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 2018, Vol. 59 ›› Issue (7): 1253-1257.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754

• 食品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多品质指标的比较

徐丽红1, 周鑫1, 郑蔚然1, 黎天天1, 何中方2, 詹福云3, 白丽萍1, 王君虹1   

  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乐清市中方润石斛有限公司,浙江 乐清 325600;
    3.乐清市雁荡山飞渡铁皮石斛研究所,浙江 乐清 325600
  • 收稿日期:2018-05-07 出版日期:2018-07-11
  • 作者简介:徐丽红(1962—),女,浙江丽水人,研究员,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工作,E-mail:xlh3888@163.com。
  • 基金资助:
    院士工作站建设内容之一(WZ20130006)

  • Received:2018-05-07 Online:2018-07-11

摘要: 为了栽培出品质好、药用价值高的铁皮石斛,对活树仿野生、死树仿野生、大棚仿野生、石头仿野生、岩壁仿野生、林下仿野生、纯野生栽培方式下铁皮石斛的多糖、甘露糖、醇溶性浸出物、黄酮、多酚、粗纤维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以干基计)在28.62%~48.73%,平均含量35.12%;甘露糖含量19.08%~28.07%,平均含量23.01%。多糖和甘露糖含量最高的为石头仿野生和林下仿野生,分别为48.73%、44.15%和28.07%、26.45%,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栽培方式。粗纤维含量(以干基计)在9.63%~16.49%,平均含量11.69%。含量最低的是石头仿野生、死树仿野生、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分别为9.63%、9.76%、9.85%;含量最高的是纯野生铁皮石斛,达16.49%,极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糖、甘露糖含量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不同人工栽培方式生产的铁皮石斛均可替代野生铁皮石斛,而以石头仿野生和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生态环境更适合道地药材品质的形成。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醇溶性浸出物(以干基计)含量为4.04%~16.05%,平均含量为7.21%。含量最高的是纯野生铁皮石斛,达16.05%,极显著高于其他任何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酚含量(以干基计)为0.31%~0.66%,平均含量为0.43%;黄酮含量(以干基计)为0.09%~0.25%,平均含量为0.16%。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的均为纯野生铁皮石斛,含量分别为0.66%和0.25%,极显著地高于其他任何栽培方式。多酚和黄酮含量最低的均是大棚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分别为0.31%和0.09%,说明大棚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在醇溶性浸出物、多酚和黄酮含量上与纯野生铁皮石斛仍存在有极显著的差异,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甘露糖, 粗纤维, 多酚, 黄酮, 浸出物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