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龚艳, 丁素明, 傅锡敏. 我国施肥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9): 6-9.
|
[2] |
杨青林, 桑利民, 孙吉茹, 等. 我国肥料利用现状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方法[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39(7): 690-692.
|
[3] |
赵琦. 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6, 22(6): 15-19.
|
[4] |
方克明, 沈慧芳, 双巧云, 等. 水稻化肥使用量增长问题与零增长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7): 200-204.
|
[5] |
怀燕, 陈照明, 张耿苗, 等.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氮肥减施效应[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6(2): 217-224.
|
[6] |
张文新, 张成军, 赵同科, 等. 缓释氮肥减少菜田土壤硝酸盐淋溶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5): 166-170.
|
[7] |
吴文革, 季雅岚, 许有尊, 等. 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5): 59-63.
|
[8] |
季雅岚, 吴文革, 孙雪原, 等. 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3): 101-104.
|
[9] |
陈长海.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优越性及研究现状[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5(10): 22-23.
|
[10] |
刘汝亮, 李友宏, 王芳, 等. 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31(1): 45-49.
|
[11] |
邢晓鸣, 李小春, 丁艳锋, 等. 缓控释肥组配对机插常规粳稻群体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24): 4892-4902.
|
[12] |
叶世超, 林忠成, 戴其根, 等. 施氮量对稻季氨挥发特点与氮素利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1): 71-78.
|
[13] |
朱从桦, 张玉屏, 向镜, 等. 侧深施氮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23): 4228-4239.
|
[14] |
朱从桦, 陈惠哲, 张玉屏, 等. 机械侧深施肥对机插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1): 40-43.
|
[15] |
马昕, 杨艳明, 刘智蕾, 等. 机械侧深施控释掺混肥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效益[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4): 1095-1103.
|
[16] |
赵海成, 杜春影, 魏媛媛, 等. 施肥方式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3): 76-86.
|
[17] |
鲁立明, 陈少杰, 蒋琪. 侧深施肥技术对机插早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 24(6): 93-94, 99.
|
[18] |
李刚华, 缪学宽, 丁艳锋, 等. 一种用于水稻机插的缓释复混肥: CN103922853A[P]. 2014-07-16.
|
[19] |
丁艳锋. 我国实现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J]. 农村新技术, 2020(12): 38.
|
[20] |
丁艳锋, 李刚华, 李伟玮, 等. 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的研发与示范[J]. 中国稻米, 2020, 26(5): 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