、镉含量在前6 d内消除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萄质量安全隐患与生产对策
    柳采秀, 陈丽萍, 吴长兴, 苍涛, 宋雯, 张怡, 徐明飞
    2019, 60 (11):  2089-209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49
    摘要 ( 250 )   HTML ( 9 )   PDF(2654KB) ( 951 )  
    全面阐述了葡萄生产加工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隐患进行风险源分析,提出相应的高质安全生产对策。产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产中的农药残留、产后的保鲜剂SO2残留、致病微生物及其有毒代谢产物是主要安全隐患,可通过选择生态条件优良的葡萄种植基地、规范栽培管理技术、合理用药、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措施,提高葡萄及其制品质量安全,实现葡萄全程安全、高质生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柑橘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张伟清, 林媚, 徐程楠, 冯先桔, 平新亮, 王天玉, 姚周麟, 王燕斌
    2019, 60 (11):  2094-20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0
    摘要 ( 476 )   HTML ( 18 )   PDF(1882KB) ( 924 )  
    为了验证手持数显糖度计和酸度计测定柑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的准确度、可靠性,以国标规定的常规法测定值为参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手持数显糖度计法测定的柑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阿贝折光计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手持酸度计法测定的总酸含量与指示剂滴定法结果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157 7x-0.136 7,r=0.954 97。为保证科研及生产中柑橘果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可将手持酸度计测定的总酸含量代入回归方程中,估算柑橘果实总酸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空心菜生态浮岛对外塘甲鱼养殖水体的修复作用
    牛天新, 郑洁敏, 查燕
    2019, 60 (11):  2096-20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1
    摘要 ( 253 )   HTML ( 0 )   PDF(4099KB) ( 930 )  
    生态浮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中。通过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浮岛进行改进,应用于外塘甲鱼养殖水体中,首先进行空心菜人工浮岛系统在静态封闭水体中处理模拟甲鱼养殖水体试验,分别就空心菜浮床系统在幼苗期、成苗中期和后期对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影响进行研究,再在杭州市双浦镇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甲鱼家庭养殖户和生态休闲养殖塘2种不同形式的外塘甲鱼养殖地进行原位试验,从水质指标的改变考察空心菜生态浮岛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投加了空心菜生态浮岛的甲鱼养殖池中的污染物质指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池塘。空心菜生态浮床技术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减少病害发生率,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地区南美白对虾饲养条件初探
    蔡激扬, 朱兰娟, 华正江
    2019, 60 (11):  2100-21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2
    摘要 ( 183 )   HTML ( 0 )   PDF(2005KB) ( 928 )  
    本文通过整理2015—2017年杭州萧山围垦养殖区大棚气温及水温监测数据,旨在为杭州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提供参考。分析认为,围垦区南美白对虾的放养时间以3月底4月初为宜,捕捞以10月中旬前完成为好;影响南美白对虾摄食的水温(超过32 ℃或低于20 ℃)年际差异大,分别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10月中旬及以后;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暴雨、高温、连阴雨、强冷空气等高影响天气的水温变化幅度小于气温,对缓解应激反应有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阻断TNF-α可改善苯并芘诱导的肺慢性炎症
    罗贤强, 陈如章, 高基民
    2019, 60 (11):  2103-21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3
    摘要 ( 171 )   HTML ( 0 )   PDF(5892KB) ( 820 )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苯并芘诱导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因此,期望在苯并芘暴露阶段通过阻断TNF-α来改善肺部炎症微环境从而延缓甚至预防肺癌发生发展。通过组织病理学分析小鼠肺部病理改变与炎症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部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研究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苯并芘暴露小鼠肺部巨噬细胞浸润增加,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与MHCⅡ水平增高;经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后,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阻断TNF-α的表达可改善苯并芘诱导的肺慢性炎症状况,延缓肺组织病理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甲磺草胺
    范艳, 程媛媛, 韩超, 王莉, 王菲迪, 吴声敢
    2019, 60 (11):  2106-21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4
    摘要 ( 200 )   HTML ( 0 )   PDF(2465KB) ( 834 )  
    采用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饲料中甲磺草胺的农药残留。样品用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在Waters C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经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的条件下检测。结果表明,在0.002~0.500 mg·L-1,甲磺草胺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在0.10、10.00、162.00 mg·kg-1添加水平下,甲磺草胺的平均回收率为91.5%~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1.39%~5.41%(n=5),仪器对甲磺草胺的最小检出量为4.00×10-3 ng,甲磺草胺在饲料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1 mg·kg-1。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合饲料中甲磺草胺的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秸秆揉丝包膜青贮饲料化技术应用
    盛利民, 毛一帆, 张伟, 顾利斌, 顾冻兴, 计宏伟
    2019, 60 (11):  2109-210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5
    摘要 ( 195 )   HTML ( 0 )   PDF(1991KB) ( 995 )  
    水稻收割后,在田间喷洒青贮饲料添加剂及糖蜜,包膜打包后,通过40 d以上的贮存,制成青贮饲料,供奶牛饲用。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收割机宜采用收割机带切碎装置,具有揉丝功能收割;糖蜜添加量以50 kg·t-1为宜,过多造成喷头堵塞,喷雾不匀,不宜贮存;添加鲜得利CL的综合收益最佳,添加量为8 g·t-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禽粪污除臭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沈琦, 孙筱君, 吴逸飞, 姚晓红, 李园成, 孙宏, 王新, 汤江武
    2019, 60 (11):  2110-21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6
    摘要 ( 239 )   HTML ( 8 )   PDF(3448KB) ( 973 )  
    为了减少畜禽粪污中臭气的释放,获得高效的畜禽粪污除臭菌株,利用驯化富集、平板划线的方法从猪粪中筛选除臭微生物。通过富集驯化、定性初筛和吸收液复筛法,检验微生物除臭效果,最终获得高效除臭微生物Z2,实验室条件下对氨气的降解率达到71.0%,硫化氢的降解率达到62.3%。经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Z2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猪粪的除臭小试试验中,Z2菌株可以以较低的接种量(1%~5%)取得较好的除臭效果,表明该菌株在猪粪除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羊肉用多羔快长系选育
    罗学明, 朱仲豪, 林秀斌, 张柠, 余波, 彭永佳, 岳万福, 叶均安
    2019, 60 (11):  2114-21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7
    摘要 ( 215 )   HTML ( 0 )   PDF(2040KB) ( 925 )  
    为了提升湖羊群体品质,突显品种特性,本研究将湖羊繁殖与生长性状作为选育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品系繁育。利用品系繁育法,通过体型外貌、体重、体尺及生产性能等指标,确定出符合标准系祖的湖羊4头,成年公羊体重120 kg以上。按照表型特征组群,通过体型外貌、体重、体尺及生产性能测定,结合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分子辅助检测,选育建立品系基础群,进行群内公、母羊闭锁繁育,使湖羊多羔快长系基础群所具备的品系特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从而达到品系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湖羊肉用多羔快长G2世代新品系群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8个绿肥在红壤生地上种植的适应性
    张贤, 曹凯, 徐静, 王建红
    2019, 60 (11):  2117-21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8
    摘要 ( 281 )   HTML ( 0 )   PDF(2009KB) ( 974 )  
    在未经培肥熟化的红壤生土,进行紫云英、黄花苜蓿、二月兰、一年生黑麦草、箭筈豌豆、救荒野豌豆、四籽野豌豆、小巢菜等8个绿肥种类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野豌豆抗病性差,不适宜生地种植;黑麦草和箭筈豌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绿肥,分别达85.740和 61.035 t·hm-2;箭筈豌豆、小巢菜、四籽野豌豆全氮含量较高,其中箭筈豌豆全氮含量达34.0 g·kg-1,显著高于其他绿肥种。总体而言,黑麦草和箭筈豌豆适宜在红壤生地种植,并能提供优质高产的有机肥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化县农村沼气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姚光伟, 聂新军, 黄武, 徐来源, 刘银秀, 金娟, 范志斌, 叶巧丽
    2019, 60 (11):  2119-21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59
    摘要 ( 206 )   HTML ( 0 )   PDF(2002KB) ( 799 )  
    开化县农村沼气发展规模较大,布局分散、管理维护人员及经费的不足给农村沼气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和挑战。为确保农村沼气安全运行,满足农户用气需求,开化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应当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宣传,积极争取政策和财政资金扶持,推动农村沼气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生地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叶静, 邹平, 张贤, 俞巧钢, 段晓婷, 林辉, 马军伟, 曹凯, 徐静, 王建红
    2019, 60 (11):  2121-212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0
    摘要 ( 202 )   HTML ( 2 )   PDF(2042KB) ( 833 )  
    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生地上紫云英绿肥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施肥可以显著增加红壤生地紫云英产量,在240 kg·hm-2 N、120 kg·hm-2 P2O5、90 kg·hm-2 K2O的处理下,紫云英鲜草和总干物质产量最高,分别达21.75、2.966 t·hm-2,是不施肥处理的14.3倍和12.2倍,积累的氮磷钾素养分总量也最高,达到182.4 kg·hm-2。在等量化肥处理下,配施有机肥料有利于紫云英鲜草产量和总干物质产量的提高,其中,商品有机肥料对紫云英的增产效果优于腐植酸肥料。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提高紫云英将无机养分转换为有机养分的能力,其中,配施商品有机肥料对促进紫云英将无机养分转换为有机养分的效果要优于配施腐植酸肥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市生物质颗粒燃料发展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
    宋云蔚, 华永新, 徐钢
    2019, 60 (11):  2124-21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1
    摘要 ( 212 )   HTML ( 1 )   PDF(2028KB) ( 772 )  
    通过调查统计、实地调研、座谈记录、采样检测等方法,从原料的种类、数量、生产成本、产品应用情况等方面全面了解杭州市各地颗粒燃料生产应用情况,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杭州市全面推广应用生物质颗粒燃料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液浓缩液与粗木醋液农田混合施用的应用前景及潜在环境效应探讨
    童文彬, 周旭健, 刘银秀, 叶强, 秦唐勇, 聂新军, 李子川, 柴彦君
    2019, 60 (11):  2127-21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2
    摘要 ( 246 )   HTML ( 0 )   PDF(2146KB) ( 866 )  
    传统农田沼液施用通常因为沼液的养分浓度较低而需要大量施用。同时,因为沼液的养分浓度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而极难做到精准施用。此外,沼液农田施用会显著增加土壤氨挥发和硝酸根流失,引发区域及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沼液膜浓缩技术是解决沼液产生量大、养分含量波动大,以及沼液存储与运输成本高的关键措施。粗木醋液中的有机酸、酚、酮等有机物质能够与沼液浓缩液中的铵盐等易挥发或易流失养分形成弱有机结合氨氮或金属络合物,可以起到缓释沼液浓缩液养分的作用。围绕沼液的产生特征与其膜浓缩工艺研究进展,结合粗木醋液的农业应用及其与沼液原液混合施用对土壤氨挥发和养分流失的截留作用,探讨沼液浓缩液与粗木醋液混合施用的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农田沼液施用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方面的潜在影响作用,探讨沼液浓缩液农田施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相应问题的解决思路,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低污染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萄秸秆替代木屑发酵制肥研究
    黄森, 胡定杰
    2019, 60 (11):  2132-21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3
    摘要 ( 169 )   HTML ( 1 )   PDF(22434KB) ( 815 )  
    葡萄秸秆木质素含量高,将其与新鲜猪粪混合堆肥发酵,研究不同添加比例、不同粉碎粒径的葡萄秸秆对发酵制肥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秸秆完全可以取代商品木屑作为有机肥生产的原辅料。当葡萄秸秆粉碎粒径为10 mm、添加混合比例为20%时,最适于堆肥发酵制肥。制成的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养分和pH值,实现快速改土培肥、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市屋顶农场作物资源调查及发展对策
    何梓群, 刘雷, 顾兴国, 陈斯佳, 赖齐贤
    2019, 60 (11):  2135-21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4
    摘要 ( 212 )   HTML ( 0 )   PDF(2113KB) ( 892 )  
    通过对杭州市12处屋顶农场调查得知,农作物种类共计82种,隶属30个科63个属,农作物种类丰富。结合屋顶农场种植情况、作物特性、灌溉方式等因素,分析杭州市屋顶农场设计、种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衢江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郁晓敏, 徐刚勇, 柯甫志, 陈雪峰, 林宝刚, 江建锋, 陈常理, 甘宏信, 胡齐赞, 金昌盛
    2019, 60 (11):  2138-21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5
    摘要 ( 262 )   HTML ( 1 )   PDF(4951KB) ( 969 )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要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调查第三小组与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于2017—2019年联合开展普查与系统调查工作。联合调查组通过对衢江区11个乡(镇)的22个村进行普查与系统调查,收集到各类作物种质资源合计113份。调查发现,多数地方品种只有零星种植,特色地方品种消失明显,种质资源亟须保护。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衢江区需要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品种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浙江低温雨雪天气的特征和成因分析
    周弘媛, 钱卓蕾, 周晓燕, 季丹丹
    2019, 60 (11):  2142-21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6
    摘要 ( 216 )   HTML ( 32 )   PDF(17542KB) ( 886 )  
    2018年1月下旬,浙江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强度达严重和较重等级。本文通过对大气环流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发现,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北方强冷空气、中低层逆温的存在及有利的温度配置,都是造成浙江2018年1月下旬低温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阻高横槽型环流背景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且冷空气强度较大;冷空气势力不断加强南压,是本次极端低温雨雪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700 hpa急流带水汽输送是雨雪天气的有利条件,水汽通量及风速大小都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逆温层的形成与降雪相态有直接关系,是700 hpa暖湿气流和850 hpa干冷气流交汇的体现,是今后开展降雪预报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金华市生态功能区发展林下种植的SWOT分析
    王金晶
    2019, 60 (11):  2145-21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7
    摘要 ( 176 )   HTML ( 3 )   PDF(2119KB) ( 741 )  
    结合金华市生态功能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其发展林下种植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金华市生态功能区有发展林下种植的优势,但也有诸多困难需克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台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潘曦, 胡豹, 杨泽南
    2019, 60 (11):  2148-21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8
    摘要 ( 251 )   HTML ( 1 )   PDF(2160KB) ( 802 )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业生产方式亟待转型升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同时又具备环境友好特质的高效农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研究以天台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天台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推进天台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米果果小镇创意农业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谢小梅, 胡豹
    2019, 60 (11):  2152-21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69
    摘要 ( 270 )   HTML ( 4 )   PDF(2166KB) ( 946 )  
    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业态,缺乏科学的方法与标准来进行评价。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创意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米果果小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在创意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中,优先级排序为:经营水平>创意水平>产业基础>生态效应。米果果小镇的创意农业发展水平为“好”,并进一步提出米果果小镇的创意农业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胥口镇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讨
    陈银, 单鹏飞
    2019, 60 (11):  2156-21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1170
    摘要 ( 215 )   HTML ( 0 )   PDF(12052KB) ( 882 )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为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两者的内在联系,构建乡村旅游的“散点—集群—廊道—全域”四阶段发展路径,对应乡村发展的“固基—提升—品质建设—现代化建设”发展状态,并以杭州市胥口镇为研究案例,在四阶段法的理论指导下,提出胥口镇乡村旅游未来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