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论述
    乌干达农产品质量标准
    孙彩霞1,叶雪珠1,张棋1,郭林宇2,戚亚梅2*
    2016, 1 (2):  153. 
    摘要 ( 141 )   PDF(1016KB) ( 396 )  
    农业是乌干达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农产品贸易量的扩大和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逐渐深入,近年来乌干达逐步加强了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工作,并较高程度地采纳了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本文分析了乌干达近年来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情况,并以鲜甘蓝为例,分析了我国标准与乌干达标准的差异。总结提出了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较容易为成员国采纳,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趋势,我国今后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也应积极采纳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绿肥生产与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单英杰1,倪治华2
    2016, 1 (2):  156. 
    摘要 ( 161 )   PDF(994KB) ( 391 )  
    总结2009年以来浙江省绿肥生产与应用现状、主要做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推广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苏北地区油桃新品种引种及比较试验初报
    尤超1,沈虹1,郭世荣2,孙锦2*
    2016, 1 (2):  159. 
    摘要 ( 153 )   PDF(1041KB) ( 310 )  
    通过对25个油桃品种的引种,在苏北地区开展品种栽培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5个综合表现优异的品种,并总结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指标,以期指导当地果农生产和品种区域化推广,为油桃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花菜台绿2号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何道根,张志仙,朱长志,檀国印
    2016, 1 (2):  164. 
    摘要 ( 142 )   PDF(982KB) ( 329 )  
    台绿2号是CMSB219108325和S50911531杂交而成的青花菜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蜡粉较多,花球紧实,球型高圆且圆整,蕾粒中细;单球质量05 kg,产量约2025 t·hm-2;早熟,从定植到采收65~70 d;保鲜和速冻加工兼用,鲜食口感佳。适合长江流域秋冬季及北方夏秋季种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马铃薯地方品种的鉴定评价方法与应用
    卞晓波1,吴伟2,程林润1,钱秋平1,张良1
    2016, 1 (2):  166. 
    摘要 ( 129 )   PDF(1010KB) ( 340 )  
    介绍一套适宜浙江省的试验设计、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鉴定、数据分析与校验的马铃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体系,以有利于整理、鉴定、发掘优异性状和基因,推动马铃薯育种水平的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樱桃番茄金陵梦玉特征特性及冬春茬栽培技术
    赵丽萍,赵统敏*,余文贵,杨玛丽,王银磊
    2016, 1 (2):  169. 
    摘要 ( 136 )   PDF(986KB) ( 302 )  
    金陵梦玉是以JSCT9320为母本,JSTYCT21814为父本育成的樱桃番茄一代杂交种,无限生长类型,果实圆形,单果质量23 g左右;幼果有绿色果肩,成熟果粉红色;田间抗病性强,抗TYLCV,ToMV,叶霉病,枯萎病。适宜番茄黄化曲叶病严重的地区栽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杏鲍菇产量与培养料养分含量的关系
    谈峰1,张健1,王莹1,李敏1,李玉娟1,许建明2
    2016, 1 (2):  171. 
    摘要 ( 155 )   PDF(994KB) ( 545 )  
    通过定量分析杏鲍菇采摘后培养料中水、纤维素、蛋白质的含量,分析其与杏鲍菇栽培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料中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决定了杏鲍菇子实体产量的高低;每生产100 g鲜菇,需消耗1271 g培养料水分;培养料中蛋白质含量降至37%时,产量急剧下降;杏鲍菇子实体生产过程中,优先使用纤维素为碳源物质。在基质不断被分解、同化的前提下,随着杏鲍菇收获潮次的增加,木质素含量呈上升趋势,纤维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蛋白质含量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提出工厂化栽培中应尽量使用纤维素含量高的有机物质作碳源,适当调高培养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培养料含水量以65%为佳,培养料蛋白质含量37%为工厂化生产的停止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蜜蜂对冬季设施草莓授粉活动规律和 增效的初步研究
    唐明珠1,王珏1,方献平2,余红2,李红亮1*
    2016, 1 (2):  174. 
    摘要 ( 144 )   PDF(1983KB) ( 316 )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的本土蜂种,也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冬季草莓大棚的授粉蜂种。利用中蜂授粉是保证大棚草莓优质高产的必需条件,但在冬季低温环境下中蜂的授粉效率常常比较低,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提高中蜂的授粉效率。通过对冬季草莓大棚内中蜂的日常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记录,获得中蜂在大棚内不同光照、时间段的访花规律;然后分别在食物饲喂和添加嗅觉活性剂等不同处理条件下研究中蜂对大棚草莓的授粉效率,结果显示,在不提供食物饲喂时,其访花频率和单花停留时间均显著高于提供食物,而施加嗅觉活性剂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甜瓜杂交种纯度
    方小雪,姚少林,薄永明*
    2016, 1 (2):  178. 
    摘要 ( 149 )   PDF(3203KB) ( 355 )  
    以2个甜瓜杂交种东之星、含香雪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SSR标记对2组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从供试的72对SSR引物中筛选到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东之星为3对,含香雪为3对,其中1对引物在2个杂交种的亲本间均存在多态性。对2个杂交种东之星和含香雪分别用筛选出的3个多态性的SSR引物进行甜瓜杂交种子纯度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992%和97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魁芋类芋艿综合性状比较试验
    马建芳,毛颖盈,江伟
    2016, 1 (2):  181. 
    摘要 ( 146 )   PDF(991KB) ( 303 )  
    为创建奉化芋艿种质资源圃,丰富奉化芋艿品种,对奉化大芋艿、温岭芋艿头、福建芋艿头、台湾紫芋4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温岭芋艿头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奉化大芋艿品质最佳,而台湾紫芋、福建芋艿头综合性状较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复合肥对绿雄90西兰花花球 生长动态及产量影响
    蔡建军,汪恩国,许剑锋
    2016, 1 (2):  183. 
    摘要 ( 137 )   PDF(1001KB) ( 425 )  
    采用161616(表示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分别为16%,16%和16%)氯化钾型复合肥、161616硫酸钾型复合肥和20911(表示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分别为20%,9%和11%)氯化钾型复合肥3种肥料对比试验,为探明绿雄90西兰花施用不同类型复合肥花球生长和增产潜力。结果表明,施用相同配方和施肥量的161616氯化钾型复合肥比硫酸钾型有利于西兰花的促生和花球的集中采收,一般增产38%左右;氯化钾型161616和20911复合肥相比,随施肥总纯量的增加,绿雄90西兰花生长速度快,花球采收时间相对提早和采收集中,可增产16%左右。试验提出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绿雄90西兰花一般每667 m2选用161616氯化钾型复合肥85 kg搭配尿素40 kg左右为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杂交稻Y两优689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许俊勇1,马国华2,荀飞琼2*,周海平3
    2016, 1 (2):  185. 
    摘要 ( 145 )   PDF(983KB) ( 316 )  
    Y两优689是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杂交中籼稻。在浙江示范栽培表现株型理想、分蘖力强、抗倒性较强、后期青秆黄熟、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米质好、米饭口感佳等特点。介绍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耕作和播种方式对糯玉米浙糯玉7号生长的影响
    谭禾平,赵福成,包斐,韩海亮,王桂跃*
    2016, 1 (2):  187. 
    摘要 ( 145 )   PDF(979KB) ( 288 )  
    对糯玉米浙糯玉7号进行不同耕作与播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机耕效率远高于人耕,机播效率高于人播,但存在较高的重播率和漏播率。产量在不同播种方式下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产量以机耕最高,其次为人耕与免耕,机耕产量显著高于免耕,而人耕与免耕没有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在不同间作模式下的产量表现
    包斐,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卢德生,王桂跃*
    2016, 1 (2):  189. 
    摘要 ( 139 )   PDF(980KB) ( 329 )  
    以2个鲜食玉米品种和1个鲜食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4种不同的间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3行大豆间作2行玉米和6行大豆间作4行玉米表现最好,甜玉米区的土地当量比达113~115,糯玉米区的土地当量比为101~102,能够比单作种植获得更好的单位土地面积收益,这2种作物适合在浙中地区间作种植时选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倒酯对小麦扬麦17抗倒性与产量的影响
    董涛海,应海明,金亮
    2016, 1 (2):  191. 
    摘要 ( 186 )   PDF(965KB) ( 408 )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应用抗倒酯, 8叶期施药的株高矮于6叶期施药。6叶期施药增产71%~83%,8叶期施药减产15%~21%,减产原因是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粒重下降。抗倒酯用于小麦,应在6叶期(即拔节初期)喷药,推迟用药减产风险加大;药量以300 mL·hm-2为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门县9个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何贤超1,胡传力2
    2016, 1 (2):  192. 
    摘要 ( 137 )   PDF(1138KB) ( 275 )  
    对引进的9个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4号鲜薯产量33417 t·hm-2,徐薯18鲜薯产量30915 t·hm-2,这2个品种外观漂亮,综合抗性好,食用品质较优,商品性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钩苞大丁草的叶片形态多样性研究
    欧成川,郑伟,王谈笑,陈菁,王炜,徐晓丹*
    2016, 1 (2):  194. 
    摘要 ( 176 )   PDF(1431KB) ( 334 )  
    钩苞大丁草(Gerbera delavayi Franch)的叶片形态差异较大,而这与其叶背优异纤维种质的筛选密切相关。通过对叶片长、叶柄长、叶片宽、叶片面积、叶片鲜重和叶形指数的测定,对中国西南地区8个钩苞大丁草居群的叶片形态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8个居群中,东川居群的叶片性状多样性较为丰富,ShannonWiener指数为208;而新平居群的各叶片性状更为稳定。钩苞大丁草叶片的宽度比长度的多样性更丰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显示,6个指标在居群间存在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2087,1813,789,2707,2904和286;新平和德昌居群的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面积以及叶片鲜重显著高于其他居群。通过UPGMA分析,8个居群的钩苞大丁草可分为2类,其中新平、德昌、洱源、开远为一类,丽江、武定、东川、石林为一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线莲属植物品种及野生种的物候期观察分析
    王磊,王红梅,贾君,于健,陈霞
    2016, 1 (2):  198. 
    摘要 ( 147 )   PDF(1031KB) ( 307 )  
    对铁线莲属植物品种及野生种1年内萌芽期、展叶期、叶变色期、落叶期、始花期、盛花期、凋谢期及单朵花期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单朵花寿命为5~14 d,群体花期长达7个月之久,4—12月都有开花的品种。数据分析表明,叶变色期和展叶期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44%和41%,说明各居群的叶变色期和展叶期差异较大。另外,萌芽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9%,说明各居群萌芽期的出现时间较为集中。始花期各品种极差为44 d,变异系数为63%,说明始花期不同种及品种间差异较大,但相关分析表明各指标间相关性不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味石耳发酵技术初探
    韩省华1,夏湛恩1*,吴文娟1,韩鸿翼2
    2016, 1 (2):  202. 
    摘要 ( 128 )   PDF(3063KB) ( 300 )  
    对美味石耳的菌种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对其培养基配方、pH值、温度等的筛选,对其发酵培养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野外分离得到的美味石耳菌种与Umbilicaria esculenta属同一类菌。在设计的5种配方中,以2号配方对其发酵最为有利,只需10 d时间,100 mL培养液中菌丝体产量即可达107 g,基本可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求。在此配方条件下,其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65和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贵州地产何首乌丰产提质增效耕种技术措施
    刘晗1a,何腾兵1bc*,樊博2,赵璐玥1b,魏德生3,林昌虎4
    2016, 1 (2):  204. 
    摘要 ( 151 )   PDF(1030KB) ( 323 )  
    为了提高贵州何首乌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通过对耕作技术、种植方式、栽培密度、水肥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探讨了何首乌对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肥料、微生物及酶活性等方面的适应性,提出何首乌丰产提质增效的耕种技术措施,包括选地整地、种苗选择、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对贵州何首乌的丰产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泰宁野生铁皮石斛ISSR亲缘关系分析
    江金兰1,叶炜1*,李永清1,范志敏2,雷伏贵1
    2016, 1 (2):  208. 
    摘要 ( 144 )   PDF(6158KB) ( 326 )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58份福建省泰宁县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单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1条ISSR引物在158份样本中共扩增条带189条,多态性比率达917%,表明泰宁野生铁皮石斛样本间存在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树状图分析显示,样本总体遗传距离介于0~058,在遗传距离043处,158份福建省泰宁野生铁皮石斛样本被分为4个类群,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红花组培球茎诱导关键技术
    李军1,李白1,高广春2,徐洪娜2,尹阿丽2
    2016, 1 (2):  211. 
    摘要 ( 116 )   PDF(1025KB) ( 346 )  
    以西红花无菌组培芽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固相支持物和有机添加物对西红花组培球茎的诱导作用。研究发现,以L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1 NAA、50 g·L-1 香蕉泥、20 g·L-1土豆泥及8 g·L-1卡拉胶对西红花组培球茎诱导效果最好,组培球茎诱导率达100%,球茎平均直径达852 mm。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郑州市节水型园林营建现状调查与分析
    常海荣,郭二辉,崔秋芳,杨喜田*
    2016, 1 (2):  214. 
    摘要 ( 133 )   PDF(2192KB) ( 474 )  
    通过实地调研及归纳总结,对郑州市水资源短缺现状和节水型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在郑州地区可实现的、操作性强的节水园林营建技术与方法。结果认为,筛选在郑州地区生长良好的耐旱植物与乡土树种,科学配置植物生态群落;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切实提高灌溉效益;从建筑物、场地、道路3方面出发,选择经济可行的雨水利用方式;提高园林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最终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及高效利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室内垂直绿化形式与应用
    葛亚英1,王炜勇1,赖齐贤2,沈晓岚1,潘刚敏1,朱强1,俞信英1
    2016, 1 (2):  219. 
    摘要 ( 142 )   PDF(4602KB) ( 361 )  
    针对室内绿化形式的局限性,介绍了几种室内垂直绿化的形式与应用、植物材料的选择以及管理技术要点,为拓展室内绿化空间、改善室内环境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义乌市城市绿地绿化现状的调查
    虞佳丽,蔡建国*
    2016, 1 (2):  221. 
    摘要 ( 144 )   PDF(995KB) ( 346 )  
    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实地调查义乌市市区各类绿地绿化现状,分析绿地植物物种组成与物种应用频度。结果表明,义乌城市绿地共有植物241种,隶属于属81科,164属;乔木与灌木之比为1∶062,针叶树与阔叶树之比为1∶185,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之比为1∶096,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的比例为1∶134。发现目前义乌市城市园林绿化存在植物群落结构不够合理、植物地方特色不突出、垂直绿化不足等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句容市市区行道树现状调查与分析
    章明
    2016, 1 (2):  224. 
    摘要 ( 143 )   PDF(989KB) ( 511 )  
    通过对句容市华阳镇境内华阳北路等9条道路路段行道树绿化现状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句容市现有的行道树资源较丰富,基本遵循了行道树绿化设计的原则,但还欠缺一些合理性。针对句容市行道树绿化现状,结合行道树绿化的功能及设计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金络石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莹,钱杨,赵湘,李伟
    2016, 1 (2):  227. 
    摘要 ( 123 )   PDF(996KB) ( 273 )  
    以黄金络石(Trachelospermum asiaticum cv. Ougonnishiki)一年生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黄金络石初代培养、增殖培养以及生根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6 mg·L-1 NAA +10 mg·L-16BA+02 mg·L-1TDZ,腋芽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4 mg·L-1 NAA+10 mg·L-1 6BA+10 mg·L-1 TDZ,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1 mg·L-1 NAA +25 mg·L-1 6BA,增殖系数达6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 IBA +3%AC,生根率达9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余姚地区二化螟抗性水平及防治药剂筛选
    顾国伟,凌小明,应小军,张娟,袁忠勤
    2016, 1 (2):  229. 
    摘要 ( 142 )   PDF(996KB) ( 317 )  
    由于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产生了较高抗药性,2014年余姚市部分地区二化螟大发生。为有效控制二化螟为害,本试验选取了三唑磷等10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对早稻一代二化螟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药剂中三唑磷对二化螟防效最好,阿维菌素次之,其他参试药剂对二化螟防效不理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一种新入侵的危险性林木害虫小圆胸小蠹
    胡钟予1,王嫩仙2,赵丽涵2,周靖1,顾建强1,王威1,徐志宏1*
    2016, 1 (2):  231. 
    摘要 ( 157 )   PDF(4601KB) ( 312 )  
    在浙江杭州发现了一种新入侵的危险性林木害虫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 (Eichhoff),该虫是一种蛀干害虫,可为害多种林木和茶树,本次发现该害虫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害行道树鸡爪槭Japanese maple。详细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防治和检疫的措施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岭市2004—2014年农田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蔡美艳,冯永斌,陈海波
    2016, 1 (2):  234. 
    摘要 ( 122 )   PDF(1052KB) ( 299 )  
    通过分析2004—2014年温岭市3个镇(街道)5个村的农田鼠情监测,结果表明,温岭市农田常见鼠种有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黄毛鼠及黄胸鼠5种,种群占比分别为6013%,2586%,665%,504%和184%,平均捕获率为306%。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混合鼠群的种群数量存在一定差异。2006年的捕获率最高(508%),秋季(9—11月)鼠类活动最为猖獗,捕获率为489%(10月最高为534%);黑线姬鼠的怀孕率最高,为2258%,繁殖指数小家鼠最高,黑线姬鼠次之,分别为75%和5075%,繁殖期以3—4月为主。因此,春秋季节是温岭市农田鼠类防治的最佳时期,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黄毛鼠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药剂防控与保产效果
    赵敏1,陈建明2,严成其2,李荣1,黄元杰1,梁伟芳3,周洁2,余初浪2,黄坚3,张国忠1,陈剑平2*
    2016, 1 (2):  237. 
    摘要 ( 129 )   PDF(996KB) ( 330 )  
    通过5种杀菌剂防治单季稻白叶枯病的田间试验表明,初病期施药1次,以667 m2施用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314%~392%,158%~217%和125%~365%;药后14 d,以667 m2施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L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分别为183%,138%~267%和105%~140%。在伤口期、初病期和激增期每667 m2各喷施1次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则以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效果最佳,药后7 d病指防效达904%;药后21 d,2次较单次用药的病指防效提高199%。初病期防治白叶枯病,每667 m2喷施20%噻唑锌悬浮剂100 mL、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20%噻森铜悬浮剂100 mL各1次,对单季稻均有较好的保产效果,分别为239%~299%,210%,201%~223%,159%~180%。667 m2施用20%噻菌铜100 mL,以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施药1次的保产效果最佳,达288%;其次在初病期施药1次,保产效果为210%;而在伤口期病菌接触前+激增期、初病期+激增期用药2次的保产效果均比单用1次增效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及葫芦科作物 抗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孙玉燕,牛晓伟,范敏*
    2016, 1 (2):  240. 
    摘要 ( 194 )   PDF(1263KB) ( 444 )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是侵染葫芦科作物的重要病毒之一,对葫芦科作物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对CGMMV的分布和分类,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关系及结构,CGMMV的检测方法,以及葫芦科CGMMV抗性的遗传分析及遗传改良包括抗性材料的筛选及种间杂交、基于基因工程的遗传改良、miRNAs测序及人工miRNAs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另外,对葫芦科作物CGMMV抗性遗传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种药剂防治梨轮纹病、黑星病和黑斑病的效果
    叶长飞1,2,温莉娜1,林永红2,阙祖尚1,吴丽萍1,柴荣耀3*
    2016, 1 (2):  248. 
    摘要 ( 206 )   PDF(982KB) ( 352 )  
    用40%福星乳油、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50%翠贝干悬浮剂、325 g·L-1 阿米妙收悬浮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种药剂进行防治梨轮纹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前5种药剂对梨轮纹病的果防效为893%~955%;对梨黑星病的叶防效为932%~984%,果防效为892%~961%;对梨黑斑病的叶防效为898%~965%,果防效为929%~951%,均优于常规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尤以325 g·L-1 阿米妙收悬浮剂、10%福星水分散粒剂为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茭白胡麻斑病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
    符长焕1,郑春龙2,郑许松3,李能辉1
    2016, 1 (2):  250. 
    摘要 ( 121 )   PDF(995KB) ( 354 )  
    对几种新型茭白胡麻斑病防治药剂的药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连续2次施药后14 d,45%硫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与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的防效分别达到883%与874%,显著优于常规品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与50%异菌脲悬浮剂1 000倍液,且对茭白生长无明显影响;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对茭白胡麻斑病的防效也较为明显,但产生了严重的药害,致使植株矮缩、叶色暗黑、分蘖减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与资源
    农户沼气弃用行为的原因分析
    赵长和
    2016, 1 (2):  252. 
    摘要 ( 130 )   PDF(1013KB) ( 285 )  
    通过对湖北省大悟县方店村农户家中沼气的使用情况的初步调查发现,沼气设施遭弃用的比例较高,而这一现象在其他农村地区也普遍存在。本文以方店村为例分析了农村户用沼气被弃用的原因,接着提出严格农村户用沼气的补贴标准,提高补贴门槛,实行集中供气,加强后期的使用管理和服务等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衢州2015年7月气候异常对农业的影响
    叶海龙1,汪晨1,陈建明2
    2016, 1 (2):  256. 
    摘要 ( 140 )   PDF(1058KB) ( 293 )  
    通过分析2015年7月衢州、龙游、江山、常山、开化5个站的日气象观测资料,结果表明,衢州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异常偏低,全市月平均气温破历史最低纪录;降水量较常年显著偏多;日照时数较常年异常偏少,列历史后2位;期间高温天气较常年偏少,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38 ℃。温度低、光照少,对早稻、再生稻生长发育非常不利;但对茶叶发育生长非常有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与资源
    彭水县乌江沿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薛沛沛1,周强2*,王正春1,陈道静1
    2016, 1 (2):  258. 
    摘要 ( 125 )   PDF(1004KB) ( 313 )  
    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文章对彭水县乌江沿岸2014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彭水县乌江沿岸森林总面积为188万hm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43亿元·a-1,相当于彭水县2014年GDP(10880亿元)的1234%;按照不同的林分类型,灌木林、混交林、阔叶林面积分别为101万,072万和015万hm2,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697亿,549亿和095亿元;彭水县乌江沿岸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提供的价值为714万元·hm-2·a-1,比重庆市2008年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688万元·hm-2·a-1)增长了378%;从不同林分类型来看,提供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为混交林(762万元·hm-2·a-1)>灌木林(692万元·hm-2·a-1)>阔叶林(635万元·hm-2·a-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田、旱地与水旱轮作种植方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
    苏婷,韩海亮,赵福成,王桂跃*
    2016, 1 (2):  261. 
    摘要 ( 145 )   PDF(983KB) ( 382 )  
    对种植双季玉米、单季水稻及玉米水稻水旱轮作这3种种植方式土壤微生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水稻的轮作模式能调节土壤pH值,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且土壤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和阳性细菌的比值最低,土壤生态系统最稳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阳市标准农田地力提升效果及问题分析
    陈红金1,王芸2,贺丽萍3,吴春艳3*
    2016, 1 (2):  263. 
    摘要 ( 129 )   PDF(998KB) ( 301 )  
    针对东阳市标准农田地力培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升,试点标准农田地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7556%的试点标准农田由二等田提升到一等田,2444%的标准农田为二等三级田。同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利建设、电力建设等也日渐完善。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项目涉及面广、农民接受能力差等原因,提升效果与建设要求存在一定差异,今后应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PMS测定土壤中铅镉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王娜,黄永川,黄永东,付婷婷,余鸿艳,洪云菊,张伟
    2016, 1 (2):  266. 
    摘要 ( 125 )   PDF(1034KB) ( 334 )  
    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土壤中铅(Pb)、镉(Cd)的过程,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和计算。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分为5个方面,即样品的称量、样品的消解、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拟合、样品测量重复性试验引入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ICPMS测定土壤中,Pb, Cd含量的测定不确定度主要受样品消解过程的影响。Pb, Cd的合成不确定度分别为0159,0202 mg·kg-1,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318,0404 mg·kg-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湖菱废弃物中多酚提取工艺的探讨
    林海珠,高广春*,黄嬛,蒋小红,葛赵亮
    2016, 1 (2):  270. 
    摘要 ( 133 )   PDF(1018KB) ( 299 )  
    为优化南湖菱废弃物茎和壳中多酚的提取条件,以菱壳和菱茎为材料,研究提取溶剂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单因素对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从菱茎和菱壳中提取多酚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菱壳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20 (m∶V),提取3次;菱茎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30 (m∶V),提取1次。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重复性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海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肥料化利用现状浅析
    魏章焕1,葛超楠1,史努益1,王卫平2
    2016, 1 (2):  273. 
    摘要 ( 143 )   PDF(1011KB) ( 349 )  
    通过对浙江省宁海县2004—2014年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肥料化利用方式的调查统计与对比分析,总结秸秆肥料化利用中机械粉碎还田、秸秆快腐剂应用、发酵仓腐熟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关键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表水中氨氮和总氮关系的探讨
    张琴,蔡竹*,杨文娟,肖蓉蓉
    2016, 1 (2):  276. 
    摘要 ( 202 )   PDF(1009KB) ( 542 )  
    对7个不同点位地表水中的氨氮和总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氮占总氮的比例在不同地表水中因污染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地表水,由于无法判断氨氮的范围值,可根据总氮的值来大致推算氨氮的范围,这样可避免因取样不准确而导致的重复测定,减少纳氏试剂的使用量,降低分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汞污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肥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及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陆宏1,翁颖1,张维玲1,陈国海2,马军伟3,孙万春3
    2016, 1 (2):  278. 
    摘要 ( 143 )   PDF(983KB) ( 341 )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在2茬作物上的连续施用表明,有机肥能提高结球甘蓝和糯玉米的产量,并改善糯玉米的品质;重金属元素超标有机肥明显提高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而商品有机肥只有在高用量时才会提高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作物可食部分重金属元素积累无明显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土配方施肥对义乌市耕地质量的影响
    周维明1,陈国安1,王黎明2,贺丽萍3,吴春艳3*
    2016, 1 (2):  280. 
    摘要 ( 149 )   PDF(1021KB) ( 402 )  
    为有效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工作,对义乌市基本农田试点土壤进行测试,针对土壤肥力状况,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出相应施肥方案。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义乌市2008—2014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土壤全氮含量下降,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受农民意识限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很难全面实施,因此,它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湾南岸围垦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原一荃,王繁*
    2016, 1 (2):  284. 
    摘要 ( 135 )   PDF(1957KB) ( 310 )  
    在杭州湾南岸慈溪围垦区采集不同围垦年代的土壤样品,研究围垦区土壤表层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围垦区不同年代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为041~1045 g·kg-1,平均含量为4515 g·kg-1;随着围垦时间延长,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土壤中全氮含量及碳氮比与有机质含量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1)。围垦年限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太湖水生植物季节演替及抑藻效应初探
    李灵慧1,吴建斌2,陆雪林2,崔恒钊1,杨晨驰1,鲍婷婷3,李建华1*
    2016, 1 (2):  288. 
    摘要 ( 115 )   PDF(1097KB) ( 331 )  
    为了研究东太湖水生植物植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水环境因子变化趋势,同时探究东太湖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影响,于2013年对东太湖水生植物和水体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采样区内水生植物共14种,其中,沉水植物6种,浮叶植物6种,挺水植物2种,并且东太湖水生植物不同季节优势种不尽相同,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从环境因子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来看,东太湖水生植物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P无显著相关关系。就东太湖水生植物抑藻效果而言,水体中Chla浓度随着水生植物生物量增加而减少,水生植物的抑藻效果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2个不同荚色豇豆品种的营养比较
    祖艳侠,郭军,梅燚,吴永成,郑佳秋,王薇薇
    2016, 1 (2):  292. 
    摘要 ( 143 )   PDF(1003KB) ( 383 )  
    为了解盐豇1号和盐紫豇2号2个豇豆品种的营养含量,进行了多项生理指标检测。结果表明,盐豇1号和盐紫豇2号的钙、镁、铁、干物质、纤维素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含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盐紫豇2号花青素、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高于盐豇1号;而脂肪和Vc含量均是盐豇1号显著高于盐紫豇2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糊毛烟发酵过程中挥发性生物碱分析
    王俊
    2016, 1 (2):  294. 
    摘要 ( 128 )   PDF(1137KB) ( 271 )  
    为了研究糊毛烟发酵过程中发挥性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变化情况,利用SDE和GC/MS分析了不同发酵时间糊毛烟挥发性生物碱。结果表明,发酵0 d时检测到烟碱、假木贼碱、麦斯明、N氧化烟碱和2,3′联吡啶5种生物碱,发酵7 d时检测到烟碱、假木贼碱、麦斯明、氧化烟碱、2,3′联吡啶和可替宁6种生物碱,发酵21 d后可以检测到烟碱、假木贼碱、麦斯明、N氧化烟碱、二烯烟碱、2,3′联吡啶和可替宁7种生物碱。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7种生物碱绝对含量呈增加趋势;烟碱和假木贼碱二者相对含量降低,麦斯明、二烯烟碱和2,3′联吡啶3种物质相对含量增加。糊毛烟发酵过程中结合态生物碱转化降解为游离态可挥发生物碱,有利于改善烟叶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湖羊产前产后补饲对羔羊生长和母羊体重的影响
    吴建良,姜俊芳,郑会超,黄新,宋雪梅,蒋永清*
    2016, 1 (2):  297. 
    摘要 ( 148 )   PDF(995KB) ( 308 )  
    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母羊产前产后不同补饲方式对羔羊生长和母羊体重的影响。选择怀孕母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栏,每栏5只。试验1组日补饲混合精料400 g,试验2组在1组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照组按常规方式饲养。结果表明,试验1组与试验2组羔羊初生体重、60日龄断奶重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哺乳60 d后,试验2组母羊失重和失重率低于对照组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湖羊母羊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补料有提高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的趋势;泌乳期母羊在补饲精料补充料的同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一定程度减少哺乳期失重率,加快泌乳母羊产后恢复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湖南省低碳氮高效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邓明君ab,肖闯a,刘佳宇a
    2016, 1 (2):  299. 
    摘要 ( 126 )   PDF(1036KB) ( 311 )  
    发展低碳氮农业符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目标,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还是减轻雾霾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内虽然推行了一系列农业碳氮减排技术与政策,但由于未全面考虑成本效益和区域特定情景,碳氮减排效果不明显。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通过对研究区实地调研、查阅相关统计数据、核算和对比分析,探索湖南省低碳氮高效农业发展的重点及策略,提出湖南低碳氮高效农业发展战略侧重点为种植业、养殖业的低碳氮高效化和农作物生物质的能源化以及深加工的发展策略,建议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普及,推行绿色农产品“农餐对接”,制定湖南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推广户外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加快推进洞庭湖地区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发展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蔓生菜豆丽芸2号
    2016, 1 (2):  304. 
    摘要 ( 147 )   PDF(943KB) ( 2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