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65卷第12期目次
    2024, 65 (12):  0-0. 
    摘要 ( 56 )   PDF(9274KB)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实践和路径优化研究
    陈小央, 李燕, 吴早贵
    2024, 65 (12):  2813-28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491
    摘要 ( 116 )   HTML ( 49 )   PDF(1255KB) ( 246 )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种业的基础和源头,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推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管理。以资源普查收集为抓手,构建了库圃资源保护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利用。本文总结梳理了推进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创新实践路径和成效, 分析了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得到的经验启示, 提出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赋能浙江未来乡村发展的机遇、挑战和案例实践
    吴佳, 陈莹
    2024, 65 (12):  2819-28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36
    摘要 ( 90 )   HTML ( 4 )   PDF(2009KB) ( 176 )  

    未来乡村是浙江省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基本单元,数字经济为浙江未来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本文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基于多功能理论视角,采取单案例研究方法,对金华市首批未来乡村——兰溪市游埠镇洋港村进行案例研究,探讨浙江未来乡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数字赋能未来乡村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广亲和水稻恢复系的诱变筛选鉴定
    董俊杰, 张馨月, 富昊伟, 李友发
    2024, 65 (12):  2826-28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201
    摘要 ( 61 )   HTML ( 0 )   PDF(3774KB) ( 260 )  

    培育抗除草剂的水稻品种是防治稻田杂草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以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为靶标,能防除绝大多数种类的稻田常见杂草。本研究通过350 Gy60Co-γ射线和EMS诱变剂诱变广亲和性恢复系DR610,筛选到12份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水稻材料。通过与三系粳稻不育系嘉14A、长粳1A、浙粳7A分别测配,筛选到3份广亲和恢复系。进一步的序列分析表明,ALS基因的第1 880位由G碱基突变为A碱基,导致第627位氨基酸由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赋予了3份广亲和恢复系的除草剂抗性。本研究首次通过双重诱变来筛选抗除草剂的广亲和恢复系,为抗除草剂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地上部稻谷产量、品质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杨佳佳, 郭瑞, 章日亮, 章哲, 王经邦, 姚燕来
    2024, 65 (12):  2830-29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53
    摘要 ( 114 )   HTML ( 5 )   PDF(1306KB) ( 235 )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田土壤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早稻品种中组18为材料,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稻谷品质和植株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水稻种植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肥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与CF相比,60M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降低,45%为不影响水稻产量的最大有机肥替代比率。与CK相比,施肥显著提高了稻谷的整精米率、垩白粒率、淀粉含量和稻谷的蛋白质含量;与CF相比,60M处理的稻谷整精米率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45%为不影响稻谷品质的最大有机肥替代比率。与CK相比,施肥显著提高了水稻株高、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穗长;与CF相比,有机肥替代并不会对水稻的植株生长性状产生影响。与CK相比,施肥显著改变了植株的氮磷钾养分含量;与CF相比,60M处理的植株氮和钾含量显著降低,45%为不影响植株养分的最大有机肥替代比率。综上,与施用化肥相比较,有机肥60%氮替代处理会对水稻产量、稻谷品质和植株性状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为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有机肥45%等氮替代化肥为稻田种植最佳替代比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桐庐县水稻甬优系列施用缓释肥等氮对比试验
    洪美萍, 倪中应, 石一珺, 谢炜
    2024, 65 (12):  2835-28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347
    摘要 ( 52 )   HTML ( 2 )   PDF(1290KB) ( 170 )  

    在农业农村部化肥“零增长”背景下,基于氮肥减量、水稻稳产和减少施肥次数要求的轻简化施肥方式对于肥料产品有更高的要求。本试验通过对杂交水稻施用不同品牌缓释肥稻坚强(N 26%、P2O5 10%、K2O 15%),好乐耕(N 18%、P2O5 5%、K2O 10%),绿聚能(N 26%、P2O5 10%、K2O 15%),威斯(N 26%、P2O5 10%、K2O 15%)等氮对比试验,探究其对产量及肥力提升效果。结果表明,4个品牌的缓释肥在不同田块、不同水稻品种上应用效果有些许差异,分水镇里湖畈(水稻品种为甬优12)中,籽粒干产量最高的处理是威斯,产量为9 761.9 kg·hm-2,相比不施肥(CK)高43.5%,相比常规施肥(NPK)高1.6%。百江镇冷水畈(水稻品种为甬优15)的试验点也有相似的规律,产量最高的处理亦是威斯,为9 542.7 kg·hm-2,相比不施肥(CK)高44.5%,相比常规施肥(NPK)高4.1%。而施用其他缓释肥品牌时,水稻产量与NPK没有明显差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州市南浔区单季稻施肥方式调查
    陆佳泉, 孙莉, 姚梦雅, 张金卫, 陈宇眺
    2024, 65 (12):  2840-28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11
    摘要 ( 68 )   HTML ( 0 )   PDF(1270KB) ( 225 )  

    为了解浙北地区单季稻生产过程中的施肥情况,以进一步推广化肥高效利用技术,于2022年10—11月,在湖州市南浔区调查单季稻种植大户45户。数据表明,以南浔为代表的浙北地区,常规稻种植户的平均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28.0、63.0、93.0 kg·hm-2,杂交稻种植户的平均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58.0、75.0、96.0 kg·hm-2。杂交稻和常规稻种植户的化肥用量已趋于优化,但磷肥和钾肥施用量在不同农户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幅。所调查农户中,施肥次数在2次以上的农户超过总调查数的50%,此外有43户采用配方肥,采用传统复合肥的仅有2户,表明分次施肥、施用配方肥等技术已逐渐被农户所接受。但数据同时表明,绝大多数农户在施肥时,仍采用撒施的方式,仅有2户采用侧深施肥的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且多数农户并未依照测土配方技术来施用配方肥,未来需针对上述问题加强推广工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徐淮地区潮土环境下玉米养分利用研究
    耿晓月, 赵平, 王维, 董韦, 苏涵, 张巧凤, 侯会, 徐振
    2024, 65 (12):  2845-28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130
    摘要 ( 48 )   HTML ( 0 )   PDF(1273KB) ( 164 )  

    为探究潮土环境下玉米对氮、磷、钾肥的利用率,本项目研究了当地主栽玉米品种金玉168在8种施肥措施处理下的养分利用情况及产量品质表现。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常规施肥无氮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籽粒、秸秆和土壤中总氮含量,常规施肥无磷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籽粒、秸秆和土壤中总磷含量,常规施肥无钾处理显著降低玉米籽粒、秸秆和土壤中钾含量,氮磷钾肥的缺失降低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玉米的籽粒产量提高0.78%,秸秆产量提高4.78%。配方施肥处理磷、钾肥的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7.32、13.28百分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鲜食玉米轻简化施肥技术
    黄业昌, 高锡腾, 邓力章, 刘永安, 岳高红, 辛双双, 潘彬荣
    2024, 65 (12):  2851-28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51
    摘要 ( 61 )   HTML ( 2 )   PDF(1258KB) ( 179 )  

    针对当前鲜食玉米生产中施肥环节存在费工费时等现状,该研究采用有机肥料+普通肥料混合施用,缓释尿素替代普通尿素的方式开展鲜食玉米轻简化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与缓释尿素在鲜食玉米生产中的施用效果较好,在促进果穗商品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与节省人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不同品种鲜食玉米对肥料的需求有所差异,在生产中要注重良种配良法,围绕品种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个品种在每667 m2使用120 kg商品有机肥、50 kg三元复合肥(N 17%,P2O5 17%,K2O 17%)、10.45 kg缓释尿素一次性基施、无须追肥的情况下均取得较高的产量与收益,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于指导鲜食玉米轻简化施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药肥一体化技术在诸城有机烟生产中的应用
    管恩森, 刘志刚, 赵禹宗, 孙海森, 邱军, 商鲁玥, 高凯, 王大海
    2024, 65 (12):  2856-28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184
    摘要 ( 48 )   HTML ( 0 )   PDF(3831KB) ( 235 )  

    为研究不同药肥组合处理对诸城烟叶质量提升的影响,通过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新型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农药等药肥一体化技术进行连续3 a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施用方式,高比例有机肥加生物农药进行药肥一体化优化使用效果明显,2023年进行田间规模示范,烟叶农艺性状改善,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提升,产值提高。在诸城典型生态区设置了有机烟叶生产示范区,田间示范表明,烟叶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本研究可为潍坊乃至山东烟区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喷施硼钼肥对贺州植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范晓苏, 梁芳婷, 贾海江, 首安发, 方明棵, 沈方科, 罗源群
    2024, 65 (12):  2864-286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039
    摘要 ( 46 )   HTML ( 0 )   PDF(1259KB) ( 219 )  

    基于广西贺州植烟区土壤普遍缺乏硼、钼2种微量元素,在贺州市富川县富阳镇进行大田试验,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探究硼钼肥不同喷施次数对烤烟产量、产值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筛选适合该区域的硼钼肥施用方案。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硼钼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产量提高16.08%~24.36%,产值提高20.84%~27.19%;叶面喷施硼钼肥显著提高了烟叶总氮含量且使其更接近最适值,降低了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对改善协调烟叶化学成分起一定作用,同时明显提高烟叶的硼含量和钼含量。结合烤烟生产的用工成本,在烤烟现蕾打顶期叶面喷施0.06%硼肥、钼肥是贺州植烟区最佳的增施硼钼肥技术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何晓冰, 卜亚艇, 许跃奇, 黄昆鹏, 陈旭初, 贾志斌, 孙聚涛
    2024, 65 (12):  2869-28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614
    摘要 ( 66 )   HTML ( 2 )   PDF(8442KB) ( 194 )  

    为探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对烟株施加不同菌剂处理的烤烟土壤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组成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烤烟土壤有机质、总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增加,而土壤pH值无明显变化;与CK相比,T2处理土壤有机质、总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31.36%、43.48%和23.95%,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及丰富度均增加,其中细菌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unclassified_k__Fungi和担子菌门。总的来说,微生物菌剂处理增加土壤有机质、总氮和有效磷含量,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洋葱果胶复合提取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刘欣怡, 潘美红, 陈微, 何林玉, 张仕林, 李威亚, 杨海峰, 惠林冲
    2024, 65 (12):  2878-28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34
    摘要 ( 48 )   HTML ( 0 )   PDF(1246KB) ( 159 )  

    近期酱油添加剂的问题引发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关注,从而引起对食品保鲜防腐“零”添加或天然成分指标的渴望。当前,含植物提取物的果胶包装是生物聚合物食品包装衍生物的研究热点,主要特点是产生具有选择性抗菌和抗氧化食品保鲜效果的活性包装。洋葱提取物富含抗氧化的酚类物质,果胶与提取物复合能够应用于食品包装,本文对洋葱果胶及提取物研究进行概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茬种植对浅生淮山药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金林, 郭文琦, 张培通, 殷剑美, 刘德才, 王立, 蒋璐, 韩晓勇
    2024, 65 (12):  2882-28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804
    摘要 ( 51 )   HTML ( 0 )   PDF(2568KB) ( 129 )  

    浅生定向槽种植是近年来兴起的淮山药栽培新模式,具有防塌沟、利采收、促高产等优点。针对该栽培模式开展抗重茬技术的研发,对缓解淮山药种植土地不足、进一步提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浅生定向槽栽培模式,连续2 a开展大田试验,探究重茬对浅生定向槽种植淮山药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实验表明,浅生淮山药连作障碍仍然明显,重茬导致植株干物质量积累、块茎产量和营养品质降低。重茬引起种植土壤中氮磷钾富集,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重茬引起浅生淮山药植株中各养分元素含量、积累量均不同程度降低。本研究为促进肥料高效科学利用,推进浅生定向槽种植淮山药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棚早春甜瓜-鲜食夏毛豆-秋冬羊肚菌绿色高效周年栽培模式
    姚协丰, 冯翠, 徐建, 朱凌丽, 钱巍, 刘广, 徐锦华
    2024, 65 (12):  2888-28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895
    摘要 ( 50 )   HTML ( 2 )   PDF(1239KB) ( 128 )  

    江苏泰州、南通等沿江里下河地区充分利用农业设施发展瓜、菜、菌轮作的绿色高效生产模式,控制土壤盐渍化,提升土壤有机质,调整改良土壤营养结构,同时增加淡季蔬菜供应种类,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平均每667 m2纯收益达 4.4万元。本文总结出采用大棚早春甜瓜-鲜食夏毛豆-秋冬羊肚菌的绿色高效周年生产模式,以期为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设施大棚的高效利用、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增加经济效益等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用萱草品种在杭州的引种表现及应用潜力分析
    马广莹, 姚兴达, 左紫薇, 詹书侠, 周媛, 谢卢鹏
    2024, 65 (12):  2893-28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803
    摘要 ( 43 )   HTML ( 0 )   PDF(1271KB) ( 126 )  

    为筛选适合杭州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食用萱草品种,也为掌握亲本性状,服务育种工作,本研究引进并栽培了39个食用萱草品种,主要考察了引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表现及产品品质等。结果表明,引进品种在杭州地区生长正常,夜间开花品种普遍表现冬季落叶、花葶较高、产量较高,白天开花品种普遍表现较抗倒伏、观赏性强、开花较早。对表现优异的部分品种花蕾进行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夜间开花品种普遍表现非糖类代谢物质含量较高,白天开花品种普遍表现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引种试验为掌握品种特性、品种推广和培育赏食兼用等新优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调理剂阻控土壤酸化提高磷素养分有效性的田间对比试验
    李梦妮, 吴鲁洁, 赵觅漾, 陈翰, 卢升高
    2024, 65 (12):  2899-29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836
    摘要 ( 64 )   HTML ( 2 )   PDF(4509KB) ( 136 )  

    土壤酸化治理是消除土壤障碍、提高耕地地力和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6种商品土壤调理剂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土壤调理剂消除土壤酸度和铝毒障碍、提高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和有效磷含量、促进马铃薯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6种土壤调理剂施用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降低交换性酸含量、有效缓解土壤酸化的危害;土壤调理剂通过降低交换性铝含量,促进Al3+水解为羟基态铝,有效降低铝毒;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交换性K+和Ca2+含量,增加土壤磷的有效性;土壤调理剂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总淀粉、粗蛋白和还原糖等含量,不同土壤调理剂提高马铃薯产量12.9%~30.4%。田间对比试验表明,土壤调理剂阻控土壤酸化、消除铝毒、提高交换性盐基离子和有效磷含量,以石灰、硅钙钾镁肥和钾长石、白云石、石灰石等为主要成分的土壤调理剂效果较好,其机理与这些调理剂具有强碱性特性和提供钙镁等矿质元素有关。而提高马铃薯总淀粉、粗蛋白和还原糖等含量,以石灰、石灰氮和富含腐殖酸的调理剂效果较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北地区设施蓝莓无土栽培技术
    钟远香, 代梦迪, 叶自然, 谭向峰, 陈旭艇, 孔德栋
    2024, 65 (12):  2906-29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732
    摘要 ( 66 )   HTML ( 0 )   PDF(12709KB) ( 146 )  

    蓝莓在我国发展迅速,主要栽培模式为露天地栽。蓝莓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露天地栽制约了蓝莓的种植分布和发展。无土栽培是近年来新兴的栽培模式,在解决土壤问题方面有着显著优势。研究蓝莓无土栽培的基质配比、水肥管理对于蓝莓无土栽培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蓝莓品种的多样性和气候环境的差异性导致种植管理措施不尽相同。本研究归纳总结了浙北地区设施蓝莓无土栽培技术,包括定植前的准备工作、定植、水肥管理、采后修剪、病虫鸟害防治等生产操作,为浙北地区设施蓝莓无土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岛地区不同桃品种适宜性筛选及其表现性状研究
    刘晶磊, 王明, 郑仁杰, 杨梢娜
    2024, 65 (12):  2911-29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866
    摘要 ( 47 )   HTML ( 0 )   PDF(1222KB) ( 185 )  

    为优化舟山海岛地区的桃品种结构,开展新优桃品种引种试验,筛选适宜海岛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效益。2022年在舟山市定海区通过以常规品种湖景玉露为对照,引入圆梦、金霞、玉妃、早油1和早油2等5个桃品种,对6个桃品种的物候期、病虫害发展情况、生长结果习性及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观察,综合评价各品种在海岛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5个引进的桃品种均适合在舟山海岛地区进行推广种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早熟品种金霞最高,达16.8%,成熟期比对照湖景玉露提前15 d;单株产量以玉妃为最佳,单果重达132 g,单株产量达96 kg。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蝇取食选择性与晚稻杨梅果实成熟度及其品质的关系
    何兴华, 赵颖, 陈叶平, 邱立军
    2024, 65 (12):  2915-29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768
    摘要 ( 60 )   HTML ( 1 )   PDF(3711KB) ( 174 )  

    果蝇是危害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为了明确田间果蝇对不同成熟度晚稻杨梅果实的产卵取食选择性及其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使用两种方法统计了田间6个成熟度等级晚稻杨梅果实上的果蝇数量,测定各成熟度果实品质指标,并对果蝇数量与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果蝇存在对不同成熟度晚稻杨梅果实的选择性,在各成熟度果实上均可产卵取食且果蝇数量总体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01),成熟度最低的绿色果实上果蝇数量最少,果蝇趋向于在成熟度高的果实上进行产卵取食。果实浸泡统计果蝇数量与各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均有极显著相关性,而果实套袋统计果蝇数量仅与黄蓝值b*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晚稻杨梅果蝇精准防治时机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诱导剂对杨梅凋萎病抗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俞浙萍, 张淑文, 梁森苗, 孙鹂, 任海英, 郑锡良, 戚行江
    2024, 65 (12):  2921-29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136
    摘要 ( 53 )   HTML ( 0 )   PDF(1252KB) ( 182 )  

    研究了壳聚糖、茉莉酸甲酯、乙酰水杨酸等3种诱导剂对杨梅凋萎病抗性、枝叶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15年生深红种杨梅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诱导剂,测定凋萎病病情指数、新梢和叶片生长、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壳聚糖、茉莉酸甲酯能显著降低杨梅凋萎病病情指数,相对诱导效果达46.41%、33.91%。3种诱导剂对杨梅新梢和叶片生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壳聚糖、茉莉酸甲酯的作用较为显著,梢长分别比对照增加23.8%、22.1%,叶面积较对照提高19.2%、11.2%。壳聚糖、茉莉酸甲酯对果实品质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综上,本研究筛选到2种能诱导杨梅凋萎病抗性的诱导剂,壳聚糖和茉莉酸甲酯对杨梅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提升均有显著作用,上述2种诱导剂的应用将对今后杨梅凋萎病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桃5号在丽水不同海拔地区的引种表现
    范芳娟, 柳旭波, 杨继, 颜福花, 杨先裕, 谭小亮
    2024, 65 (12):  2925-29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045
    摘要 ( 54 )   HTML ( 0 )   PDF(1210KB) ( 131 )  

    浙江省丽水市于2015年引进中桃5号,并于2个海拔区段进行试栽,经多年连续观察,发现该品种在丽水地区综合适应性强,丰产稳产,且果形圆整,果个较大,色泽鲜艳,果肉味甜,风味浓,硬溶质,硬熟期肉质松脆爽口,完全成熟后柔软多汁。相比于丽水低海拔地区,中海拔地区栽植中桃5号可以较好避开梅雨季的影响,果实品质更加优质稳定,且果实采摘期较长。综合各方面表现,中桃5号栽培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适宜在丽水,特别是中高海拔区段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蓝莓产业现状分析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时德举, 马涛, 农梦玲, 望飞勇, 潘鸿, 蒋强, 罗瑞鸿, 邓立宝
    2024, 65 (12):  2928-293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715
    摘要 ( 61 )   HTML ( 2 )   PDF(1258KB) ( 147 )  

    为了解广西蓝莓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壮大蓝莓产业,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咨询当地主管部门以及实地勘察等方式调查了广西蓝莓的种植分布、生产情况和产业发展优势,剖析了制约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根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制定蓝莓发展规划、开展科学研究和指导生产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外源激素对重瓣松果菊生长及叶片菊苣酸含量的影响
    葛亚英, 张丽丽, 金亮, 田丹青, 曹群阳, 万晓
    2024, 65 (12):  2933-293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634
    摘要 ( 46 )   HTML ( 1 )   PDF(1320KB) ( 194 )  

    采用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多效唑、烯效唑、赤霉素对重瓣松果菊彩虹花环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水处理为对照,分析4 种不同外源激素对松果菊生长、叶片中光合色素和菊苣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显著改变了重瓣松果菊彩虹花环的株高、茎粗、叶宽、叶长、花朵数、松果直径等指标,4种外源激素适宜浓度喷施均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松果菊叶片中光合色素和菊苣酸含量,其中8 mg·L-1芸苔素内酯、1 000和500 mg·L-1多效唑对促进叶片菊苣酸含量效果最为显著。综合比较,1 000 mg·L-1的多效唑在提高有效成分含量、促进光合色素合成、增加观赏性等方面效果突出且表现稳定。研究结果为优化重瓣松果菊的栽培条件和药用价值的提升提供了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激素与乳酸菌液配施处理对银杏叶片长势的影响
    陈海, 任若琛, 朱培, 朱力力, 许镇澜, 王琦, 张宇翔, 蒋敏
    2024, 65 (12):  2939-29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612
    摘要 ( 56 )   HTML ( 3 )   PDF(1996KB) ( 133 )  

    为探索调控银杏叶片长势的生物施肥配方,以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微量元素与乳酸菌液配施处理,研究2种植物激素、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肥对银杏叶片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4%硼和4%赤霉素处理延缓银杏落叶时间、增加银杏叶片长度和宽度、降低银杏结果量的效果最优,其次是8%锰和4%赤霉素处理。4%硼+8%锰的微量元素与4%赤霉素处理后延缓银杏落叶时间长达一周多,银杏结果量降低了24.96%。此外,4%硼+8%锰的微量元素、4%赤霉素和乳酸菌液配施并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 propyl methyl cellulose, HPMC)膜进行授粉隔离,对银杏叶片长势促进效果最显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促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机制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进展
    叶岳宇, 黎晓梅, 陈曼, 王霞, 蒋福升, 张春椿, 陈海敏, 李石清
    2024, 65 (12):  2944-29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04
    摘要 ( 58 )   HTML ( 0 )   PDF(1382KB) ( 200 )  

    兰科植物大多花色艳丽极具观赏性,有些常作为药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药用价值。但其种子细小无胚乳,自然条件难以正常萌发生长,大多通过营养繁殖,或通过人工组培等技术实现快速繁育。不过在特殊情况下,部分兰科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实现种子繁殖,即在内生菌的共生帮助下种子可正常成苗。而在这过程中,内生菌为种子提供了营养、激素和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等作用;科学促进这种良好协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快速、高效培育优质兰科植物种苗。因此,本文通过兰科植物与其内生菌互作方面的研究分析对其种子共生萌发机制进行综述,并以兰科植物天麻、白及和铁皮石斛为例,阐释共生萌发技术在产业化上的实际生产应用价值,实现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并促进其科学开发利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析
    毛雪琴, 邱海萍, 柴荣耀, 郝中娜, 张震, 王教瑜, 王艳丽, 孙国仓
    2024, 65 (12):  2954-29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75
    摘要 ( 60 )   HTML ( 0 )   PDF(1326KB) ( 137 )  

    本研究利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100个浙江省稻瘟病菌进行鉴定分析,发现浙江省稻瘟病菌主要由7群36个生理小种组成,各个群的出现频率有明显差异。其中ZA群菌株出现频率最高,达36.0%,表明ZA群菌株已上升为浙江省优势种群;其次是ZC群和ZB群菌株,出现频率分别为24.0%和22.0%,ZD群、ZE群、ZF群和ZG群的出现频率较低,分别为4.0%、8.0%、2.0%和4.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州龙港市设施栽培番茄病毒病种类分析
    余冬冬, 沈年桥, 曾祥亮, 王汉荣
    2024, 65 (12):  2960-296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058
    摘要 ( 46 )   HTML ( 1 )   PDF(3019KB) ( 139 )  

    近年来,随着温州市设施番茄产业迅速发展,番茄病毒病已成为限制番茄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本试验于2018—2023年从苍南县和龙港市采集疑似番茄病毒病的样品,并通过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分析番茄病毒病的种类。结果表明,2018—2023年,苍南县和龙港市番茄病毒病普遍发生,检出率平均值均超过40%,共检测出6种病毒,以黄瓜花叶病毒的检出率最高。试验结果可以为温州市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寡糖·链蛋白对不同定植期和密度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效果的研究
    闫曼曼, 郑剑超
    2024, 65 (12):  2964-29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06
    摘要 ( 47 )   HTML ( 0 )   PDF(1234KB) ( 209 )  

    为探究不同定植期和不同密度对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的防控效果,以期为秋茬番茄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和茬口安排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进行了不同定植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T3和T4处理番茄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防控效果达74.57%和92.75%。T2处理病毒病发病率较T1处理低25.52百分点,T4处理病毒病发病率较T3处理低13.33百分点。SPAD值、氮含量及净光合速率以T4处理较高。产量以T4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2、T3、T4处理分别较T1处理增产47.05%、63.50%、76.34%。所以新疆和田地区避开8月高温干旱时期定植可有效降低病毒病的发生,为保证秋冬茬番茄能在12月底采收完成,应减少留果数,增加密度,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氯氟醚菌唑对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郑舰
    2024, 65 (12):  2968-297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23
    摘要 ( 52 )   HTML ( 0 )   PDF(1507KB) ( 211 )  

    近年来,由于大棚草莓白粉病原菌的抗性增强,药剂防效减退。因此,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杀菌剂的田间防效,以期为延缓白粉病病原菌的抗性发展,为田间用药提供指导。本研究选用新型的三唑类化学杀菌剂,400 g·L-1氯氟醚菌唑悬浮剂进行大棚草莓白粉病田间药效比对试验。结果表明,400 g·L-1氯氟醚菌唑1 2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4 d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能达到90%以上,药后21 d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可作为防治大棚草莓白粉病和交替使用的优选药剂,为大棚草莓白粉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豇豆优质高效栽培模式
    杨新琴, 吴新义, 李国景, 吴晓花, 王尖, 汪颖, 刘庭付, 汪宝根
    2024, 65 (12):  2972-29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88
    摘要 ( 62 )   HTML ( 0 )   PDF(1271KB) ( 250 )  

    豇豆是浙江省传统优势蔬菜作物之一,生产上病虫害多发,尤以枯萎病、蓟马、豆野螟危害严重。目前浙江省豇豆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对蓟马等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浙江省豇豆病虫害防控现状,结合浙江省气候条件及农民种植习惯,本文提出基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早春设施栽培和高山栽培模式,为浙江省豇豆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中韩农食产品重金属限量标准对比分析
    田家明, 曹文泽, 兰丽丽, 魏霜
    2024, 65 (12):  2977-29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888
    摘要 ( 58 )   HTML ( 1 )   PDF(1246KB) ( 159 )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有害物质及其他化学物质对食品的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食用受污染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各国在农食产品贸易中,特别重视化学物质限量要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和韩国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领域进一步扩大,两国农食产品贸易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同时其贸易争端也与日俱增。文章梳理了中国与韩国现行的农食产品重金属限量相关的标准及法规,并从重金属检测项目、农食产品种类和主要农食产品中重金属限量指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就中国出口农食产品应对韩国重金属限量标准提出了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日韩西蓝花中农残限量比对研究分析
    陈泽宇, 宋晓燕, 黄享云, 黄响珠
    2024, 65 (12):  2983-29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844
    摘要 ( 52 )   HTML ( 2 )   PDF(1288KB) ( 244 )  

    西蓝花是我国主要出口蔬菜之一,日本、韩国是西蓝花的重要出口市场,农药残留不合格是西蓝花被境外通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梳理了中国与日本、韩国现行西蓝花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比了设定的农药数量、品种、功能、限量值宽严程度;同时基于日韩对中国西蓝花采取的进口监控措施,着重对比了腐霉利、吡氟氯禾灵、异丙甲草胺、霜霉威、烯酰吗啉等5种日韩关注项目限量设定情况,通过综合比较结果分析了中日韩限量标准差异,并提出完善限量标准等3条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来源黄精适应性、产量及多糖含量分析
    周建金, 王金盾, 罗晓锋, 郭位贤, 周先治
    2024, 65 (12):  2991-29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417
    摘要 ( 55 )   HTML ( 0 )   PDF(1309KB) ( 196 )  

    对47份不同来源的黄精进行生长期、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分析。黄精的生长期为58~245 d,种植3 a的黄精产量为17.50~199.67 g,多糖含量范围为7.08%~26.28%。生长期与产量和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茎产量和多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有9份种源为综合性优质种源。本研究为黄精资源在福建三明地区的合理应用、引种驯化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栀子黄色素的研究进展
    刘心怡, 杨君, 毛碧增
    2024, 65 (12):  2997-300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16
    摘要 ( 64 )   HTML ( 0 )   PDF(1311KB) ( 270 )  

    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果实提取的以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其着色性好、药理活性广泛且安全性高。当下人们对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持续上升,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天然色素的需求量随之逐年上升,栀子黄色素在食品、面料、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解栀子黄色素的发展现状、拓宽其应用范围,本文简要综述了栀子黄色素的性质、提取工艺、精制工艺以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潍坊烟区不同品种烤烟化学成分差异及评价
    席元肖, 刘中庆, 李森, 高政绪, 王德权, 王玉华, 方敏
    2024, 65 (12):  3005-300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787
    摘要 ( 45 )   HTML ( 0 )   PDF(2203KB) ( 181 )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潍坊烟区不同品种烤烟的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化学成分差异,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中川208外,其他品种总糖、还原糖含量及钾氯比均处于适宜范围。云烟301烟碱含量适宜,其他品种烟碱含量均不在适宜范围。各品种的总氮、钾、氯、蛋白质含量均适宜,糖碱比均高于15.00,中烟101和NC55的淀粉含量适宜。主成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川208、中烟100、NC55、中烟特香301、中烟101、云烟301。聚类后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中川208、NC55、中烟100,有高糖、高氯、低碱、高糖碱比、低钾氯比的特点,第二类为中烟特香301和中烟101,第三类为云烟301,有低糖、低氯、高碱、低糖碱比、高钾氯比的特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中双唑草酮和环吡氟草酮残留
    董睿男, 边海涛, 勇艳华, 李鹏, 苏春敏, 刘杨
    2024, 65 (12):  3010-30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113
    摘要 ( 51 )   HTML ( 1 )   PDF(1397KB) ( 143 )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小麦中双唑草酮和环吡氟草酮残留的方法。小麦样品中双唑草酮和环吡氟草酮采用酸化乙腈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正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双唑草酮和环吡氟草酮在2~1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2 μg·kg-1,定量限为6 μg·kg-1。在6、20、50 μg·kg-1添加水平下,双唑草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3.9%~9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4.8%,环吡氟草酮的平均回收率为83.6%~90.7%,相对标准偏差为1.4%~4.5% (n=6)。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小麦中双唑草酮和环吡氟草酮残留的测定。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季高粱采后贮藏品质差异分析
    刘玉兵, 曹春信, 刘新华
    2024, 65 (12):  3015-30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736
    摘要 ( 41 )   HTML ( 0 )   PDF(2197KB) ( 128 )  

    收集了16份高粱种质资源,采用双季种植方式,贮藏1年后检测高粱籽粒成分含量的差异。贮藏1年后主季、再生季的高粱籽粒中总酚、总黄酮、总游离氨基酸、单宁、粗纤维、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直链淀粉及花青素等成分含量均有差异。通过对品质进行分析,发现在贮藏1年后,双季高粱有些品种中的部分品质指标含量会降低,说明这些品种贮藏时间不宜过长;而有些品种的品质指标含量则会有所增加,说明延长贮藏时间有利于这些品种品质指标含量的积累,适合作为酿酒原料、饲料的品种。本研究为高粱籽粒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对今后酿酒高粱品种的选育及酿酒原料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主栽品种加工黄茶的适制性研究
    师大亮, 敖存, 腾瑞敏, 崔宏春, 赵芸, 祝凌平
    2024, 65 (12):  3021-30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131
    摘要 ( 42 )   HTML ( 0 )   PDF(1214KB) ( 127 )  

    选取浙江主栽的具有一定种植面积的10个茶树品种,采摘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原料,采用黄茶加工工艺所制茶样,通过专家感官评审、常规成分检测以及儿茶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御金香和中黄1号2个品种所制的茶样,干茶色泽嫩黄油润,汤色黄绿明亮,花香或栗香较显,酚氨比比值和儿茶素总量较低,滋味鲜爽,苦涩味较低,均可作为黄茶适制品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浙江溪流性鱼类产业概况与发展趋势分析
    沈小明, 许晓军, 黄福勇, 杜建明
    2024, 65 (12):  3025-30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366
    摘要 ( 47 )   HTML ( 1 )   PDF(1244KB) ( 161 )  

    浙江是国内开发利用溪流性鱼类最早、养殖规模和市场最大的省份。本研究依据2020—2023年连续3 a对全省溪流性鱼类养殖产业的现场调研、座谈及生产实践,全面分析了溪流性鱼类养殖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目前,浙江省已建成包括省级原良种场、苗种繁育场和养殖主体在内的溪流性鱼类繁育养殖体系,年苗种繁育量突破5亿尾,养殖产量2 300 t。池塘养殖将是今后溪流性鱼类重点发展的养殖模式,利用平原池塘进行溪流性鱼类大规格鱼种培育,再转入工厂化循环水或帆布池进行商品鱼两段式养殖模式,利用山区优质水资源条件,对平原池塘养殖商品鱼进行生态净养,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丽水棘胸蛙养殖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陆君, 吴燕琴, 卜伟绍, 黄富友, 武建平
    2024, 65 (12):  3031-30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822
    摘要 ( 46 )   HTML ( 2 )   PDF(1281KB) ( 175 )  

    浙江省丽水市被誉为“中国石蛙之乡”,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养殖业已成为丽水市的优势特色产业。本文通过分析丽水市在用地制约、种质退化、活饵料保供、技术规范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丽水市棘胸蛙的养殖现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供当地业务部门决策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日粮能量水平对猪TCF7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李庆海, 张雷, 范京辉, 葛莹, 魏莹晖, 刘航, 王欢欢, 王彦芦, 张伟武
    2024, 65 (12):  3035-303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112
    摘要 ( 39 )   HTML ( 2 )   PDF(1262KB) ( 233 )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能量水平对长白猪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transcription factor 7-like 2 gene, TCF7L2)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选用同日出生的90日龄长白猪24头, 按日粮能量水平分成2组, 饲喂至180 d, 统一屠宰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2组长白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TCF7L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TCF7L2基因在两组试验猪组织间的表达模式基本相似,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高于背最长肌;组间的比较结果显示,H组(高能量组)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TCF7L2基因mRNA表达量高于L组。日粮能量水平可以影响猪TCF7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而影响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沉积,为深入研究猪脂肪代谢的调控机理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东山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进展
    于行峰, 李念, 蒋莹, 阳筠, 唐智军, 邓晓玲, 唐军旺
    2024, 65 (12):  3039-30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762
    摘要 ( 47 )   HTML ( 2 )   PDF(1247KB) ( 271 )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序开展东山猪等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并在保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主要阐述了东山猪的品种起源与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相关进展,总结了在东山猪品种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提出品种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旨在为东山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浙江省耕地培育体制机制建设实践与建议
    汪洁, 季卫英, 刘晓霞
    2024, 65 (12):  3044-30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658
    摘要 ( 53 )   HTML ( 4 )   PDF(1229KB) ( 196 )  

    耕地质量提升是保障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而耕地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是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关键内容。本文简要分析了浙江省耕地质量现状,列举了耕地培育体制机制建设工作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包括政策引领、试点先行、科技创新、科学监测、考核助力等五方面内容,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耕地质量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酸化条件下植物响应铝毒时钙与铝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胡文君, 游春燕, 牛二利, 俞春莲, 王昆喜, 朱春权, 卢红伶, 蒋陈凯, 陈琳, 蒋起宏, 凌楸桐, 朱申龙, 郑海雷, 沈国新
    2024, 65 (12):  3048-30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887
    摘要 ( 55 )   HTML ( 1 )   PDF(1302KB) ( 164 )  

    随着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铝(Al)毒已成为我国酸性土壤中作物生长和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Al3+通过与植物细胞骨架相互作用,对植物根系生理功能和形态建成造成不利影响。当前,Al毒害及植物耐Al机制尚不清晰。钙(Ca)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胞内自由Ca2+作为第二信使在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和Al的互作关系早已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已有相关研究证实Ca能缓解Al毒害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响应Al毒时Ca和Al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论述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物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研究进展
    张世文, 刘文正, 李超, 王会, 诸葛玉平
    2024, 65 (12):  3053-30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539
    摘要 ( 58 )   HTML ( 0 )   PDF(7180KB) ( 204 )  

    生物质炭是指在无氧或有限氧气供应的条件下将生物质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缓慢热解制成的富碳产物,其稳定性强、比表面积大,是良好的吸附材料,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培育和稳定。本文使用 CiteSpace软件对从WOS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检索的生物质炭影响土壤团聚体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生物质炭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的机制和控制因素,分析了矿物改性生物质炭对其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土壤团聚体对矿物改性生物质炭的响应情况。最后,指出了矿物改性生物质炭应用于土壤团聚体培育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双碳”背景下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温堆肥在有机固体废弃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等生物污染消减中的研究进展
    王经邦, 王亚菲, 姚燕来, 朱凤香, 王卫平, 洪春来, 朱为静, 洪磊东
    2024, 65 (12):  3061-306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13
    摘要 ( 60 )   HTML ( 1 )   PDF(1852KB) ( 176 )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高温堆肥是一项高效、绿色的有机固废无害化处理方式,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减少抗生素及其ARGs的排放,但是传统高温堆肥具有发酵周期较长、无害化不彻底、消减ARGs和移动遗传元素效果较差等局限性,超高温堆肥(ultra-high temperature composting, UHTC)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新技术,其具有发酵温度高、周期短、无害化效果强、资源化效率高和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然而,不同UHTC系统在去除有机固体废弃物中的ARGs效果仍存在显著差异,值得深入讨论及总结。因此,本研究对UHTC技术对有机固体废弃物中ARGs的降解效果及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为有机固体废物中ARGs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羊粪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可行性分析
    陈柳, 胡海凤, 洪春来, 姚燕来, 朱为静, 洪磊东, 陆南洋, 朱凤香, 张涛
    2024, 65 (12):  3068-30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228
    摘要 ( 58 )   HTML ( 1 )   PDF(1737KB) ( 136 )  

    为明确适合羊粪堆肥腐熟度评价的指标,提高堆肥效率。该研究以湖羊羊粪为原料,采用条垛式人工翻堆堆肥63 d进行堆肥试验,考察了纯羊粪堆肥过程中理化生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堆肥温度分为升温期(0~1 d),高温期(2~20 d),中温期(21~44 d),稳定期(45~63 d)。温度、干物质得率、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硝态氮、铵态氮、钾速效性、磷速效性等指标在堆肥49 d左右趋于稳定,可作为评价羊粪堆肥是否腐熟稳定的指标。综合各项指标,建议当堆料干物质得率≤78%,或有机碳含量≤38%,或碳氮比≤12.4,或硝态氮≤0.15%,或铵态氮≤0.019%,或钾速效性≤91%,或磷速效性≥73%,或温度进入稳定期时,可认为堆肥已腐熟稳定。腐熟后的堆肥产品容重为0.48 g·mL-1,干物质得率为89.9%。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粪污利用中的危险生物因子及其防控技术探讨
    何青芳, 汪洁
    2024, 65 (12):  3075-307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806
    摘要 ( 42 )   HTML ( 1 )   PDF(1265KB) ( 137 )  

    当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仍存在能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险生物因子,其中,粪污肥中携带大量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处理不当则会引发人畜共患病现象。本文列举了畜禽粪污肥用过程中的主要危险生物因子,讨论了当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针对危险生物因子的关键防控技术,提出了合理规划、源头管控、过程监测的对策建议,为保障畜禽养殖行业的生物安全、防范动物疫情、防控畜禽养殖源向环境扩散提供了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杭州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经验与启示
    屠翰, 宋云蔚, 王磊
    2024, 65 (12):  3080-30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781
    摘要 ( 43 )   HTML ( 3 )   PDF(1391KB) ( 165 )  

    杭州市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起源于“千万工程”。本文介绍了杭州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杭州市在政策支持、环境优化、文化挖掘、业态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分析了其在思想认识、文化保护、村落安全、产业更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杭州市历史文化村落的形成机制、科学谋划、保障支撑、广泛参与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田之窗”新时代美丽乡村背景下推进山区乡村发展的思考——以青田县祯埠镇马岭脚村为例
    周舒灵, 朱群红
    2024, 65 (12):  3084-308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827
    摘要 ( 48 )   HTML ( 2 )   PDF(1241KB) ( 137 )  

    文章以“青田之窗”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聚焦青田县祯埠镇马岭脚村,探讨山区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模式。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政策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马岭脚村在基础设施提升、集体资产盘活、三产融合、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具体举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共享共富、农旅融合、三产联动”策略,该村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收入的提升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山区乡村振兴路径,文章为青田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示范样板,也为浙西南山区乃至全省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和振兴发展提供了实证支撑和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