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论述
    浙江省水稻品种区试基本费用调查与保障对策探讨
    阮晓亮,刘鑫
    2015, 1 (9):  1357. 
    摘要 ( 139 )   PDF(994KB) ( 343 )  
    合理确定农作物区试补助经费是落实试验规范要求和确保试验质量的重要保障。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水稻品种区试2014年的每组基本费用支出为5 424.6元,比2008年增加40.2%。试验基本费用增长各因素的贡献率依次为农事用工占63.2%,农资投入占16.1%,田租占15.6%,交通等服务占5.1%。据此提出提高试验经费补助标准、有效降低费用支出和关心支持试验技术人员等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商业化育种体系运行机制的探讨
    应兴华1,2,3,方志根4
    2015, 1 (9):  1359. 
    摘要 ( 138 )   PDF(994KB) ( 308 )  
    以国家推进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为基础,分析浙江省商业化育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克服商业化育种体系运行机制理解上的误区,成立省商业化育种运行管理领导小组,提升育种科技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商业化育种企业,构建商业化育种“试验区”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秦叶波1,张慧2
    2015, 1 (9):  1362. 
    摘要 ( 129 )   PDF(1142KB) ( 328 )  
    通过分析金华市农业气象观测站1972-2013年近40年7-8月的日平均温度与日最高温度,统计出金华地区7-8月的高温发生概率及高温发生时段分布,总结金华地区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水稻生长应对高温热害的防御措施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区试中42个普通玉米农艺性状与 产量的通径分析
    朱正梅,赵军华,楼肖成,吕学高
    2015, 1 (9):  1366. 
    摘要 ( 92 )   PDF(993KB) ( 339 )  
    以2010-2013年浙江省普通玉米区域试验中东阳点的42个品种为材料,应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粒重、千粒重和出籽率对产量有正效应,秃尖长和穗长对产量有负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城大冈镇直播稻武运粳27号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
    孙进1,张国兵2,周祥1
    2015, 1 (9):  1368. 
    摘要 ( 95 )   PDF(979KB) ( 344 )  
    通过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5户习惯施肥直播稻农户的的调查和直播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分析测土配方施肥和习惯施肥两者在施肥结构、产量影响、经济效益、肥料运筹等方面的差异,在控制品种、播期的前提下,测土配方施肥直播水稻产量可达到9 780 kg·hm-2,略超习惯施肥产量,经济效益比习惯施肥提高4.8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冬小麦籽粒和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
    陈红金
    2015, 1 (9):  1370. 
    摘要 ( 199 )   PDF(1057KB) ( 419 )  
    通过64个试验点,5个施肥处理试验,研究了浙江省冬小麦籽粒和秸秆中氮磷钾含量变化和频率分布。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全量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0.0~59.7,0.81~5.21和1.49~6.00 g·kg-1,平均值分别为20.3,2.63和3.61 g·kg-1。籽粒中氮含量在10.0~30.0 g·kg-1的占90.1%;磷含量在3.0~4.0 g·kg-1的占31.1%,在1.0~2.0,2.0~3.0 g·kg-1的分别占28.1%和24.9%;钾含量在3.0~5.0 g·kg-1的占72.9%。秸秆中氮、磷、钾含量分别为0.34~9.59,0.02~2.34和6.50~38.5 g·kg-1,平均值分别为3.38,0.613 和16.3 g·kg-1。秸秆中氮含量在2.0~4.0 g·kg-1的占60.2%,磷含量在0.1~0.5 g·kg-1的占51.5%,而钾含量在10.0~20.0 g·kg-1的占60.9%。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机种植模式下有机肥对稻田养分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涛1,2,江伟1,林亚芬1,邬晓君1,梁文勇1
    2015, 1 (9):  1373. 
    摘要 ( 126 )   PDF(977KB) ( 337 )  
    绿肥稻种植制度下,施用3.75 t·hm-2 有机肥水稻产量最高,为7.989 t·hm-2,比不施肥产量提高10.5%。通过2年绿肥稻定位试验, 2013年试验后比2012年试验后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增加012个单位,1.2,45.4,3.6和-10.2百分点,说明绿肥稻种植可以缓解pH值下降,提高土壤养分(除速效钾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播期和播量对机插连作晚稻甬优538产量的影响
    黄根元,李方勇,娄厉行,林家威,陆雁
    2015, 1 (9):  1375. 
    摘要 ( 134 )   PDF(998KB) ( 349 )  
    对机插连作晚稻甬优538的播种期与播种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象山甬优538作为连作晚稻机插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30日,适宜播种量为每盘25~50 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产小麦适期追氮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段云辉1,童璐1,尹黎峰2
    2015, 1 (9):  1378. 
    摘要 ( 131 )   PDF(1099KB) ( 432 )  
    为探讨高产小麦春后不同叶龄期追肥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江苏苏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模式下春后的最佳追肥时期,于2013-2014年,以金坛稻麦科技示范中心为基地,以优质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为试验材料开展相关试验,以春后不追肥为对照,设置春1叶、春2叶、春3叶、春4叶及剑叶露尖在内的5个不同叶龄期和孕穗、扬花两个时期在内的8个试验处理。通过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的考查分析,明确了春后追肥对小麦植株性状、群体结构、物质积累和产量结构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在倒3叶抽出07叶时追施拔节肥、在剑叶抽出一半时追施适量的剑叶肥均对最终产量有较大的提增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甬优系列杂交稻作连作晚稻机插的播期及秧龄试验
    蔡小盈1,张维耿2
    2015, 1 (9):  1382. 
    摘要 ( 125 )   PDF(994KB) ( 359 )  
    通过甬优系列杂交稻作连作晚稻机插播期及秧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系列杂交稻在平阳作连作晚稻机插适宜播种期为7月3-9日,秧龄20 d以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典型绿茶茶园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性及环境质量评价
    张惠,马立锋,伊晓云,阮建云*
    2015, 1 (9):  1385. 
    摘要 ( 137 )   PDF(1447KB) ( 458 )  
    对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一典型茶园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变异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土壤重金属元素在茶行间不同位置(分别为距茶行0~20,20~40,40~60和60~75 cm)与整个茶园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采用Pi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研究区茶园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各项指标值(GB 15618—1995),8种重金属中Hg的变异系数最大,说明Hg受外界干扰较显著。从茶园行间看,重金属As,Cu,Zn等在行间不同位置的差异不显著,但Pb,Cd,Cr,Ni等在行间不同位置差异显著,说明施肥等农艺作业措施对前3个元素影响较小,而对后4个元素影响较大;Hg在行间不同位置有一定变异,但未达显著水平。土壤重金属元素拟合的模型包括线性模型、指数模型、球状模型、高斯模型,空间相关距离范围为10~60 m。Cd,Cr,Hg具有强的空间相关性,As,Ni表现为中等的空间相关,Cu,Pb,Zn则表现为弱的空间相关。整体上看,茶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58,土壤环境质量处于安全水平;但Hg的单项污染指数为082,处于警戒级别,土壤质量尚清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昭通烟区绿色烟叶生产的探讨
    倪霞1,查宏波1*,陆文林1,陈旭1,易克2,陶永萍1,游堂贵1,李崇禄1,黄跃辉1,谢明林1,
    2015, 1 (9):  1392. 
    摘要 ( 117 )   PDF(1039KB) ( 356 )  
    为提高烟叶质量,彰显烟叶特色风格,提高烟叶的安全性和工业可用性,2013-2014年在昭通市鲁甸县进行了绿色烟叶生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绿色烟叶生产中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减少了化肥的施用,有利于烟叶的成熟落黄。与常规烟叶相比,绿色烟叶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化学成分更为协调,中、上部烟叶的杂气略轻、浓度稍浓、刺激性略小,感官质量整体表现更好。绿色烟叶生产中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烟草普通花叶病(Tobacco mosaic virus,TMV)、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otato virus Y,PVY)等病害的发病率,控制蚜虫、斜纹夜蛾等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农药残留的发生,提高烟叶安全性,有利于昭通烤烟生产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藏红花绿色优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李阳1,潘永年2
    2015, 1 (9):  1397. 
    摘要 ( 115 )   PDF(1013KB) ( 350 )  
    对藏红花绿色优质生产种球引进、室内培育开花环境条件控制、田间种植管理等栽培关键环节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源物质对促进甘草结实的影响
    彭云霞1,蔺海明1*,赵贵亮2,杜弢3,王升元2
    2015, 1 (9):  1400. 
    摘要 ( 112 )   PDF(1023KB) ( 327 )  
    对3年生甘草分别在甘草出苗期、封垄期和现蕾前期,喷施NAA,6BA,GA3,KH2PO4等外源物质,通过测定甘草株高、分枝数、果穗数、果穗干重、粒重、千粒重、果荚数及种子数等指标,探讨外源物质对3年生甘草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5 mg·L-1 6BA对其株高、分枝数、果穗数、单株果穗干重、粒重有抑制作用,喷施250 mg·L-1 GA3,0.2% KH2PO4,30 mg·L-1 NAA均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尤其250 mg·L-1 GA3和0.2% KH2PO4的促进作用极为显著。喷施250 mg·L-1 GA3的单株果穗数较对照增加947%、果穗干重增加110.36%,粒重增加120.48%,喷施0.2% KH2PO4的单株果穗干重增加76.02%,粒重增加91.5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红花新品种番红1号的选育研究
    陆中华1,2,毛碧增3,李明焱4,王根法5
    2015, 1 (9):  1403. 
    摘要 ( 122 )   PDF(1197KB) ( 339 )  
    番红1号是采用建德地方种的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西红花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2年区域试验每667 m2平均球茎、鲜花丝产量分别为579.4 kg和3 147.2 g,分别比对照增产41.6%和41.7%。该品种于2015年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生铁皮石斛主要表型性状和多糖含量
    张鹏博1,章静钢2,韩晓霞1,宗宇1*,陈文荣1,郭卫东1
    2015, 1 (9):  1406. 
    摘要 ( 120 )   PDF(2479KB) ( 351 )  
    开展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的收集评价工作,以期为铁皮石斛的人工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对80份野生铁皮石斛的茎生长状态和茎秆颜色进行观察描述,测定茎长、茎粗、茎节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等主要表型性状和石斛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野生铁皮石斛表型多态性丰富,直立生长植株是铁皮石斛的主要类型,占总数的43.6%;茎长变幅为16.45~33.26 cm,茎粗变幅为0.44~0.67 cm;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茎长>叶面积>叶长>茎粗>叶宽>茎节数。表明铁皮石斛表型多态性丰富,茎长可作为铁皮石斛资源筛选与遗传改良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芨无菌播种快繁体系的建立
    朱虹娴,马美兰,戚正华,张悦凯
    2015, 1 (9):  1409. 
    摘要 ( 182 )   PDF(995KB) ( 435 )  
    通过试验筛选出白芨种子萌发、丛生芽增殖、壮苗生根3个阶段的最佳配方,建立起一套白芨无菌播种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白芨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1.0 mg·L-1 NAA+8%土豆+2%蔗糖+0.6%琼脂;当添加NAA的浓度为05 mg·L-1,6BA的浓度为2.0 mg·L-1 时,白芨丛生芽增殖率达到最高;白芨壮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 mg·L-1 IBA+0.5 mg·L-1 NAA+8%香蕉+2%蔗糖+0.6%琼脂+0.5 g·L-1活性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方县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发展探析
    李永荷
    2015, 1 (9):  1411. 
    摘要 ( 157 )   PDF(994KB) ( 370 )  
    贵州作为中国天麻的三大产区之一,大方是其主要产地,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2008年,大方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大方县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天麻之乡”。简述大方县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的条件以及效益,并为大方县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提供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任锡亮1,王毓洪1,安学君1,杨明贵2
    2015, 1 (9):  1413. 
    摘要 ( 83 )   PDF(1011KB) ( 353 )  
    以不施肥和施用化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白菜植物学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使用生物菌肥和钾肥处理可以明显地降低白菜中的硝酸盐含量。不同的白菜品种选用适宜的生物菌肥和钾肥替代常规化肥,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优质、安全生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授粉器对猕猴桃授粉效果的影响
    舒巧云,刘珠琴,章建红,焦云*
    2015, 1 (9):  1416. 
    摘要 ( 132 )   PDF(978KB) ( 465 )  
    猕猴桃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地提高果品产量与品质。以6年生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采用液体喷雾、手动授粉器、电动授粉器和毛笔点授4种方式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结果表明,使用电动授粉器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最高,为64.89%,并且果实畸形发生率低于人工点授,授粉效果最好。另外,通过使用1∶2,1∶4,1∶6 3种比例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授粉,结果发现3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花粉对坐果率和果实畸形发生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白菜黄火青在嵊州栽培试验
    裘少峰
    2015, 1 (9):  1418. 
    摘要 ( 155 )   PDF(957KB) ( 324 )  
    小白菜品种比较结果表明,黄火青在嵊州生长势旺,产量19.862 t·hm-2,比对照早熟5号的17.241 t·hm-2 增产15.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奥尼尔蓝莓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岳健,杨东,董正兵,范志伟,韩海燕,李昆华*
    2015, 1 (9):  1419. 
    摘要 ( 103 )   PDF(1181KB) ( 323 )  
    以奥尼尔蓝莓茎段为外植体,木本植物用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探索蓝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素质量浓度0.5~2.0 mg·L-1时,外植体的诱导率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为1.5 mg·L-1时达到峰值;在培养基中加入1~4 mg·L-1的ZT能得到较高的增殖倍数,最高为6.8倍;添加5~20 mg·L-1的异戊烯基腺嘌呤时,增殖倍数比添加ZT低,最高只有4.5倍。采用瓶外生根技术,生根率可达50%~6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茄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胡海娇,包崇来,毛伟海,胡天华,朱琴妹,杜黎明,何群燕
    2015, 1 (9):  1422. 
    摘要 ( 144 )   PDF(978KB) ( 455 )  
    浙茄8号母本是杭州红茄与宁波藤茄的杂交后代经连续8代自交分离后获得的高代自交系,早熟性好,单株坐果数多,抗黄萎病;父本为桐丰红茄与屏东长茄的杂交后代经连续8代自交分离后获得的高代自交系,植株生长势强,光泽极好,品质佳。该杂交品种早熟性好,生长势旺,坐果率高,丰产性显著,667 m2产量为3 838.74 kg;果形直,果皮紫红色,光泽好,商品性好;中抗黄萎病和青枯病,适宜浙江省保护地栽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萄修剪方式对立体种植模式下主栽作物生长的影响
    沈建生,孙萍,林贤锐
    2015, 1 (9):  1424. 
    摘要 ( 121 )   PDF(995KB) ( 389 )  
    通过对葡萄进行不同方式的修剪,研究其对主栽作物草莓及葡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高架草莓立体种植模式下,葡萄的遮荫有利于草莓的成活,但对草莓的生长有影响。3种修剪方式下,草莓的生长基本正常,而对葡萄次年生长的影响较为显著。综合评价对葡萄、草莓生长的影响,得出最佳的修剪模式是2次短剪,即在草莓定植后7 d,葡萄每个枝条留4~5叶短剪,第1次修剪后15~20 d,每枝条留1~2叶短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特色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现状与对策
    蔡铮1ab,汪雯1ab,陆剑飞2,张志恒1ab,杨桂玲1ab *
    2015, 1 (9):  1427. 
    摘要 ( 156 )   PDF(995KB) ( 428 )  
    在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监测数据,分析杨梅、草莓、葡萄等3种浙江特色水果生产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现状。参照国外情况,分析我国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监管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农药登记、限量标准制定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提出合理监管、规范生产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抽薹萝卜雄性不育系CL09A的选育及利用
    胡天华1,毛伟海1,包崇来1,党敏亮2,朱琴妹1,杜黎明1,胡海娇1,何群燕1
    2015, 1 (9):  1430. 
    摘要 ( 100 )   PDF(997KB) ( 364 )  
    以秋冬萝卜雄性不育系浙3A为不育源,耐抽薹萝卜自交系CL09等为回交父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出耐抽薹萝卜雄性不育系CL09A,其肉质根白色,长柱形,表皮光洁,不易糠心,耐抽薹性强,经济性状好,不育株率达100%,不育性彻底稳定,开花结实性状优良,利用CL09A选配的组合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纺布果袋对蜜梨翠冠和圆黄果实品质的影响
    黄康康1,2,刘辉1,钟林炳3,郗笃隽1,裴嘉博1,张琛1
    2015, 1 (9):  1433. 
    摘要 ( 135 )   PDF(996KB) ( 331 )  
    以蜜梨品种翠冠和圆黄为试材,研究无纺布果袋(简称PP果袋)对梨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单果重显著提高,果实大小也较为均匀。翠冠套用蓝色和灰色PP果袋在总糖上提高较明显,分别提高1.11和1.31百分点,而圆黄通过套用黑色和蓝色PP果袋提高较明显,分别提高0.53和0.86百分点;但Vc含量翠冠梨套袋果实下降较明显,灰色PP果袋和黄纸袋套袋的Vc含量下降较少,翠冠梨下降幅度较小,圆黄下降低22%;套用白色PP果袋的翠冠和套用蓝色PP果袋的圆黄总酸表现最好,分别比对照下降43.4%和37%;翠冠和圆黄梨果实通过套袋在含水量方面差异不明显,而套用蓝色PP果袋的梨果实含水量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套用灰色PP果袋的翠冠和蓝色PP果袋的圆黄梨果实在糖酸比方面表现较好,果实品质提高较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种植模式对新丰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红梅1,沈亚强1,陈贵1,程旺大1,姚金林2
    2015, 1 (9):  1435. 
    摘要 ( 124 )   PDF(1121KB) ( 356 )  
    采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生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棚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生姜的姜块鲜重、大小、第2子姜数、株高、单株分枝数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露地生姜,淀粉和粗纤维的含量则低于露地生姜,Cu和Ni含量显著低于露地生姜。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既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废弃菌糠栽培香菇试验
    吴其进,任爱清*
    2015, 1 (9):  1438. 
    摘要 ( 105 )   PDF(978KB) ( 320 )  
    以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后的废弃菌糠为主要原料,进行香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后的废弃菌糠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最佳配方为菌糠80%,锯末8%,麸皮10%,石膏1%,石灰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盆栽铁线莲Crystal Fountain组织培养技术
    朱宏芬,施永泰,倪建刚,黄坚
    2015, 1 (9):  1440. 
    摘要 ( 114 )   PDF(992KB) ( 418 )  
    以铁线莲Crystal Fountain嫩茎为外植体,在添加各种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MS + 0.2 mg·L-1 TDZ+ 0.01 mg·L-1 NAA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到3.3,芽健壮,生长快;1/2MS + 0.5 mg·L-1 I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8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色油菜品种及其应用
    张冬青,张尧锋,余华胜,林宝刚,华水金
    2015, 1 (9):  1442. 
    摘要 ( 219 )   PDF(982KB) ( 467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油菜育种组根据观光农业发展对特色油菜的需求,筛选和培育出了白色、橘红、土黄、紫色不同花色的甘蓝型油菜品种4个,并应用于创意农业图案设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多种药剂混配对柑橘园杂草的防效
    朱丽燕,周小军,何晓婵
    2015, 1 (9):  1444. 
    摘要 ( 152 )   PDF(981KB) ( 318 )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多种药剂混配防除柑橘园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GF2686+草甘膦+盖草能+助剂商品用量5 mL+150 mL+30 mL+75 mL~67 mL+200 mL+40 mL+75 mL的防效最为理想,药后45 d杂草总防效为984%~993%,鲜重防效为985%~997%。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论泰顺整建制推进统防统治的做法与成效
    吴振我,毛赛飞,陈昌凤
    2015, 1 (9):  1446. 
    摘要 ( 101 )   PDF(980KB) ( 383 )  
    从2007年以来,筱村镇在原来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基础上,由泰顺县永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牵头开展整建制统防统治试点工作。主要介绍泰筱村镇在开展整建制推进统防统治上的一些做法与取得的成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熟市麦田杂草调查与发生特点初析
    陆建国1,张景飞1, 张永华1,须兆龙1,袁月芳2,穆晓伟3,陆建平4
    2015, 1 (9):  1448. 
    摘要 ( 165 )   PDF(977KB) ( 329 )  
    通过样方计数法和7级目测法对麦田杂草进行调查,摸清当前常熟地区麦田主要优势草种为日本看麦娘+菵草+猪殃殃,分析当前麦田杂草的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综防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尤溪县优质稻主栽品种田间稻曲病抗性比较试验
    廖燕俸
    2015, 1 (9):  1450. 
    摘要 ( 109 )   PDF(996KB) ( 314 )  
    15个优质稻品种的稻曲病田间抗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自然条件下抗感反应差异明显,田间抗性表现与品种抗性和品种种性特征存在相关性,大穗型,穗着粒密度大,生育期偏长,抽穗晚的品种表现较为感病,中穗型,穗着粒密度和生育期适中的品种表现较为抗病。在生产上,为有效减轻稻曲病发生流行,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外,应做到科学水肥管理,破口抽穗期适时采取化学药剂防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释放异色瓢虫对甘蓝蚜的控制效果
    孙梅梅,柴伟纲,谌江华,王丽丽
    2015, 1 (9):  1452. 
    摘要 ( 128 )   PDF(1033KB) ( 355 )  
    为评价异色瓢虫在露地条件下对甘蓝蚜的控制效果,设置不同甘蓝田释放异色瓢虫、化学防治和空白对照3个处理,开展人工释放异色瓢虫对甘蓝蚜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蓝蚜发生始期,释放异色瓢虫成虫(释放比例为1∶100)和化学防治均可有效降低甘蓝蚜数量。异色瓢虫释放区甘蓝蚜种群发生量较平稳,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性较好,处理后14 d,防效达最高值,为613%;化防区药后1和3 d,甘蓝蚜种群发生量下降较明显,处理后1 d防效即达840%,但处理后14 d防效迅速降至669%。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种杀菌剂对红花芍药褐斑病的室内毒力
    钱永生,蔡苏,马婉琴,楼钰函,倪炎栋,吴剑丙*
    2015, 1 (9):  1454. 
    摘要 ( 123 )   PDF(1998KB) ( 423 )  
    红花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Hong hua’)褐斑病是其生产上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是引起红花芍药褐斑病的重要致病菌。本试验测定总状毛霉对4种常用杀菌剂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戊唑醇、腐霉利、异菌脲和多菌灵对总状毛霉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1201,16858,69102,6 24966 μg·mL-1。由此可见,戊唑醇对由总状毛霉引起的红花芍药褐斑病防治效果最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林保护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技术探讨
    岑定浩1,赵丽稳2*,金彬3,陈宇博3
    2015, 1 (9):  1457. 
    摘要 ( 135 )   PDF(1007KB) ( 321 )  
    为遏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保护宁波市镇海区现有松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根据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在镇海区设置3个松林保护区,通过疫情普查、综合预防、疫木清理、森林抚育改造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虫口密度,同时辅以生物防治和营林措施,达到长期、可持续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皮石斛栽培区小白菜诱集带对灰巴蜗牛的诱集效果
    陈艳丽1,2,章金明1*,林文彩1,吕要斌1,2*
    2015, 1 (9):  1460. 
    摘要 ( 85 )   PDF(1027KB) ( 329 )  
    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铁皮石斛上蜗牛的防治提供绿色防治技术支撑,通过在铁皮石斛小区外增设小白菜诱集带,研究了小白菜对蜗牛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小白菜诱集带的设置对蜗牛的防控效果较好,诱集带不仅对铁皮石斛小区外围的蜗牛起到很好的阻隔效果,对铁皮石斛小区内部的蜗牛也表现出极好的诱集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多菌灵在冬季大棚芹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
    周颖,董夏梦,张维一,谢拾冰,王亮*
    2015, 1 (9):  1462. 
    摘要 ( 164 )   PDF(1010KB) ( 326 )  
    通过降解动态试验及最终残留量试验可知,多菌灵在芹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278~1386 d,在芹菜中的残留量与其施药量、施药次数等有关。结果表明,食品中多菌灵的残留量<05 mg·kg-1。由于多菌灵的安全间隔期过长,建议实际蔬菜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多菌灵停药期的控制,或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替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农产品安全监测的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
    陈涛,刘世洪*
    2015, 1 (9):  1464. 
    摘要 ( 137 )   PDF(1216KB) ( 353 )  
    围绕农产品安全舆情监管要求,研发面向农产品安全监测的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利用网络爬虫对互联网农产品安全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利用中文分词技术处理,设计适合农产品安全的聚类和分类算法进行分析,完成了农产品安全舆情分析的实时采集、智能处理和分析、热点话题发现、舆情分类、可视化展示和个性化定制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农产品安全舆情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服务,系统的使用增强了农产品安全舆情监管力度,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鹅黄茶植物学特性及制茶品质初探
    陈昌来1,朱朝平2,朱朝安3
    2015, 1 (9):  1468. 
    摘要 ( 117 )   PDF(978KB) ( 340 )  
    根据选育母株不同将鹅黄茶分为3个类型,对3个类型茶树进行植物学观察、生化分析、茶类适制,探讨鹅黄茶树品种资源价值。结果表明,鹅黄茶是从群体种变异中选育出的光照敏感型黄色系白化茶新品种,育芽能力强,出芽均匀,芽叶较瘦小,茶多酚总量1492%~1655%,氨基酸含量594%~657%,制成干茶有独特蛋黄香,感官审评结果外形色泽嫩黄,形状勾曲细紧,香气持久,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黄明亮、细嫩匀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猪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查
    王小骊1,赵钰燕1,陈海英2,毛红瑞2,楼云君2
    2015, 1 (9):  1470. 
    摘要 ( 115 )   PDF(1010KB) ( 752 )  
    通过对义乌5家规模化猪场周边区域调查采样分析,采集土壤样品12批次、猪场养殖用水4批次、猪场处理后的废水4批次、固废样品12批次,测定样品中铜、镉、铬、汞、铅和砷(简称重金属)全量及pH值,应用富集因子分析重金属积累程度,应用污染指数进行重金属影响评价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与资源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治理绩效评价
    端木镀洋,刘友兆*
    2015, 1 (9):  1473. 
    摘要 ( 111 )   PDF(1043KB) ( 349 )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项目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围绕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治理、绩效评价3个关键内容,将治理理论引入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主要界定了研究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考查了在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过程中,政府、项目法人、农户等多个权利主体的利益诉求,揭示了土地整理项目中利益主体的各项权责利情况以及矛盾纠葛,初步探索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的运行机制,探求了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绩效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并以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光华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该项目的治理绩效,结果表明大冈镇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绩效一般,在项目进行以及长远的利益保障方面有所欠缺、监督机制不完善、整理项目实施效果欠佳为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秸秆生物炭对疏水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综述
    季雪琴,孔雪莹,钟作浩,吕黎*
    2015, 1 (9):  1477. 
    摘要 ( 113 )   PDF(1032KB) ( 494 )  
    秸秆生物炭是一种极有潜力的环境吸附剂,其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的吸附行为和特性引起环境和材料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基本性质、对HOCs的吸附机理及影响因素4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探讨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作用两大吸附机制,分析炭化温度和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对秸秆生物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现存问题,展望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与资源
    富阳夏季高温干旱分析与防御对策
    施国富,裘文君,叶传伟*,陈莹,徐锦山
    2015, 1 (9):  1481. 
    摘要 ( 119 )   PDF(1025KB) ( 334 )  
    主要探讨富阳夏季6-9月因≥35 ℃ 的高温和少雨引起的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明显影响的干旱气候。通过分析干旱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夏季高温干旱等级的划分标准;分析富阳夏季高温干旱分布规律和影响,提出夏季高温干旱的农业生产防御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中元素汞测定前处理方法的改进
    李阳,陈琳琳,季姝姝
    2015, 1 (9):  1485. 
    摘要 ( 129 )   PDF(985KB) ( 408 )  
    对GB/T 221051-2008中土壤总汞的测定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改进,通过不同的定容方法、不同的消解时间等一些验证试验,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加保存液直接定容的方法与国标法差异不大,既保证结果准确率,又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东河水源区浮游藻类与水质评价
    刘经伦,汪建云,侯洪波
    2015, 1 (9):  1487. 
    摘要 ( 138 )   PDF(1095KB) ( 315 )  
    通过对东河水源区水体的浮游藻类进行定性、定量采集,水体浮游藻类标本鉴定共7门、65属、163种,其中硅藻占4663%,绿藻门占362%。应用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lou等生物指数评价方法,结合理化性质分析,初步判定东河水源区水质为轻度污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蚕雌蛾冷藏对产卵影响的试验
    王红芬
    2015, 1 (9):  1490. 
    摘要 ( 121 )   PDF(963KB) ( 347 )  
    在专养雄蚕的生产实践中,会遇到雌雄蛾羽化比例失调,不得已时需要冷藏雌蛾。通过对雌蛾不同温度冷藏1~3 d的试验,调查不同处理对雌蛾产卵的量与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雌蛾冷藏在5 ℃~10 ℃环境中冷藏24~72 h可以应用于生产实际,其中以冷藏温度5 ℃更适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渣好氧堆肥技术
    金树权,周金波,徐志豪,李佳丹,李洋
    2015, 1 (9):  1491. 
    摘要 ( 148 )   PDF(1087KB) ( 438 )  
    以规模化养殖场沼渣和粉碎水稻秸秆为原料,按6种不同体积比混合进行好氧堆肥研究。结果表明,6种混合比例处理均能顺利进行好氧堆肥,实现沼渣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从堆体温度、pH值和含水率等指标看,堆肥前21 d属于堆肥快速反应期,而21 d后属于堆肥稳定期。堆肥过程中各堆体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所下降,但全磷含量有所上升。根据堆肥完成后的检测分析,各处理有机质和氮磷含量均较高,重金属未出现超标,其中3号处理(85%沼渣∶15%秸秆)和4号处理(80%沼渣∶20%秸秆)的堆肥腐熟程度相对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嘉兴市主要生猪规模化养殖饲料和粪便重金属污染特征
    石艳平,黄锦法,倪雄伟,谢建萍,任佳佳
    2015, 1 (9):  1494. 
    摘要 ( 166 )   PDF(1034KB) ( 620 )  
    对27家规模生猪养殖场饲料和对应粪便样品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猪饲料中Cr,Cu,Zn,Pb,As含量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6,1234,3707,069和69 mg·kg-1,参照《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和《农业部1224号公告》,超标率分别为536%,625%,1964%,357%和375%。猪饲料重金属含量排序为仔猪>中猪>大猪>母猪,但饲料重金属超标率排序为:大猪>母猪>中猪>仔猪,大猪饲料超标率超过95%。参照《有机肥料》(NY 525—2012)和《污泥农用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猪粪Cu,Zn,As超标,超标率分别为719%,789%和421%。仔猪粪便Cu和Zn超标率均达到100%。生猪饲料和对应粪便重金属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猪饲料与对应粪便中Hg,Cu,As含量的相关系数R2>08,对应Cr相关系数R2>0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鸡蛋清、鸡蛋黄中17种氨基酸成分比较
    江潇潇,叶宇飞,章豪,朱勇,周丽绒
    2015, 1 (9):  1498. 
    摘要 ( 638 )   PDF(981KB) ( 3970 )  
    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5组不同品牌鸡蛋的蛋清和蛋黄的氨基酸含量,对氨基酸水平和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以评价蛋清和蛋黄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蛋黄中的氨基酸总量高于蛋清中的氨基酸总量,但蛋黄中的氨基酸E/T值与蛋清中的氨基酸总量E/T值一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羽速基因对坝上长尾鸡育成期体重和 体尺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小辉1,2, 赵彩娟2,赵书雨1,李祥龙1*,逯春香1,李杰1
    2015, 1 (9):  1500. 
    摘要 ( 149 )   PDF(1010KB) ( 619 )  
    为研究羽速基因对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39只坝上长尾鸡(快羽公鸡59只,快羽母鸡60只,慢羽公鸡62只,慢羽母鸡58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快慢羽公鸡间8~20周体重、体斜长、胫围、胸宽、胫长,8周、20周耻骨间距,20周胸角差异不显著。快慢羽母鸡间8~20周胫围、胸深、胫长,8周、20周耻骨间距,20周胸角差异不显著;快羽母鸡10周、14周体重,10~16周胸宽与骨盆宽,10~20周体斜长与龙骨长显著大于慢羽母鸡。在育成前期快羽鸡生长较快,而育成期后期慢羽鸡生长较快,快慢羽鸡生长发育时间的差异并不影响成年后鸡的体重与体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应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现代农业
    一张图管理的探讨
    陶忠良,管孝锋
    2015, 1 (9):  1503. 
    摘要 ( 163 )   PDF(975KB) ( 389 )  
    当前地理信息在农业上的应用日益普及,通过应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现代农业一张图管理,各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自2011年起建设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尝试用一个平台管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通过4年多的推广应用,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着重分析应用地理信息平台加强农业行业管理,进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意在说明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波市重点产业发展竞争态势评判
    窦思敏,马小苏,马仁锋*,袁雯,陈恩宝
    2015, 1 (9):  1505. 
    摘要 ( 147 )   PDF(1025KB) ( 397 )  
    综合运用SSM与SWOT法分析宁波市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态势。结果发现,宁波市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纺织服装业及交通运输业具有良好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业与交通运输业是首要发展产业,但是交通运输业受国际贸易与航运市场影响严重,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民间风投较高;纺织服装业、文化教育业、服务业、金融业均是重点发展产业,但是纺织服装业的市场、原料、先进工艺均不在本市;文化教育业投入严重不足;服务业市场化水平高调控难度大;金融业政策创新空间不足。宁波市产业发展首要任务是提升产业人才吸引力和培养实力,其次是提高各行业的龙头企业研发水平与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再次是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规范与企业综合实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探讨
    崔晓a,王浩a,李富忠b*
    2015, 1 (9):  1509. 
    摘要 ( 128 )   PDF(1010KB) ( 387 )  
    从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现代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及特色化的发展基础,并得出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突出优势。通过描述现代农业在农业基础、科技水平、农民素质及农业组织化程度上存在的问题,得出现代农业应向优质化、高新化、集约化、一体化、生态化的趋势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虚拟植物技术的水稻模型研究进展浅析
    伊张芸1,2,王建松3,何勇1*
    2015, 1 (9):  1512. 
    摘要 ( 135 )   PDF(4175KB) ( 420 )  
    概述了基于LSystem技术的虚拟植物技术研究进展和现状,着重介绍了运用L系统建模语言构建的水稻模型的发展。围绕一个水稻秧苗模型和虚拟育种模型,叙述了包含水稻形态发育、生理进程和重要环境因子的水稻功能-结构模型发展进程、技术现状和应用方向。最后对基于虚拟植物技术的水稻生长模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水稻生长模型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议利用农民信箱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王兵,董越勇,朱莹
    2015, 1 (9):  1517. 
    摘要 ( 147 )   PDF(994KB) ( 385 )  
    浙江省是农业部2014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试点单位。信息进村入户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均等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浙江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扎实、发展迅速,自2005年省政府启动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以来,农民信箱积累273万实名注册用户和海量涉农信息资源,利用农民信箱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能够有效夯实信息服务体系、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拓展信息服务渠道、深化信息资源整合,进一步发挥农业信息化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有效解决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与思考
    张洋1,张方钢1,范忠勇1,张晓红2,周昕1
    2015, 1 (9):  1520. 
    摘要 ( 114 )   PDF(1870KB) ( 394 )  
    根据馆藏植物标本的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包括完善采集信息、分类鉴定、粘贴条形码、拍摄照片及图像处理及录入信息等。数字化工作面临工作量巨大、难度高、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需要资金及时间保证,应通盘考虑、稳步推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补贴视角下土地流转调查与分析
    吕悦风
    2015, 1 (9):  1524. 
    摘要 ( 135 )   PDF(1010KB) ( 375 )  
    为了探讨农业补贴政策对于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利用山东、浙江295个农户的农业补贴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的调查资料,对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发放及土地流转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地区土地总体流转比例较高,农户土地流转率达505%。农户的土地流转年限较短,以5年期限以内为主。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以熟人之间的自主流转为主,占90%以上。流转契约形式以口头协议为主,合同形式较少。农户土地流转面积普遍较小,主要集中在007~033 hm2,致使实际土地流转效率偏低,农户仍以“小农经营”模式为主,这不利于现代农业化发展。(2)浙江嘉兴农户土地流转比例最高,达776%,山东临沂次之,达622%,而山东济宁、浙江湖州和浙江杭州的流转率在3成左右。浙江的土地流转面积占比(平均流转面积/平均承包面积)明显高于山东。(3)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农业补贴力度偏低、补贴发放错位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子专栏
    青花菜品种台绿2号
    2015, 1 (9):  1528. 
    摘要 ( 145 )   PDF(939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