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8, 59 (5):  676-676. 
    摘要 ( 102 )   PDF(27248KB) ( 7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政府管理行为规范研究
    杨良山, 龙文军, 黄河啸, 李宝值, 朱奇彪
    2018, 59 (5):  677-6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01
    摘要 ( 192 )   HTML ( 4 )   PDF(952KB) ( 851 )  
    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其初心各不相同。文章分析了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投资溢出效应。文章认为,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可以增加当地农业投入,减轻政府财力负担;可以扩大地区农业影响,提升政府农业绩效;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缓减社会治理矛盾。文章认为,必须规范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支持政策,政府必须以维护当地农民合法利益为己任,对投资农业的社会资本分类施策,要加强对社会资本的投资绩效的监管,要加强对有关政策的调整优化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草莓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廖益民, 胡美华
    2018, 59 (5):  682-68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02
    摘要 ( 230 )   HTML ( 15 )   PDF(1003KB) ( 867 )  
    概述浙江省草莓产业现状与特点,分析主栽品种红颊存在的种苗繁育难,病虫害高发等影响质量安全问题,提出稳面积、优品种、育壮苗、重安全,主攻质量、打响品牌、提质增效等促进草莓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四化”发展阶段、区域格局和协调思路研究
    徐梦洁, 史敏琦, 王丽娟, 庄舜尧
    2018, 59 (5):  685-69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03
    摘要 ( 181 )   HTML ( 0 )   PDF(1237KB) ( 782 )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体现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导向,开展“四化”同步研究对于经济统筹发展、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及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浙江省“十二五”期间的“四化”发展进程,揭示其区域内部差异,评价了“四化”协调发展,以期为后续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均稳步推进,工业化步入实现阶段的后期,城镇化与信息化双双进入平稳发展的后期阶段,农业现代化则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浙江省“十二五”期间“四化”发展步调不一,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关联松散;与此同时,“四化”发展仍然存在显著的省内差异,浙西南城市发展水平总体滞后于浙东北。因此,今后浙江省应注重突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瓶颈,增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并逐渐消弭省内“四化”进程的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单季杂交稻机械穴直播行距与密度试验
    余欣煜, 陈炜平, 吴定红, 余海根, 吕永贵
    2018, 59 (5):  692-69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04
    摘要 ( 159 )   HTML ( 1 )   PDF(1074KB) ( 751 )  
    进行单季杂交水稻机械穴直播不同行距与密度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为 25 或 30 cm的不同密度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在相同行距的4种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密度处理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行距与密度的互作效应显著,在行距为 25 cm 的情况下,种植16.65万或25.65万穴·hm-2 较好;在行距为 30 cm 的情况下,种植21.15万或 25.65万穴·hm-2 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晓霞, 陆若辉, 戴佩彬, 倪治华, 陈一定
    2018, 59 (5):  694-6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05
    摘要 ( 189 )   HTML ( 0 )   PDF(1767KB) ( 801 )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连续多年开展田间肥效试验,比较研究3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但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水稻产量差异不大。施肥处理逐年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但二者缓效钾含量差异不大。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pH值显著高于单施化肥,而单施化肥土壤pH值与不施肥接近。综上,施肥是增加水稻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手段,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下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效果优于单施化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欧润尼有机缓释肥在连作晚稻甬优538上的施用效果
    徐根武, 李若晨, 吕健飞, 吴璀献, 吴春艳
    2018, 59 (5):  698-6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06
    摘要 ( 201 )   HTML ( 0 )   PDF(1115KB) ( 849 )  
    进行唐山欧润尼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专用有机缓释肥施用在连作晚稻甬优538的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在砂壤性水田基施有机缓释肥 900 kg·hm-2,分蘖期追施尿素 150 kg·hm-2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交稻甬优7850秧龄与移栽密度试验
    包祖达, 丁杨东, 戴夏萍, 虞鹏程
    2018, 59 (5):  700-70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07
    摘要 ( 192 )   HTML ( 1 )   PDF(1163KB) ( 828 )  
    对籼粳杂交稻甬优7850进行3个密度、3个秧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7850在台州作单季晚稻种植最佳秧龄为 25 d,移栽密度为 15.0万·hm-2,此时能达到最高产量和理想的穗粒结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栽培方式对迟播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怀燕, 夏天风, 许剑锋, 曹聪卓
    2018, 59 (5):  702-70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08
    摘要 ( 158 )   HTML ( 0 )   PDF(1305KB) ( 766 )  
    选用浙江省种植业主推品种扬麦20,开展独秆栽培、简化栽培和常规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月10日播种的扬麦20,独秆栽培和简化栽培的施氮量分别比常规栽培减少34.2%和5.1%,而产量却分别比常规栽培增加6.3%和22.0%。独秆栽培前期施氮量较少,导致高峰苗出现推迟,可适当增加前期施氮量。简化栽培底肥用缓释肥,前期效果稳长,群体较为合理,产量较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示范和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在浙北地区的生育特性表现
    李友发, 马兴华, 王浙军, 富昊伟
    2018, 59 (5):  705-70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09
    摘要 ( 183 )   HTML ( 0 )   PDF(1261KB) ( 749 )  
    通过分期播种,对水稻DS23、DS48、DS705、DS792 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生育特性、柱头外露率、花粉育性、套袋自交结实率和农艺性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4个不育系的农艺性状均比较稳定;柱头外露率以DS48最高,其次分别为DS23、DS705、DS792;DS23、DS48、DS705的幼穗分化感温性较强,而感光性弱,在不育期内的育性稳定,花粉不育度高,若合理安排播插期,可在浙北地区安全制种利用;DS792的幼穗分化感光性较强,而感温性弱,在抽穗期育性不稳定,不适合在浙北地区制种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缓释肥对不同播期小麦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许寿增, 刘文辉, 徐立军, 刘永红, 怀燕, 谢炜
    2018, 59 (5):  707-7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0
    摘要 ( 186 )   HTML ( 1 )   PDF(1259KB) ( 801 )  
    对 2 个播期的华麦5号小麦开展缓释肥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与常规肥对照相比,能控制群体的生长,促进个体的生长。11月19日播种的小麦,有机缓释小麦专用肥和沃夫特缓释肥的纯氮施用量分别比常规肥对照减少了 56.5% 和 26.3%,11月29日播种的小麦,有机缓释小麦专用肥和沃夫特缓释肥的纯氮施用量分别比常规肥对照减少了 46.6% 和 9.6%。2个播期小麦施用缓释肥的产量均与常规肥对照相差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籼稻中冷23百亩方9.75 t·hm-2 栽培技术
    高兴友
    2018, 59 (5):  709-7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1
    摘要 ( 180 )   HTML ( 0 )   PDF(1263KB) ( 742 )  
    中冷23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籼稻品种,2017年在越城区东湖镇小皋埠村对该品种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攻关试验,夺得了百亩方 9.876 t·hm-2 的高产。介绍中冷23的特征特性,阐述中冷23百亩方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丽水茶叶生长的优势气候资源分析
    姜燕敏, 强玉华, 项晓美, 马军辉, 胡佳
    2018, 59 (5):  711-71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2
    摘要 ( 221 )   HTML ( 0 )   PDF(2144KB) ( 796 )  
    根据丽水各县(市、区)常年逐日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茶叶生长的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从而探讨适宜丽水茶叶生长的优势气候资源。结果表明,影响丽水茶叶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主要表现为热量条件上3—11月气温都>10℃;水分条件上3—9月降水量基本都>100 mm,各月相对湿度基本都在70%~90%;光照条件上除7、8月,其他月份日照百分率<45%。气候资源配合上,丽水茶叶生长具有冬暖春早,冻害少,春茶采摘早和雨热同步,春旱少,夏季热害少等气候优势资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蓝型冬油菜在不同地区生育期、品质和产量差异性分析
    钱武, 戴成满, 郑成彧, 林秀秀, 梁全兴, 李飞, 吴景芳, 陈豪杰
    2018, 59 (5):  715-7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3
    摘要 ( 205 )   HTML ( 0 )   PDF(2206KB) ( 893 )  
    为了选育出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品质优异的甘蓝型冬油菜品种,本单位挑选5个品系和1个对照(浙油50)在长江中下游地区6个点(南京、宜兴、鄱阳、荆门、兴化、温州)进行多点试验。通过对6个参试材料的生育期、品质、产量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材料J1603的生育期最短,较对照生育期早熟15 d,符合早熟油菜品种的选育要求;材料J1609产量最高,667 m2为215 kg,较对照浙油50高22.24 kg,符合高产油菜选育品种的要求;材料J1602含油量和亚麻酸含量最高,均值分别为47.56%和9.42%,符合高品质甘蓝型冬油菜选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华地区早熟直播棉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方桂清, 包立生, 杨树德, 汪云法, 陈进红, 方康书
    2018, 59 (5):  719-72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4
    摘要 ( 147 )   HTML ( 0 )   PDF(1323KB) ( 795 )  
    经过2年试种比较,选择早熟棉品系中早1701进行直播栽培试验,并与生产上应用的中棉所63常规栽培方式(营养钵育苗移栽)进行效益比较分析,表明早熟棉中早1701子棉产量略低于中棉所63营养钵育苗移栽,但是直播用工少,投入成本低,综合效益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中南春茶采摘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模型建立
    陈健
    2018, 59 (5):  722-7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5
    摘要 ( 197 )   HTML ( 0 )   PDF(1711KB) ( 882 )  
    利用2005—2017年浙中南武义县春茶3个主栽品种的采摘期时间资料,结合同期的气温、降水、日照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浙中南春茶采摘期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气温要素对春茶采摘期的影响,建立基于气象要素的春茶采摘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浙中南春茶采摘以乌牛早最早,其次是迎霜,最晚是龙井43,迎霜和龙井43的采摘期接近。春茶采摘期与2月气温的相关性最大,其中,2月上中旬气温回暖条件、2月中下旬低温霜冻程度是预测茶叶成熟采摘的关键。浙中南春茶采摘期预报模型以气温为预报因子,效果较好,其中,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因子能有效反映回暖条件,旬尺度最低气温因子能有效反映低温霜冻的影响,预报时效最长提前至10~40 d,优于积温预测方法,模拟效果较好,可为茶农合理安排春茶采摘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贝类中得克隆残留量
    黄福勇, 董湘君, 王扬
    2018, 59 (5):  725-7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6
    摘要 ( 200 )   HTML ( 0 )   PDF(1399KB) ( 893 )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QQQ)检测海洋贝类中2种得克隆阻燃剂syn-DP和anti-DP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得克隆经正己烷/丙酮(1:1,V/V)溶液提取、GPC净化后,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上进行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后进行分析。syn-DP的回收率为85.1%~103.6%,检出限为0.1 μg·kg-1;anti-DP的回收率为84.3%~102.5%,检出限为0.3 μg·kg-1。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应用该方法对采自浙江省温州、台州、舟山的缢蛏、贻贝样品中得克隆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42批次样品中共有22批次样品检出得克隆,检出率为52.4%,含量13.69~113.43 ng·kg-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茶籽冷榨工艺预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何浙华, 詹仁春, 蒋淑君, 俞云林, 丁德根, 刘彩娟, 谢吉林, 余洪明, 余琳
    2018, 59 (5):  728-7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7
    摘要 ( 260 )   HTML ( 4 )   PDF(1390KB) ( 995 )  
    针对高温压榨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环境影响,研究低温冷榨工艺预处理关键因素并加以应用,重点分析油茶培管、采摘、加工等低温冷榨预处理关键技术对茶籽油出油率和品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霜降后7 d采摘出油率高达29.4%,比提前采摘提高11.8百分点,且两者品质差别极大;油茶籽果实带壳压榨,壳仁分离,仁中含壳控制10%~15%左右,出油率高达26.8%;对低温冷榨与传统高温压榨产品风险性进行比较,冷榨油原汁原味,产品没有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RF6基因在5种柑橘属植物的表达差异及启动子分析
    徐瑞, 叶杰君, 邬怡静, 何芯磊, 朱友银, 陈文荣, 郭卫东, 廖芳蕾
    2018, 59 (5):  731-7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8
    摘要 ( 250 )   HTML ( 1 )   PDF(4094KB) ( 887 )  
    以柑橘属5种植物,枳、本地早、瓯柑、处红柚、佛手为材料,测定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的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变化,结合qRT-PCR实验检测ERF6基因在柑橘属不同物种响应低温的表达差异,并在佛手和枳中比较ERF6启动子序列结构。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表明,5种柑橘类植物抗寒性能力强弱顺序为枳>瓯柑>本地早>处红柚>佛手。qRT-PCR结果显示,ERF6基因表达量的上调与低温胁迫应答反应有关。对佛手、枳启动子的保守功能元件的分析结果表明,枳ERF6基因启动子与抗寒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与佛手不同,推测可能是顺式元件的差异导致了低温胁迫能力的强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香与清香绿茶的香气组分及品种相关性分析
    黄海涛, 敖存, 郭敏明, 余继忠, 毛宇骁, 张伟
    2018, 59 (5):  738-7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19
    摘要 ( 218 )   HTML ( 0 )   PDF(1658KB) ( 889 )  
    为了明确花香和清香绿茶的香气组分特征及与品种的相关性,以福云品系730408,鸠坑品系730206和香菇寮品系XGL16-12为材料,分别采制了其花香和清香茶样,测定香气组分,并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索同一茶树品种采制的绿茶呈现清香和花香两种不同香气类型时的香气特征及其与品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香型绿茶茶样的酯类物质含量高,而醇类物质和烯烃类物质含量低,清香型绿茶茶样的醇类物质和烯烃类物质含量高,酯类物质含量相对较低。清香型和花香型茶样中存在显著差异的香气物质有顺-己酸-3-己烯酯、β-紫罗酮、苯甲醛、萘、3,5-辛二烯-2-酮、α-雪松烯、吲哚和茉莉内酯共8种成分。同一品种采制的不同香型茶样香气组分和相对含量相差较远,不同品种采制的相同香型的茶样,其香气组分及相对含量比较相近,聚类分析没有按照茶树品种来源聚类,而是按照感官审评的香气香型聚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慈溪地区嫁接黄瓜营养物质及商品性的比较
    徐伟韦, 蔡娜丹, 崔萌萌, 陈江辉, 张琳玲, 许映君, 李小白
    2018, 59 (5):  742-7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0
    摘要 ( 216 )   HTML ( 4 )   PDF(1514KB) ( 856 )  
    为探索适宜于慈溪地区秋延后黄瓜栽培的砧木和接穗品种,选取4个黄瓜及3个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试验。通过嫁接成活率及工效、生育期、抗逆性、商品性、营养成分测定发现,各黄瓜品种经嫁接后,无论是在抗逆性还是在商品性上而言都较自根苗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嫁接黄瓜的Vc和可溶性固形物略高于自根黄瓜,嫁接黄瓜的口感风味与自根黄瓜无差异,冬之光黄瓜与甬砧1号砧木嫁接苗较对照津优26号黄瓜产量增长最多,果实颜色也较自根苗提亮不少,商品性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理香酥带鱼的加工工艺
    叶梦迪, 陈黎洪, 肖朝耿, 杨慧娟, 谌迪, 黄德孝, 唐宏刚
    2018, 59 (5):  745-7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1
    摘要 ( 190 )   HTML ( 0 )   PDF(1974KB) ( 833 )  
    以带鱼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调理香酥带鱼的腌制工艺。结果表明,食盐的添加量对调理香酥带鱼的感官性质有显著影响,最佳腌制配方为食盐4.5%、白砂糖5%、鸡精0.6%、白酒5%。带鱼经腌制、预干燥后,在160 ℃下恒温油炸3 min获得的产品在色泽、风味、口感及含油率等方面均符合加工要求。在该条件下制得的调理香酥带鱼色泽金黄、咸淡适中、风味独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皮石斛叶饮料的加工工艺
    邢建荣, 郑美瑜, 杨颖, 曹艳, 陆胜民
    2018, 59 (5):  748-7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2
    摘要 ( 244 )   HTML ( 0 )   PDF(1618KB) ( 893 )  
    以浙江温州产铁皮石斛叶为主要原料,并复配石斛鲜茎、杭白菊、西洋参,研究了铁皮石斛叶饮料加工工艺及产品配方。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配方为石斛鲜茎0.50%、石斛干叶0.50%、杭白菊0.10%、西洋参0.025%,并对产品的稳定性及保质期进行研究。所得铁皮石斛叶饮料色泽淡黄,澄清透明,口味柔和清爽,风味独特。产品含有石斛多糖1 000~1 500 mg·L-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百香果果酱加工工艺
    诸梦洁, 刘哲, 陆胜民
    2018, 59 (5):  751-7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3
    摘要 ( 241 )   HTML ( 2 )   PDF(1598KB) ( 898 )  
    以百香果为原料,进行果酱研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果酱制作过程中果皮烫漂时间、果汁与水的比例、最适加糖量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果皮烫漂13 min、果汁与水配比为2:1、加糖量为30%时,得到的百香果果酱感官品质最好。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果酱具有独特的百香果香味,酸甜适中,口感舒适,涂抹性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铁皮石斛活树附生栽培试验
    朱肖峰, 王玉艳
    2018, 59 (5):  753-7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4
    摘要 ( 193 )   HTML ( 1 )   PDF(2831KB) ( 826 )  
    通过对基质吸水性和保水性的研究和在庐山的种植试验,总结出10~15 mm粒径松树皮+1%农用保水剂为贴树法栽培基质,配合使用500 mL矿泉水瓶附着石斛苗,用1:500 EM菌液防止基质发霉腐烂和石斛烂根等创新技术,达到活树附生栽培100%成活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苦蘵查尔酮合成酶编码基因(PaCHS1)的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朱宇佳, 郭宏, 孙涛, 卢江杰, 冯尚国, 展晓日, 应奇才, 孟一君, 沈晨佳, 王慧中
    2018, 59 (5):  757-7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5
    摘要 ( 229 )   HTML ( 0 )   PDF(3734KB) ( 1014 )  
    对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成分药理研究的结果表明,苦蘵果实内存在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成分。查尔酮合成酶(CHS)在植物黄酮类物质次生代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苦蘵CH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aCHS1。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得到的苦蘵PaCHS1基因全长为1 170 bp, 编码38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aCHS1是一个不含核定位序列且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为主的蛋白。实验数据也证实了PaCHS1是一个细胞膜和细胞质定位的蛋白。序列对比显示其与多种植物的CHS蛋白序列高度同源,尤其与小金鱼草的MoCHS1亲缘关系最近。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器官中,PaCHS1均有表达且表达水平有差异。PaCHS1在果实中表达水平最高,而在茎中的表达水平最低。我们又分析了PaCHS1基因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PaCHS1基因的表达水平受到不同激素的调控,茉莉酸(JA)对PaCHS1有强烈的诱导作用,而赤霉素(GA)、乙烯(ethylene)和细胞分裂素(cytokinin)对PaCHS1有强烈抑制作用。对苦蘵PaCHS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图谱研究,可为研究苦蘵以黄酮类物质为代表的次生代谢途径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6种药剂防治茭白二化螟的效果
    朱丽燕, 周小军, 何晓婵, 王轶
    2018, 59 (5):  763-7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6
    摘要 ( 219 )   HTML ( 2 )   PDF(1700KB) ( 851 )  
    在田间进行几种药剂防治茭白二化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00 g·L-1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225 mL·hm-2、6.1% 阿维·茚虫威微乳剂 750 mL·hm-2、22% 氰氟虫腙悬浮剂 600 mL·hm-2处理活虫防效达 90.1%~92.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病虫害试验
    宁国云, 许琴芳, 柏超
    2018, 59 (5):  765-7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7
    摘要 ( 202 )   HTML ( 0 )   PDF(1689KB) ( 817 )  
    采用植保无人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机施药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对稻飞虱、纹枯病等水稻植株基部病虫害的防效低于担架式机动喷雾机,与背负式电动喷雾机的防效相仿;对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等水稻植株上部病虫害的防效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机,与担架式机动喷雾机的防效相近。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但对技术要求较高,且易受风力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几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的趋避活性及其增效作用
    俞瑞鲜, 胡秀卿, 吴声敢, 王彦华, 赵学平
    2018, 59 (5):  767-77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8
    摘要 ( 220 )   HTML ( 0 )   PDF(1858KB) ( 884 )  
    为探讨6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的趋避效应和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采用叶碟法测定了6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拒食作用,并采用喷雾法测定了其中3种植物精油对杀虫剂丁烯氟虫腈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柠檬香茅、紫苏和甜罗勒3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和产卵忌避作用。3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幼虫拒食率分别为58.2%~97.0%,72.2%~94.8%,51.5%~100.0%;对小菜蛾成虫24 h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57.9%、82.5%和90.3%;同时对杀虫剂丁烯氟虫腈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可见小菜蛾对柠檬香茅、紫苏和甜罗勒3种植物精油处理的叶片具有选择倾向和趋避性,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酮磺草胺·呋喃磺草酮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效果及应用技术
    徐森富, 方辉, 王会福
    2018, 59 (5):  772-7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29
    摘要 ( 270 )   HTML ( 0 )   PDF(1768KB) ( 972 )  
    田间试验表明,30%氟酮磺草胺·呋喃磺草酮与氰氟草酯、苄嘧磺隆混用对直播田杂草有较好的除草效果,表现出较好的速杀性及较长的持效期。其中,药后48 d,用30%氟酮磺草胺·呋喃磺草酮悬浮剂24 mL+10%氰氟草酯乳油100 mL+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 g的总草除草效果为92.0%,与对照药剂2.5%五氟磺草胺油剂100 mL+10%氰氟草酯乳油100 mL+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 g的除草效果相当,且全性好,再加入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生长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当前水稻直播生产上有较好的示范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效果的比较
    姚海峰, 仇智灵, 阮弋飞, 顾建强, 祝小祥
    2018, 59 (5):  775-7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0
    摘要 ( 263 )   HTML ( 0 )   PDF(2202KB) ( 1004 )  
    为探索研究性诱剂在临安水稻稻纵卷叶螟监测预报上的可行性以及监测效果,采用了性诱剂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对比试验,通过4年田间赶蛾与智能测报灯2种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结合最近2年性诱剂监测的试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田间赶蛾受天气和虫情发生程度影响较大,灯诱监测诱集能力较弱,其峰期不如田间赶蛾和性诱剂监测明显。性诱剂监测所得数据显示,其监测峰形明显、峰值较高、峰次较多,能够较好地反映临安地区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在实际监测预报工作中可作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种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狄蕊, 吴水祥, 张震, 邱海萍, 柴荣耀
    2018, 59 (5):  778-77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1
    摘要 ( 344 )   HTML ( 2 )   PDF(1746KB) ( 914 )  
    对5种杀菌剂进行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病指防效达81.72%,可推荐为稻曲病防治的首选药剂。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12.5%氟环唑悬浮剂、45%咪鲜胺水乳剂和45%苯甲·丙环唑悬浮剂等4种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也均在50%以上,生产中可与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交替使用,可避免抗药性菌株的形成,有利于稻曲病的可持续性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控建议
    谢子正, 饶汉宗, 柏超
    2018, 59 (5):  780-7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2
    摘要 ( 208 )   HTML ( 0 )   PDF(2336KB) ( 852 )  
    “两迁”害虫是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重大害虫,常年在浙江发生较重。对近年来“两迁”害虫在浙江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两迁”害虫发生量与迁入时间等密切相关,迁入早、迁入峰次多,则虫量大,为害严重,反之亦然。另外,虫量还受气候条件影响,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据此,提出了优化栽培管理、加强监测预警、推进绿色防控、科学合理用药的防控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能变价离子钛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
    余佳敏, 刘颖, 肖建华, 肖勇, 江鸿, 余祥文
    2018, 59 (5):  783-7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3
    摘要 ( 195 )   HTML ( 0 )   PDF(2712KB) ( 845 )  
    为探索光能变价离子钛(TIVL)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平板抑菌法、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分析了TIVL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板上TIVL对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即随着琼脂平板中添加药剂浓度的升高,对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同时,TIVL对青枯雷尔氏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2 mg·L-1和36 mg·L-1,对野火病菌的MIC和MBC均为36 mg·L-1,且2种病菌在含有32 mg·L-1 TIVL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基本受到抑制,说明光能变价离子钛对烟草青枯病菌和野火病菌均有较好抑菌效果。实验结果为探索离子钛防治烟草青枯病和野火病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泰州市慈姑黑粉病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
    胡中泽, 陈兵, 杜静, 钱巍, 王显
    2018, 59 (5):  788-7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4
    摘要 ( 191 )   HTML ( 1 )   PDF(2112KB) ( 880 )  
    总结泰州地区慈姑黑粉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介绍黑粉病在慈姑上的主要症状,并结合泰州情况提出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樟树果实水浸提液对3种草坪草的化感作用
    卢政, 郝雪纯, 郑霞
    2018, 59 (5):  791-7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5
    摘要 ( 207 )   HTML ( 0 )   PDF(1846KB) ( 974 )  
    试验选取了高羊茅、白三叶和狗牙根3种常见的草坪种子,探究不同浓度的樟树果实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时,白三叶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为负值且绝对值最大,狗牙根的综合化感指数也为负值,但绝对值最小,说明白三叶对樟树果实水浸提液较为敏感。在本试验各浓度处理下,高羊茅综合化感抑制效应指数为负值,且绝对值均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密植矮化设施栽培沾化冬枣试验
    任海英, 朱跃进, 林瑞, 郑锡良, 梁森苗, 张淑文, 何丁生, 戚行江
    2018, 59 (5):  795-7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6
    摘要 ( 199 )   HTML ( 0 )   PDF(1786KB) ( 844 )  
    在义乌地区采用密植矮化设施栽培技术进行引种沾化冬枣试验,应用大棚搭建、树体密植矮化、疏果保果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大棚内枣果与露天栽培相比个头略大,单粒果重、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比露地分别高3.9%、7.6%、28.9%和0.5%。大棚枣苗定植3年后产量达到24 t·hm-2,产量比露地增加42.9%,裂果率降低27.7百分点,平均单价增加89.2%,收益增加4.51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热小白菜青伏令的选育与栽培
    金业浒, 杨阳, 周金泉, 曹寿根, 夏荣, 周鸿章
    2018, 59 (5):  797-7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7
    摘要 ( 190 )   HTML ( 0 )   PDF(1784KB) ( 884 )  
    以2个自交不亲和系作为亲本,配制出抗热、丰产、抗病的F1 代青梗小白菜新品种青伏令,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其特点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生长迅速,高产,菜秧产量 16.306 t·hm-2,大棵菜产量 42.446 t·hm-2;抗病毒病和炭疽病,耐湿;束腰,商品性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耐冷性评价
    姚金晓, 杨飞, 王呈阳, 杨梢娜, 吴海平, 庄叶军
    2018, 59 (5):  799-8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8
    摘要 ( 186 )   HTML ( 0 )   PDF(3644KB) ( 910 )  
    以23份冬瓜为试验材料,经昼/夜温度12 ℃/6 ℃低温胁迫7 d后,测定与耐低温相关的形态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冬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并利用这些指标对23份冬瓜材料进行耐冷性评价。研究发现,不同冬瓜材料幼苗在耐低温性上表现不同,23份冬瓜材料大体分为三类,即冷敏感型、弱耐冷型和强耐冷型;不同品种冬瓜幼苗各个指标在低温胁迫下表现不一致。与对照相比,处理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鲜物质量、干物质量明显下降;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APX活性,明显增加;通过分别聚类形态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到冷敏感材料5和强耐冷型材料15和1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宽叶羊角芹的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
    陈先荣, 赵英
    2018, 59 (5):  804-8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39
    摘要 ( 205 )   HTML ( 1 )   PDF(1894KB) ( 805 )  
    在天山中部巩乃斯林场对宽叶羊角芹(Aegopodium latifolium Turcz.)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和人工栽培管理,对宽叶羊角芹植物学特征、生长发育特性、生境土壤的理化性质的观察和分析,探索和研究了宽叶羊角芹人工栽培技术和繁殖技术,发现其根茎的再生能力强,抗寒性强,根茎繁殖可以快速经济地获得大量幼苗。初步掌握了宽叶羊角芹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进行人工栽培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变化对山核桃产量的影响
    朱兰娟, 李绍进
    2018, 59 (5):  808-8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0
    摘要 ( 203 )   HTML ( 0 )   PDF(2391KB) ( 888 )  
    通过影响山核桃产量主要气象因子和相应气象要素的收集、整理,分析近20年来的气候变化对临安区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通过分析认为,1月月平均气温上升,有利于山核桃雄花原基分化,减少雄花原基受冻;花期降水减少,有利于山核桃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但年际变幅较大,要注重人工授粉受精;落花落果期降水增多,容易造成山核桃生理落果,不利于提高果实数量,需注意防范生理落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不同扦插基质与激素对荚蒾生根的影响
    马晓华, 郑坚, 张旭乐, 胡青荻, 刘洪见, 钱仁卷
    2018, 59 (5):  811-8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1
    摘要 ( 189 )   HTML ( 0 )   PDF(1923KB) ( 851 )  
    研究不同生根剂种类及浓度梯度、扦插基质对不同种荚蒾属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选择河沙、珍珠岩、泥炭3种不同基质及NAA和IBA不同生长调节剂(500、1 000、1 500、2 000 mg·L-1)分别对天目琼花(Viburnum opulus)、南方荚蒾(Viburnum fordiae)、饭汤子(Viburnum setigerum)和蝴蝶荚蒾(Viburnum plicatum)进行对比扦插试验。结果表明,NAA和IBA在一定浓度下对荚蒾属植物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天目琼花、饭汤子、南方荚蒾和蝴蝶荚蒾对NAA和IBA的浓度反应不同。NAA浓度在1 500~2 000 mg·L-1时促进天目琼花、南方荚蒾和饭汤子的生根效应效果显著,而在500~1 000 mg·L-1时对促进蝴蝶荚蒾的生根效应较好;IBA浓度均在500~1 000 mg·L-1时对4种荚蒾插条的生根效应较好;河沙和珍珠岩基质对扦插苗生根效果显著优于泥炭基质。因此,生产上选择适宜的基质并辅以一定浓度的生根剂可有效促进荚蒾属植物生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个玉簪品种幼叶的营养成分测定及品质分析
    马广莹, 史小华, 邹清成, 田丹青, 朱开元, 詹菁, 周江华
    2018, 59 (5):  814-8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2
    摘要 ( 262 )   HTML ( 4 )   PDF(2330KB) ( 1008 )  
    近年来,大量玉簪品种引进中国,为了挖掘其经济价值,拓宽应用领域,本研究首先对玉簪叶片的发育阶段进行了划分,统一了取样时机,然后以幼嫩且未完全展开的玉簪叶束为供试材料,采用专用试剂盒等方法,对8个玉簪品种进行了总糖、总酚、粗蛋白、粗纤维等共计21个指标的测定,最后将所得数据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对8个玉簪品种的营养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测试结果显示,8个玉簪品种在多个营养或品质指标中表现突出,比如全钾、全钙含量、总糖、类黄酮含量等指标最高,含量分别达到(2.84±0.04)mg·kg-1、(3.33±0.06)g·kg-1、(24.60±0.43)mg·g-1、(3.80±0.13)mg·g-1,与莴笋、苹果等比较,含量相当或较高,但维生素C和E含量最高只有(62.68±0.88)μg·g-1和(5.77±0.33)μg·g-1,相比叶用生菜含量较低;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德尔塔黎明、镶边的街道、皇标3个品种排名前三,隶属函数平均值较高。本研究对8个玉簪品种的食用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价,为今后我国观赏食用兼用型玉簪品种的选育、开发推广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地草本植物对水质的影响
    黄丽, 王晓雯, 许铭宇, 帅艳艳, 史红玉, 陈平
    2018, 59 (5):  821-8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3
    摘要 ( 211 )   HTML ( 1 )   PDF(3883KB) ( 880 )  
    湿地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选取广州市海珠区上涌果树公园湿地自然生长演替形成的13个优势湿地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水质总磷、总氮、氨氮等7个指标,并运用综合加权评价法进行评分,研究不同草本植物群落的渗滤水水质差异以及各自凋落物分解对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群落、水蓑衣群落、纸莎草+红鞘水竹芋群落、鸢尾群落4种群落下的渗滤水水质情况较好;凤眼莲和星毛蕨的植物残体对水体的水质影响最小,有一定自我降解能力,而红鞘水竹芋、三棱藨草的影响最大。合理构建水体植物群落,可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垂直绿化植物萝藦栽培基质的筛选
    王丹, 卢显芝, 田秀平, 马秀琴
    2018, 59 (5):  826-82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4
    摘要 ( 207 )   HTML ( 0 )   PDF(2033KB) ( 890 )  
    通过对各基质pH、EC、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萝藦种子发芽率、幼苗的生长指标及壮苗指数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萝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萝藦幼苗在园土、草炭和蛭石以体积比4:2:4配制而成的混合基质生长情况较好,其次是体积比4:3:3和4:6: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D法的南通市区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张隽
    2018, 59 (5):  829-83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5
    摘要 ( 239 )   HTML ( 0 )   PDF(2821KB) ( 904 )  
    对南通市区4类绿地中的36个样地进行调查及样本采集,运用SD法对其进行景观评价,并绘制分析对比图,为南通市园林建设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棘胸蛙虹彩病毒疫苗制备及免疫技术
    胡霭臻, 郑善坚, 林威丞, 金米雪, 谢梦佳, 包伊鹏, 李柯
    2018, 59 (5):  833-8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6
    摘要 ( 250 )   HTML ( 0 )   PDF(2248KB) ( 904 )  
    对棘胸蛙虹彩病毒(QSIV)进行疫苗制备,通过细胞盲传培养、无菌检验和PCR检测,确定0.1% β-丙内酯4 ℃灭活72 h、0.2%福尔马林37 ℃灭活72 h、1%二乙烯亚胺37 ℃灭活48 h后制备的疫苗安全有效。将制备疫苗对棘胸蛙进行体表喷雾和肌肉注射免疫后,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和免疫保护力测定。结果表明,注射0.2 mL疫苗组(病毒滴度为1×107 TCID50·mL-1)棘胸蛙21 d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最高达到380.2,相对免疫保护率达到80%,为最适的免疫途径。60 min喷雾组28 d时的最高抗体效价为320,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0%,可作为快速无损伤免疫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色谱-质谱联用在渔业污染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董湘君, 黄福勇, 王扬, 柯庆青
    2018, 59 (5):  837-8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7
    摘要 ( 173 )   HTML ( 0 )   PDF(2203KB) ( 780 )  
    提出一种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HP-5毛细管柱为色谱柱,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全离子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2种工作模式数据,对未知污染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宁波市象山县暴发的三疣梭子蟹苗种死亡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象山县三疣梭子蟹养殖塘水质、底质中均检测到高毒有机氯杀虫剂——硫丹,为渔业污染事故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龙虾瘟疫病研究进展
    赵楠, 武秀丽, 赵桂华
    2018, 59 (5):  840-84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8
    摘要 ( 221 )   HTML ( 0 )   PDF(2025KB) ( 815 )  
    小龙虾瘟疫病是一种常见真菌病害,小龙虾是主要的病原菌携带者和传播者,能引起其大面积死亡。本文从小龙虾瘟疫病的地理分布、科学名称和分类归属、研究历史与传播、宿主种类、症状与危害、病原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传播途径与风险,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综述小龙虾瘟疫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基于信息非对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
    刘校妍, 骆光飞, 倪慧珠, 万术海
    2018, 59 (5):  843-8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49
    摘要 ( 201 )   HTML ( 1 )   PDF(3387KB) ( 833 )  
    土地流转作为一种政府干预下的经济行为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流转交易过程和流转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信息非对称问题,这不仅制约着流转交易成功率,更使得流转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管。本文借着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契机,尝试将经济学原理与GIS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建立一套基于GIS的土地流转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并应用于浙江省的土地流转管理。实践证明,该平台有效地优化了土地流转信息传递模式,实现土地流转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能有效地保障土地流转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驱动视角下杭州市临安区创意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吕秋菊
    2018, 59 (5):  848-8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50
    摘要 ( 214 )   HTML ( 2 )   PDF(2037KB) ( 861 )  
    以杭州市临安区创意农业为例,选取山核桃文化体验馆、太阳公社、白沙村民宿和白牛村农村电商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驱动视角下,分析临安区创意农业发展现状,梳理总结其内在共性特征,通过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促进临安创意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东北地区典型林型土壤的性状特征
    王婷, 黄功凯, 李豆, 吴迪
    2018, 59 (5):  851-85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51
    摘要 ( 230 )   HTML ( 0 )   PDF(2271KB) ( 1006 )  
    选取我国东北地区温带-亚寒带典型林型中具有代表性的长白落叶松纯林及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型下土壤性状的季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林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呈现规律性波动。长白落叶松与阔叶林混交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提高,其中,8月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土壤全氮、碱解氮、总碳含量高于纯林。据此认为,种植混交林相较纯林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循环,维持森林较高地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肥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沈月, 韩海林, 陆若辉
    2018, 59 (5):  855-8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52
    摘要 ( 201 )   HTML ( 2 )   PDF(2009KB) ( 1004 )  
    对从浙江省各地取样的沼液沼渣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 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沼渣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平均值为947.6 mg·kg-1, 80%的沼渣游离氨基酸总量在930.4~1 359.3 mg·kg-1,平均值为1 151.0 mg·kg-1,原水中游离氨基酸很少,平均值为83.9 mg·kg-1,而沼液比原水中的游离氨基酸更少,平均值仅为8.4 mg·kg-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城市畜禽粪农田承载能力分析
    孙进, 周祥, 杨凌
    2018, 59 (5):  857-8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53
    摘要 ( 201 )   HTML ( 0 )   PDF(2087KB) ( 864 )  
    以盐城市主要农作物氮素养分吸收系数为基础,估算盐城市农田氮素养分容量约34.5万t,在此基础上推算盐城市畜禽粪农田合理承载量约11 000万头猪当量,最大承载量约28 000万头猪当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工程效益影响修正的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
    马能, 黄义忠
    2018, 59 (5):  860-8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54
    摘要 ( 211 )   HTML ( 0 )   PDF(2587KB) ( 875 )  
    土地整治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生产能力的重要工程措施。合理评定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情况是现阶段的一项迫切任务,研究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以农用地分等为基础,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各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的方式和程度。选取易受土地整治工程影响的农用地易变因素进行重新打分,在土地利用水平上结合土地整治工程的特点增加土地利用修正因素,构建相应的分等计算体系,并以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实证研究耕地质量评定方法体系。研究结果显示:整治后研究区的综合自然质量等别由10.8等提升至10.4等,综合利用等别从10.6等提升至9.6等,综合经济等别从11.0等提升至10.5等。说明土地整治项目对提升耕地质量有显著影响,利用农用地分等修正方法可真实准确反映土地整治前后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蛋白的表达及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亓丽红, 黄兵, 吴家强, 宋玲玲, 王友令, 马秀丽, 于可响, 刘涛, 艾武, 徐怀英
    2018, 59 (5):  866-87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55
    摘要 ( 190 )   HTML ( 2 )   PDF(2503KB) ( 929 )  
    为了建立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检测的ELISA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山东分离株LC2N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扩增N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N,转化E. coli BL21(DE3),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ET-32a-N,纯化目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ELISA方法对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BV N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稳定、高效地表达。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确定间接ELISA方法的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 μg·孔-1,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临界值为D450值≥0.297,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该方法与进口IDEXX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6.25%,初步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母源抗体和免疫后抗体的消长变化的检测。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的N-ELISA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血清学诊断的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IBV N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感染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因素
    冯富, 曲业鹏, 马有智
    2018, 59 (5):  871-8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0556
    摘要 ( 210 )   HTML ( 0 )   PDF(2475KB) ( 936 )  
    采用改良的微孔板法对不同条件下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量最高的时间为12 h;25 ℃条件下,在16、24、48 h分别测定生物被膜形成的D570值,皆显著高于37 ℃;葡萄糖浓度在0~2%(m/V)时可以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当浓度大于3%时有抑制作用;当氯化钙浓度达到10.0 mmoL·L-1时,生物被膜形成的D570值显著上升,而氯化镁对生物被膜形成的D570值无显著提高。人纤维蛋白原对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油菜浙油51和秋季菜用大豆萧农秋艳
    2018, 59 (5):  875-876. 
    摘要 ( 113 )   HTML ( 1 )   PDF(2043KB) ( 7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