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论述
    浙江超级稻一季15 t·hm-2栽培的基本技术原则探讨
    孙永飞;梁尹明;张玉屏;石益汀;何晓汀;冯忠民;陈金焕;陈锋
    2014, 1 (5):  0-624. 
    摘要 ( 186 )   PDF(842KB) ( 311 )  
    以实践认识为基础,结合已有的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提出浙江超级稻一季15 t·hm-2栽培的基本技术原则。即选用籼粳交偏粳型、大穗特大穗、强抗倒的超级晚稻品种;培育超高产农田,使土壤基础肥力产量稳定达到9 t·hm-2以上;以日平均温度26~27 ℃常年出现日期作为抽穗期安排播种期;以多穗为目标,确定移栽的基本苗数;培育叶蘖同伸适龄壮秧并择日移栽,促早发够苗;实行超宽行距,使群体封行期推迟到抽齐穗期;按测土配方施肥原理框定肥料总量;以叶色前见无效分蘖期“黄”、后见稻穗“破口黄”为原则,稳前、攻中、控后施肥,“浅—深或和搁—湿”为序水分管理;根据高肥量大群体特点加强病虫防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波市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探讨
    张育斌;张 倩;王志琴;翁国权;郑兴华;
    2014, 1 (5):  0-628. 
    摘要 ( 119 )   PDF(1120KB) ( 513 )  
    调查宁波市智慧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制定智慧农业政策,推进农业信息建设、架构智慧农业系统,扶植智慧农业推广、发展产业链式策略和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建设智慧技术体系的发展战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利布局现状及对策建议
    胡豹;楼洪兴
    2014, 1 (5):  0-631. 
    摘要 ( 168 )   PDF(993KB) ( 272 )  
    通过检索国内不同类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专利,分析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利在布局方向和专利权主体的差异性特征,提出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配套政策的支撑作用和企业经营的主体作用,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特别是生物、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作为下一步研发的重要方向,把构建专利战略作为农作物病虫害专利发展的有效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杂交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虹1A的选育
    贾良;钱泉生;徐建良;来乐春
    2014, 1 (5):  0-634. 
    摘要 ( 107 )   PDF(1055KB) ( 277 )  

    摘要:虹1A是用珍汕97A与虹1B杂交,经多代连续择优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野败型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开花习性好,配合力较强,异交结实率较高,于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浙育鉴201201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磷钾配施对水稻秀水09生长的影响
    伍少福
    2014, 1 (5):  0-635.. 
    摘要 ( 180 )   PDF(1058KB) ( 784 )  

    摘要:对水稻肥料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缺氮的情况下,增加磷钾肥的用量,产量水平也只增加21%,表明在缺氮问题解决前,增施磷钾肥效果不明显,大区对比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腐熟剂作用下油菜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与 单季稻产量的影响
    怀燕;潘建清;陈一定;陆若辉;朱伟锋
    2014, 1 (5):  0-638. 
    摘要 ( 132 )   PDF(1103KB) ( 334 )  
    研究腐熟剂作用下油菜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单季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还田能显著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提高土壤pH值;能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增产效果明显。但油菜秸秆使用腐熟剂还田与直接还田相比,效果不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稻春优84机插栽培的生育特性
    姚张明;董涛海
    2014, 1 (5):  0-639. 
    摘要 ( 128 )   PDF(1327KB) ( 311 )  
    杂交稻春优84在绍兴市机插后10~15 d出叶最快, 15~20 d分蘖最快,插种后30 d达分蘖高峰,有效分蘖期为插种后22 d左右,全生育期188 d,产量水平11 110 kg·hm-2,略低于甬优12,但成熟期提早6 d左右,有利于小麦的适期播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季籼粳杂交稻浙优18播种期试验
    刘才高;周爱珠;徐刚勇
    2014, 1 (5):  0-641. 
    摘要 ( 139 )   PDF(1247KB) ( 286 )  
    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单季籼粳杂交稻浙优18感光性较强,早播不能早熟与增产,在衢州以5月10日播种较为适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粳稻嘉58特征特性及其机插栽培技术
    王斌;邵慧;金玉芳
    2014, 1 (5):  0-642,644. 
    摘要 ( 171 )   PDF(1128KB) ( 472 )  
    嘉58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育成的粳型常规稻新品种,介绍嘉58的特征特性,及其在平湖的栽培表现,总结该品种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施用脲胺的效果
    胡美峰;姜春月;朱培英
    2014, 1 (5):  0-644. 
    摘要 ( 164 )   PDF(1201KB) ( 279 )  
    通过在水稻上施用与尿素等量的脲胺和在水稻的4个生育阶段使用不同比例脲胺试验,明确脲胺与尿素对水稻有相当的效果,脲胺在水稻苗肥、分蘖肥、长粗肥、穗肥使用比例以3∶3∶2∶2为宜,后期长粗肥、穗肥用量太少,尤其是不施穗肥,对水稻产量影响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徐刚勇;周爱珠;刘才高;张小岳
    2014, 1 (5):  0-646. 
    摘要 ( 171 )   PDF(1192KB) ( 279 )  
    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籼粳杂交稻浙优18在生长中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本种植,密度30 cm×20 cm,30 cm×233 cm时,浙优18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较优,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的转运量,以及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浙优18单本种植以密度30 cm×20 cm,30 cm×233 cm较适宜,可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追施硅肥必奥力对蔺草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徐升华;李晓艳;马海芹;何晶晶;胡德具
    2014, 1 (5):  0-649. 
    摘要 ( 166 )   PDF(1202KB) ( 261 )  
    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追施硅肥必奥力对蔺草经济产量、品质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作追肥可显著提高收获期蔺草的茎蘖数,说明必奥力硅肥作为一种矿物硅肥对蔺草具有缓释肥效。必奥力硅肥追施SiO2105 kg·hm-2处理能显著提高蔺草丛均有效草茎数、单茎直径、单茎干重、成草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黄斑的发生率,具有改善草茎质量和提高产量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栽培措施对烤烟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曾繁东;严玛丽;周立非;邵兰军;林建委;李福君;黄浩;陈建军;王维
    2014, 1 (5):  0-657. 
    摘要 ( 103 )   PDF(1284KB) ( 279 )  
    为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烟叶产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以梅州五华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施肥模式、打顶时期、留叶数及打脚叶时期对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梅州五华烟区施用生产用肥量90%的氮、钾肥,50%基施,50%追施,磷肥全部基施,并配以现蕾打顶,留20片叶,打顶时打脚叶的栽培措施效果最佳,相较当地常规栽培方式产量提高1321 kg·hm-2,产值增加3 4603 元·hm-2,所产烟叶外观质量评分09分,烟叶化学成分灰色综合评分达0018分,烟叶感官质量评分28分,所产烟叶质量和工业可用性优于对照,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栽培措施组合适宜在梅州五华地区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通玉米新组合的品质多样性分析
    楼肖成;吕学高;朱正梅;赵军华
    2014, 1 (5):  0-652. 
    摘要 ( 105 )   PDF(1213KB) ( 283 )  
    用FOSS公司新一代Infra XactTM近红外反射品质分析仪,对160份普通玉米新组合籽粒品质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蛋白质、油分和总氨基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0306 6%,3807 6%和9701 7%,变异幅度分别为8767 3%~12130 0%,2954 1%~4661 1%和8043 5%~11730 5%,变异系数分别为665%,826%和811%;灰分和水分变异系数最低,分别是355%和519%,氨基酸变异系数较大的依次为组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白质含量超过120%的有2份,油分含量超过45%的有3份,赖氨酸含量超过04%的有1份,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依次是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秋季极限播种期试验
    黄仨仨;陈英霞;俞光荣;袁德明
    2014, 1 (5):  0-653.. 
    摘要 ( 114 )   PDF(1242KB) ( 300 )  
    为掌握玉米秋季救灾补播最迟播种期,开展玉米特迟播极限试验,设计了普通杂交玉米和鲜食玉米2组各5个播期处理。结果表明,在8月18日以后播种秋玉米不能老熟,8月23日前播种可正常收获鲜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乐清铁皮石斛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张锦镔;黄忠杰;姚健
    2014, 1 (5):  0-661. 
    摘要 ( 144 )   PDF(1884KB) ( 416 )  
    铁皮石斛是珍稀中药材,乐清双峰、镇安一带种植铁皮石斛的历史已有数十年,但产量不高。根据全国各地野生铁皮石斛生长环境的调查,结合乐清1961-2010年的日照、相对湿度、温度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乐清市约4/5的地区海拔低于300 m,其气候条件适合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因此也适宜进行人工种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栽培年限和采收期对小秦艽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路奎;王国祥;彭云霞;蔡子平;王宏霞;
    2014, 1 (5):  0-663. 
    摘要 ( 131 )   PDF(1590KB) ( 279 )  
    以移栽定植后3和4年的小秦艽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和采收期对小秦艽种子千粒重及其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4年生小秦艽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种子成熟度的增加表现出前期低、高、低,后期趋缓的“S”形曲线,4年生小秦艽种子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鲜重、干重均高于3年生小秦艽种子。为提高秦艽出苗率,若以新鲜种子播种建议选取4年生秦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不同等级天麻总酚含量
    熊汝琴;王锐;刘忠荣;陈顺芳
    2014, 1 (5):  0-665,. 
    摘要 ( 146 )   PDF(1342KB) ( 289 )  
    以没食子酸为对照,采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云南昭通产4类不同等级天麻中的总酚含量,该方法在2~120 μg瘙簚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96 5,结果还表明天麻总酚含量与块茎干重不呈正相关,即块茎大小与天麻的内在品质没有必然联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栽培密度对鲜食蚕豆生育期、产量的影响
    李汉美;丁潮洪
    2014, 1 (5):  0-667. 
    摘要 ( 191 )   PDF(1340KB) ( 279 )  
    通过控制播种量和分枝数调节栽培密度,对蚕豆生育期、蚕豆个体发育、产量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期筛选鲜食蚕豆栽培的最佳密度。试验结果表明,1粒种子,6个分枝,株距为35 cm,行距75 cm时,667 m2约合2 700株、用种2 700粒,蚕豆个体发育较好,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总荚重、产量达到较高水平。相同分枝条件下,不同播种量之间蚕豆个体发育和产量并无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插入/缺失标记分析我国瓠瓜资源遗传多样性
    鲁忠富;王莎;吴晓花;胡耀文;汪宝根;吴新义;徐沛;李国景
    2014, 1 (5):  0-672. 
    摘要 ( 132 )   PDF(2390KB) ( 282 )  
    瓠瓜作为重要的葫芦科作物之一,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瓠瓜分子标记研究大大落后于黄瓜、白菜等作物,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开展瓠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对促进瓠瓜重要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96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我国瓠瓜种质材料,利用插入/缺失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探讨我国瓠瓜品种间的基因差异和瓠瓜亚种间及亚种内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瓠瓜种质遗传相似系数030~100,在遗传相似系数068处可将96份瓠瓜种质材料分为8类,各种质材料分布较平均;相同瓜型的材料有聚集在一起的趋势,根据瓜型可将这96份瓠瓜种质大致分为3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琯溪红肉蜜柚引种及其抗寒性表现
    方有龙
    2014, 1 (5):  0-675. 
    摘要 ( 140 )   PDF(1451KB) ( 293 )  
    引进琯溪红肉蜜柚并进行抗寒性试验。结果在东阳市横店镇种植,经综合运用大棚覆膜等多项农艺技术,提高冬季柚园温度,可确保红肉蜜柚不受冻害,实施避雨栽培、调节温湿度、减少病虫害等措施,可达到提早上市、提高坐果率、延长挂果时间、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依此总结设施栽培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玉柑微芽嫁接技术试验
    李丽;徐建国;罗君琴;柯甫志;聂振朋;徐昌杰
    2014, 1 (5):  0-678. 
    摘要 ( 132 )   PDF(1431KB) ( 301 )  
    研究了茎尖大小、茎尖来源对红玉柑茎尖微芽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表明,以枳橙为砧木,微芽嫁接茎尖大小以含3~4个叶原基其茎尖微芽嫁接成活率较高。以成年态茎段诱导产生的不定芽作为接穗进行茎尖微芽嫁接,嫁接成活率较高,且成年态茎段试管诱导不定芽作为微芽嫁接接穗,解决了微芽嫁接受季节限制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坏血酸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詹秀环;王子云;郭鹏飞
    2014, 1 (5):  0-680. 
    摘要 ( 151 )   PDF(1503KB) ( 268 )  
    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几种不同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并研究抗坏血酸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络合物在55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度,线性方程为Y=0002 8 + 0027 97X,R2 =0999 18。油菜、西葫芦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胡萝卜较低;抗坏血酸在酸性、40 ℃环境下,与亚硝酸盐反应10 min,清除作用最明显,抗坏血酸浓度越高越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等级越丽草莓生产苗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变化
    杨肖芳;张豫超;邹宜静;苗立祥;蒋桂华
    2014, 1 (5):  0-683. 
    摘要 ( 170 )   PDF(1467KB) ( 257 )  
    以草莓新品种越丽为试验材料,研究大棚栽培条件下4个不同等级生产苗(根茎粗度≤06 cm,06~08 cm,08~10 cm及> 10 cm)对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茎粗度06 cm以上的生产苗在植株长势、物候期和产量上差异不明显,且都明显优于根茎粗度≤06 cm的生产苗,故判断根茎部粗度在06 cm以上是草莓优质生产苗的标准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桃露地与大棚栽培比较试验
    郝永祥;梁森苗
    2014, 1 (5):  0-684. 
    摘要 ( 166 )   PDF(1514KB) ( 256 )  
    3个油桃品种露地栽培的市场供应长达42 d,比单品种中油4号延长18 d。上市期中油4号最早,中农金辉次之,艳光最迟,产量中农金辉最高。但从田间果实外观与口感品质观察,以中油4号最佳,667 m2效益均在6 000元以上。中油4号大棚保护地栽培开花期提早6 d,采收期提早8 d,上市早、果型大、质量优,平均售价比露地提高3元·kg-1,667 m2产值和效益比露地分别提高3 079和1 321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0个红橘品种品质表现及评价
    柯甫志;徐建国;罗君琴;聂振朋;王平;孙建华
    2014, 1 (5):  0-686,. 
    摘要 ( 159 )   PDF(1515KB) ( 321 )  
    以兴义大红袍等10个引种红橘品种为试材,以地方红橘品种满头红为对照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兴义大红袍表现酸甜适口,果形漂亮,色泽鲜红,果皮光滑,品质较好,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化渣性不及满头红。洛雷提纳表现为果皮薄,酸甜适中,外观漂亮,但种子较多。兴义大红袍和洛雷提纳外观和品质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枇杷高接换种试验
    陈锦翠
    2014, 1 (5):  0-688. 
    摘要 ( 121 )   PDF(1512KB) ( 268 )  
    在白枇杷高接换种的试验中,采用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嫁接处包扎方法和包扎材料等护理方法,证明对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及愈伤组织形成时间都有影响。在莲都区3月上旬嫁接为最适,以嫁接处采用薄膜条作全封闭包扎,然后再套上黑色塑料袋或牛皮纸袋的护理方法为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截杧果结果母枝的果糖含量动态变化
    彭磊;汪开华;杜飞;洪明伟;李雪娇;杨立菊;周玲;王莹;周雯
    2014, 1 (5):  0-691. 
    摘要 ( 87 )   PDF(1862KB) ( 269 )  
    测定杧果花芽分化期间结果母枝各器官内果糖含量,探索果糖在杧果花芽分化中的作用。利用杧果花枝短截后剪口芽在当年还能再次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的现象,定期测定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及芽内果糖含量。剪口叶内果糖含量于2月20日达到最高(5866 μg·g-1),附近韧皮部及芽于3月12日达到最高,分别为6760和6120 μg·g-1;叶片于3月2日降至最低(3493 μg·g-1),韧皮部于2月25日降至最低(2844 μg·g-1),剪口芽内果糖含量于短截当日最低(2396 μg·g-1);各检测部位平均含量分别为4367,4876和 4939 μg·g-1。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及芽内果糖存在从剪口叶流向附近韧皮部,再到剪口芽的运输通道现象,表明杧果花芽分化期间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果糖的形式进行运输,果糖是杧果花芽分化期间碳水化合物的主要运输形式和能量物质。短截后,剪口芽芽眼中心颜色于2月20日出现蜡黄迹象,25日向芽体四周扩散;3月2-7日,芽体逐渐膨大,蜡黄色加深、芽眼呈半透明状;3月7日后绿色逐渐增加,半透明状消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宁波大桥生态农庄多功能农业观光园的规划与经营探析
    郭雨楠;范义荣;陈苗苗;敖素燕;段艳皊
    2014, 1 (5):  0-695. 
    摘要 ( 112 )   PDF(2368KB) ( 363 )  
    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高效的农业经营方式,通过对宁波大桥生态农庄旅游区的调查,阐述园区的规划布局,分析经营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州市滨海区域生态景观建设的探讨
    杨京燕
    2014, 1 (5):  0-698. 
    摘要 ( 128 )   PDF(1678KB) ( 279 )  
    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查,探讨在海洋文化背景下,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滨海环境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方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展示地域特质和文化,建设有台州滨海景观特色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霉素和温度对彩色马蹄莲生长开花的影响
    王丽芳;姚丽娟;杨燕萍;周庄
    2014, 1 (5):  0-700,. 
    摘要 ( 146 )   PDF(1665KB) ( 289 )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对冬季处于休眠状态的彩色马蹄莲种球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泡,再在不同的温度处理后栽培,对其株高、花梗长、花茎粗、开花数以及佛焰苞的花长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处理对彩色马蹄莲生长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彩色马蹄莲种球用300 mg·L-1浓度的GA3浸泡4 h,再进行高温处理,马蹄莲的生长和开花效果最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2种杀虫菊酯乳油防治桑尺蠖对比试验
    苏薇
    2014, 1 (5):  0-705,708. 
    摘要 ( 130 )   PDF(1637KB) ( 243 )  
    桑尺蠖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对大多蚕期可使用农药已产生抗性。本试验在桑园关门虫防治时期,比较了18%阿维菌素乳油和20%氰戊菊酯乳油2种农药对桑尺蠖的防治效果,旨在筛选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进行养蚕期结束后桑尺蠖的防治,为来年桑园治虫和蚕桑生产打好基础。试验结果表明,2种农药对桑尺蠖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继续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推广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呋虫胺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董涛海;章小根;姚张明;应海明
    2014, 1 (5):  0-702. 
    摘要 ( 192 )   PDF(1665KB) ( 349 )  
    试验结果显示,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控制褐飞虱效果明显强于控制白背飞虱效果。每667 m2用药量30 g:防治白背飞虱在药后3 d防效891%、药后7~21 d防效仅542%~119%,速效性略优于吡蚜酮,但持效性差于吡蚜酮;防治褐飞虱在药后6 d防效为880%,药后14~22 d防效951%~912%,速效性和持效性兼具,优于常用药剂吡蚜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谷欢等对稻田萤蔺的防治效果
    朱韬;沈丽丽;陈芳芳;张雷
    2014, 1 (5):  0-704. 
    摘要 ( 107 )   PDF(1667KB) ( 347 )  
    通过谷欢等4种药剂进行苗后茎叶化除防治水稻田萤蔺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46%谷欢水剂130~260 mL、48%苯达松水剂200~400 mL,在药后7 d防效达977%~997%和997%~998%;药后30 d防效达982%~996%和940%~997%;药后30 d的鲜重防效均达991%以上。说明试验药剂对萤蔺都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水稻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3)代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成因与对策思考
    潘秋波;杨强;徐军;张耀;陈云良
    2014, 1 (5):  0-708. 
    摘要 ( 134 )   PDF(1988KB) ( 262 )  
    简要介绍平湖市2013年5(3)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情况,其主要发生为害特点为成虫峰期长、虫卵量大、危害重,分析其大发生的主要成因为田间蛾量大、自然控制作用小、食料条件充足、治后残虫偏高、农户防治失时等,应加强监测与预警,做好药剂筛选与抗性监测,强化绿色防治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北地区大棚芦笋主要害虫性诱剂防治试验
    陈永全;盛保龙
    2014, 1 (5):  0-710. 
    摘要 ( 83 )   PDF(1661KB) ( 284 )  
    在芦笋大棚内开展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平均每667 m2幼虫量643头,比对照区的1 373头减少730头,减幅达53%,试验区平均每667 m2卵量10块,比对照33块减少23块,减幅达70%。可知通过性诱剂防治效果明显,值得在大棚芦笋生产区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维·氟酰胺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
    杨强;潘秋波;李建群;韩晓晶;张耀
    2014, 1 (5):  0-712,. 
    摘要 ( 116 )   PDF(1663KB) ( 309 )  
    为延缓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采用8种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6%氰虫·毒死蜱悬乳剂、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2%甲维·氟酰胺微乳剂、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均较理想,药后14 d防效幅度在902%~982%;33%阿维·抑食肼可湿性粉剂持效性稍差,药后14 d防效85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地隆混配扫茀特对单季直播田的封草效果
    顾大江;陈莉莉;应小军;顾国伟
    2014, 1 (5):  0-714,. 
    摘要 ( 165 )   PDF(1658KB) ( 279 )  
    试验通过选用不同剂量农地隆混配扫茀特对单季直播田主要杂草进行封杀,研究农地隆的封草效果、使用剂量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农地隆对稗草、莎草防效好,对阔叶草防效一般,对千金子防效较差。农地隆对水稻生长安全,生产上使用时建议农地隆混配扫茀特,667 m2用量为农地隆6 mL+扫茀特100 mL,对单季直播田的封草时间可推迟至播后5~7 d,具有使用方便、封草效果好、持效期长等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农药在豇豆上的药后残留变化比较
    杨飞萍;吕旭健;李刚;许方程;邵歆
    2014, 1 (5):  0-717. 
    摘要 ( 116 )   PDF(1805KB) ( 424 )  
    以豇豆为试材,研究了针对防治豆野螟的主要6种药剂按推荐剂量施药,比较施药后2,4,6 d残留量,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检测豇豆中6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试样采用QuEChERS方法提取,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本试验结果为夏季露地栽培模式下豇豆防治豆野螟科学合理选用药剂种类提供技术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临安山核桃”可持续发展及其经验启示
    洪琳
    2014, 1 (5):  0-731. 
    摘要 ( 134 )   PDF(1838KB) ( 313 )  
    通过探讨“临安山核桃”地理标志品牌培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提出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引导与扶持,强化科技支撑,实施生态化生产,加大地理标志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培育壮大农产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主导作用,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地理标志品牌规模化程度等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呋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田间防效试验
    史晓利;姚开文;田素霞;张友明;张银光
    2014, 1 (5):  0-719. 
    摘要 ( 182 )   PDF(1768KB) ( 272 )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对褐飞虱的田间控制作用及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表明,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防效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关系。高剂量处理药后3,7,14,21和30 d的防效分别为871%,966%,985%,961%和980%,同时对水稻褐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生产中推荐使用剂量300~375 g·hm-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化螟性诱监测与测报灯效果比较
    冯永斌;蔡美艳;陈海波
    2014, 1 (5):  0-722,. 
    摘要 ( 194 )   PDF(2417KB) ( 268 )  
    2011-2013年水稻二化螟性诱监测与灯诱监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性诱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诱集二化螟蛾数量总体上比灯诱多,5月1日至6月30日旬性诱蛾数量与灯诱蛾数量间呈显著相关关系,y=0458 7 x+12739,R2=0546 1(n=16,R2005=0468 28),5月1日至30日每日性诱蛾量与灯诱量间达极显著相关关系,y=0304 9 x+4768 1,R2=0348 7(n=181,R2001=0188 98),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白肋烟调制结束至打叶复烤存储期NNK含量的变化
    边文杰;郭东锋;姚忠达;吴克松;张福建;舒俊生
    2014, 1 (5):  0-726,. 
    摘要 ( 143 )   PDF(2685KB) ( 243 )  
    将刚调制结束的白肋烟在模拟恩施仓库的存储条件下存储,分阶段取样,利用minitab软件对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和4(N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酮(NNK)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肋烟NNK含量上部叶最高,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并且区域差异不大;白肋烟NNK含量与烟碱、总氮、总钾及总氯的相关性不显著;调制结束至打叶复烤环节白肋烟NNK含量随时间变化呈二次曲线趋势,因此可以利用二次曲线方程来预测调制结束至打叶复烤环节白肋烟NNK的含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扁桃胶溶解特性的探讨
    郜爱玲;金微微;陈功楷;王立新;郭熙焕
    2014, 1 (5):  0-733,. 
    摘要 ( 173 )   PDF(1929KB) ( 310 )  
    通过对扁桃胶的溶解特性进一步的研究,拟摸清不同添加剂对扁桃胶的溶解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扁桃胶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添加剂不同扁桃胶的膨胀率和溶解度不同。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加,扁桃胶的膨胀率和溶解度均降低,对其溶解特性有副作用。经方差分析可知,山梨酸钾对其膨胀率和溶解度影响的P值均小于0001,说明不同浓度山梨酸钾溶液对扁桃胶溶解特性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与资源
    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10768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探讨
    钟丽娟;赵新海;池景良;张庆华;朱巍巍;关艳丽
    2014, 1 (5):  0-735,. 
    摘要 ( 144 )   PDF(1773KB) ( 267 )  
    以生产菌株10768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通过刚果红透明圈初筛和液体产酶能力测定,得到1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UV22,其纤维素酶活力为7480 U·mL-1,较原始菌株提高了509%。试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诱变可以有效提高芽孢杆菌10768生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花米草入侵对西门岛潮滩底栖食物网的影响
    温作柱;廖忠鹭;李平;商栩
    2014, 1 (5):  0-744,. 
    摘要 ( 145 )   PDF(2599KB) ( 324 )  
    西门岛潮滩湿地外来入侵C4植物互花米草具有最高的δ13C值(-134%),土著C3植物秋茄的δ13C值最低(-259±02)%,微型藻类的δ13C值介于C3植物和C4植物之间。外来种互花米草是西门岛潮滩湿地底栖动物最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土著C3植物秋茄对该地区底栖食物网的营养贡献极其有限。西门岛潮滩湿地本来是温州典型的红树林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后,迅速扩张,原本的红树林湿地很快被互花米草覆盖。大面积的入侵限制了底栖微藻、红树的生产,土著初级产出受到严重威胁,从而引起能量基础的改变。此外,互花米草的入侵也会改变当地底栖动物的食源构成。同时,西门岛潮滩湿地中一些重要的次级生产者(蛤、猛水蚤、线虫)很少能同化互花米草的有机碳,可能会导致一些关键物种的消失,造成滨海养殖业的经济创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下垫面对宁波市区夏季气温的影响
    赵伍杰;丁烨毅;黄鹤楼;吴敏
    2014, 1 (5):  0-739. 
    摘要 ( 128 )   PDF(2950KB) ( 282 )  
    利用夏季宁波市不同城市典型下垫面的自动气象观测站逐时气温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下垫面对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代表城市建筑特征的新河路平均气温最高,各站夜间气温较接近,日较差总体差异不大;不同城市下垫面之间的气温日变化总体趋势一致,但白天新河路的高温特点明显;各站平均气温的日变化速率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各种典型天气条件下,不同下垫面气温变化速率总体相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化和建筑布局对居住区小气候的影响
    方慧芳;张方方;张燕飞
    2014, 1 (5):  0-747,. 
    摘要 ( 164 )   PDF(2258KB) ( 265 )  

    摘要:选取临安市高档、中档和低档3类小区的实测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探讨绿化和建筑布局及天气状况对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居住区所测温度与中央气象台相应时段的数据有明显差别,晴天平均高222 ℃,阴天平均高163 ℃,雨天平均高183 ℃。3个居住区一天之中的温度波动范围也不一样,低档小区平均波动239 ℃,中档小区平均波动162 ℃,高档小区平均波动111 ℃。冬夏2个季节各小区的温度变化情况也不一样,夏季温差、相对湿度变化都比冬季明显。建筑和绿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风速,改变人体的舒适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闽东气候变化与龙眼寒冻害影响分析
    余会康;徐宗焕
    2014, 1 (5):  0-752. 
    摘要 ( 126 )   PDF(2706KB) ( 294 )  
    通过对闽东沿海县市年代际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从温、光、水3个方面和5个代表性气候变化指标说明闽东沿海气候变暖特征,结合闽东晚熟龙眼生长环境条件,阐述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闽东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热量条件改善,气温升高和积温增加以及充足的光照降水更适合龙眼生长发育需要。但随气候变暖,冬季寒冻害仍然对闽东龙眼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年代际寒冻害多发,龙眼遭受寒冻害影响程度与不同的立地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寒冻害影响特点,提出有效防御建议与措施,从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溶肥、复混肥和钙镁磷肥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
    季天委;颜军
    2014, 1 (5):  0-754,. 
    摘要 ( 139 )   PDF(1871KB) ( 291 )  
    比较2种方法测定3类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结果,提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3种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可行性,以及一种更便捷提取出复混肥料和钙镁磷肥中有效磷的浸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浸提复混肥料中的有效磷时,可直接称取试样于容量瓶中,无需如国标法要求称取试样用滤纸包裹后塞入容量瓶中;浸提钙镁磷肥中有效磷时,直接称样于容量瓶后,以180 r·min-1的频率在28~30 ℃下振荡1 h,可替代国标法中的浸提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瓜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情况的调查
    王栋梁;王娜;马琳;艾志录;范会平
    2014, 1 (5):  0-758. 
    摘要 ( 141 )   PDF(2031KB) ( 328 )  

    摘要:对我国冬瓜种植、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冬瓜的种植初步形成基地化,但分散种植仍是主要种植模式;冬瓜总体加工技术含量低,卫生条件差,副产物浪费现象严重。对冬瓜的生产加工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蜜蜂消化道内含物细菌群落组成的PCRDGGE分析
    崔海辉
    2014, 1 (5):  0-760,. 
    摘要 ( 159 )   PDF(2052KB) ( 284 )  

    蜜蜂; 消化道; PCRDGGE; 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黄羽肉鸡光大梅黄1号的肉质分析
    李庆海;张成先;章学东;范京辉;陈贤惠
    2014, 1 (5):  0-764. 
    摘要 ( 97 )   PDF(2032KB) ( 265 )  
    本试验旨在对光大梅黄1号黄羽肉鸡肉质进行分析。对统一屠宰取样的90日龄光大梅黄1号肉鸡胸肌进行肉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母鸡胸肌中水分和肌内脂肪含量略高于公鸡,但差异不显著,而粗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母鸡显著高于公鸡,肌苷酸含量却是公鸡显著高于母鸡;母鸡的pH45 min、pH24 h和系水力均表现为母鸡略高于公鸡,但差异不显著;滴水损失公鸡高于母鸡;剪切力表现为公鸡显著高于母鸡;公鸡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母鸡,肌纤维密度极显著低于母鸡;公、母鸡胸肌脂肪酸组成基本相似,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和花生三烯酸,五者的含量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85%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明显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参考有关文献分析表明,无论光大梅黄1号公鸡或者母鸡,其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pH值和肌纤维等指标均处于较理想水平,属于优质黄羽肉鸡范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灭活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应用养兔生产试验初报
    周永学;李孝辉;陈学智;石团员;王建军
    2014, 1 (5):  0-766. 
    摘要 ( 100 )   PDF(1966KB) ( 253 )  
    初步研究热灭活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对肉兔生产性能影响和对肉兔腹泻病健康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断奶幼兔日粮中按1‰比例添加热灭活嗜酸乳杆菌培养物,比空白对照组的日增重提高433%,饲料转化率提高506%,经济效益提高1579%;腹泻病发生率降低1330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333个百分点,球虫减卵率提高1655个百分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布氏菌活疫苗皮内与皮下接种的免疫效果评价
    解晓露;陈成;魏东;李恪梅;付丽丽;黄长江;王国治;
    2014, 1 (5):  0-770,. 
    摘要 ( 201 )   PDF(2610KB) ( 331 )  
    将布氏减毒活疫苗通过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比较2种方式的免疫效果。用布氏菌活疫苗,通过皮内和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总Ig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IL4的水平;用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类;用羊布鲁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ELISA、ELISPOT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显示,2种免疫途径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BALB/c小鼠攻毒试验显示皮内注射组脾脏中布氏菌数量的对数值为0,皮下注射组为227±021,阴性对照组为513±016。由此可知,2种免疫方法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皮内注射组的免疫保护作用显著优于皮下注射组,提示通过皮内注射布氏疫苗可能是安全、高效的免疫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工业化中期江苏东台县域城乡统筹的探讨
    孙浩浩;罗小龙
    2014, 1 (5):  0-774,. 
    摘要 ( 127 )   PDF(2195KB) ( 295 )  
    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的县市,其城乡统筹有着不同的任务,面临不同的问题。本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城乡统筹理论视角下,以江苏东台为例,研究了工业化中期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布局分散、区域发展不均衡、乡村碎化及基础配套不足等。借鉴发达地区城乡统筹政策和体制创新,提出异地建园、强镇扩权和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的几种模式
    黄国勤
    2014, 1 (5):  0-779. 
    摘要 ( 163 )   PDF(2075KB) ( 297 )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的几种典型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可总结为多熟种植模式,秸秆利用模式,粪便利用模式,淤泥利用模式,沼气利用模式,用养结合模式,生态减灾模式,清洁能源利用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乡互动格局下荆三角传统农业地区 乡村转型的研究
    李沺;魏婷婷
    2014, 1 (5):  0-783. 
    摘要 ( 132 )   PDF(2357KB) ( 308 )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转型发展面临突破传统格局、重塑乡村地域的新命题,以湖北省荆门市荆三角地区为例,梳理总结传统农业地区基于城乡互动的作用机制以及完成乡村转型的路径及策略,以农村发展要素及其在城乡之间的互动机制为线索,在城乡互动乡村转型的逻辑框架下,优化不唯“农”的城乡格局,构建“非零和”的城乡共赢局面,最终实现乡村空间转型与乡村复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张莉侠;杨世琴;徐燕芳
    2014, 1 (5):  0-786,. 
    摘要 ( 164 )   PDF(2017KB) ( 316 )  
    在回顾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低碳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构建框架,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技术支撑及农村生态环境等角度构建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江萍
    2014, 1 (5):  0-790. 
    摘要 ( 159 )   PDF(2064KB) ( 278 )  
    通过对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从提高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力、融资能力、市场营销力及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应对发展瓶颈,促进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农博园依托农业院校优势建设生态 农业示范园的探讨
    戴金平;汤荣娣
    2014, 1 (5):  0-794. 
    摘要 ( 106 )   PDF(2063KB) ( 285 )  
    结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江苏农博园的实践,分析农业院校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园的优势,阐明江苏农博园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及创新发展路径
    肖智;周江菊;孟立霞;许瑞芳
    2014, 1 (5):  0-797. 
    摘要 ( 143 )   PDF(2064KB) ( 269 )  
    三穗县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省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县。近年来,三穗县长吉乡社员摸索出一条符合本乡情况并行之有效的合作社+党支部+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创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域农业新局面,其模式值得借鉴。本文总结长吉乡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演化路径及合作社面临的问题,提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的路径,对探索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衢州市农技110 彰显农民信箱“百宝箱”特色
    姜丽英;张鑫;郭红明;徐元玮
    2014, 1 (5):  0-799. 
    摘要 ( 154 )   PDF(2313KB) ( 266 )  
    自2005年浙江省农民信箱服务平台开通以来,衢州市农技110深入实施农民信箱工程,优化农民信箱服务,强化各类功能应用,彰显了农民信箱为农服务的“百宝箱”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单季杂交籼稻新品种中浙优10号
    2014, 1 (5):  0-800. 
    摘要 ( 68 )   PDF(2014KB) ( 2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