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德峰, 陈惠哲, 徐一成, 等. 我国双季稻生产机械化制约因子与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 2013, 19(4): 1-4.
|
[2] |
王铁忠. 乐清市恢复双季稻的现实意义与对策措施[J]. 浙江农业科学, 2010, 51(3): 539-543.
|
[3] |
胡潮水, 蒋根土, 童六冰. 龙游县双季稻机插品种搭配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55(4): 474-476.
|
[4] |
张建民, 孙健, 吴龙根, 等. 连作晚稻机插品种对比试验[J]. 上海农业科技, 2011(4): 32-34.
|
[5] |
朱德峰, 陈惠哲. 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J]. 中国稻米, 2009, 15(6): 4-7.
|
[6] |
曹永辉. 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攻关与推广[J]. 作物研究, 2015, 29(3): 308-310.
|
[7] |
苏柏元, 滕飞, 徐一成, 等. 浙东地区双季稻机插秧中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4(6): 214-218.
|
[8] |
陈少杰, 蒋琪. 不同秧龄对机插连作晚稻宁84和甬优538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7, 23(2): 75-77.
|
[9] |
陈先茂, 张力红, 陈金, 等. 江西双季稻不同品种搭配模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J]. 杂交水稻, 2021, 36(1): 54-58.
|
[10] |
李泽华, 马旭, 李秀昊, 等.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49(5): 1-20.
|
[11] |
刘开贤, 邬晓君, 阮利明, 等. 机插连作晚稻播种期及秧龄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1, 52(4): 833-834.
|
[12] |
陆惠斌. 宁波市水稻双季机插高产关键技术的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10): 1542-1545.
|
[13] |
吕高强, 胡长安, 支新中, 等. 永康市机插连作晚稻品种筛选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55(4): 479-480.
|
[14] |
马义虎, 杨祥田, 杨子峰, 等. 机插连作晚稻品种筛选及其生育特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2): 58-61, 62.
|
[15] |
朱德峰, 张玉屏, 陈惠哲, 等. 中国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J]. 中国稻米, 2021, 27(4): 45-49.
|
[16] |
朱德峰, 张玉屏, 陈惠哲, 等. 我国稻作技术转型与发展[J]. 中国稻米, 2019, 25(3): 1-5.
|
[17] |
朱德峰, 王岳钧, 陈惠哲, 等. 水稻机插叠盘出苗育供秧模式[J]. 中国稻米, 2018, 24(3):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