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0, 61 (5):  816-816. 
    摘要 ( 131 )   PDF(2650KB) ( 8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省蔬菜商业化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薄永明
    2020, 61 (5):  817-82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01
    摘要 ( 368 )   HTML ( 360 )   PDF(1143KB) ( 1171 )  
    概述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企业增加投入开展商业化育种情况;分析优秀育种人才短缺、商业化育种材料缺乏、育种经费投入不足、育种基地设备不足等商业化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制定蔬菜企业发展和商业化育种目标,引进科研人才、建立育种团队,收集种质资源、开展商业化育种,建设科研基地、完善育种设施,建立生态测试点、科学评价新品种,加大育种资金投入、确保育种资金需求,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等开展蔬菜商业化育种的路径。阐明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优势制种基地、完善质量控制技术、创立企业品牌、网络推广销售等开发企业商业化育成品种、推进蔬菜商业化育种措施。提出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引导蔬菜企业育种,设立种业专项资金、支持蔬菜商业化育种,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等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豆类蔬菜种业管理措施探讨
    施俊生
    2020, 61 (5):  822-8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02
    摘要 ( 263 )   HTML ( 2 )   PDF(1112KB) ( 961 )  
    长豇豆、菜豆、菜用大豆、菜用豌豆和菜用蚕豆等为我国重要的豆类蔬菜,在我国蔬菜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阐述了我国豆类蔬菜种业现状,包括我国和浙江省豆类蔬菜的种植面积、产值等;剖析了当前我国豆类蔬菜种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加强种业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蔬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探讨
    杨新琴, 丁检, 胡美华, 杜叶红, 周佳燕
    2020, 61 (5):  825-82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03
    摘要 ( 474 )   HTML ( 7 )   PDF(1113KB) ( 1229 )  
    阐述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与特点,分析研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浙江蔬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蔬菜种子认证试点完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探讨
    王婉婷, 薄永明, 吴伟, 邹文雄
    2020, 61 (5):  828-83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04
    摘要 ( 278 )   HTML ( 0 )   PDF(1141KB) ( 997 )  
    种子质量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是种子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种子企业建立和完善的质量技术控制体系,以保障生产优质的种子。本文主要介绍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提高种子质量意识,探讨建立包括种子质量控制指标、亲本质量确认、加强苗期管理和田间管理、种子采收与收购、种子加工分级、种子包装贮藏、分子辅助检测纯度,以及建立档案等内容的蔬菜种子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从而确保生产、销售高质量的蔬菜种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葡萄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
    周加加, 梅英婷, 任霞霞, 孙彩霞, 王强
    2020, 61 (5):  833-83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05
    摘要 ( 466 )   HTML ( 3 )   PDF(1203KB) ( 1125 )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但在品质、贸易等方面缺乏竞争力,现行葡萄标准体系也缺少体现提质增效的规范。因此,健全我国葡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管控标准体系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我国葡萄的种植及贸易现状,归纳了葡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梳理了我国现行的与葡萄生产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并对我国葡萄全程管控标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瓜菜品种
    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2019年度十大优秀品种
    施俊生
    2020, 61 (5):  838-8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06
    摘要 ( 310 )   HTML ( 2 )   PDF(1112KB) ( 912 )  
    2019年,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围绕攻关目标,在西兰花新品种选育上取得重要进展。经分布在全国不同生态区一、二级测试点的联合测试测评,结合示范应用单位反馈意见,经专家会商,推选出2019年度十大优秀西兰花新品种(组合)浙青75、台绿5号、中青16号、碧绿6号、KR1903、青城5544、沪绿88、鑫绿65、国王11和美青90。简介十大优秀西兰花新品种的表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SSR标记鉴定甜瓜流星翡翠的种子纯度
    武婷, 郭诚, 巫水钦, 俞洋, 钟六凤, 俞金龙
    2020, 61 (5):  841-84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07
    摘要 ( 273 )   HTML ( 0 )   PDF(2355KB) ( 986 )  
    为建立一套高效、准确、成本低的室内流星翡翠杂交种种子纯度检测技术体系,以甜瓜杂交种流星翡翠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124对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标记)引物筛选出流星翡翠及其父母本材料间多态性引物共3对,分别为GCM90、GCM92和GCM119。利用这3对多态性标记引物进行甜瓜杂交种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鉴定结果为99.65%,表明本研究筛选的3对SSR标记可以快速鉴定甜瓜流星翡翠的种子纯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秋季番茄栽培品比试验
    赵娟, 王莉萍, 张同燕, 陈珺, 卫亮, 姚蒋
    2020, 61 (5):  843-8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08
    摘要 ( 311 )   HTML ( 3 )   PDF(1116KB) ( 946 )  
    对新引进番茄品种浦粉7号、浙粉702、农博粉霸1639、农博粉霸1533、申粉19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鉴定其早熟性、生长势、丰产性、商品性和利用价值。结果显示,秋番茄有机栽培需注重果实转色,故挑选早熟品种申粉19、浙粉702;浦粉7号口味偏酸,果实最大,有丰产潜力,抗枯萎病、抗病毒病、抗灰霉病,性状优良,适合秋季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D)番茄品种奥美拉1618的选育
    王荣青, 周国治, 叶青静, 姚祝平, 阮美颖
    2020, 61 (5):  846-8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09
    摘要 ( 301 )   HTML ( 2 )   PDF(1116KB) ( 867 )  
    抗病品种的选育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奥美拉1618是以T12-041A为母本,以T12-055A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技术选育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果实商品性优良、综合抗性强的特点,同时可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灰叶斑、番茄花叶病毒(ToMV)、枯萎病,中抗冠状根腐,适宜在我国喜食红果而TYLCVD发生严重的地区种植,尤其是我国华南地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型西瓜品种提味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赵道松, 卯茆, 杜向阳, 刘惠娟, 王瑞琦, 王群, 薄永明
    2020, 61 (5):  848-8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0
    摘要 ( 380 )   HTML ( 12 )   PDF(1132KB) ( 1158 )  
    提味是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杂交一代西瓜品种。该品种中熟,植株长势中等,春季全生育期115 d,果实发育期约45 d;近圆球果,果皮底色浅绿,覆盖墨绿色锐齿条纹,平均单果质量6.5 kg,肉色粉红,肉质细嫩松脆,多汁爽口,风味佳,可溶性固物形含量中心12.0%~13.0%,边缘8.6%~9.0%。适宜浙江省和江苏东台周边地区春季大棚种植,夏秋季也可栽培。春季宜“三膜”覆盖栽培。坐果前宜减少肥水、控制植株长势。适当施钙肥,保障坐果,防裂果和空心。采用爬地栽培,三蔓整枝,宜在15~16节位坐瓜。采收前10 d停施肥水。春季一般产量约45 t·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辣椒CMS不育材料不同生育期光合和生理特性
    柴伟国, 忻雅, 肖文斐, 裘劼人
    2020, 61 (5):  852-85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1
    摘要 ( 524 )   HTML ( 56 )   PDF(1501KB) ( 1000 )  
    为探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发现保持系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盛果期>初果期>初花期>苗期,同期不育系经授粉坐果后,其净光合速率特性与保持系相近,未坐果的不育系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低于保持系。对不同生育期四分体期花蕾进行生理特性分析,发现不育系花蕾可溶性糖、游离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保持系;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同期不育系,并且逐渐增高;不育系脯氨酸含量在初花期较高,初果期含量大幅下降,旺果期含量更低;不育系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明显高于保持系,且呈持续增强趋势,保持系POD和PPO活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减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菜用秋大豆浙鲜85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傅旭军, 朱丹华, 袁凤杰, 郁晓敏, 朱申龙, 杨清华, 金杭霞
    2020, 61 (5):  855-8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2
    摘要 ( 369 )   HTML ( 2 )   PDF(1098KB) ( 894 )  
    浙鲜85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A1759为母本,亚9900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秋大豆品种,具有生育期较早、丰产性好、品质较优等特点。单株有效荚数42.9个,标准荚长5.5 cm、荚宽1.3 cm,百荚鲜质量279.0 g,百粒鲜质量77.8 g,新鲜籽粒淀粉含量3.5%,可溶性总糖含量2.9%;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 株系、SC18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74.3 d,一般产量9.750 t·hm-2,适宜在浙江及周边省份作菜用秋大豆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瓠瓜新品种在浙中地区的品比试验初报
    丁宇锋, 徐恒辉, 徐诚, 张欢欢, 周万管
    2020, 61 (5):  857-85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3
    摘要 ( 297 )   HTML ( 3 )   PDF(1096KB) ( 961 )  
    为筛选适合浙中地区设施栽培的瓠瓜优良品种,以致富为对照,对引进的几个瓠瓜品种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美优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早熟,耐低温、弱光能力强,嫩瓜长约25 cm,单瓜重约600 g,瓜条亮绿、粗细均匀,平均产量69.470 t·hm-2,比对照增产5.4%,平均采收期129 d,比对照长6 d,适宜在浙中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中地区绿领9号等菜用大豆品比试验
    朱丽娜, 曹春信, 方桂清
    2020, 61 (5):  859-8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4
    摘要 ( 305 )   HTML ( 0 )   PDF(1098KB) ( 941 )  
    为促进浙中地区菜用大豆产业发展,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对引进的6个菜用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领9号和衢春豆1号2个菜用大豆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突出,较适合浙中地区春季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州茄子越冬长季节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陈海平, 周洪, 赵永彬, 董荷玲
    2020, 61 (5):  861-8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5
    摘要 ( 439 )   HTML ( 2 )   PDF(1097KB) ( 915 )  
    在台州对8个茄子品种进行越冬长季节栽培试验,结果筛选出了长生709和紫盈2个品种,综合表现优于对照浙茄1号,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波春季加工型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高天一, 陈纪算, 任锡亮, 王超, 孟秋峰, 王洁
    2020, 61 (5):  863-8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6
    摘要 ( 300 )   HTML ( 0 )   PDF(1098KB) ( 947 )  
    对9个白菜品种进行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以主要性状、产量、最大叶参数、抗病性等作为筛选指标,通过综合比较,最终筛选出黑帅和高脚苏州青,是适宜宁波地区春季种植的加工型白菜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用玫瑰丰花1号在闽东高山区种植及干花营养成分表现
    刘新永, 李爱萍, 刘旭锟, 徐晓俞, 李程勋, 张薇, 袁家雄, 陈春金
    2020, 61 (5):  865-86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7
    摘要 ( 375 )   HTML ( 1 )   PDF(1133KB) ( 959 )  
    测定丰花1号玫瑰花朵中氨基酸、矿质元素及多种活性成分及含量。研究表明,丰花1号玫瑰植株生长旺盛,第二年667 m2鲜花产量为100 kg,开花期50 d左右,能适应闽东地区的高山气候。经测定,花朵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0.80%。活性物质含量中,多糖为1.76%,黄酮为5.14%,多酚为14.3%,每100 g含维生素C 58.7 mg;中微量元素含量中,钙、镁含量分别为2.01、2.40 g·kg-1,铁、锌、铜含量分别为108.0、23.3和8.2 mg·kg-1;4种重金属含量及4种农药残留均符合相关标准。综合评价认为,闽东高山区玫瑰花的多种活性成分及中微量元素含量较高,且食用安全,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咸水灌溉下沙地设施温室番茄品种比选试验
    郑剑超, 张延磊, 董飞, 陈烨华, 智雪萍
    2020, 61 (5):  869-87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8
    摘要 ( 260 )   HTML ( 0 )   PDF(1114KB) ( 936 )  
    为解决微咸水灌溉下设施温室番茄品种抗盐碱性弱、适应性差、效益低等问题,以当地常规品种金鹏8号为对照(CK),开展微咸水灌溉下沙地设施温室番茄品种比选试验。结果表明,株高以园艺504和金鹏名扬较高,茎粗以浙粉较粗,根长以园艺504较长,功能叶的SPAD值和氮含量均以园艺504较高。最终产量上,园艺504、哈特斯顿、浙粉分别比CK显著增产40.5%、25.6%、20.9%。综合表现上以园艺504较优,可在南疆微咸水灌溉下沙地设施温室中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萧山区大蒜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沈柏尧, 王华英, 许楚楚, 李水凤
    2020, 61 (5):  871-8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19
    摘要 ( 287 )   HTML ( 0 )   PDF(1099KB) ( 950 )  
    引进12个大蒜新品种,以美国花旗西洋大蒜为对照,在萧山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LEE1709株型直立紧凑、生长快速、叶肉厚、产量最高,抗病抗低温,综合性状最好,可替代对照美国花旗西洋大蒜在低温期种植示范;品种well可作为高温期主力品种,替代对照在高温期种植示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个辣椒品种在乌鲁木齐温室栽培比较试验
    陈烨华, 郑剑超
    2020, 61 (5):  873-8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0
    摘要 ( 448 )   HTML ( 2 )   PDF(1098KB) ( 967 )  
    进行新抗椒王、新抗9号、陇椒3号、神龙3号、航椒9号、航椒8号、航椒5号7个品种在乌鲁木齐设施基质栽培条件下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航椒9号、航椒8号农艺性状较好,航椒9号、新抗椒王叶绿素含量(SPAD值)、氮含量最高,从而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航椒9号、新抗椒王均为粗羊角形,且硬度中等,较受市场欢迎;产量新抗椒王、陇椒3号、航椒9号较高。综合表现新抗椒王、航椒9号优于其他5个品种,适合在乌鲁木齐设施基质栽培中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桃引种试验及园林应用
    王立如, 房聪玲, 范林洁, 徐绍清, 余正安, 胡志刚, 朱杰旦, 陈国海
    2020, 61 (5):  875-8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1
    摘要 ( 376 )   HTML ( 0 )   PDF(1195KB) ( 1053 )  
    在浙江慈溪沿海平原引进18个观赏桃品种,开展物候期、桃花主要形态特征、植株生长特性、新梢和叶片性状、果实性状、流胶病抗性等试验观察。结果表明,18个观赏桃品种均能适应当地种植,但表现差异较大。早花品种表现较好的有探春和迎春,中花品种表现较好的有报春、红叶龙柱、红垂枝,晚花品种表现较好的有鸳鸯垂枝、红菊花、绛桃、菊花桃、绯桃、红粉佳人、五宝桃。满天红和黄金美丽为花果兼用型品种,生产上可适当发展。观赏桃在观光园或公园景观设计中可依地形和景观需要,根据树型、花、叶的观赏效果选择适合的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瓜菜栽培
    甜樱桃砧木吉塞拉12号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探讨
    洪莉, 董军, 陈令会, 王云冰
    2020, 61 (5):  881-88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2
    摘要 ( 355 )   HTML ( 0 )   PDF(1136KB) ( 1133 )  
    以甜樱桃砧木吉塞拉12号当年生茎尖或茎段为试材,建立相应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氯化汞、消毒灵、84消毒液、次氯酸钠溶液等不同消毒剂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以MS(蔗糖30 g·L-1,琼脂6.0 g·L-1)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进行诱导培养和增殖培养;以1/2MS(蔗糖20 g·L-1,琼脂6.0 g·L-1)培养基添加IBA、IAA用于组培苗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0.1%氯化汞处理10 min的综合消毒效果较优,诱导率可达90%;MS+0.5 mg·L-16-BA +0.1 mg·L-1 IBA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4.1;1/2MS+0.5 mg·L-1 IAA+0.9 mg·L-1 I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92.3%,平均生根数4.00条,平均根长4.62 c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方地区樱桃砧木吉塞拉6号的组培快繁技术
    张益, 王琳, 郑佳铌, 王云冰, 洪莉, 董军
    2020, 61 (5):  884-8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3
    摘要 ( 357 )   HTML ( 8 )   PDF(1101KB) ( 1148 )  
    以南方樱桃砧木吉塞拉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用75%乙醇和0.1%HgCl2溶液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观察诱导效果。结果表明:75%乙醇溶液处理30 s+0.1%HgCl2处理8 min消毒效果较好,诱导成活率可达90%;增殖培养基以MS+0.8 mg·L-1 KT+0.1 mg·L-1 NAA为宜,增殖率达95%;生根培养基以1/2MS+0.1 mg·L-1 IAA+0.5 mg·L-1 IBA为宜,生根率达9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补光对茄子杭茄2010幼苗生长与养分积累的影响
    邵泱峰
    2020, 61 (5):  886-8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4
    摘要 ( 491 )   HTML ( 0 )   PDF(1975KB) ( 977 )  
    以杭茄2010茄子为试材,研究了每天补光4、8 h和自然光条件下茄子幼苗地上部形态、根系特征、生物量与养分积累。结果表明,补光显著提高了茄子幼苗茎粗、株高、叶宽、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同时也显著增加了根长、根表面积、根分支数,补光4 h效果好于8 h;补光35 d后,植株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综上,补光促进了茄子幼苗的生长和养分积累,提高了壮苗指数,其中以补光4 h为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密度与用肥量对鲜食夏大豆浙鲜19的影响
    章永根, 傅旭军, 俞慧明, 张海鹏, 金杭霞, 朱丹华
    2020, 61 (5):  890-8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5
    摘要 ( 311 )   HTML ( 1 )   PDF(1161KB) ( 1023 )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与施肥量对浙鲜19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种植密度,其次是施肥量;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株高、单株主茎节数、分枝数、秕荚数、1粒荚、2粒荚、3粒荚、总荚数、有效荚、3粒荚比例、鲜荚产量;施肥量因子弱显著影响株高、单株主茎节数、分枝数、秕荚数、2粒荚、总荚数、有效荚;二因子互作效应主要不同程度地影响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1粒荚数、总荚数、有效荚数等。高产组合为每667 m2种植18 000株以上,总施化肥量34.5 kg,其中底肥复合肥13.3 kg,苗期追施尿素7.9 kg、鼓粒期追施尿素13.3 kg。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菜苏州青施沼液替代化肥试验
    王德刚, 齐文, 何贤彪, 钱仲仓, 陈伟强, 杨子峰, 王伟
    2020, 61 (5):  893-89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6
    摘要 ( 514 )   HTML ( 0 )   PDF(1118KB) ( 1034 )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追施不同沼液量对青菜苏州青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替代化肥可使青菜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土壤有机质和pH值有所提高。当沼液用量为32.6 t·hm-2时,青菜产量增加15.7%,总糖含量提高15.0%,Vc含量提高3.0%,且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粮食安全标准,但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比常规化肥处理提高14.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洋葱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与对策
    何林玉, 惠林冲, 陈微, 杨海峰, 李威亚, 缪美华, 陈振泰, 潘美红
    2020, 61 (5):  896-8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7
    摘要 ( 462 )   HTML ( 3 )   PDF(1114KB) ( 1146 )  
    以洋葱鳞茎盘、种子、未开花薹、未开花蕾为外植体,以MS为基础培养基,探讨洋葱愈伤诱导和单倍体研究中具体组培操作方法;同时,对实验中外植体材料取样、接种方式、消毒方法等造成的真菌和细菌性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花薹外植体污染率最低,适合作为愈伤诱导外植体;接种后期出现的污染主要是因封口膜破裂造成的真菌性污染,可采用高温灭菌后的塑料膜封口。本研究结果可为洋葱快繁、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研究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叶飞华, 姚学良, 向文彬, 沈良, 章柏松, 朱亚平
    2020, 61 (5):  898-90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8
    摘要 ( 311 )   HTML ( 35 )   PDF(2750KB) ( 979 )  
    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在马铃薯生产中的试验表明,与普通白色PE地膜相比,不同品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等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8 μm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商品薯667 m2产量比普通白色PE地膜下降26 kg,收益减少143元。综合考虑普通地膜残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农膜回收处理成本等因素,认为8 μm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7 μm普通PE白色地膜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茭白秸秆果园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何圣米, 陈可可, 周佳燕, 胡齐赞, 董文其
    2020, 61 (5):  901-9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29
    摘要 ( 293 )   HTML ( 1 )   PDF(1117KB) ( 977 )  
    为了解决茭白产区的秸秆污染问题,在台州市黄岩茭白产区开展了茭白秸秆果园覆盖利用试验,果园畦面覆盖厚度5~8 cm,夏茭秸秆用于夏季降温,秋茭秸秆用于冬春季保温。试验结果表明,果园土壤覆盖茭白秸秆后,夏季土表最高温度平均下降6.78 ℃,地下10 cm处最高土温平均下降1.77 ℃;冬季土表最低温度平均上升0.74 ℃~2.77 ℃,地下10 cm最低土温平均上升0.65 ℃。茭白秸秆果园覆盖可以及时处理掉因季节性集中产生的茭白秸秆,可供各茭白产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厂化番茄穴盘育苗基质筛选试验
    周万管, 徐诚, 徐恒辉, 张欢欢, 丁宇锋
    2020, 61 (5):  903-9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0
    摘要 ( 439 )   HTML ( 2 )   PDF(1169KB) ( 1101 )  
    为筛选适合番茄穴盘育苗的无土栽培基质,使用椰糠、珍珠岩、泥炭等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搅拌均匀,混合配制成5种复合基质,用于番茄砧木(浙砧1号)穴盘育苗,测定基质理化性状、番茄出苗率、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T3处理(泥炭、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3:1:1)基质的理化性状各项指标与其他基质相比更能满足番茄育苗要求,并且用T3基质栽培的番茄出苗率高,干物质积累快,壮苗指数高,优于育苗常见配方(泥炭、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4:0:1)。表明泥炭、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3:1:1的基质可以替代普通育苗基质用于番茄穴盘育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溶肥料在大棚番茄东圣1329上的应用效果
    应霄, 吴春艳, 陈伟, 姚桂华
    2020, 61 (5):  906-9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1
    摘要 ( 257 )   HTML ( 0 )   PDF(1100KB) ( 979 )  
    在大棚番茄施用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植酸4种不同水溶性肥料,并以常规施肥及常规施肥加喷清水为对照,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大棚番茄上,施用水溶性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现状调查及其对策
    孙进, 周祥, 陈爱晶, 徐汉亿
    2020, 61 (5):  908-91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2
    摘要 ( 434 )   HTML ( 2 )   PDF(1129KB) ( 996 )  
    从主要农作物推广面积与技术应用率、主要农作物施肥结构变化、农户满意度3方面调查分析了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现状。结果显示,自推广以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本覆盖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油菜、蔬菜等常见主要农作物,推广面积从2007年的66.71万hm2扩大至2017年的127.88万hm2;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从2007年的66.2%提高至2017年的92.1%,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均在90%以上,油菜、蔬菜均在85%以上;主要农作物的施肥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小麦、玉米、油菜每667 m2的施肥总量(折纯,N+P2O5+K2O)削减量均在2 kg以上,并且钾肥(折纯为K2O)施用量均得到约1 kg的补充,初步扭转了“偏施氮磷肥、忽视钾肥”的施肥习惯。经过多年推广,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总评价的满意率已经达到95%以上,不满意率为0。但总的来看,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仍存在着基层专业技术力量匮乏、技术覆盖率提升遭遇天花板、有机肥施用推广困难、施肥方式落后的困难,相应提出4项对策:强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转换重点服务对象、提高技术影响力,加大政府补助力度、提高技术落地率,改变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肥在山地竹笋基地的应用效果及其环境效应
    何旭华, 蒋玉根, 李凤根, 徐君, 邵赛男, 戴学龙, 夏晓燕, 羊国芳, 张立群
    2020, 61 (5):  912-9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3
    摘要 ( 370 )   HTML ( 0 )   PDF(1184KB) ( 869 )  
    对沼液在山地竹笋基地上的消纳处理进行多年定位跟踪研究,包括4 a的微区试验和大区沼液消纳示范(每667 m2使用量在50 t)。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沼液有益于竹笋生长和产量增加。在适宜的用量范围内,沼液对土壤及环境暂无污染风险,随着用量的增加,土壤中重金属有同步富集的趋势,特别是铬、砷、铅元素。经溯源分析,其主要来源于饲料添加剂。将沼液进行适量、合理的消纳,对环境的影响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但长期无节制使用约等于集中排放,对环境还是存在较大风险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熊蜂授粉技术在西兰花杂交制种上的应用
    檀国印, 高旭, 朱长志, 章红运, 何道根
    2020, 61 (5):  917-9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4
    摘要 ( 296 )   HTML ( 0 )   PDF(1116KB) ( 872 )  
    以西兰花台绿1号父母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蜜蜂种类、熊蜂数量对西兰花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熊蜂,每667 m2 2箱的数量,授粉效果最好。另外介绍了熊蜂授粉的优点及授粉管理技术,旨在为提高西兰花雄性不育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药种植对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范琳娟, 刘子荣, 徐雪亮, 王奋山, 余国庆, 姚英娟
    2020, 61 (5):  920-92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5
    摘要 ( 529 )   HTML ( 0 )   PDF(1202KB) ( 1282 )  
    为明确山药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以种植1茬和种植2茬(两茬间隔6 a)的成熟期瑞昌山药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研究山药种植年限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即种植前)相比,种植1茬和种植2茬(两茬间隔6 a)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达19.72%和45.23%、44.25%和56.74%,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也均分别显著降低1.51、1.79个单位和64.09%、76.99%,种植2茬(两茬间隔6 a)的土壤脲酶活性也显著降低48.27%。相关分析表明,脲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上,种植山药可使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大幅降低,进而降低土壤酶活性而使土壤质量下降。由此推断,山药种植后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可能是连作障碍产生的部分原因。建议山药种植地块适当提高碱性肥料和富含有机质肥料的施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霉素对浙茄10号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五宏, 石柱龙, 魏庆镇, 胡海娇, 胡天华, 汪精磊, 包崇来
    2020, 61 (5):  924-9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6
    摘要 ( 421 )   HTML ( 5 )   PDF(1566KB) ( 950 )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浙茄10号茄子种子,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探讨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浙茄10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浙茄10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现上升趋势;200、250、300 mg·L-1赤霉素处理7 d后,浙茄10号种子发芽率均达95%以上,且差异较小,当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1时,各指标均达最大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肥对连作大棚蔬菜产量、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蒋玉根, 邵赛男, 蒋沈悦, 张奇春, 徐君, 周成云, 羊国芳, 张立群, 夏晓燕
    2020, 61 (5):  927-9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7
    摘要 ( 432 )   HTML ( 1 )   PDF(1431KB) ( 1113 )  
    于大棚蔬菜基地开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纯化肥、化肥减半配施沼液或有机肥4种施肥处理,监测每一季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变化,并于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后第5年对每个监测区的土壤微生物种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长期的纯化肥处理造成土壤酸化。减少化肥施用量并配施有机肥可减缓土壤酸化,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施肥处理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特别是纯化肥处理下,真菌和放线菌等有害菌数量增加,加重了土壤连作障碍发生的机会。在农民习惯施肥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作物产量不下降,甚至增加。总体来看,在大棚蔬菜生产上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抑尘剂对豌豆发芽及生长的影响
    胡廷旭, 孙璇, 彭禧柱, 许盛凯, 武涛, 顾志权
    2020, 61 (5):  932-9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8
    摘要 ( 326 )   HTML ( 0 )   PDF(1115KB) ( 903 )  
    采用室内催芽培养和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梯度抑尘剂对豌豆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抑尘剂(1.5%)处理的植物幼苗成活率更好,而高浓度抑尘剂(5%)处理会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使发芽率和成活率降低。抑尘剂对主根长度无显著影响,但低浓度抑尘剂对植株幼苗的株高和须根数有促进效果,高浓度抑尘剂则有显著抑制效果。低浓度抑尘剂能提高植株的生物量,高浓度抑尘剂则降低植株的生物量。研究表明,低浓度抑尘剂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抑尘剂对植株生长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光膜在葡萄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郭秀珠, 宋洋, 刘冬峰, 林绍生, 徐贤亨
    2020, 61 (5):  934-9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39
    摘要 ( 412 )   HTML ( 4 )   PDF(1131KB) ( 953 )  
    以葡萄品种户太8号为材料,研究铺设反光膜对设施大棚栽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果实大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果园铺设反光膜既可调节果树冠层微环境(光照强度),又能改善果实品质。铺设特卫强反光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实百粒重显著高于对照;覆膜处理的光照反射率显著高于对照。研究表明,铺设反光膜处理对葡萄着色和前期成熟果数量作用显著,成熟期前2周可采摘的葡萄产量是对照的2.1倍,差异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肥料偏生产力的芦笋化肥定额制施肥技术模式探讨
    潘建清, 毛晓梅, 麻万诸
    2020, 61 (5):  937-93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0
    摘要 ( 290 )   HTML ( 0 )   PDF(1121KB) ( 995 )  
    根据田间肥料试验和实地调查,依据肥料偏生产力,测算出长兴县芦笋在当前生产水平下化肥定额制限量标准值为:纯氮量420 kg·hm-2,纯化量总量974 kg·hm-2;提出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有机肥(蚕沙)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缓释肥替代普通复合肥技术模式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4种施肥技术模式作为长兴县芦笋化肥定额制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tNPR1和Cecropin B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孙立方, 柯甫志, 聂振朋, 王平, 孙建华, 徐建国
    2020, 61 (5):  940-94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1
    摘要 ( 237 )   HTML ( 0 )   PDF(2480KB) ( 865 )  
    柑橘病害严重影响其外观、品质和产量,给生产带来损失。本研究利用LP4/2A作为连接肽,构建AtNPR1和抗菌肽Cecropin B基因的共表达载体,为后期转化柑橘获得抗病材料做准备。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质粒为模板扩增AtNPR1基因,并人工合成连接肽LP4/2A和抗菌肽Cecropin B基因的编码序列。利用重叠PCR将AtNPR1和LP4/2A-Cecropin B重组,并连接至表达载体pBI121,获得以35S为启动子的35S:AtNPR1-LP4/2A-Cecropin B的共表达载体。同时,本研究还进一步将35S:AtNPR1-LP4/2A-Cecropin B的表达载体中35S启动子序列替换为韧皮部特异性启动子GRP1.8的序列,成功获得GRP1.8:AtNPR1-LP4/2A-Cecropin B的特异性共表达载体。目前,35S:AtNPR1-LP4/2A-Cecropin B和GRP1.8:AtNPR1-LP4/2A-Cecropin B共表达载体均构建完成并已成功转入农杆菌GV3101。抗病基因AtNPR1和Cecropin B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将为以后转化和筛选转基因抗病柑橘准备材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瓜类嫁接一砧双穗技术
    谢熠芸, 王迎儿, 王毓洪
    2020, 61 (5):  943-9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2
    摘要 ( 253 )   HTML ( 1 )   PDF(1100KB) ( 862 )  
    用南瓜作砧木嫁接甜瓜和西瓜2个接穗,用葫芦作砧木嫁接2个不同类型的西瓜接穗,进行一砧双穗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位置不同对接穗生长势有影响,可以通过调节接穗位置而使两蔓的生长势更为均衡。在南瓜嫁接苹果西瓜/甬甜8号的组合中,甬甜8号适合顶插接,苹果西瓜适合侧接;在葫芦嫁接拿比特/金福的组合中,金福适合顶插接、拿比特适合侧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鳞芽朝向播种方式对大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高园园, 刘国伟, 张成刚, 李印峰, 朱哲, 谭贺, 任艳云, 张龙平
    2020, 61 (5):  945-9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3
    摘要 ( 580 )   HTML ( 8 )   PDF(1100KB) ( 1129 )  
    为研究大蒜最适宜的鳞芽朝向播种方式,以济蒜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鳞芽朝上、鳞芽朝下和鳞芽随机3种不同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大蒜整个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苗期,在株高、植株质量、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长方面,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与鳞芽朝上、鳞芽随机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大蒜鳞茎伸长期,鳞芽朝上种植的大蒜在株高、地上假茎高和株幅上与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蒜薹收获期,鳞芽朝上种植的大蒜在单薹重、薹茎长、花苞长和花苞宽性状上与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蒜成熟期,鳞芽朝上种植的大蒜在鳞茎横径、单头鳞茎重、鳞芽高、鳞芽数性状上与鳞芽朝下种植的大蒜存在显著差异,在鳞茎横径和单头鳞茎重方面与鳞芽随机种植的大蒜存在差异,但不显著。综合以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可知,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最适宜的鳞芽播种朝向为鳞芽朝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磷钾肥用量对矮生菜豆86-1产量的影响
    王冬群, 成美玲, 王立, 王明湖
    2020, 61 (5):  947-94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4
    摘要 ( 287 )   HTML ( 0 )   PDF(1119KB) ( 906 )  
    通过缺素试验和不同施肥量比较试验,研究在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情况下氮磷钾肥用量对菜豆产量的影响。缺素试验发现在土壤中有较高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时,再施磷肥或钾肥并不能提高菜豆产量,反而会减产;施氮肥能提高豆荚、秸杆产量。不同施肥量试验,呈现出施肥越多豆荚和秸杆产量都越高的特点,但增产的幅度逐渐降低。当菜豆目标产量10 t·hm-2,施入N、P2O5、K2O分别为67.5~90.0、26.0~45.0和45.0~67.5 kg·hm-2,就可保持当季土壤中养分平衡。建议修改菜豆施肥配比,适当减少磷肥、钾肥用量,N、P2O5、K2O三者比例为2.57:1:1.8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ED补光系统对设施园艺作物的影响
    王佳淇, 韦晓桐, 何莹钰, 汤佳雯, 王仕琪, 朱友银, 汤腾跃, 廖芳蕾
    2020, 61 (5):  950-95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5
    摘要 ( 387 )   HTML ( 1 )   PDF(1188KB) ( 1238 )  
    光照是影响设施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之一,设施栽培中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园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LED等人工补光系统可按照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调控,与传统光源相比,LED补光系统以其高效节能、方便可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LED补光系统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在中国发展。本文通过介绍LED补光系统的特点与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总结LED补光系统对设施园艺作物形态特征、光合特性、成花过程、果实品质及相应的分子调控机制的影响,阐述LED补光系统现有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LED补光系统在设施园艺上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效唑对杨梅早衰的影响
    何风杰, 徐春燕, 高洪勤, 何桂娥, 贾惠娟
    2020, 61 (5):  955-9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6
    摘要 ( 394 )   HTML ( 4 )   PDF(1100KB) ( 1014 )  
    以营养钵栽培2年生东魁杨梅小苗为试材,进行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研究多效唑对东魁杨梅新梢、根系生长等形态学指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探索多效唑与杨梅树体早衰的关系。结果表明,土施多效唑可以减少秋梢抽发,并显著抑制树体和秋梢的生长,其中以土施多效唑6 g·m-2处理的效果最明显;施用多效唑后枝叶黄化枯死现象明显加重,根系腐烂率显著增高,土施12 g·m-2多效唑的秋梢发病率达26.7%,须根烂根率达到84.2%;施用多效唑后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显著提高,且随多效唑施用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杨梅土施多效唑抑制秋梢抽发和根系生长,导致生长衰退、根系坏死腐烂,最终叶片脱落、杨梅枯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溶肥在茄子上的应用效果
    楼玲, 王忠, 庞法松, 沈建国, 马伟洪, 倪进庄, 白颂华
    2020, 61 (5):  957-95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7
    摘要 ( 349 )   HTML ( 2 )   PDF(1152KB) ( 932 )  
    为了解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溶肥对茄子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市场上选择5种水溶型肥料,以施用常规肥料为对照,在化肥纯养分减少30%的条件下,针对茄子开展不同水溶肥在茄子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滴施奥捷沃土腐殖酸水溶肥(N 9%,P2O5 6%,K2O 15%)的效果最佳,可较CK增产35.0%,增效47 235元·hm-2,肥料偏生产力达27.44 kg·kg-1,可作为在茄子上推广应用的首选推荐水溶性肥料;康成美农大量元素水溶肥(N 17%,P2O5 9%,K2O 34%)的效果次之,亦可实现增产22.8%,增效32 286元·hm-2;康贝大量元素水溶肥(N 13%,P2O5 7%,K2O 40%)、宁波费尔诺海藻肥(N 10%,P2O5 7.5%,K2O 20%)、溉特益特大量元素水溶肥(N 16%,P2O5 6%,K2O 36%)虽然亦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增产增效,但较上述2种水溶肥效果稍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基于表型的重楼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尹晓蛟, 何银生, 王智, 吴德智, 周武先, 杨旭
    2020, 61 (5):  960-9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8
    摘要 ( 310 )   HTML ( 3 )   PDF(1693KB) ( 1267 )  
    本研究对收集的13份重楼属种质资源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系数为12.01%~87.1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8~2.66,遗传多样性指数高,类型丰富。F检验结果显示,株高、根茎长等16个性状在种质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提取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8.918%,包含了重楼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聚为5类,第Ⅱ类群根茎干质量高于其他类群,是高产类型。遗传相关性分析表明,重楼的18个表型性状间普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与基茎直径显著相关的性状最多,达到12个。本研究说明重楼属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相关结果可为重楼种质资源的利用与种质选优等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0Co-γ射线辐射元胡M1的效果
    厉永强, 马美兰, 徐文政
    2020, 61 (5):  965-9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49
    摘要 ( 263 )   HTML ( 1 )   PDF(1098KB) ( 994 )  
    60Co-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元胡块茎,研究辐照剂量对元胡M1代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元胡鲜品产量极显著降低,每丛块茎数极显著下降、每丛块茎重极显著减少;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现丛高下降、地上茎分枝数减少、生育期缩短、出苗率下降的趋势。用于育种的元胡块茎辐照剂量以80~100 Gy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灵芝全基因组SSR标记开发及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估
    何金宇, 刘玉洋, 徐靖, 王晓彤, 陈晓俊, 王慧中, 卢江杰
    2020, 61 (5):  967-9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0
    摘要 ( 344 )   HTML ( 41 )   PDF(6783KB) ( 1179 )  
    灵芝是我国传统“九大仙草”之一的名贵中药材,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灵芝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种质资源鉴定以及新品种培育是灵芝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技术可从DNA分子层面对灵芝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评估,有效避免了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对推动灵芝产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灵芝全基因组信息,利用MISA软件扫描到4 038个SSR位点,共设计出1 442对引物,随机合成50对引物并用2个灵芝DNA进行验证,发现其中44对引物为真实SSR引物,占总数的88%。我们利用筛选出的44对SSR引物对11份灵芝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发现,11份灵芝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120~0.962,其中GL-2号和GL-11号、GL-3号和GL-11号灵芝材料间遗传距离最大(0.962),GL-7号和GL-8号灵芝材料间遗传距离最小(0.120)。通过聚类分析对11份灵芝材料进行区分,其中野生的菌种及其后代(第3类)可以很好地与栽培菌种及其后代(第1类和第2类)区分,但是相同原始菌种LZ32来源的不同世代家系可划分为2大类,这可能是原始菌种LZ32不纯造成的结果。通过本研究证明灵芝全基因组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种源铁皮石斛主要农艺性状与多糖的相关性
    胡卫珍, 孔德栋, 袁钰, 冯晓晓
    2020, 61 (5):  974-9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1
    摘要 ( 645 )   HTML ( 40 )   PDF(1114KB) ( 1204 )  
    为全面了解不同地区铁皮石斛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对9个铁皮石斛种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多糖含量进行调查和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的铁皮石斛形态与多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铁皮石斛茎粗与多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农艺性状与多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铁皮石斛形态多样性丰富,在铁皮石斛新品种选育时,可通过考察农艺性状来兼顾其多糖含量,为铁皮石斛的选育工作提供简单直观的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泰顺县林药复合种植模式的探讨
    吴时武, 翁国杭, 姜武
    2020, 61 (5):  976-97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2
    摘要 ( 257 )   HTML ( 2 )   PDF(8527KB) ( 967 )  
    选用3种林源药材铁皮石斛、黄精、三叶青进行林下复合种植,并与大棚栽培的3种药材进行产量、品质及效益比较。结果显示,大棚种植药材的产量显著高于林下栽培药材,其中大棚铁皮石斛的产量约为林下种植的6倍,大棚多花黄精的产量是林下黄精产量的1.5倍。而林下栽培药材的品质显著高于大棚种植药材,铁皮石斛多糖和黄精多糖分别达39.54%和9.80%。3种药材复合经营的667 m2年均效益达39 228元,经济效益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品质差异比较
    王金旺, 金轶伟, 周芬芬, 李建清, 蒋经纬
    2020, 61 (5):  978-9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3
    摘要 ( 1259 )   HTML ( 3 )   PDF(1135KB) ( 1012 )  
    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设置活树附生栽培、新伐毛竹附生栽培、岩壁附生栽培3种种植模式,通过生长性状以及检测分析折干率、水分、灰分、多糖、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的生长和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模式下生长的铁皮石斛长势虽不及活树附生栽培,但整体略好于岩壁附生栽培。就品质而言,新伐毛竹和活树附生栽培的石斛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岩壁附生栽培的多糖含量明显增加。新伐毛竹和岩壁附生栽培石斛的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低于活树附生栽培;新伐毛竹附生栽培的石斛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模式;3种模式间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模式下的折干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模式。由此可知,新伐毛竹附生栽培可一定程度替代其他栽培模式种植铁皮石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油菜嘉油142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陈永华, 王瑞森
    2020, 61 (5):  981-9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4
    摘要 ( 573 )   HTML ( 11 )   PDF(1084KB) ( 977 )  
    嘉油1427是由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抗菌核病常规油菜品种,经2014—2017年各级试验示范,表现抗病性强,丰产性好。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合在浙江省、上海市全区域,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和安徽省合肥、滁州等地区作冬油菜栽培。为加快推进嘉油1427的种植,对其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加以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单株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张加强, 朱开元, 谭晨, 刘慧春, 周江华
    2020, 61 (5):  982-9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5
    摘要 ( 244 )   HTML ( 0 )   PDF(3239KB) ( 912 )  
    为明确“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单株产量与产量构成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的13个主要产量性状(株高、新梢长、SPAD值、冠幅、单株花数、开花率、结实率、角数、荚果数、含水量、单株种子数、百粒重、单果种子数)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性、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种子数呈显著正相关;建立了最优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Y=-24.844 0+0.383 7X4+0.249 3X7+0.124 0X11,决定系数R2=0.999 4;通径分析表明,冠幅、结实率和单株种子数对“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单株产量有直接显著正效应。因此,需协调好这3个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农光互补”下油用牡丹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基于超高产水稻肥料空白试验的667 m2吨粮栽培技术
    孙永飞, 潘秋祥, 梁尹明, 张伟金, 陈金焕, 章文斌, 陈锋, 陈银根
    2020, 61 (5):  986-9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6
    摘要 ( 191 )   HTML ( 1 )   PDF(1154KB) ( 818 )  
    以8个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选择中等肥力土壤,进行肥料空白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水稻具有产量不低,分蘖不少,拔节期干物质重、含氮量、氮积累不过量,叶面积不过大,粒叶比高,穗大,结实率高,千粒重重等特点。有效穗数少是因为成穗率低,成穗率低是由于拔节期前后分蘖开始退化时水稻植株氮磷含量低。据此提出667 m2产量吨粮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831秋季制种栽培技术
    潘志明, 王孔俭, 邓飞, 叶雪琴, 鲍艳红
    2020, 61 (5):  991-99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7
    摘要 ( 240 )   HTML ( 2 )   PDF(1101KB) ( 1037 )  
    株两优831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根据几年来对该组合不同季节的制种技术探索和实践,表明采用秋季连晚制种有利于提高制种田全年的种植效益,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并介绍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吉春1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马一铭, 邓昆鹏, 窦忠玉, 曲祥春
    2020, 61 (5):  993-9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8
    摘要 ( 306 )   HTML ( 2 )   PDF(1100KB) ( 1253 )  
    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育种试验地(公主岭)对春小麦品种吉春13号进行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播期为3月29日、4月10日和21日,种植密度为350万、400万、450万、500万和550万株·hm-2,研究不同处理组合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密度对产量也有显著影响。春小麦吉春13号在4月10日播种、密度500万株·hm-2下,籽粒产量最高,达5.953 t·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硅钙磷镁钾肥对晚稻甬优1540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胡铁军, 张怀杰, 应小军, 郑佩君, 许熔熔
    2020, 61 (5):  995-99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59
    摘要 ( 309 )   HTML ( 2 )   PDF(1579KB) ( 1086 )  
    对晚稻甬优1540施用硅钙磷镁钾肥进行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硅钙磷镁钾肥能提高晚稻产量,施用量以1 350 kg·hm-2为适宜;施用该肥料后,土壤pH值、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硅含量均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胡伟, 张紧根, 刘建中
    2020, 61 (5):  998-99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0
    摘要 ( 353 )   HTML ( 4 )   PDF(1104KB) ( 915 )  
    为探索水肥一体化微灌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水稻田中的应用效果,针对单季晚稻设置了微灌优化施肥和漫灌常规施肥2个处理。2个处理的总养分投入量相等。微灌优化施肥处理的水、肥采用微喷灌溉,分7次施入,灌溉时保持田间水层2~3 cm;漫灌常规施肥处理采用漫灌和肥料撒施。结果显示,相较于漫灌常规施肥,微灌优化施肥的节水率达到43.0%,水稻产量增长了6.7%,设施成本按2 a平均分摊的话,综合收益增加了1 184元·hm-2。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水肥一体化微灌技术具有节水省工增效的作用,在南方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浙江省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与风险隐患及对策
    刘银兰, 杨桂玲, 孙月芳, 孟瑜清, 郑丽珍
    2020, 61 (5):  1000-10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1
    摘要 ( 427 )   HTML ( 3 )   PDF(1133KB) ( 1157 )  
    分析浙江省猕猴桃检出登记农药少、合格率有待提高、多残留突出等质量安全现状,以及存在的农药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等风险隐患,提出不建议使用清单、加快农药登记、加快制定农药限量等方面的管控措施建议,从生产和监管两个方面提升浙江省猕猴桃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酸链球菌素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罗林根, 朱明扬, 黄谦, 刘剑波
    2020, 61 (5):  1003-10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2
    摘要 ( 497 )   HTML ( 13 )   PDF(1143KB) ( 952 )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高效、天然的生物活性抗菌肽,能够抑制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和革兰氏阳性食物腐败菌。本文综述了Nisin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及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鲜辣椒农药残留限量比较
    任霞霞, 孙彩霞, 于国光, 刘玉红
    2020, 61 (5):  1006-100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3
    摘要 ( 475 )   HTML ( 6 )   PDF(1119KB) ( 1131 )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但农药残留超标会严重制约我国辣椒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本文将我国与韩国、日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的辣椒农药残留限量进行比对,并为其生产及出口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紫外烘晒的陈皮化柑橘总黄酮含量测定
    肖珊美, 杨晓东, 刁银军, 周玮琳
    2020, 61 (5):  1009-10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4
    摘要 ( 365 )   HTML ( 0 )   PDF(1269KB) ( 1098 )  
    采用硝酸铝显色法处理芦丁标准溶液和陈皮化柑橘样品溶液,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紫外烘晒制备的陈皮化柑橘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 nm。测得紫外烘晒制备的陈皮化柑橘总黄酮平均含量为61.05 mg·g-1,该检测方法回收率为98.1%,精密度为0.4%,稳定性为1.6%。检测结果表明,紫外烘晒的陈皮化柑橘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媒介化风险放大对消费者购买转基因农产品意愿的影响
    李郸郸, 张群祥
    2020, 61 (5):  1011-10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5
    摘要 ( 231 )   HTML ( 0 )   PDF(1170KB) ( 908 )  
    转基因农产品的出现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但一直都极具争议,加之网络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媒介舆论推动了转基因风险的社会放大,居民对转基因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以杭州市临安区、萧山区和江干区为代表,随机抽取214名的受访者展开调查,运用有序多分类回归模型对媒介化风险放大下居民购买转基因农产品的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媒介正面风险信息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媒介负面风险信息负向影响购买意愿;受媒介正面风险信息影响,风险感知降低,购买意愿增强;受媒介负面风险信息影响,风险感知升高,购买意愿减弱;风险感知在媒介风险信息与购买意愿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类胰岛素性腺激素调控对虾性腺分化的研究进展
    任晋东, 牛宝龙, 杨卫明, 楼宝
    2020, 61 (5):  1016-10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6
    摘要 ( 292 )   HTML ( 2 )   PDF(2692KB) ( 921 )  
    类胰岛素性腺激素(insulin-like androgenic gland hormone,IAG)是甲壳类动物雄性个体性腺分化和维持性别特征的控制因子,其在雄性甲壳类动物性腺中的表达情况决定着雄性个体性腺的分化发育方向,本文就对虾性腺结构与作用、IAG介导对虾性别控制、IAG与对虾性腺分化作用、IAG调控对虾性别控制机制的难点,以及以IAG为关键因子进行对虾单性繁育群体构建的可行性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对虾单性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的特征、价值与保护实践
    张鹏, 杨安全, 王斌
    2020, 61 (5):  1021-10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7
    摘要 ( 305 )   HTML ( 2 )   PDF(4831KB) ( 1055 )  
    阐述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的概况,分析系统的特征与价值,总结保护实践,实现遗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新疆哈密地区奶牛胎衣不下调查及综合防治
    柳旭伟, 葛文霞, 杨力伟, 刘晓娜, 白克扎提·塔里甫
    2020, 61 (5):  1025-10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8
    摘要 ( 229 )   HTML ( 0 )   PDF(1096KB) ( 922 )  
    奶牛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为10%~30%。新疆地区奶牛养殖规模较大,奶牛胎衣不下成为困扰当地奶牛养殖户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新疆哈密市奶牛养殖场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当地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总结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蛋鸡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及重金属流向
    范京辉, 李庆海, 张雷, 张永华
    2020, 61 (5):  1027-10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69
    摘要 ( 330 )   HTML ( 3 )   PDF(1155KB) ( 1043 )  
    以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喂55周龄蛋鸡6周,并以单一鸡粪为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试验测试蛋鸡生产性能与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饲料原料与配合饲料、鸡粪、鸡粪无害化处理产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蛋鸡生产过程中饲料主要营养物质、重金属元素的流向与递变规律。结果发现,(1)玉米-豆粕型蛋鸡日粮中As、Pb、Hg、Cd、Cr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饲料标准。除石粉中个别元素(Cr)外,所用饲料原料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蛋鸡生产性能达到本品种饲养手册的性能要求。(2)矿物质原料是饲料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石粉、预混饲料中的无机载体、单体微量元素原料等。(3)单一鸡粪经堆积发酵处理,有机质、总养分浓度分别是国家有机肥标准值的1.14倍、1.73倍,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标准限量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国标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铜铬铅镉含量结果对比
    季天委, 汪玉磊, 钟杭, 俞丹宏
    2020, 61 (5):  1031-10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00570
    摘要 ( 275 )   HTML ( 1 )   PDF(1120KB) ( 1107 )  
    用相应的国标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1个土样中的铜、铬、铅、镉含量。同时,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使用2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DRC Ⅱ型、Nexion 1000型)在标准模式方法下测定前处理制备液中的铜、铬、铅、镉结果。比较不同仪器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结果显示,标准模式下2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土样中铜、铬、铅、镉的结果均有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台绿3号耐寒青花菜新品种
    2020, 61 (5):  1034-1034. 
    摘要 ( 138 )   HTML ( 2 )   PDF(1067KB) ( 7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