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0, 61 (6):  1038-1038. 
    摘要 ( 122 )   PDF(3865KB) ( 7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道地药材的质量影响因素和品质评价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杨殷凯, 王琪瑞, 孙思雅, 来梦茹, 邱晓华, 程汝滨
    2020, 61 (6):  1039-10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01
    摘要 ( 366 )   HTML ( 6 )   PDF(1198KB) ( 1039 )  
    本文对浙江道地药材的质量影响因素和品质评价技术进行了综述,对浙江道地药材明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对后续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浙江道地药材的真伪优劣的鉴别技术开发、浙江道地药材的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水量平衡法测算灌区单位面积灌溉净用水量
    俞嘉庆, 韩霄
    2020, 61 (6):  1044-10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02
    摘要 ( 321 )   HTML ( 17 )   PDF(1260KB) ( 919 )  
    为准确获得灌区单位面积的灌溉净用水量,结合水量平衡法,以杭州市富阳区渔山畈灌区为实例,选择单季稻作为参考作物,过滤获取灌区单季稻全生育期的降水量、温度、风速等基础数据进行测算。经计算,灌区单季稻全生育期的蒸腾蒸发量为997.20 mm,有效降水量为525.57 mm,地下水补给量为0,土壤计划湿润层储水变化量为-13.74 mm,灌区灌溉净用水量为483.37 mm,667 m2灌溉净用水量折算为322.25 m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氮素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累积的影响研究进展
    罗佳琪, 付立忠
    2020, 61 (6):  1046-104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03
    摘要 ( 375 )   HTML ( 4 )   PDF(1218KB) ( 1032 )  
    氮素是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更是影响其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氮素水平和氮素形态均可以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累积产生影响。综述氮素对药用植物黄酮类、酚类、生物碱类、萜类等有效成分累积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建议开展氮素对药用植物主要有效成分累积影响实用技术和分子机理研究,以期为提升药用植物人工栽培科学施氮,促进有效成分的累积,提高药材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0个种源西红花引种及其性状比较
    饶君凤, 张旭娟, 俞可欣, 吕伟德, 施建军, 施渭尧, 程温暖, 赵凯凯
    2020, 61 (6):  1050-10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04
    摘要 ( 321 )   HTML ( 1 )   PDF(1254KB) ( 1147 )  
    引种10个种源的西红花(编号1~10),比较生长过程的性状差异。结果显示,6号和9号种球的重量和花丝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种球,且二者的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较早,终花期较晚。同时,在发芽率、芽直径、新生球直径和新生球高度均有良好表现。综合考虑认为,所引10个种源的西红花中,6号和9号种球比较适合引种到本地区。本次引种也为以后高效优质的西红花新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景宁县黄精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陈孟广, 陈莉娟, 朱志柳, 江建铭, 张学鑫
    2020, 61 (6):  1054-10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05
    摘要 ( 304 )   HTML ( 3 )   PDF(1171KB) ( 889 )  
    调查与分析景宁县黄精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景宁黄精产业生态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胡索叶不同发育期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赵永钦, 成余勤, 岑巧梦, 邵敬宝, 马美兰, 石森林
    2020, 61 (6):  1057-10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06
    摘要 ( 278 )   HTML ( 0 )   PDF(1180KB) ( 893 )  
    连续3年采集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延胡索叶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研究表明,延胡索叶生物碱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随植株的生长发育而波动,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开花初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至叶衰老期,延胡索总生物碱含量动态变化呈整体下降趋势,初花期至盛花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叶盛发期、开花初期的生物碱含量高于其他时期。结合产量和总碱含量综合判断,最佳采收期为开花初期至开花盛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籼粳杂交水稻嘉丰优2号播种期试验
    贝道正, 林飞荣, 陶永刚, 朱静琦
    2020, 61 (6):  1060-10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07
    摘要 ( 371 )   HTML ( 66 )   PDF(1161KB) ( 981 )  
    嘉丰优2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产性好,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170012)。经播种期试验嘉丰优2号在台州市黄岩区作单季稻种植,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播种适期;作连作晚稻种植, 6月底至7月初为播种适期,适当早播,培育壮秧,及时移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嘉58优质稻米化肥施用技术试验
    方志峰, 程勤海, 张立民, 杨丽
    2020, 61 (6):  1063-10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08
    摘要 ( 446 )   HTML ( 1 )   PDF(1141KB) ( 811 )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优质稻米的化肥用量对产量、品质及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量均有不同的影响,不合理施肥可导致产量下降,病虫为害加重;同时,有机肥的使用量要合理控制,每667 m2以750 kg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个籼粳杂交稻播种期试验
    方桂清, 方康书
    2020, 61 (6):  1065-10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09
    摘要 ( 341 )   HTML ( 1 )   PDF(1141KB) ( 1159 )  
    对3个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13-1、甬优1540、嘉优中科2号进行3期的连作晚稻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7月7 日前播种均能正常抽穗成熟,可作连作晚稻种植;3个品种以嘉优中科13-1分蘖力较强、有效穗较高,产量以嘉优中科2号在6月23日、6月30日播种的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稻嘉优中科6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彭桂福, 李巍, 柏超, 许伟强, 何新明
    2020, 61 (6):  1067-10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0
    摘要 ( 361 )   HTML ( 2 )   PDF(1161KB) ( 941 )  
    嘉优中科6号于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安徽省沿江、湖北省沿江的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该组合在长兴引种、示范多年,表现长势繁茂,分蘖中等,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矮秆,大穗,高产,早熟,丰产性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播种移栽期对钵苗机插杂交晚稻甬优1540产量的影响
    江立斌, 张仙平, 王琴霞, 王宏辉
    2020, 61 (6):  1070-10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1
    摘要 ( 276 )   HTML ( 0 )   PDF(1156KB) ( 1117 )  
    以甬优1540为试材,研究不同移栽期、不同秧龄、不同播种量对钵苗机插杂交连作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杂交连作晚稻生产中,钵苗机插移栽越早,成熟度越高,产量越高;秧龄弹性较大,但长秧龄更易获得高产;播种量对产量影响不明显,生产上以18.75 kg·hm-2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籼粳杂交水稻甬优7860在常规粳稻区的特征特性与稻米产业化开发
    朱娟, 徐叶舟, 沈炜, 吴国华
    2020, 61 (6):  1073-10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2
    摘要 ( 528 )   HTML ( 9 )   PDF(1143KB) ( 1063 )  
    甬优7860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组合,株型独特、优质高产、适应性广,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浙审稻2017021),适宜在浙江作单季晚稻种植。经过3年示范试种和产业化开发,发现该品种在浙北常规粳稻区种植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和稻米产业化开发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施用有机缓释肥对单季稻中甬优15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耿苗, 王京奇, 汪东东, 周国栋
    2020, 61 (6):  1075-10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3
    摘要 ( 747 )   HTML ( 2 )   PDF(1163KB) ( 1173 )  
    为探索化肥减施技术的长期应用效果,在单季籼粳杂交稻上应用万里神农有机缓释肥进行连续4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配方肥(化肥)施用法相比,施用有机缓释肥法表现增产增效,并在等量养分投入下增产15.84%,在减少氮素20%的投入下略有增产,氮偏生产力均明显提高,每百斤稻谷减氮13.68%~22.48%;土壤有效养分变化差异不大,土壤有机质趋向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肥对滨海平原单季稻秀水134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杨梢娜, 范国灿, 杨飞, 杨佳恒
    2020, 61 (6):  1078-10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4
    摘要 ( 457 )   HTML ( 0 )   PDF(1173KB) ( 1074 )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单季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稻坚强水稻专用缓释肥对滨海平原地区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配方施肥纯氮投入为210 kg·hm-2或以缓释肥的形式投入纯氮180 kg·hm-2时,水稻产量分别为7 774.0 kg·hm-2和8 191.5 kg·hm-2,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8.0%和59.0%,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而纯氮施入量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12.5%和2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揭膜时间对烤烟根系生长、品质及土壤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王德权, 姜滨, 柏永超, 王玉华, 席元肖, 方敏, 高政绪, 刘春菊, 杜传印
    2020, 61 (6):  1081-10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5
    摘要 ( 314 )   HTML ( 0 )   PDF(1171KB) ( 1062 )  
    研究烤烟幼苗移栽后不同揭膜时间对烤烟根系生长、品质及土壤氯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 d揭膜处理可获得更好的地上部分干物质重,根系活力增加,利于产量的形成,土壤氯离子含量更低,烤烟内在化学成分更协调,烤后烟叶钾离子含量增加,氯离子和烟碱含量减少。揭膜时间越延迟,上述效果表现的越不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碳基肥与仿生剂对贵阳植烟土壤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聂忠扬, 李文渊, 胡勇, 程传策, 刘庆学, 魏光钰, 吴永琴, 任春燕, 黄宁, 李余江
    2020, 61 (6):  1084-10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6
    摘要 ( 322 )   HTML ( 0 )   PDF(1435KB) ( 1055 )  
    进行高碳基肥与仿生剂对贵阳植烟土壤和烤烟品质的影响研究,以优化烟田土壤营养,提高烟叶质量。结果表明,T1(常规施肥量3/4,增施高碳基肥料15 00 kg·hm-2,饼肥150 kg·hm-2)和T2处理(增施仿生剂0.5%)有利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提升;T3处理(常规施肥量3/4,增施高碳基肥料1 500 kg·hm-2、饼肥150 kg·hm-2和仿生剂0.3%)对植株的生长、经济效益效果更佳。总体而言,高碳基肥和仿生剂等土壤保育有利于改善植烟土壤,有利于改善烤烟品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高海拔区不同处理对6种茶籽萌发的影响
    张子威, 王贞红, 张立友
    2020, 61 (6):  1090-10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7
    摘要 ( 319 )   HTML ( 2 )   PDF(1293KB) ( 1059 )  
    实验以川茶茶籽、易贡茶籽、蜀永307号茶籽、蜀永906号茶籽、福鼎大白茶茶籽和青心乌龙茶茶籽为材料,研究机械破损、温度和200 mg·L-1 ABT(ABT生根粉)处理对茶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机械破损处理后蜀永307号茶籽、蜀永906号茶籽、福鼎大白茶茶籽和青心乌龙茶茶籽的发芽率升高,发芽势没有显著升高。200 mg·L-1 ABT处理的6种茶籽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ABT处理12 h,与对照组相比,蜀永307号茶籽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蜀永906号茶籽发芽率显著升高。80 ℃的高温对茶籽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发芽率均为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萝卜抽薹时间的QTLs定位及分析
    曲丽君, 张见, 邢军, 李欣屹
    2020, 61 (6):  1093-10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8
    摘要 ( 296 )   HTML ( 1 )   PDF(4225KB) ( 1023 )  
    以抽薹时间差异显著的野生型萝卜YS105和栽培型萝卜ZP85为亲本构建F1和F2群体。利用筛选的多态性SSR引物对F2群体各单株进行鉴定并完成SSR遗传图谱的构建。运用MapQTL 4.0软件对萝卜F2群体抽薹时间进行QTLs定位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包括114个SSR标记,9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长度894.9 cM, 平均标记间距为7.85 cM。共检测到4个与萝卜抽薹时间相关的QTLs,分布于LG5、LG6、LG8和LG9连锁群上,LOD值10.18~18.11,可解释8.4%~21.6%的表型变异率。其中贡献率≥10%的QTLs位点3个,贡献率≥20% 的QTLs位点1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5个火龙果栽培品系主要性状分析
    林兴娥, 丁哲利, 明建鸿, 高宏茂, 毛海涛, 孙昕航, 唐跃东, 周兆禧
    2020, 61 (6):  1098-110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19
    摘要 ( 367 )   HTML ( 4 )   PDF(1199KB) ( 1165 )  
    以海南省种植的5个火龙果栽培品系为试材,对其单果重、果皮重、果肉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皮厚、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总酸、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总酚、类黄酮含量,以及含水量等16个性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金都1号火龙果单果重和果肉重最大,分别为401.28 g和287.97 g,红花青白单果重和果肉重最小,分别为198.63 g和83.26 g。5个火龙果品系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4.05%~6.23%,总酸含量为0.12%~0.49%,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0.21~0.35 mg·g-1,维生素C含量为610.6~1 062.4 mg·kg-1,含水量为53.54%~77.86%,总酚含量为3.24~5.08 mg·g-1,类黄酮含量为6.82~16.35 mg·g-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肥用量对设施嫁接西瓜甬蜜2号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古斌权, 邢乃林, 付玉婧, 应泉盛, 黄芸萍, 王毓洪
    2020, 61 (6):  1101-11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0
    摘要 ( 324 )   HTML ( 0 )   PDF(1180KB) ( 942 )  
    以挪威复合肥常用施肥量和新型高氮、高磷和高钾系列化肥建议用量,对以甬砧1号嫁接的甬蜜2号及甬蜜2号实生苗进行处理,分析施用不同化肥嫁接和实生材料的西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新型肥料的嫁接西瓜的生长和品质均显著高于施用挪威复合肥,且其较挪威复合肥减少3.69%的氮肥施用量,减少43.86%的磷肥施用量,增加20.88%的钾肥施用量。试验表明,施用新型化肥可较大的提高西瓜实生苗的生长和品质,可见嫁接育苗并结合氮磷肥减施对西瓜增产提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联网和砂培技术在快白菜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吴菊, 黄成明, 王国华, 林杰, 吴国泉
    2020, 61 (6):  1104-11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1
    摘要 ( 312 )   HTML ( 0 )   PDF(1159KB) ( 1099 )  
    将物联网与砂培技术结合,在连栋大棚内进行3个快白菜品种种植效果试验,从生育期、特征特性、产量、施肥量、施药种类和次数、用工量等方面与土壤种植比较,结果表明,叶菜物联网加砂培的栽培模式比土壤栽培产量更高,省肥、减药、省工,更绿色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淹水对南瓜砧木种质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邢乃林, 王迎儿, 严蕾艳, 古斌权, 黄芸萍, 王毓洪
    2020, 61 (6):  1106-11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2
    摘要 ( 253 )   HTML ( 0 )   PDF(1197KB) ( 861 )  
    短时强降雨造成的湿涝胁迫严重影响瓜类生产,为进行耐湿涝南瓜砧木品种选育,本研究以23份南瓜种质资源为材料,1叶1心期进行根部半淹和全淹处理,并对地上部鲜重等5个性状进行考察。结果半淹和全淹处理后,下胚轴长度、茎粗和地上部鲜重总体升高,子叶和真叶相对叶绿素含量则表现为下降。各种质在对照及处理下的变异系数均为地上部鲜重最大,相对叶绿素含量最小,淹水总体上使各性状变异系数增加。中国南瓜下胚轴长度和茎粗受影响最低,印度南瓜地上部鲜重受影响最低。可为下一步耐湿南瓜砧木育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炯, 严斌, 高营, 薛晨晨, 陈新, 袁星星
    2020, 61 (6):  1109-11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3
    摘要 ( 1656 )   HTML ( 2147483647 )   PDF(1444KB) ( 1365 )  
    本研究对190份蚕豆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灰色关联度、相关性、主成分等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种植且具优良性状的蚕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该批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6.84%;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播种至始荚期的天数,为0.73%。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都表明,单株荚数和分枝数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8.335%,较大程度上反映了蚕豆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聚类分析将190份蚕豆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4.9处划分为5类,第1类群适宜机械性收割,第2类群可作为早熟品种选育的基础,第3类群可作为鲜食蚕豆品种的亲本;第4类群属于高产型,籽粒适中,并且植株较高,有一定增产潜力;第5类群为大粒型,丰产性较差,但植株较高,在选育高秆大粒型时可加以关注。育种工作中可结合性状间的关系培育新品种与新品系,为蚕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6-BA对不同品种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
    吕秉韬, 吴静雪, 马关喜, 金蓉, 孙德利, 胡卫珍, 陈利萍, 齐振宇
    2020, 61 (6):  1115-11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4
    摘要 ( 327 )   HTML ( 0 )   PDF(1265KB) ( 1074 )  
    为研究6-BA对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以蝴蝶兰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6-BA对3个蝴蝶兰品种开花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能显著增加蝴蝶兰的花葶数,促进花葶生长,并增加蝴蝶兰的花朵数与花朵直径,提升蝴蝶兰的观赏价值。不同浓度6-BA对不同品种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可根据不同品种对花葶数、花朵数的生产需要,选择适宜浓度的6-BA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源激素对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
    肖杰, 薛欢, 苑景淇, 于忠亮, 李成宏, 王梅芳, 周梅妹, 杜凤国
    2020, 61 (6):  1119-112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5
    摘要 ( 312 )   HTML ( 0 )   PDF(1203KB) ( 955 )  
    以红火箭、红火球和百日红3个紫薇栽培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A、IBA和GA3外源激素对紫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时间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均可正向调控红火箭的发芽率,红火球和百日红的发芽率主要受IBA正向调控,10 mg·L-1 IBA显著提高3个紫薇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20~100 mg·L-1 GA3均能显著提高3个紫薇品种种子发芽势;1 mg·L-1 NAA、10 mg·L-1 IBA、20~50 mg·L-1 GA3浸泡红火箭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10 mg·L-1 IBA浸泡红火球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1、5、20 mg·L-1 IBA处理。5和10 mg·L-1 IBA浸泡百日红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其中,1 mg·L-1 NAA、10 mg·L-1 IBA、5 mg·L-1 IBA分别浸泡红火箭、红火球、百日红后,发芽率最高为88.0%、85.3%、87.3%;此外,各处理与对照组起始萌发时间相差不大,1 mg·L-1 NAA、10 mg·L-1 IBA、5~10 mg·L-1 IBA分别使红火箭、红火球、百日红的萌发时间缩短5、3、4 d。试验结果对紫薇栽培品种的苗木快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生产的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模式对景观水体水质的影响
    何贝娜
    2020, 61 (6):  1123-11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6
    摘要 ( 285 )   HTML ( 0 )   PDF(1243KB) ( 996 )  
    以星火公园新建工程为例,研究11种水生植物的不同组合配置对景观水体水质的影响。在不同植物配置的5个样点采集冬、夏和秋三季的水样,水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园配置的水生植物对总氮和总磷均有较好的祛除效果,不同配置的水生植物对二者的去除效果有一定差异。5个点位配置的水生植物对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没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根据星火公园植物配置对水质的影响提出几点建议,为公园景观水体的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平湖市二化螟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杨强, 潘秋波, 李建群, 朱晓海, 陈永全
    2020, 61 (6):  1127-11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7
    摘要 ( 305 )   HTML ( 3 )   PDF(1201KB) ( 1116 )  
    近年来平湖市水稻二化螟发生呈逐年加重态势,对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二化螟重发与栽种制度、气候因子、农药抗性等因子的关系,提出二化螟综合防控对策,并在2019年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呋虫胺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柳新菊, 吴声敢, 安雪花, 吕露, 蒋金花, 李岗, 王菲迪, 赵学平
    2020, 61 (6):  1130-11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8
    摘要 ( 650 )   HTML ( 17 )   PDF(1199KB) ( 962 )  
    为系统评价呋虫胺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研究其对蜜蜂、家蚕、斑马鱼、蚯蚓和鹌鹑等5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呋虫胺对蜜蜂48 h的LD50为0.156 μg·蜂-1,对家蚕96 h的LC50为1.26 mg·L-1,对斑马鱼96 h的LC50为1.55 mg·L-1,对蚯蚓14 d的LC50为3.40 mg·kg-1,其毒性等级分别为高毒、高毒、高毒和中毒。呋虫胺对鹌鹑7 d的LD50为大于323 mg·kg-1,评估其毒性为低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波地区杨梅地果蝇的消长动态及寄生蜂调查
    任少鹏, 王知知, 唐璞
    2020, 61 (6):  1134-11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29
    摘要 ( 325 )   HTML ( 3 )   PDF(1260KB) ( 1059 )  
    为了明确宁波地区杨梅果蝇的发生危害规律,摸清果园内的天敌寄生蜂资源,为杨梅果蝇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在宁波的东钱湖、余姚和慈溪三地分别采用糖醋液和扫网法调查杨梅果蝇的消长动态和寄生蜂种类,并对比了糖醋液和苹果醋液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苹果醋诱集液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显著低于糖醋液,不建议使用。宁波地区一共有六种果蝇,分别是拟果蝇、黑腹果蝇、斑翅果蝇、叔白颜果蝇、黑果蝇和伊米果蝇。成虫的高发期出现在6月的中上旬。杨梅果园的寄生蜂种类共有6大类,其中茧蜂科为优势种群。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天敌寄生蜂防治杨梅果蝇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田蚯蚓现状及与连作障碍、烟草青枯病间的关系
    尹虎成, 王瑞, 夏鹏亮, 舒照鹤, 张炜, 向炳清, 向稳, 王谦
    2020, 61 (6):  1137-11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0
    摘要 ( 326 )   HTML ( 0 )   PDF(1173KB) ( 957 )  
    通过田间调查、取食偏好测试和田间释放试验,研究连作烟田的蚯蚓现状、蚯蚓破除烟草连作障碍的机理,以及蚯蚓与烟草青枯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蚯蚓在连作烟田数量不断降低;蚯蚓对土壤中15 mg·kg-1浓度梯度的肉桂酸含量有明显的取食偏好,这是蚯蚓破除烟田连作障碍的重要证据。蚯蚓数量与烟草青枯菌有一定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预防水稻恶苗病效果试验
    陈君
    2020, 61 (6):  1140-11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1
    摘要 ( 328 )   HTML ( 3 )   PDF(1134KB) ( 979 )  
    通过不同用量与方法试验,研究6.25%精甲·咯菌腈(亮盾)悬浮种衣剂预防水稻恶苗病的效果及使用技术。结果表明,6.25%亮盾每100 kg干种子300 mL采用先浸后拌、先拌后浸、干拌即播的3种方法处理或400~500倍浸种,对预防水稻恶苗病的相对防病效果均达94.9%以上,且对水稻安全,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噻唑锌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预防效果
    林义钱, 王会福, 余山红
    2020, 61 (6):  1142-11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2
    摘要 ( 281 )   HTML ( 0 )   PDF(1142KB) ( 874 )  
    40%噻唑锌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其中第2次药后45 d,40%噻唑锌悬浮剂制剂50 g处理的防效达64.2%,与对照药剂20%噻森铜悬浮剂100 g的防效相当,而70 g和90 g制剂的防效都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且对水稻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药剂对果蔗赤腐病的防治效果
    王文华, 林怡, 王驰, 毛玲荣, 杨瑜斌, 林燚
    2020, 61 (6):  1144-11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3
    摘要 ( 262 )   HTML ( 1 )   PDF(1142KB) ( 1031 )  
    对广东黄皮果蔗药剂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25%阿米妙收悬浮剂1 500倍和25%凯润乳油2 000倍液浸种段24 h,防效分别为58.3%、36.7%;25%凯润乳油2 000倍液浸种段24 h后,再在移栽前3 d用25%阿米妙收悬浮剂1 500倍、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预防1次,防效分别为88.8%、85.1%;发病初期,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效为65.5%,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的防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回收残余蓟马及小花蝽的装置及应用
    黄俊, 钱诚, 吕要斌
    2020, 61 (6):  1146-11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4
    摘要 ( 243 )   HTML ( 0 )   PDF(1190KB) ( 841 )  
    高质、高效回收寄主植物上残留的蓟马或小花蝽,减少害虫传播风险并利于天敌饲养,是该类昆虫室内饲养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将回收笼、回收筒、海绵条、纱网,蛭石等13个零件或材料进行拼装得到一种回收装置。回收笼用于容纳残留有蓟马或小花蝽的芸豆,回收笼与支架间的间隙用于容纳新鲜的芸豆以吸引蓟马或小花蝽;通过隔板可将携带虫体的芸豆回收至下层的回收盆内。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用于有效回收蓟马及小花蝽类昆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与化学协同在小麦赤霉病化学药剂减量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张震, 邱海萍, 柴荣耀, 胡宇峰
    2020, 61 (6):  1148-11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5
    摘要 ( 344 )   HTML ( 1 )   PDF(1176KB) ( 1164 )  
    为明确生物药剂与化学药剂协同在小麦赤霉病化学药剂减量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4种生物药剂和3种化学药剂室内毒力、混配比例和田间防效等研究。以各药剂对小赤霉病菌EC50为基础进行配比,结果显示,四霉素与多菌灵8∶2,四霉素与戊唑醇1∶9,申嗪霉素与多菌灵9∶1和7∶3,申嗪霉素与氰烯菌酯2∶8,申嗪霉素与戊唑醇9∶1和1∶9混配时有增效作用。选取生物制剂与化学制剂毒性比最大组合进行小区防效试验,结果按每667 m2使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80 mL+0.3%四霉素水剂13 mL组合、40%多菌灵悬浮剂25 mL+0.3%四霉素水剂52 mL、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 mL+1%申嗪霉素悬浮剂60 mL、40%多菌灵悬浮剂100 mL+1%申嗪霉素悬浮剂60 mL等组合2次用药后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在71.6%~80.7%,均高于相应的生物药剂对照,可应用于赤霉病化学药剂减量防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温度对3个小麦品种吸水特征的影响
    王静静, 蒿呈龙, 张鹏, 孙善国, 唐小洁, 王素霞, 李东升, 杜洪艳
    2020, 61 (6):  1151-11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6
    摘要 ( 279 )   HTML ( 0 )   PDF(1315KB) ( 935 )  
    选取连云港地区3个主栽小麦品种连麦7号、烟农19、淮麦33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6、9、12、15、18 ℃)条件下的吸水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相同温度下,不同品种的吸水规律均表现为先升高后趋于缓慢;相同条件下,吸水速率表现为烟农19>连麦7号>淮麦33。达到具备萌发含水量35%时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8 ℃浸种15 h左右(淮麦33略长3~4 h),15 ℃浸种19 h左右(淮麦33略长4~5 h),12 ℃浸种23 h左右(淮麦33略长7~8 h),9 ℃浸种30 h左右(淮麦33略长8~9 h),6 ℃浸种40 h以上。低温条件下小麦吸水速率更多受积温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萄中金龟子防治农药残留与风险评估
    侯丽娜, 孙淑媛, 王豆, 王彦华, 潘明正, 陈哲, 杨桂玲
    2020, 61 (6):  1154-11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7
    摘要 ( 303 )   HTML ( 1 )   PDF(1497KB) ( 1055 )  
    开展葡萄中4种常用防治金龟子农药的残留动态、最终残留检测并评估其膳食风险的试验。结果表明, 3种拌土撒施农药辛硫磷、噻虫嗪及吡虫啉颗粒剂在施药28 d后在葡萄中均未检出(检出限均为0.01 mg·kg-1),葡萄膳食风险较低。高效氯氰菊酯按照每667 m2试验剂量30 g在葡萄大棚内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为0.009,降解半衰期为77 d,施药间隔28 d仍不符合其在葡萄中的残留限量标准要求0.2 mg·kg-1,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南坛紫菜实验品系与传统品系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刘颖, 张鹏, 王铁杆, 任鹏
    2020, 61 (6):  1157-11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8
    摘要 ( 289 )   HTML ( 0 )   PDF(3414KB) ( 1041 )  
    本研究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从基因组DNA水平上分析坛紫菜新品系浙南3号(ZN3)和浙江主要坛紫菜栽培品系(YH)的遗传差异,从1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中筛选出8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并用这8对引物对YH和ZN3 2个坛紫菜群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0个坛紫菜个体中共检测到964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55个;坛紫菜2个群体整体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9.1%,2个群体各自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是69.0%和81.5%,均值为75.3%。2个坛紫菜群体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153 3和0.202 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47 8和0.324 1,2个坛紫菜群体的总遗传变异(Ht)和群体内遗传变异(Hs)分别为0.240 2和0.177 8,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52 6,即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25.3%,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74.7%,表明不同品系的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2个坛紫菜群体间基因流动系数(Nm)为1.593 0,表明坛紫菜不同品系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鱼蛋白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微管蛋白聚合-解聚的影响
    马逊斌, 楼博, 何晨怡, 王楠, 王伟
    2020, 61 (6):  1162-11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39
    摘要 ( 239 )   HTML ( 2 )   PDF(1972KB) ( 822 )  
    本实验在评价甲鱼蛋白肽抗肿瘤作用的基础上,探究了甲鱼蛋白肽对微管蛋白聚合-解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25~100 μg·mL-1浓度范围内,甲鱼蛋白肽具有抑制肿瘤作用,并呈良好的量效关系,IC50为228.49 μg·mL-1。甲鱼蛋白肽对微管蛋白的聚合具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1.5 mg·mL-1的甲鱼蛋白肽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率达40.2%,提示甲鱼蛋白肽对微管蛋白动态平衡体系的影响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胶渗透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测定铁皮石斛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布
    胡卫珍, 齐振宇, 陈晓芳, 张娴
    2020, 61 (6):  1166-11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0
    摘要 ( 440 )   HTML ( 40 )   PDF(1483KB) ( 999 )  
    为研究铁皮石斛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分布,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联用技术,对不同种源地铁皮石斛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的重均分子量、多分散系数和旋转半径分别为:2.975×105~3.741×105 u、1.289~1.502和60.3~61.1 nm。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测定铁皮石斛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为铁皮石斛的种源优选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4种酸肉电子鼻与感官评分之间相关性
    吴慧琳, 李苗云, 朱瑶迪, 郝云鹏, 肖康, 赵改名, 任宏荣, 孙灵霞
    2020, 61 (6):  1168-11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1
    摘要 ( 257 )   HTML ( 0 )   PDF(1423KB) ( 838 )  
    为构建酸肉风味评价的客观有效方法,以电子鼻为客观评价指标代替酸肉传统的感官评价方式。本文以4种酸肉(苗族酸肉、傣族酸肉、辣椒酸肉、小米酸肉)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建立酸肉电子鼻响应值与感官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电子鼻W5S、W6S、W1S、W1W、W2S、W2W传感器对不同热加工酸肉感官风味的响应值影响显著(P<0.05),其关联度分别为0.853 0、0.853 9、0.853 7、0.853 3、0.853 6、0.853 9;电子鼻W5S、W6S、W5C、W1S、W1W、W2S、W2W传感器对不同热加工酸肉感官综合评分的响应值影响显著(P<0.05),其关联度分别为0.910 36、0.910 48、0.910 48、0.910 45、0.910 38、0.910 44、0.910 47,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关联系数,建立关联系数与感官之间的回归模型,感官风味与电子鼻回归方程为y=aX2-bX3-cX5-dX6-eX7+fX8+gX10(R2=0.999),感官综合评分与电子鼻回归方程为y=aX1-bX2+cX5-dX6-eX7+fX10(R2=0.998)。在评价以微波、蒸制、油炸及烤制等方式处理酸肉的感官风味及感官综合评分时,可采用电子鼻W5S、W6S、W1S、W1W、W2S、W2W等传感器响应值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为电子鼻评价酸肉感官风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州市种植草莓主要农药残留评价
    罗振玲, 杨挺, 夏慧丽
    2020, 61 (6):  1176-11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2
    摘要 ( 291 )   HTML ( 2 )   PDF(1317KB) ( 1184 )  
    本研究统计了2015—2019年台州市市级抽检的本地草莓样品检测结果,系统分析了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2015年台州市草莓的抽检合格率为86.2%,2016—2019年抽检合格率均在95%以上,但农药残留检出率相对较高,检出的农药主要为嘧霉胺、啶虫脒、异菌脲、腐霉利、嘧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吡虫啉等8种。此外,通过对国内外草莓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比对,查阅其降解动力学、膳食风险评估资料并进行分析,为今后草莓种植、安全消费和靶向监管等方面提供技术参考,引导台州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青蟹体内的重金属含量
    白冬, 葛磊, 孙玉梅, 段晓婷, 王荣慧
    2020, 61 (6):  1181-11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3
    摘要 ( 262 )   HTML ( 2 )   PDF(1159KB) ( 1017 )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一级水定容,利用微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青蟹中Cr、As、Cd、Pb的含量。选取Ge、Rh、Re作为内标元素,消除可能存在的基体干扰,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在ICP-MS最佳工作条件下,所测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为0.002 0~0.007 7 mg·kg-1,精密度为0.8%~2.8%,加标回收率为93.3%~104.4%。将建立的方法对有证标准物质扇贝和大虾进行分析,测定值均在标准参考范围内。该方法快捷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青蟹中Cr、As、Cd、Pb的测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及技术要点
    沈亚强, 王保君, 张红梅, 徐卫国, 高培国, 程旺大
    2020, 61 (6):  1183-118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4
    摘要 ( 255 )   HTML ( 1 )   PDF(1194KB) ( 915 )  
    开展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低密度养殖情况下,每667 m2效益近1 500元,较水稻单种模式效益明显提高,且水稻产量也能保证。在试验基础上,结合嘉兴地区其他养殖主体经验,对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ACCP体系在稻虾综合种养中的应用
    崔雁娜, 郝贵杰, 周聃, 盛鹏程, 童喻浩, 张海琪
    2020, 61 (6):  1187-118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5
    摘要 ( 225 )   HTML ( 0 )   PDF(1143KB) ( 846 )  
    本文旨在运用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对整个稻虾综合种养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养殖关键控制点,并制定相应的监控和纠偏措施,为本地养殖企业建立标准化养殖规范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整个综合种养流程的梳理,最终确定了养殖水质、底质、虾苗、饲料、小龙虾、水稻这6个关键控制点,针对这6个关键控制点分别提出了监控和纠偏措施。HACCP体系在稻虾综合种养中的应用需要不断进行技术人员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东南沿海野生坛紫菜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刘颖, 张鹏, 王铁杆, 任鹏
    2020, 61 (6):  1189-11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6
    摘要 ( 245 )   HTML ( 0 )   PDF(1273KB) ( 1039 )  
    为了解中国东南沿海坛紫菜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浙江、福建和广东三省的坛紫菜野生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6个坛紫菜群体的83个样品中共检测到1 261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 260个。6个群体整体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6.63%,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04 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25 4,Shannon’s信息指数为0.222 8,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41 7,平均无偏多样性为0.153 4。基因流为1.519 6,表明中国东南沿海坛紫菜野生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ANOVA分析显示,21.77%的变异来自群体间,78.23%的变异来自群体内,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0.248 0)结果相似。UPGMA聚类显示,6个群体聚为2大支,其中NR群体独立聚为一支,其他群体聚为另外一支。PCoA结果表明,NR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分化明显。该研究所获得的坛紫菜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信息不仅为评估和保护坛紫菜自然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原始种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浙江部分地区猪源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曲业鹏, 冯富, 马有智
    2020, 61 (6):  1195-11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7
    摘要 ( 266 )   HTML ( 0 )   PDF(1400KB) ( 1021 )  
    通过染色镜检、PCR检测和VITEK 鉴定系统分析,从2016—2018年浙江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的412份病死猪病料样品中共鉴定出51株猪源链球菌,其中猪链球菌25株,检出率为49.02%(25/51),非猪链球菌26株,检出率为50.98%(26/51)。猪链球菌中,1、2、7、8、9及29型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0%(1/25)、48.0%(12/25)、8.0%(2/25)、16.0%(4/25)、12.0%(3/25)和4.0%(1/25),2株未定型,占8.0%(2/25);非猪链球菌中,乳房链球菌、粪肠球菌、浅绿色气球菌和屎肠球菌各分离到3株,分离率均为11.54%(3/26);毗邻链球菌分离率为7.69%(2/26);停乳链球菌马样亚种、血链球菌、伪豕链球菌、猪肠链球菌、盲肠肠球菌、乳酸片球菌、耳炎差异球菌各分离到1株,分离率均为3.85%(1/26);5株未确定到种,占19.23%(5/2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高金华猪生产性能新技术
    顾宝军, 沈金潮, 任晓金, 关群, 印遇龙
    2020, 61 (6):  1198-11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8
    摘要 ( 349 )   HTML ( 6 )   PDF(1142KB) ( 1167 )  
    为了保护、开发、利用金华猪遗传资源,开发和利用金华猪的优良肉质和繁殖性状,在金华猪和大约克或长白猪杂交利用开发的基础上用金华猪种公猪进行回交选育,通过回交选配,生产出具有产仔多、肉质好、体型大、生长肥育性能和瘦肉率高且具有类似两头乌外貌毛色特征的金华猪。通过选育,既开发了金华猪种质资源,又为市场提供深受消费者欢迎、高品位的猪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菌渣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一平
    2020, 61 (6):  1200-12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49
    摘要 ( 324 )   HTML ( 6 )   PDF(1176KB) ( 1200 )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海鲜菇菌渣、豆粕和麸皮为基质的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生产性能一致的45周海兰蛋鸡1 536羽,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6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以菌渣发酵饲料代替基础日粮中4.0%、5.5%和7.0%的豆粕。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对照组和添加4%菌渣发酵饲料组产蛋率显著高于添加7.0%菌渣发酵饲料组,添加4%菌渣发酵饲料组产蛋量显著高于添加7.0%菌渣发酵饲料组,添加5.5%菌渣发酵饲料组料蛋比显著高于添加4%菌渣发酵饲料组。日粮中添加菌渣发酵饲料对蛋重、蛋黄高度、哈夫单位和蛋黄色泽均无显著影响,添加7.0%菌渣发酵饲料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添加4.0%菌渣发酵饲料组。日粮中添加菌渣发酵饲料对蛋鸡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添加4.0%、7.0%菌渣发酵饲料组蛋鸡血清中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蛋鸡日粮中添加以菌渣、豆粕和麸皮为基质的发酵饲料,能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鸡蛋壳厚度、哈夫单位,增强机体蛋白质合成代谢,以4.0%添加时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温岭石塘小箬村资源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探讨
    徐依婷, 宁恬悦, 张未曦, 张思蓓, 段定芝
    2020, 61 (6):  1203-12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0
    摘要 ( 324 )   HTML ( 6 )   PDF(1201KB) ( 863 )  
    通过对政府主导作用下资源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认为,可以采取资源利用共享化、差异化和加强各主体之间合作效应等措施来发挥村民、村委会的能动性,使其探索资源利用新方式,融入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各主体间应加强沟通,形成政府主导、其他主体辅助的合作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长三角地区农业基础研究能力分析
    齐帆, 陈进红
    2020, 61 (6):  1208-12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1
    摘要 ( 256 )   HTML ( 0 )   PDF(4896KB) ( 870 )  
    为客观评价长江三角洲区域农业基础研究现状和水平,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2014—2018年发表的农业科技论文进行多维分析,比较了4省(市)论文的产出数量、影响力、学科分布、主要的发文优势机构,以及论文合作和基金资助等情况。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基础研究水平综合实力最强,浙江省和上海市在研究影响力方面表现优秀,安徽省研究水平不断上升,但与其他3省(市)仍有差距。研究为引导长三角区域农业协同发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科技管理等提供了决策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州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策略
    李尚今, 黄明华
    2020, 61 (6):  1214-12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2
    摘要 ( 320 )   HTML ( 2 )   PDF(2012KB) ( 822 )  
    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在论述建设农业产业园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苏州现有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包括推动政府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园区产业链整合能力,探索新农业园区经营模式,促进园区科技创新和突出园区对农民的技术辐射及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舟山市农产品电子商务O2O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周靖涵, 胡豹
    2020, 61 (6):  1217-122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3
    摘要 ( 269 )   HTML ( 2 )   PDF(1196KB) ( 932 )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的销售也开始涉足该领域。其中O2O模式(线上到线下的电子商务模式)将线下的农产品销售或者农业服务与线上的互联网平台结合起来,让线上平台变为线下买卖的前台,吸引消费者线下消费和体验。本文结合舟山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将舟山近几年农产品传统营销方式、农产品传统电子商务模式推广和农产品O2O模式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以及舟山市农产品的电子商务O2O模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舟山市农产品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钱清镇居民家庭结构与养老选择的调查
    陈利娜
    2020, 61 (6):  1222-12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4
    摘要 ( 237 )   HTML ( 0 )   PDF(1199KB) ( 792 )  
    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钱清镇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基本家庭情况,辅以子女的陈述,以家庭结构中的养老支持力为立足点,比较老年人与其子女之间养老意愿的差异性与一致性;以家庭结构与养老方式选择作为依据,论证影响钱清镇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因素。结果表明,多子女多家庭是该地区父母与子女主要的实际居住结构,父母与子女对最合理的居住结构、养老支持力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子女性别构成与居住人数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拉理论视角下浙江农用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许连君, 李曼
    2020, 61 (6):  1227-12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5
    摘要 ( 336 )   HTML ( 0 )   PDF(1270KB) ( 830 )  
    劳动力和土地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要素,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文章以推拉理论对农用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OLS回归模型对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用地流转及农户的家庭特征(家庭抚养比例、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相关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抚养比例和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不太显著。根据以上研究发现,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推动浙江农村土地的流转,对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公共文化空间重塑下台州市乡村文化礼堂的建设
    王金敖, 王京鹏
    2020, 61 (6):  1231-12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6
    摘要 ( 295 )   HTML ( 2 )   PDF(1170KB) ( 1016 )  
    乡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已成为台州市乃至浙江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文化“地标”。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对重塑乡村文化空间的必要性,并根据台州市现状提出当前乡村文化礼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出乡村文化礼堂台州模式的建设经验,为浙江省其他县(市、区)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民土地流转行为对其养老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
    宣佳亦, 王成军, 唐凯丽
    2020, 61 (6):  1235-12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7
    摘要 ( 323 )   HTML ( 0 )   PDF(1223KB) ( 911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农村耕地荒废,集体组织受到挤压,家庭养老和集体养老功能逐渐弱化。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选取2014年农民土地流转情况数据与2016年农民养老保险购买行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用Stata进行数据分析,运用Logit模型对农民土地流转情况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购买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行为会促使农民购买养老保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水中喹诺酮类药物及其应用
    何欣, 柳爱春, 刘超, 白俊慧, 虞轶俊, 赵芸, 丁明
    2020, 61 (6):  1241-12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8
    摘要 ( 297 )   HTML ( 0 )   PDF(2196KB) ( 1189 )  
    建立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的检测水中15种喹诺酮类药物(氟甲喹、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丹诺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麻保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沙拉沙星、司帕沙星、双氟沙星)的方法,对色/质谱条件和净化条件进行优化,计算了优化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杭州市9个断面水样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结果表明:样品经过过滤、提取、净化,经UPLC-MS/MS检测,当1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加标水平分别为1.0、10.0、100 ng·L-1时,药物的加标回收率为50.41%~111.64%,相对标准偏差为1.12%~14.26%,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为1.0 ng·L-1。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来检测水样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近3 a气象类灾害预警信息特征
    方楠, 黄清瀚, 丁雨鑫, 史珩瑜
    2020, 61 (6):  1246-12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59
    摘要 ( 234 )   HTML ( 1 )   PDF(3164KB) ( 786 )  
    浙江省是气象类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气象类灾害预警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发生灾害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气象类灾害预警信息数据,从预警信息的时空分布上得到如下结论:浙江省气象类灾害预警的高发期为每年的6月至9月,与浙江省汛期吻合。浙西北丘陵(杭州)和浙东沿海丘陵(台州)是浙江2个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高发地区;浙江发布的气象类灾害预警中暴雨和雷电预警最多,说明午后局地短时强天气过程是影响浙江的主要气象灾害;浙江省气象类预警主要存在3个高发时段,一是汛期14:00—17:00的暴雨、雷电预警高发时段,二是7—8月8:00—10:00的高温预警高发时段,三是春秋季5:00—6:00的大雾预警高发时段。自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以来,随着浙江省综合防灾减灾理念逐渐成熟,非气象类灾害的预警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基质上附着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钟铭晨, 彭路菊, 赵静岩, 邓欢欢, 葛利云, 梅琨
    2020, 61 (6):  1251-12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60
    摘要 ( 441 )   HTML ( 1 )   PDF(2893KB) ( 969 )  
    本文以浙江某校内河道某河段作为试验区,在种植植物的基质区(A)和无植物的基质区(B)分别于水深20 cm和50 cm处取样,分析2处不同试验体系下人工基质上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浮霉菌门、拟杆菌门是2组基质上的优势门。在种植植物区的物种丰度为A20>A50,无植物区的B20、B50处变形菌门、浮霉菌门的物种丰度差异不明显;不同采样位点微生物的OTU组成存在明显差异,Shannon及Simpson指数显示,生物多样性差异和均匀度没有显著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耕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相海余, 杨慧利
    2020, 61 (6):  1254-12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61
    摘要 ( 431 )   HTML ( 7 )   PDF(1248KB) ( 1060 )  
    根据2011—2017年浙江各地级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及2012—2018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及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相对变化率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在2011—2017年不断下降;浙江省耕地面积在2011—2014年下降,2014—2017年呈缓慢上升态势。2011—2014年,浙江省各市耕地面积变化幅度呈降低趋势,而在2014年新型城镇化提出后,浙江省各市耕地面积变化幅度呈现增加趋势。2011—2016年,浙江省耕地数量的空间差异整体上呈现先扩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且体现为“平缓—快速—平缓”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经济状况、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呈正相关,生态要素、农作物单产与耕地面积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昼间曝气对河流的复氧效果浅析
    钟铭晨, 吴继业, 王翠翠, 商栩, 赵静岩, 葛利云
    2020, 61 (6):  1258-12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62
    摘要 ( 251 )   HTML ( 1 )   PDF(2385KB) ( 910 )  
    曝气是水体复氧和生态修复的一种常用方法。本研究以秋、冬季节的典型平原河网水系河流为研究对象,在常用的昼间曝气模式下,对河流表、底层溶解氧等水质指标进行多日连续监测,以研究昼间曝气对河流的复氧效果。结果显示,在秋季,昼间曝气对河流表、底层水体有一定的复氧作用,但夜间曝气停止后溶解氧消耗较快,水体溶解氧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波动变化,至清晨出现严重缺氧。冬季,昼间曝气后河流表、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均有所提高,且夜间溶解氧含量下降较少,曝气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设计更加高效的曝气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绍兴柯桥区平水日铸茶种植区的气候分析
    胡燕华, 季丹丹
    2020, 61 (6):  1263-12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63
    摘要 ( 293 )   HTML ( 3 )   PDF(1391KB) ( 947 )  
    柯桥区平水镇是日铸茶的主要产地,各气象要素与茶叶生长、采摘的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分析平水镇自动气象观测站采集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等气象数据,研究日铸茶主要种植区域的气候特征、气象预报、天气预警,以及对茶农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的建设应用现状与思考
    陈丽芬, 王会来, 钟杨波, 李赛慧
    2020, 61 (6):  1265-126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664
    摘要 ( 279 )   HTML ( 2 )   PDF(7770KB) ( 964 )  
    为进一步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于2018年启动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示范项目,共新建(含改建)2条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其中一条落实在缸窑村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中,另一条建设于丽水市锦绣花卉盆景专业合作社基地。从建设思路、基本原则、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了工程建设中的节制闸、硬质化沟渠生态化改造技术、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循环生态水塘等关键技术;总结了当地强化领导、狠抓落实,科学选址、认真规划,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建立机制、发挥实效,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的主要做法;指出缺乏经费来源,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工艺,突破工程维护、项目运行机制、经费来源等瓶颈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的建设落地与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