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9, 60 (8):  1270-1271. 
    摘要 ( 98 )   PDF(714KB) ( 7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循环
    养殖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模式的建立与运行效果
    沈阿林, 奚辉, 姜铭北, 安文浩, 王云龙, 陈喜靖
    2019, 60 (8):  1271-12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01
    摘要 ( 248 )   HTML ( 9 )   PDF(2043KB) ( 864 )  
    传统的沼液农田灌溉模式只能在养殖场周边农田进行推广应用,且存在抗生素、重金属等对水体和农田的污染风险。在传统沼液利用方式基础上,建立了2个沼液生态循环利用的新模式,分别在稻区和茶园进行应用,并对其运行效果进行了验证与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藻肥中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分子量检测
    袁蕊, 王学江, 李峰
    2019, 60 (8):  1275-12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02
    摘要 ( 226 )   HTML ( 3 )   PDF(1473KB) ( 906 )  
    采用钙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络合法,对海藻液进行初步纯化,初步纯化后的海藻酸钠粗品经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纯化海藻酸钠,经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为单一组分,测得分子量在6 972 587附近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水稻秸秆理论资源量的研究与分析
    邵建均, 孙新素, 朱丹萍, 盛剑, 陈巧兰, 葛佳颖
    2019, 60 (8):  1278-127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03
    摘要 ( 264 )   HTML ( 9 )   PDF(1010KB) ( 808 )  
    以浙江省水稻作物为研究对象,对早稻、单季稻和晚稻开展现场取样调查,分析了水稻草谷比系数,结合相关统计资料估算浙江省水稻秸秆的理论资源量。结果表明,早稻秸秆的草谷比为0.72~1.51,单季稻秸秆的草谷比为0.88~1.69,晚稻秸秆的草谷比为0.84~1.25,估算得到2017年浙江省水稻秸秆理论资源量在484万t左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肥-小麦套作生态控草技术初探
    苏瑶, 何振超, 杨艳华, 贾生强, 唐旭, 沈阿林
    2019, 60 (8):  1280-128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04
    摘要 ( 203 )   HTML ( 1 )   PDF(1421KB) ( 806 )  
    针对现有化学除草技术在防控杂草方面的问题,该研究选用紫云英为绿肥材料,提出采用绿肥与小麦套作的方式对田间杂草进行生态防控。设置了不喷施除草剂(CK)、喷施常规除草剂(T1)、信紫1号套作小麦不喷除草剂(T2)和紫云英宁波种套作小麦不喷除草剂(T3)等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下麦田杂草发生和防控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草剂喷施后15 d,T3处理对麦田杂草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相对CK组其株防效为56.6%,显著高于T1(22.3%)和T2(-19.8%)处理;30 d时,T1处理对麦田杂草抑制效果最好,其相对株防效和相对鲜质量防效分别为71.1%和81.2%,其次是T3、T2,其相对株防效分别为54.8%和29.9%,相对鲜质量防效分别为69.1%和25.0%。相较于信紫1号,紫云英宁波种与小麦套作可实现有效的杂草防控。但是,T2和T3处理对小麦群体结构形成了不良影响,导致小麦有效穗数、穗长和穗粒数均有所下降,小麦产量相较于T1处理分别下降20.6%和22.5%。本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当地适宜的绿肥品种与小麦套作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产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茭白、葡萄、枇杷茎叶的产甲烷潜力
    孙红英, 谌茂秋, 徐彦胜, 朱能敏
    2019, 60 (8):  1283-12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05
    摘要 ( 234 )   HTML ( 0 )   PDF(3781KB) ( 1001 )  
    本研究以茭白、葡萄和枇杷的茎叶为底物进行厌氧产甲烷试验,分析测定发酵过程中产气量、甲烷含量、有机酸和pH的动态变化,以及茎叶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和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茭白茎叶半纤维素含量高于枇杷茎叶和葡萄茎叶,其日产气量和累计产气量也高于后两者。枇杷茎叶和葡萄茎叶的稳定累计产气量出现和结束的时间都早于茭白茎叶,葡萄茎叶在发酵20 d后就基本停止产气,而茭白茎叶在发酵40 d后累计产气量已达350 mL且仍在缓慢增长。总体上,半纤维素对生物质产甲烷的贡献权重大于70%,纤维素的贡献权重与生物质种类密切相关,木质素由于难以被厌氧生物降解,贡献权重近于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稻田沼灌均匀性探讨
    李美霖, 王青霞, 乔宇颖, 喻曼, 陈喜靖, 沈阿林
    2019, 60 (8):  1288-12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06
    摘要 ( 250 )   HTML ( 0 )   PDF(2366KB) ( 985 )  
    为探讨稻田沼灌的均匀性,选取了连续沼灌3 a的稻田中离沼灌入口不同位置的土壤,分析其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沼灌口附近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距离沼灌口较远位置处,但其微生物量更低,说明稻田沼灌存在不均匀性。因此,长期应用管道设施在稻田中灌溉沼液时,需考虑沼液在田块中的均匀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污水农灌对蕹菜生产的影响
    王云龙, 李欣, 沈琴琴, 喻曼, 沈阿林, 徐天予, 罗安程
    2019, 60 (8):  1291-12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07
    摘要 ( 258 )   HTML ( 0 )   PDF(6643KB) ( 956 )  
    为探究农村生活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在农业灌溉时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农村生活污水和含有不同浓度LAS的模拟生活污水,在室内开展了蕹菜灌溉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含有LAS的生活污水进行灌溉试验时,并未对土壤、作物生长及品质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农业灌溉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定期检测生活污水中的LAS含量,谨防可能发生的环境及经济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硝态氮肥料总氮测定方法探讨
    颜军, 韩海林
    2019, 60 (8):  1296-12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08
    摘要 ( 189 )   HTML ( 0 )   PDF(1234KB) ( 807 )  
    提出一种用还原稀释法-凯氏定氮仪来测定含有硝态氮的复混肥料、水溶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与GB/T 8572—2010规定的方法相比, 具有测定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与GB/T 22923—2008规定的方法相比,具有蒸馏不易爆沸、操作易于控制、回收率高、重现性好等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肥对设施草莓土壤盐渍化及草莓生长的影响
    孙萍, 林贤锐, 鲍慧, 沈建生
    2019, 60 (8):  1298-130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09
    摘要 ( 247 )   HTML ( 0 )   PDF(1259KB) ( 899 )  
    为了有效地延缓和修复设施草莓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和危害,本研究通过在设施草莓基地增施不同种类的有机肥进行试验,研究其对设施草莓土壤盐渍化情况及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草莓增施有机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的EC值,对于综合治理设施草莓土壤次生盐渍化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增施蚯蚓粪对延缓和修复设施草莓土壤盐渍化,促进草莓生长,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的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国情监测变化信息提取与质量控制探讨
    许凯, 周峻松, 杨帆
    2019, 60 (8):  1301-13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0
    摘要 ( 188 )   HTML ( 1 )   PDF(4017KB) ( 841 )  
    地理国情监测变化信息是基于矢量成果数据提取的反映地理空间变化、加强数据应用性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主要服务于地理国情数据动态更新与资源管理综合决策等。变化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相关决策正确与否,优化提取技术和加强质量控制能明显提高数据质量和提取效率,为地理信息服务提供保障。本文结合昆明市呈贡区2015—2017年变化信息提取案例,从对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成果应用局限性问题出发,制定了空间位置结合字段分析的提取方法与技术,探讨了变化信息提取质量控制过程和常见质量问题,为地理国情监测信息数据的应用提供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许育新
    2019, 60 (8):  1306-13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1
    摘要 ( 322 )   HTML ( 10 )   PDF(1426KB) ( 872 )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大国。水产集约化养殖中,大量的饲料投入和鱼类代谢物的积累不仅引起水体内源污染,养殖废水的排放也导致了周边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产养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有机物、氨氮、硝酸盐、磷和抗生素等。目前,水产养殖废水的主要处理方式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是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菌剂、生态工程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生物处理方式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最后对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倒天河水库和碧阳湖夏秋季桡足类种类组成及水质评价
    龚勋, 阚薇
    2019, 60 (8):  1311-131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2
    摘要 ( 228 )   HTML ( 2 )   PDF(1783KB) ( 819 )  
    为了解毕节市倒天河水库和碧阳湖夏秋季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及水质状况,于2013年6—10月对毕节市倒天河水库和碧阳湖上、中、下游4个采样点中的桡足类每月进行2次采样调查,共鉴定桡足类2目2科10属18种,且各采样点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的种类多于秋季,优势种在夏秋季均为剑水蚤目。利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评价各采样点的水质状况,其中H'和J评价结果显示夏秋季各采样点的水质均处于中、轻度污染状况,而D评价结果则显示各采样点秋季的水质均为重污染型,夏季的水质为中污染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农庄污废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的构建方法与实践
    李华斌, 徐玲娥, 盛晟, 金熠
    2019, 60 (8):  1314-13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3
    摘要 ( 234 )   HTML ( 2 )   PDF(1737KB) ( 831 )  
    农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化肥,同时又造成了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构建生态农庄污废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可以将污废水中的有机质、氮、磷等物质充分利用,减少农业生产用水和化肥施用量,又减少了面源污染。该系统由引水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农田排灌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将农庄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农田排水进行初步净化处理后,回用于农业灌溉,可基本实现农庄污废水的零排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液灌溉对农田土壤及产地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李华, 罗娜, 马洁, 李凝玉, 陈喜靖, 沈阿林, 郭彬, 傅庆林
    2019, 60 (8):  1317-132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4
    摘要 ( 374 )   HTML ( 3 )   PDF(1466KB) ( 944 )  
    沼液富含营养,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料灌溉农田,替代部分化肥。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还可降低其本身处理成本。大量研究表明,沼液农田灌溉可通过增加土壤氮磷钾与有机质养分含量、疏松土壤等途径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但大量施用沼液对周边土壤与水体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风险。综述沼液农田灌溉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建议开展沼液农田灌溉对区域土壤与水环境污染风险的长期定位监测,构建沼液农田回用风险评估体系,以期为沼液长期可持续性农田回用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环市农源控污方法和建议的探讨
    屠昌鹏, 沈文英, 颜曰红
    2019, 60 (8):  1322-132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5
    摘要 ( 201 )   HTML ( 1 )   PDF(1418KB) ( 857 )  
    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扎实推进肥药双控、率先开展土壤污染普查等方面介绍玉环市近年来农源控污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甬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邵姝遥, 曹罗丹, 田鹏, 赵梦琪, 张柯琴, 邹之晗, 周静芬, 周艺
    2019, 60 (8):  1324-132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6
    摘要 ( 244 )   HTML ( 1 )   PDF(4538KB) ( 951 )  
    基于甬江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方向等变化特征,评价其土地利用强度。结果表明,1980—201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迅速上升,耕地面积锐减。土地利用变化的突出特征为耕地、林地转向建设用地,且在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转换频繁、复杂。研究区的土地综合利用动态度和单一利用动态度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不断上升,空间上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壤生地种植不同品种绿肥的产量和养分累积差异
    童文彬, 王建红, 张海燕, 曹凯, 陈胜浩, 张贤, 叶静, 邹平, 徐静
    2019, 60 (8):  1329-13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7
    摘要 ( 184 )   HTML ( 0 )   PDF(1505KB) ( 810 )  
    进行不同品种绿肥在红壤水田生地的产量和养分累积差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壤生地施肥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品种绿肥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在现有施肥条件下,紫云英+黑麦草混播处理在鲜草产量、干物质总产量和氮磷钾素养分总累积量分别达到92 505、26 835和1 099.6 kg·hm-2,均高于黑麦草、紫云英、油菜单播处理,是熟化红壤生地土壤首选的绿肥种植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浓缩沼液配方肥在青菜上的施用效果
    赵培, 奚辉, 王兴高, 张慧敏
    2019, 60 (8):  1332-13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8
    摘要 ( 231 )   HTML ( 0 )   PDF(3356KB) ( 850 )  
    为了研究自制浓缩沼液肥在青菜上的肥效,采用青菜盆栽试验,以等施氮量为原则,分析自制浓缩沼液肥、自制水溶肥和市售水溶肥对青菜植株生长、养分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施氮水平下,自制浓缩沼液肥处理能提高青菜植株的株高、单株鲜重和干物质量,比自制水溶肥处理、市售水溶肥处理的株高增加0.9%~15.67%,单株鲜重增加0.4%~71.0%,干物质量增加1.1%~66.4%;同时自制浓缩沼液肥还可以提高青菜植株的全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施用自制浓缩沼液肥的处理青菜植株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自制浓缩沼液肥比自制水溶肥和市售水溶肥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1.2~10.5百分点,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6.2%~122.7%,对氮肥生理利用率提高较小。对不同施肥水平的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青菜的株高、单株鲜重、干物质量以及青菜植株的养分含量都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氮肥利用率则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柑橘罐头加工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徐文慧, 周锦云, 蔡静, 张俊
    2019, 60 (8):  1337-13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19
    摘要 ( 277 )   HTML ( 9 )   PDF(1803KB) ( 946 )  
    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柑橘罐头是我国柑橘加工产业中最大宗的商品。柑橘罐头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果皮、果肉、糖类、果胶等,成分复杂多变,水质不稳定,排放量大,废水中的果胶是处理的难点与重点。分析柑橘罐头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排放水水质,对柑橘罐头加工废水的特点和处理技术进行综述,探讨柑橘罐头加工废水处理新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品有机肥用量对新垦山地土壤肥力和蔬菜产量的影响
    沈建国, 楼玲, 邵小青, 马伟洪, 白颂华, 王忠
    2019, 60 (8):  1341-13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0
    摘要 ( 234 )   HTML ( 0 )   PDF(3141KB) ( 916 )  
    在等量施用化肥的基础上,以商品有机肥用量为因素,在连续种植4茬的蔬菜作物上开展商品有机肥用量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商品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土壤酸化,提高新垦山地土壤肥力,还能提高蔬菜作物产量和效益。综合土壤肥力、蔬菜产量、生产效益及土壤环境质量等因素,每茬蔬菜生产上建议施用商品有机肥15 t·hm-2左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
    陈培彬, 张精, 曾芳芳, 朱朝枝
    2019, 60 (8):  1345-13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1
    摘要 ( 285 )   HTML ( 7 )   PDF(1595KB) ( 1008 )  
    通过总结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布局概况,并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浙江省及其他地区的生态农业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文章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方面共13个指标构建我国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前列的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2018年浙江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生态农业效益主要基于生态农业社会辐射、生产效率、资源基础、现代化水平4方面进行评价。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是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其次是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丽水市,较弱的是嘉兴市、湖州市、衢州市、舟山市。整体而言,浙江省生态农业效益排名暂时呈现浙中最优,南北两面居中,东西两翼靠后的格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山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治理探讨
    季卫英, 陈雨宝
    2019, 60 (8):  1349-13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2
    摘要 ( 381 )   HTML ( 3 )   PDF(1637KB) ( 979 )  
    研究胡柚园与水稻田土壤酸化状况及其成因,为科学制定土壤酸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为胡柚和水稻两大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结合常山县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土壤pH值数据,系统分析耕地土壤的酸化成因,并从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集成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土壤酸化治理模式和改进耕作方式用地养地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探讨土壤酸化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土地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风险及对策
    刘淑滨, 尚晶
    2019, 60 (8):  1352-13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3
    摘要 ( 244 )   HTML ( 1 )   PDF(1656KB) ( 965 )  
    保护和修复黑土地不仅要保护黑土层,更要防控土壤污染。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因具有隐秘性而不易被察觉,对其污染风险,尤要加强事前防控。综述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及黑土地土壤面临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风险,并从制定排放标准、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防范黑土地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改良培肥效应
    陈红金, 章日亮, 吴春艳
    2019, 60 (8):  1356-135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4
    摘要 ( 198 )   HTML ( 0 )   PDF(2423KB) ( 798 )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6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较常规施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较试验前土壤基础值有较大提升;施用商品有机肥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措施,对土壤养分的提升具有长期、持续性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甘薯脱毒微型薯育苗的优势
    程林润, 卞晓波, 张良, 吴列洪, 蒋梅巧, 胡茂钢, 钱秋平
    2019, 60 (8):  1359-13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5
    摘要 ( 280 )   HTML ( 3 )   PDF(1704KB) ( 1020 )  
    进行甘薯浙薯33微型薯育苗和分期扦插试验。结果表明,667 m2以栽3 300株苗计算,需微型薯1.61 kg,仅为常规育苗种量的2.15%,脱毒微型薯不仅可以减少生产中育苗种薯的使用量,而且可以减少各种病害的发生。脱毒微型薯秧苗对单株结薯数影响不大,平均单薯重、商品薯率和理论产量明显优于自留种的秧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温州地区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王令俐, 刘永安, 金微微, 朱建军, 陈功楷
    2019, 60 (8):  1361-13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6
    摘要 ( 230 )   HTML ( 3 )   PDF(1702KB) ( 890 )  
    以浙薯13为对照品种,对心玉、浙薯33、浙薯38、WS051、金16-22、D17-7和AD2025共7个甘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薯38和WS051在温州地区综合性状较好,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薯块商品性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609的选育与应用
    刘庆龙, 杨远柱, 金庆生, 凌文彬, 祁永斌
    2019, 60 (8):  1363-13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7
    摘要 ( 229 )   HTML ( 0 )   PDF(1730KB) ( 834 )  
    株两优609是用温敏不育系株1S与早籼品系06EZ09配组的两系杂交早稻,具有熟期适中,产量高和稳产性好,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和适应性广等特性。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通过江西省引种。本文介绍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播期对直播稻甬优15生长发育、产量和温光利用的影响
    毛智军,叶飞,吴兴,祝师
    2019, 60 (8):  1366-13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8
    摘要 ( 286 )   HTML ( 0 )   PDF(3037KB) ( 986 )  
    为了探讨甬优15光合特性和确定浙西地区最佳播种日期,通过田间播期试验,用相关分析方法,对甬优15分期播种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甬优15各生育阶段的光响应曲线存在一定的差异,分蘖期、拔节初期和幼穗分化初期水稻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幼穗分化后期至乳熟期,但随着水稻叶片生理年龄的增大,绿叶光合能力减弱,光合能力总体稳定;甬优15产量与播期呈抛物线关系,最佳播种日期在5月29日;播期同时也会影响水稻的积温和光照时数,通过分析各期关键阶段的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利用率,可知播期对甬优15的积温影响大于日照时数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适宜浙南地区种植的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筛选
    赵丽芳, 黄鹏武, 宗玉统, 卢升高
    2019, 60 (8):  1370-13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29
    摘要 ( 261 )   HTML ( 1 )   PDF(2492KB) ( 898 )  
    为筛选出适宜浙南地区种植的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选择了12个玉米品种在Cd和Cu复合污染农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玉米对土壤中Cd和Cu元素积累和富集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合在当地重金属污染农田种植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中有2个玉米品种Cd超标,其余10个品种Cd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玉米不同器官Cd和Cu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籽粒,玉米籽粒、茎叶和根系的Cd富集系数分别为0.07~0.58、0.51~3.41和1.42~4.92。根据玉米产量和籽粒重金属积累综合分析,初步筛选出4个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可作为复合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品种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钱江1号A及其系列水稻品种的应用前景探讨
    陈业坚, 何方印, 蔡东升, 石兆彬, 黄福灯, 李春寿
    2019, 60 (8):  1373-13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0
    摘要 ( 179 )   HTML ( 0 )   PDF(1696KB) ( 797 )  
    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水稻不育系钱江1号A,配组并通过审定的品种累计已达20个。钱优系列品种总体表现米质优、食味佳、高产稳产、分蘖力强、农艺性状优良、中抗或抗稻瘟病等特点,管理上要做好控肥抗倒,选择在非裂颖地区制种,钱江1号A及钱优系列品种均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灌与不同带距微喷施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吴国华, 陈喜靖, 赵培, 喻曼, 张慧敏, 李国安
    2019, 60 (8):  1375-13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1
    摘要 ( 186 )   HTML ( 1 )   PDF(3435KB) ( 787 )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设计流灌和不同带距软管微喷施肥,以传统施肥方式为对照,比较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将肥料溶解通过流灌和微喷的方式对水稻进行灌溉施肥,各处理水稻前期叶绿素值差异不大,后期差异增大;流灌和微喷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最高苗、有效穗数量;各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微喷管距0.6 m时,施肥均匀度比较高,各项指标表现良好,管距1.0、1.4 m表现也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低成本的1.4 m带距布设。流灌处理总体表现好于对照,但逊于微喷处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密度和施氮量对水稻甬优7850分蘖动态与产量的影响
    金芝辉, 柴有忠, 王起
    2019, 60 (8):  1378-13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2
    摘要 ( 236 )   HTML ( 2 )   PDF(1728KB) ( 798 )  
    以超级稻甬优7850为材料,研究了4种移栽密度(11.25万、15.00万、18.75万、22.50万丛·hm-2)和3种施氮量(纯氮180、225、270 kg·hm-2)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最高苗数逐渐增加,有效穗数先增后减;成穗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少,每穗总粒数、结实率随着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产量随着密度和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保持稳定。根据试验结果,密度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主要性状有显著影响,在密度18.75万丛·hm-2、施纯氮量225 kg·hm-2的条件下有利于甬优7850获得高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咪鲜胺对杨梅的残留试验
    赵梅勤, 梁赤周, 徐雅飞, 陈淑娟
    2019, 60 (8):  1381-138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3
    摘要 ( 296 )   HTML ( 8 )   PDF(1807KB) ( 885 )  
    通过降解动态试验及最终残留量试验可知,咪鲜胺在杨梅上的半衰期为3.7~8.4 d,最终残留量总体符合施药浓度高、施药次数多、采样间隔短则最终残留量高,施药浓度低、施药次数少、采样间隔长则残留量低的规律,最终残留量与施药浓度、施药次数、采样间隔时间直接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蝉花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黄小忠, 高大响, 张雪松, 宋刚, 曾凡乐
    2019, 60 (8):  1385-13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4
    摘要 ( 262 )   HTML ( 2 )   PDF(2105KB) ( 900 )  
    利用水提法对野生蝉花进行多糖提取,通过预浸泡时间、超声时间、料液比等不同提取条件的试验,探索不同因子对蝉花多糖提取的影响,以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60 ℃的提取温度下,预浸泡的加水量20倍、超声时间45 min、预浸泡时间6.5 h时,蝉花多糖的提取率得到提高,达27.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响应面结合模糊评价优化青芋片热风联合微波脆化工艺
    喻远东, 李清明, 邓洁红
    2019, 60 (8):  1388-139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5
    摘要 ( 221 )   HTML ( 0 )   PDF(4755KB) ( 986 )  
    本研究优化了青芋片热风联合微波脆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青芋片加工工艺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其进行感官评分,旨在确定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青芋脆片感官评价得分的影响顺序为:微波脆化时间>热风干燥时间>热风干燥温度,当微波脆化时间为70 s、热风干燥温度为87 ℃、热风干燥时间为41 min时所得产品感官得分最高,此时产品色泽淡黄、香脆可口。本研究为生产高品质的青芋脆片食品提供了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山药中10种杀菌剂残留
    朱丽婷, 王华珍, 王峰, 陈志民, 卢军, 黄梅英, 章舒祺
    2019, 60 (8):  1394-13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6
    摘要 ( 229 )   HTML ( 0 )   PDF(2283KB) ( 875 )  
    建立了同时测定山药中多菌灵、嘧霉胺等10种杀菌剂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PSA分散固相净化,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在10.0 μg·kg-1添加浓度时,回收率为88.6%~105.5%,相对标准偏差为2.7%~8.3%,10种化合物检测限为0.05~0.31 μg·kg-1,定量限为0.10~0.62 μg·kg-1。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山药中杀菌剂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4月1日低温霜冻对浙江省茶叶生产的影响
    孟仲, 杨栋, 金志凤, 王治海, 陆德彪
    2019, 60 (8):  1397-140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7
    摘要 ( 238 )   HTML ( 2 )   PDF(5691KB) ( 872 )  
    基于浙江省2 334个自动气象站及3个茶园小气候站逐小时气温资料,依据QX/T 410—2017《茶树霜冻害等级》标准,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和评估2019年4月1日低温霜冻过程对春茶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低温霜冻属于典型的辐射型霜冻,主要发生在浙中北的绍兴、杭州、宁波平地和山谷茶园,且山谷茶园受灾更重;霜冻害指数分析结果与农业局灾情统计及实地调研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茶叶低温霜冻害影响快速评估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周桂夙, 管弦, 刘朋朋, 查应惠, 和敏, 字文强, 王宇航, 刘修勇, YIN Xin-hua
    2019, 60 (8):  1401-14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8
    摘要 ( 227 )   HTML ( 0 )   PDF(3471KB) ( 897 )  
    针对当前云南部分甘蔗种植区存在重氮轻钾、肥料利用率较低的现象,探讨优化施肥、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与常规肥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减氮增钾、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为试验处理,对甘蔗养分含量、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收获甘蔗后的土壤养分中,常规施肥的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影响;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处理下,收获甘蔗后土壤中有机质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土壤中速效养分均显著低于其余两个处理。在农艺性状上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处理下,甘蔗在株高、节距、茎围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有效促进甘蔗生长。在甘蔗主要生育期中,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后,甘蔗的含氮量、含磷量及含钾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减氮增钾处理,甘蔗产值为43 710元·hm-2,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对与常规施肥处理及减氮增钾处理,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后,甘蔗品质显著提高,蔗糖糖分含量增加,提高榨出汁的锤度,蔗汁品质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播期和密度对夏大豆南农47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胡哲, 杨红燕, 卢健, 王吴斌, 张英虎
    2019, 60 (8):  1406-14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39
    摘要 ( 240 )   HTML ( 1 )   PDF(2412KB) ( 837 )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播期,副因素为密度,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大豆品种南农47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农47的产量在播期6月10—22日间差异不显著,6月22日后播种,产量显著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播期的延迟呈下降趋势,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盐城地区,南农47在6月10日左右播种,667 m2密度为2.08万株时,产量最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其值分别为194.45 kg和43.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乡村振兴战略下恩施州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孙元鹏,袁知洋,刘于思,熊晚珍,孙志国
    2019, 60 (8):  1408-14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0
    摘要 ( 265 )   HTML ( 1 )   PDF(1962KB) ( 1014 )  
    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好、生态质量好、综合结构质量好,其根本在于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保护与运用农业知识产权,能推进中药材等传统产业知识化与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中药材道地性保护与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提升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恩施州中药材资源与产业概况,研究其农业知识产权资源,探讨该州道地药材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并提出九点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韦内生真菌SW-7产黄色素的发酵条件
    裴枭鑫, 吴迪, 李玉芳, 袁彦彦, 刘俊林
    2019, 60 (8):  1413-14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1
    摘要 ( 213 )   HTML ( 1 )   PDF(1901KB) ( 940 )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植物内生真菌(SW-7)产黄色素发酵条件进行优选。通过液体培养在四种培养基中选择发酵所合适的培养基,以菌丝菌体产量和黄色素产量为因变量,摇床转速、初始pH、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自变量,优选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4种培养基中选择PDA培养基为石韦内生真菌(SW-7)发酵培养基,以L16(45)正交试验设计选择出适合于(SW-7)产生黄色素物质的基本条件为转速160 r·min-1、pH值5、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10 d。经验证,在该条件下,真菌菌体为7.68 g·L-1,色素吸光度为1.716,菌体生长量和色素产量皆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影响
    郑剑超, 董飞, 陈烨华, 智雪萍
    2019, 60 (8):  1415-141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2
    摘要 ( 257 )   HTML ( 4 )   PDF(1912KB) ( 931 )  
    研究基于菇渣废料不同基质配比对设施西葫芦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春葫1号和越冬寒玉为试材,设计5个不同基质配比,包括V5大料∶珍珠岩5∶5,V6大料∶珍珠岩6∶4,V7大料∶珍珠岩7∶3,V8大料∶珍珠岩8∶2,V9大料∶珍珠岩9∶1,大料为菇渣和泥炭土1∶1混合。结果表明,两品种在不同基质配比下的茎粗、叶长、叶宽、根长、根鲜重、单叶鲜重和茎鲜重均以V7处理较高,使植株地下部与地上部生长更为协调,叶片SPAD值和氮含量以V7处理较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也以V7处理较高,所以最终两品种产量均以V7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配方全溶肥料滴灌施肥法对葡萄产量、品质和肥料养分产投率的影响
    陶云彬, 杨佳佳, 章哲, 章日亮
    2019, 60 (8):  1418-14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3
    摘要 ( 210 )   HTML ( 0 )   PDF(1890KB) ( 789 )  
    根据葡萄对氮、磷、钾及微量营养元素需求特性,在葡萄一个生产周年内,以基肥为基础,追肥前期选用30-10-10+Te配方(N 30%,P2O5 10%,K2O 10%,Te为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不详),中后期选用 20-10-10+Te配方(N 20%,P2O5 10%,K2O 10%,含Te)的全溶肥料,采用滴灌施肥法施肥,研究配方全溶肥料+滴灌施肥法节本提质增效的效果。连续5年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单粒重、单穗重、糖度和产量明显提高,平均增产率达到10%以上,每年667 m2省工节本增收3 000 多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等N量投入的情况下,667 m2 P2O5投入量减少了6 kg,K2O减少了4 kg,化肥养分产出投入率N提高9.26百分点,P2O5提高 11.48百分点,K2O提高 27.22 百分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滴施自配水溶肥对甜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奚辉, 陈喜靖, 景金富, 沈阿林
    2019, 60 (8):  1420-142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4
    摘要 ( 201 )   HTML ( 0 )   PDF(2727KB) ( 778 )  
    以甜椒常规撒施滴灌清水为对照,通过测定甜椒产量和品质,研究了滴施自配水溶肥对甜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撒施滴灌清水相比,滴施自配水溶肥提高了甜椒产量,增产30.5%;提高了果实的VC、可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改善了甜椒果实品质;减少了肥料的使用,节肥2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桃品种引选及生物学性状评价
    洪莉, 陈令会, 董军
    2019, 60 (8):  1422-14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5
    摘要 ( 229 )   HTML ( 0 )   PDF(2304KB) ( 836 )  
    通过对引进的16个桃品种在台州地区物候期、生长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比较表明,在3个早熟品种中,优系春蜜综合表现最好,其成熟期最早,生长量、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和产量均优于其他两个早熟品种。在5个中晚熟水蜜桃品种中,赤月在生长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上表现最优,而湖景蜜露则在产量上表现最优。至于6个黄桃品种中,锦香黄桃成熟期最早,含糖量、固酸比和产量表现也最好;而黄金蜜4号在单果重和着色上表现最好,产量上仅次于锦香黄桃。2个蟠桃品种对比研究表明,玉露蟠桃在生长量、可溶性固形物和产量均优于早露蟠桃。通过对16个桃品种总的综合性状的比较筛选认为,早熟桃品种优系春蜜、中晚熟桃品种赤月和湖景蜜露、黄桃品种锦香黄桃和黄金蜜4号、蟠桃品种玉露蟠桃在台州地区表现较优,适合在台州地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田县杨梅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瑜, 胡豹, 陈微微
    2019, 60 (8):  1426-142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6
    摘要 ( 265 )   HTML ( 0 )   PDF(1952KB) ( 859 )  
    立足于浙江省青田县杨梅农业机械应用现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全面剖析当前杨梅机械化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出青田县发展杨梅生产机械化的优势,提出青田县杨梅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思路对策,为杨梅生产机械化进程提供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的科学参考,进而从产业化层面加速推进杨梅产业机械化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有机肥对莴笋产量的影响
    项玉英, 赖小芳, 王伯诚, 陈伟强
    2019, 60 (8):  1429-14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7
    摘要 ( 224 )   HTML ( 0 )   PDF(1941KB) ( 921 )  
    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莴笋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生物有机肥绿施优或地欣的处理比对照不施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增产达2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柑橘产业提升对策的探讨
    柏德玟, 姚莹, 童琦珏
    2019, 60 (8):  1431-14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8
    摘要 ( 263 )   HTML ( 4 )   PDF(2236KB) ( 934 )  
    通过分析浙江省柑橘生产历史,把脉现状,总结经验,剖析问题,提出进一步稳定提升发展浙江柑橘产业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宫川蜜橘成年果树的营养需求特征
    马进川, 邹平, 俞巧钢, 丁潮洪, 周大云, 孙万春, 叶静, 马军伟
    2019, 60 (8):  1435-143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49
    摘要 ( 244 )   HTML ( 0 )   PDF(3487KB) ( 929 )  
    在不同时间点对宫川蜜橘成年果树叶片中N、P、K、Ca、Mg、B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果实产量及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宫川蜜橘叶片中各营养元素含量随生长呈现动态变化。整个生育期内,叶片中N∶K∶P∶Ca∶Mg∶B比例均值为1.00∶0.07∶0.33∶0.83∶0.11∶1.13×10-4。根据柑橘果实产量、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指标,估算出单产果实22 500 kg·hm-2时的合理施肥量为N 750~885 kg·hm-2,P2O5 195~225 kg·hm-2,K2O 270~330 kg·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鲜食枣品种在舟山设施栽培引种试验
    郑锡良, 任海英, 邱立军, 张淑文, 梁森苗, 戚行江
    2019, 60 (8):  1439-14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0
    摘要 ( 262 )   HTML ( 0 )   PDF(2029KB) ( 1015 )  
    2012年引进蜂蜜罐、美人指枣、伏脆蜜、沾化冬枣等4个鲜食枣品种在舟山设施栽培试种,试验结果表明,其生长、结果等综合性状良好:4个鲜食枣品种单果重为6.65~14.98 g,可食率为97.3%~98.8%,总糖含量为8.73%~19.07%,可滴定酸含量为0.26%~0.48%,VC含量为896.7~4 452.2 mg·kg-1,果肉酥脆、甜度适中、汁液多而甜、口感优良。设施栽培条件下丰产稳产,4个品种单株产量为6.84~7.63 kg,且裂果率仅为2.6%~4.5%,果实商品性好,经济效益显著,适宜在舟山地区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葵品种比较试验
    潘美红, 惠林冲, 陈微, 薛萍, 李威亚, 何林玉, 陈振泰, 缪美华, 杨海峰
    2019, 60 (8):  1444-14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1
    摘要 ( 201 )   HTML ( 1 )   PDF(1932KB) ( 816 )  
    对6个秋葵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生育特性、形态特征、果实性状、产量表现进行了相关测定,结果表明,连秋葵1号采收期早、整齐度好、产量高,综合表现好,适合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莓安全性调查与基地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化初探
    王剑, 王笑, 崔丽利, 钟莺莺, 沈岚, 连瑛, 吴愉萍
    2019, 60 (8):  1446-144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2
    摘要 ( 244 )   HTML ( 5 )   PDF(2561KB) ( 799 )  
    通过对宁波市场8个代表性超市和水果连锁店及2个基地的草莓样品采集,进行221项农药残留分析,旨在为草莓安全消费提供参考,并对草莓农残标准、理化指标进行对比,探索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技术标准化,促进草莓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肥料类型与用量对春马铃薯产量性状及效益的影响
    黄洪明, 吴美娟, 吴早贵, 祝玮, 张慧
    2019, 60 (8):  1450-14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3
    摘要 ( 268 )   HTML ( 1 )   PDF(2009KB) ( 884 )  
    针对春马铃薯生产中施肥量大,氮、磷、钾配比不合理的现状,进行不同肥料类型与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保持常规施肥的氮、钾用量不变,适当减少复合肥用量,增加尿素和硫酸钾的用量,对春马铃薯产量和结薯性状影响不大,但有利于提高效益,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增加钾的用量,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效益。春马铃薯生产以每667 m2施复合肥100~125 kg作基肥,在覆盖地膜前畦面撒施尿素15 kg、硫酸钾25 kg,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高羊茅种子性状对供水次数与施肥期的响应
    梁丹妮, 龚振德, 兰剑, 陈祖春, 吴月琴, 谢应忠, 何亚丽
    2019, 60 (8):  1453-145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4
    摘要 ( 165 )   HTML ( 0 )   PDF(2867KB) ( 718 )  
    以高羊茅品种沪坪1号2年生植株为材料,进行籽粒生产的施肥期和供水次数的田间裂区试验,研究宁夏北部平罗地区高羊茅种子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施肥期处理显著影响植株色泽、无效分蘖株高和籽粒产量。秋季施肥使植株色泽深绿,春季施肥使无效分蘖株高显著提高。籽粒产量以春季一次性施肥最高,比秋季一次性施肥(秋)及秋春两季各施一半肥料的处理(秋+春)的籽粒产量提高25%。不同供水次数对每小穗小花数有显著影响,供水3和4次的小花数显著高于供水2次;供水次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籽粒产量以供水3次为最高。两因子的互作效应对瘪籽率的影响显著,以灌水4次和春季一次性施肥处理组合最高(25%)。由于供水次数和施肥期两因子互作效应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即为两因子籽粒产量最高水平组合,即供水3次(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和春季(返青期)一次性施肥,其籽粒产量为1 957 kg·hm-2,具有生殖枝数5.19×106·hm-2,每穗小穗数66.7个,每小穗小花数6.9个,穗粒数156.4粒,千粒重2.32 g。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巨桉中幼林施肥效果试验
    何祯, 王宗星, 冯博杰, 李贺鹏, 高智慧
    2019, 60 (8):  1458-14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5
    摘要 ( 160 )   HTML ( 0 )   PDF(1985KB) ( 768 )  
    通过对7年生巨桉中幼林进行施肥试验,研究施肥组合对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和尿素对巨桉中幼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树高、材积生长的影响复合肥大于尿素,对胸径生长的影响尿素大于复合肥,适宜处理组合为复合肥100~200 g·株-1、尿素20~100 g·株-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西瓜炭疽病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技术
    孙玉燕, 范敏, 何艳军
    2019, 60 (8):  1460-14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6
    摘要 ( 304 )   HTML ( 5 )   PDF(4087KB) ( 857 )  
    西瓜炭疽病是由瓜类炭疽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目前西瓜炭疽病抗性鉴定的方法主要是苗期喷雾法,本研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的方法(点滴法)对12份西瓜种质材料进行炭疽病抗性鉴定。具体方法为配置好孢子浓度为1×106的长岭西瓜炭疽病菌液,采取西瓜植株的第四片真叶置于铺好湿润吸水纸的塑料盒中,利用微量移液器将10 μL菌液点滴在叶面上,盖上透明塑料盖,置于温度为25 ℃,湿度为90%的光照培养箱中,保持黑暗48 h后给予正常的光照,5 d后调查发病情况。利用平均病斑直径及发病率进行鉴定评价,共获得长岭西瓜炭疽病菌免疫材料1份(PI368509)、抗病材料1份(PI278038)及中抗材料1份(Sun sweet)。与喷雾法接种鉴定相比,离体叶片接种鉴定具有不损伤植株、节省菌液、接种标准一致、不会产生病原菌扩散的优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柑橘黄龙病植株叶片中脉内生真菌多样性
    张利平, 黄振东, 蒲占胥, 鹿连明
    2019, 60 (8):  1463-14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7
    摘要 ( 276 )   HTML ( 2 )   PDF(2068KB) ( 1121 )  
    从柑橘黄龙病植株叶片中脉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21株,经分子鉴定属于11个属,优势菌群是炭疽菌属。从健康植株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35株,经分子鉴定属于18个属,优势菌群同样是炭疽菌属。黄龙病植株内生真菌数量和种类都少于健康植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寄主植物提取液对斜纹夜蛾行为的调节作用
    王占娣, 邱乐, 刘美竹, 王诗琪, 李太良, 史云东
    2019, 60 (8):  1466-14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8
    摘要 ( 236 )   HTML ( 0 )   PDF(3337KB) ( 830 )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白菜、石斛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蒸馏水提取液对斜纹夜蛾4~5龄幼虫行为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白菜和石斛在5种溶剂中的提取液对斜纹夜蛾均有一定程度的引诱效果。不同植物提取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最佳引诱效果存在差异,白菜和石斛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最佳引诱效果的试剂为二氯甲烷,最佳引诱浓度为1 g·mL-1。试验结果充分证实白菜和石斛提取液中存在有可用于斜纹夜蛾幼虫绿色防治的先导化合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硬脂酸改性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蛋白对其抗紫外线作用及杀虫活性的影响
    谢烽, 林婷, 胡斌, 朱瞬瞬, 陈梦丽, 乔丽雅, 朱国念
    2019, 60 (8):  1470-14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59
    摘要 ( 222 )   HTML ( 2 )   PDF(3247KB) ( 796 )  
    以硬脂酸为改性剂,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ringiensis,Bt)伴孢晶体蛋白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改性前后的Bt伴孢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成功接枝到Bt伴孢晶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约20~40 nm的保护膜,能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穿透,降低紫外线导致晶体蛋白的变性作用,保持Bt伴孢晶体的杀虫活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硬脂酸表面改性后的Bt伴孢晶体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明显优于32 000 IU·g-1 Bt可湿性粉剂,与目前常用的化学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效接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个烟草品种的烟草黑胫病潜育期
    曾乙心, 金福财, 熊正兴, 何永宏
    2019, 60 (8):  1473-14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60
    摘要 ( 234 )   HTML ( 0 )   PDF(2439KB) ( 823 )  
    试验探索云南4个主要栽培烟草品种的烟草黑胫病潜育期。结果显示,红花大金元潜育期最短,为9 d;其次是云烟87和云烟85;K326潜育期最长,为21 d,不同品种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性不同,抗性越高,潜育期越长,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农业职业院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路径探析
    陈凡学, 孙兴民, 钱多
    2019, 60 (8):  1474-14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61
    摘要 ( 264 )   HTML ( 0 )   PDF(2099KB) ( 872 )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针对目前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农科大学生“离农”现象较多以及乡村基层干部引领乡村振兴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研究、形成可行高效的乡村人才振兴路径。采用文献研究、制度设计和实证分析等方法,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形成较为完整的路径。提出培养农科大学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产业引领人才和培优乡村管理干部等举措和路径。农业职业院校作为“三农”发展的排头兵,在服务人才振兴,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和条件,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A组轮状病毒结构蛋白VP7
    王蓓蕾, 孙爱群, 李司
    2019, 60 (8):  1477-14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62
    摘要 ( 172 )   HTML ( 0 )   PDF(3234KB) ( 836 )  
    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某些幼龄动物患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给家畜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VP7蛋白是RV最外层的糖蛋白,具有强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本研究构建了重组家蚕杆状病毒BmNPV-VP7,并分别感染家蚕细胞、家蚕5龄幼虫以及蚕蛹。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重组病毒感染的家蚕细胞、5龄幼虫以及蚕蛹中均检测到35 ku的特异性条带,说明成功表达了VP7蛋白。ELISA检测结果显示,VP7蛋白在家蚕细胞和蚕蛹中的表达分别在感染后第5天和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而在家蚕5龄幼虫中,VP7蛋白表达量不高。家蚕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我们构建的重组家蚕杆状病毒BmNPV-VP7在家蚕生物反应器中成功表达了VP7蛋白,为A组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小鼠膀胱癌正位模型的建立及纳米载药体系研究
    于肖肖, 李丹丹, 高基民
    2019, 60 (8):  1482-148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63
    摘要 ( 211 )   HTML ( 0 )   PDF(3732KB) ( 849 )  
    为了更好的监测小鼠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构建了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膀胱癌细胞系和小鼠膀胱癌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直接监测肿瘤生长情况。为了寻找纳米载药体系对小鼠膀胱癌的治疗,使用光热、免疫、化疗联合进行治疗。构建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双报告质粒,慢病毒包装后感染小鼠膀胱癌MB49细胞,流式细胞术单细胞分选,成功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MB49细胞系。通过尿道将细胞注入膀胱中,构建小鼠膀胱癌正位模型。利用明胶包裹的单壁碳纳米管包载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阿霉素处理小鼠膀胱癌皮下模型,使用过程中利用近红外光进行照射,从而达到光热、免疫、化疗联合治疗的效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小鼠膀胱癌正位模型,纳米载药体系对小鼠膀胱癌有一定治疗效果,为后续膀胱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省肉羊养殖成本与收益分析
    刘建贝, 刘佳慧, 李珍
    2019, 60 (8):  1485-148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864
    摘要 ( 268 )   HTML ( 1 )   PDF(56431KB) ( 1222 )  
    整理2009—2018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构建模型,利用Eviews 8.0软件,分析影响河北省肉羊成本收益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河北省肉羊养殖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增加并且与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比相当;净利润与成本利润率波动大。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对净利润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主产品产量>饲料费>仔畜费>平均出售价格>人工成本。可通过加大力度促进标准化养殖、有针对性的实施养殖小区建设、完善价格监控机制、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等一系列举措,促进河北省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养殖收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