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金保, 张鹏, 余桂红, 等. 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41(2): 191-202.
|
[2] |
曹淑琳, 杨红福, 冷苏凤, 等. 江苏省主推及新育成小麦品种抗赤霉病评价及毒素积累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42(8): 958-968.
|
[3] |
张洁, 伊艳杰, 王金水, 等.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34(1): 24-28, 53.
|
[4] |
赵娜, 杜秀明, 李令蕊, 等. 我国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控制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 2020, 24(2): 54-58.
|
[5] |
陈谊君, 左军, 赵厚亚, 等. 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简报[J]. 上海农业科技, 2022(3): 120-121.
|
[6] |
吴佳文, 朱先敏, 田子华. 2016年江苏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研究[J]. 现代农药, 2018, 17(1): 5-7, 18.
|
[7] |
吴晓辉. 小麦纹枯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22.
|
[8] |
吴优, 赵海侠, 张明, 等. 不同种子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控制效果和小麦苗情素质的影响[J]. 现代农药, 2021, 20(2): 62-64.
|
[9] |
徐超, 陈宏州, 吴雨琦, 等. 2017年—2021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群体对4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监测[J]. 植物保护, 2022, 48(6): 341-345, 36.
|
[10] |
赵帅, 李艳朋, 李猛, 等.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 37(3): 53-55.
|
[11] |
肖茜, 闫翠梅, 齐永志, 等. 小麦纹枯病化学和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农药, 2020, 59(9): 630-635, 67.
|
[12] |
张凯, 曹凯歌, 刘伟中, 等. 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J]. 农药, 2019, 58(9): 694-696.
|
[13] |
吴佳文, 陆彦, 王开峰, 等. 多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其DON毒素的防效[J]. 中国植保导刊, 2018, 38(9): 62-67.
|
[14] |
张艳军. 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DON毒素产生和小麦衰老生理的影响[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15] |
王同岁. 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24(20): 82, 85.
|
[16] |
周飞, 李宏伟, 张扬, 等. 丙硫菌唑在6种病害上的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50(14): 134-138.
|
[17] |
王恒亮, 郭艳春, 穆长安, 等.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 2017, 43(1): 193-198.
|
[18] |
赵娜. 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J]. 现代农业, 2020(10): 34-35.
|
[19] |
焉山. 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J]. 现代化农业, 2021(12): 8-9.
|
[20] |
张博瑞, 孟德豪, 黄中乔, 等. 氟吡菌酰胺对黄瓜和草莓白粉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C]//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成都: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2019: 522.
|
[21] |
于献文, 钱明辉, 管军能, 等. 肟菌酯·氟吡菌酰胺等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2): 255-256.
|
[22] |
徐暄, 孙其文, 王永强. 几种新型药剂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21(15): 8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