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Summary of imports and exports (In RMB)[EB/OL]. (2023-08-01) [2023-09-06]. http://stats.customs.gov.cn/.
|
[2] |
夏小华. 栀子黄色素成分的提取与分离[D]. 南昌: 南昌大学, 2021.
|
[3] |
姚超. 栀子品质评价及其黄色素制备研究[D]. 南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
|
[4] |
曾凡逵, 李爱军, 黄雪松. 栀子黄色素的研究现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6(2): 110-113.
|
[5] |
汤兴俊, 卢林海. 栀子色素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05, 26(12): 254-256.
|
[6] |
邵敬伟, 陈剑锋, 郭养浩, 等.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黄色素的水提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 37(6): 857-861.
|
[7] |
李雄.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
[8] |
胡雅芹, 魏好程, 何传波, 等. 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48(17): 178-181.
|
[9] |
刘淑玲, 仝建波, 刘芸, 等. 栀子黄色素包合物的研究[J]. 波谱学杂志, 2003, 20(4): 409-413.
|
[10] |
徐春明, 焦志亮, 李丹, 等. 栀子黄色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5, 15(3): 106-113.
|
[11] |
宋恭帅, 刘家源, 袁雅雯, 等. 栀子黄脂质体的制备、表面修饰及体外消化稳定性研究[J]. 核农学报, 2021, 35(12): 2799-2809.
|
[12] |
汤丽琴. 栀子黄色素的制备、生物活性及稳态化研究[D]. 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 2022.
|
[13] |
张应烙, 吴俊, 张颖佳, 等. 一种水栀子黄色素微胶囊制备及食品染色方法: CN202110072059.1[P]. 2021-06-04.
|
[14] |
汤须崇, 黄承生, 邓爱华, 等. 一种栀子黄色素的酵母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696566.1[P]. 2017-01-11.
|
[15] |
WU J, WANG X N, HE Y, et al.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gardenia yellow pigment in presence of different phenolic compounds[J]. Food Chemistry, 2022, 373(Pt A): 131441.
|
[16] |
ZHAO Z, HURREN C, ZHOU L M, et al. Effects of Gallic acid grafted chitosan on improving light fastness of cotton fabric dyed with gardenia yellow[J]. 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2021, 112(12): 1954-1964.
|
[17] |
曾庆培, 杨焕彬, 许艺馨, 等. 盐焗鸡用天然色素着色及护色研究[J]. 轻工学报, 2021, 36(3): 20-27.
|
[18] |
肖坤福. 高色价高纯度栀子黄色素的提取与精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26(3): 48-50.
|
[19] |
刘维军. 栀子黄色素水提工艺: CN201810732953.5[P]. 2018-12-11.
|
[20] |
周厚宁, 刘超, 贺圣文, 等. 栀子黄色素提取精制工艺的优化[J]. 山东农业科学, 2018, 50(9): 134-138.
|
[21] |
邹立君, 邓浩, 杨莉莉, 等. 浸取法提取栀子黄色素工艺研究[J]. 江西化工, 2019(6): 130-133.
|
[22] |
罗义发, 潘斌, 田妍基, 等. 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 2021, 27(3): 47-49.
|
[23] |
刘和平. 水栀子药材质量标准及其黄色素制备和质控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 2018.
|
[24] |
李婷, 侯晓东, 陈文学, 等. 超声波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13): 3188-3190.
|
[25] |
陆伟, 钱骅, 张卫明, 等.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精制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09, 34(11): 84-87.
|
[26] |
吴允昆, 林平冬, 肖方南, 等. 一种制备黄栀子有效成分的方法: CN202111343655.5[P]. 2022-01-11.
|
[27] |
谢明勇, 陈奕.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 25(1): 105-114.
|
[28] |
彭密军, 高中松, 朱炯波, 等. 微波辅助法提取栀子黄色素工艺研究[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6, 40(2): 1-4.
|
[29] |
涂华, 张燕军, 陈碧琼. 热回流法与微波辅助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比较[J]. 中国调味品, 2012, 37(6): 103-105.
|
[30] |
于娜娜, 张丽坤, 来江兰, 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及应用[J]. 化工中间体, 2011, 8(8): 38-43.
|
[31] |
李雄, 陈茜文. 栀子黄色素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 85-87.
|
[32] |
杨寒. 栀子油和黄色素的连续相变萃取、精制及动力学研究[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
[33] |
李奎, 王梓瑜, 文志勇, 等. 胆碱/谷氨酸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栀子活性成分的研究[J]. 广州化工, 2019, 47(12): 81-86.
|
[34] |
李雄辉, 赵萍, 季清荣. 不同提取工艺对栀子黄色素提取效果的比较[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27(6): 192-194.
|
[35] |
王丽景, 张百良, 邢永魁, 等. 一种汽爆提取栀子色素的方法及提取的色素的应用方法: CN202010587325.X[P]. 2020-09-18.
|
[36] |
XU W H, YU J B, FENG W, et al.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Gardenia yellow and geniposide from Gardenia jasminoides by mechanochemistry[J]. Molecules, 2016, 21(5): 540.
|
[37] |
张远志, 尹修权, 雷勇. 一种具备天然抗氧化能力的栀子黄色素的制备方法: CN202010367814.4[P]. 2020-08-25.
|
[38] |
何伟, 李伟. 大孔树脂在中药成分分离中的应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1(2): 134-136.
|
[39] |
张德权, 吕飞杰, 台建祥, 等. 用大孔树脂纯化栀子黄色素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20(4): 165-167.
|
[40] |
汤丽琴, 徐玉娟, 吴继军, 等. 栀子黄色素的纯化、理化特性及稳定性评价[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3): 189-196.
|
[41] |
付满玲, 周科, 刘珉甬, 等. 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及品质评价[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 28(21): 32-34.
|
[42] |
王建新, 徐静钰. 栀子黄色素纯化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2(6): 16-18, 7.
|
[43] |
曹亚楠. 栀子有效成分提取及其抑制LDL氧化修饰的研究[D]. 天津: 天津科技大学, 2020.
|
[44] |
孙福强, 崔英德, 刘永, 等.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 2002, 10(4): 58-63.
|
[45] |
熊福军, 彭文博, 张建嵩. 膜集成技术在栀子黄色素提取中的应用研究[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5, 51(6): 7-10, 31.
|
[46] |
郑光耀, 闫林林. 一种栀子黄色素的提取方法: CN202110243454.1[P]. 2021-04-30.
|
[47] |
李冬梅, 罗忠国, 熊勇, 等. 响应面法优化栀子黄废液制备栀子蓝色素酶解工艺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0, 31(3): 50-55.
|
[48] |
文雁君, 李林正, 金子恒, 等. 一种从栀子黄色素废液中制备栀子苷和栀子蓝的方法: CN202011355169.0[P]. 2021-03-26.
|
[49] |
张宗斌. 一种利用栀子黄色素提取废液制备培养液的方法: CN201811280332.4[P]. 2019-03-01.
|
[50] |
周鹏, 楚金喜, 贾双庆. 光催化与生物法耦合深度处理栀子黄色素生产废水[J]. 工业水处理, 2020, 40(7): 91-93.
|
[5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5: 109.
|
[52] |
向华. 栀子饼干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11448807.1[P]. 2018-04-20.
|
[53] |
赵博谦, 李伟明. 一种天然绿色食用色素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10313584.6[P]. 2018-07-20.
|
[54] |
方尚玲, 陈茂彬, 曹敬华, 等. 栀子系列色素在抑菌中的应用: CN201510397093.0[P]. 2015-10-07.
|
[55] |
应邵. 汉官仪[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39.
|
[56] |
龚熠, 余志成. 栀子色素的提取及其在真丝上的染色性能[J]. 丝绸, 2004, 41(6): 28-29.
|
[57] |
叶清珠, 陈东生, 罗奋涛, 等. 天然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其对棉织物的染色特征值研究[J]. 毛纺科技, 2018, 46(7): 40-43.
|
[58] |
刘建, 孟春丽. 栀子色素的提取及对羊毛的染色工艺探讨[J]. 毛纺科技, 2007, 35(8): 19-23.
|
[59] |
张炜, 李惠军, 郑环达, 等. 栀子黄色素在牛奶蛋白织物上的染色性能[J]. 印染, 2018, 44(13): 18-23.
|
[60] |
杜秋萍, 张会青, 张馨儿, 等. 苏木红/栀子黄/靛蓝染色天丝水刺非织造布初探[J]. 国际纺织导报, 2020, 48(11): 14-18.
|
[61] |
刘莉, 唐人成. 栀子黄色素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J]. 印染, 2013, 39(7): 1-4, 21.
|
[62] |
祝贺. 天然染料在壳聚糖纤维上的染色性能研究[D]. 苏州: 苏州大学, 2017.
|
[63] |
贾呐, 龚建培. 常见植物染料黄色系的色素提取及染色分析[J]. 染整技术, 2006, 28(3): 24-27.
|
[64] |
李远甫, 汝吉东, 谢格欣.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其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J]. 辽宁丝绸, 2022(3): 8-9, 26.
|
[65] |
陈美云, 袁德宏, 张玉萍. 真丝绸栀子黄色素微波染色研究[J]. 丝绸, 2010, 47(8): 1-4, 8.
|
[66] |
陈秀芳, 姚骏. 真丝织物天然染料蜡染工艺[J]. 丝绸, 2018, 55(7): 7-12.
|
[67] |
宋慧君, 梅洪稳, 李新阳, 等. 利用天然色素对棉织物染绿色的方法: CN201810885255.9[P]. 2020-04-10.
|
[68] |
吴荣华. 一种家纺产品用智能感应变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0289208.2[P]. 2019-07-16.
|
[69] |
汤丽琴, 刘昊澄, 温靖, 等. 栀子黄色素提取、精制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43(15): 428-435.
|
[70] |
韩宇, 谢国勇, 李冉, 等. 西红花苷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9): 1806-1814.
|
[71] |
刘玲红, 邱诗波, 李晓敏, 等.一种魔芋葡甘聚糖基栀子黄色素包装膜及制备方法、 应用: CN202111342294.2[P]. 2022-01-28.
|
[72] |
邹倩, 邱宝伟, 梁雪, 等. 壳聚糖/大豆油/栀子黄可食性抗菌油墨的制备及性能测定[J]. 现代化工, 2018, 38(6): 69-72.
|
[73] |
徐建林, 刘瑞宁, 李娟, 等. 一种多彩抗菌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110482203.9[P]. 2021-07-30.
|
[74] |
邓全富, 张环, 唐伟月, 等. 天然植物色素提取物在牙膏中的应用[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9, 42(12): 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