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中英文目录
    2021, 62 (11):  0-0. 
    摘要 ( 744 )   PDF(7046KB) ( 8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减量增效施肥
    永康市马铃薯兴佳2号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潘晓, 徐洁章, 池鑫晨
    2021, 62 (11):  2131-213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01
    摘要 ( 972 )   HTML ( 26647 )   PDF(1053KB) ( 870 )  

    为优化马铃薯施肥管理,减少肥料投入量,在永康市进行马铃薯兴佳2号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减氮20%处理、常规施肥减氮20%+脲酶抑制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对照产量差异不明显;常规施肥减氮20%+生物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8%;各处理大中薯占比相对常规施肥对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常规施肥氮素减量20%的基础上,通过改施缓释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添加脲酶抑制剂,不会对马铃薯产量造成大幅减产,而且马铃薯大中薯占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马铃薯商品性,具有减量增效的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腐植酸水溶肥和水溶硼肥对茄果类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勰, 姜春月, 陆芳, 李月明, 刘建中, 郁建中
    2021, 62 (11):  2133-21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02
    摘要 ( 1341 )   HTML ( 99327 )   PDF(1070KB) ( 757 )  

    通过对番茄、辣椒施用含腐植酸水溶肥及水溶硼肥,探究其应用的经济价值。试验结果表明,含腐植酸水溶肥和水溶硼肥协同施用,番茄667 m2产量合计为5 617.0 kg,相比常规增产13.8%,利润增加563.0元;水溶硼肥施用,辣椒667 m2产量合计为2 480.7 kg,相比常规增产17.4%,利润增加4 90.2元。此外,T3中番茄果实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CK,T3中辣椒果实内的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CK。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湖市常规稻秀水14钾肥减量分段施用试验
    李建强, 费冰雁, 徐柳静, 赵川, 董妹勤, 沈芳勤
    2021, 62 (11):  2135-21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03
    摘要 ( 876 )   HTML ( 24511 )   PDF(1052KB) ( 658 )  

    为探究减施钾肥并分段施用的情况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平湖市进行常规稻秀水14钾肥减量分段施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基肥和穗肥中各投入25%常规钾肥量时效果最佳,667 m2产量为637 kg,比常规施肥增产7.4%。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用有机肥基础上进行化肥减量在水稻甬优1540上的应用效果
    张卫兴, 朱玉祥, 吴勇
    2021, 62 (11):  2137-213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04
    摘要 ( 867 )   HTML ( 24577 )   PDF(1069KB) ( 691 )  

    为提高桐乡市石门湾水稻生产能力,在增施有机肥基础上进行化肥减量试验,探究对水稻甬优1540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化肥减量20%处理效果较好,产量为9.752 t·hm-2,产量、每穗实粒数及秸秆的氮、磷养分含量显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也有明显提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扬麦16氮肥减量增效试验
    徐洁章, 潘晓, 池美女, 池鑫晨
    2021, 62 (11):  2139-21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05
    摘要 ( 897 )   HTML ( 24513 )   PDF(1052KB) ( 743 )  

    为优化小麦施肥管理,减少氮素投入,在永康市开展小麦氮肥减量增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处理的小麦各农艺性状指标表现较差,实际产量较常规处理降低30.7%;施用缓释肥各处理小麦农艺性状指标相对常规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其中,缓释肥等氮一次基施、缓释肥减氮20%一次基施和缓释肥减氮20%一基一追处理相对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1.0%、4.2%和6.4%。因此,施用缓释肥能有效减少小麦施肥次数和减少施肥量,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减量增效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尿素配施脲酶抑制剂在茶树上应用效果
    黄窈军, 倪中应, 谢炜, 汪亚萍
    2021, 62 (11):  2141-214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06
    摘要 ( 829 )   HTML ( 12351 )   PDF(2490KB) ( 736 )  

    为探究脲酶抑制剂延长尿素肥效时长的效果,在桐庐县的瑶琳镇茶树上开展脲酶抑制剂延长尿素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减氮20%情况下喷施脲酶抑制剂的处理667 m2茶叶鲜产量为29.0 kg,比常规施肥高20.1%。说明脲酶抑制剂可通过减少氨挥发来提高氮肥肥效时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用叶面硅肥对小麦扬麦23产量的影响
    姜春月, 刘建中, 李月明, 孙勰, 陆芳, 沈涛
    2021, 62 (11):  2143-214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07
    摘要 ( 861 )   HTML ( 24772 )   PDF(1097KB) ( 718 )  

    为验证施用叶面硅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小麦品种扬麦23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梯度叶面硅肥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叶面喷施硅肥有助于提高抗倒伏能力,从而提高机械采收情况下的产量。叶面喷施2倍剂量硅肥的处理的综合指标较好,产量为4.187 t·hm-2,比常规施肥高20.8%。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杭州市桐庐县不同轮作方式下水稻肥料利用率
    徐立军, 石一珺, 谢炜, 黄窈军, 倪中应
    2021, 62 (11):  2145-21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08
    摘要 ( 936 )   HTML ( 23873 )   PDF(1065KB) ( 679 )  

    为探究桐庐县稻油轮作或稻麦轮作水稻肥料利用率,于桐庐县百江镇冷水畈和西村畈共设置2个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冷水畈稻油轮作下全肥区的667 m2籽粒干产量为620 kg,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7.3%、18.2%、37.5%;西村畈稻麦轮作下全肥区的667 m2籽粒干产量为496 kg,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0.5%、16.5%、39.6%。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溶硼肥喷施在油菜浙油50上的应用效果
    黄窈军, 谢炜, 倪中应, 汪亚萍
    2021, 62 (11):  2148-214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09
    摘要 ( 845 )   HTML ( 23935 )   PDF(1720KB) ( 694 )  

    使用不同剂量的水溶硼肥对浙油50进行叶面喷施,探究其对产量及性状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桐庐地区油菜硼肥的推荐喷施量为每667 m2 78.65 mL,于油菜十叶时和抽薹时各喷施1次,产量为173.85 kg。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浦江县油菜浙大630新型肥料试验
    张圆圆, 柴有忠
    2021, 62 (11):  2150-21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0
    摘要 ( 881 )   HTML ( 23871 )   PDF(1051KB) ( 712 )  

    为探索油菜轻简化施肥模式,通过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的比较,开展不同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不施肥油菜植株矮小,产量大幅降低,降幅达26.6%;缓释肥处理油菜各项农艺性状指标表现较好,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均有一定的增加,其中施用巨隆稳定性肥料处理增产8.6%,施用好乐耕缓释肥处理增产5.9%。建议试验地油菜可采取一次性基施巨隆稳定性肥料,以达到省时省工的目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球秋甘蓝绿冠肥效试验
    姜春月, 陆芳, 孙勰, 李月明, 刘建中, 郁伟
    2021, 62 (11):  2152-215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1
    摘要 ( 836 )   HTML ( 23231 )   PDF(1068KB) ( 691 )  

    通过进行复合肥或尿素配施脲酶抑制剂、缓释肥和稳定性肥料对结球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秋甘蓝绿冠为材料,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替代复合肥或尿素配施脲酶抑制剂的效果最佳,667 m2产量分别为3 726和3 884 kg,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并且甘蓝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因此,脲酶抑制剂在结球甘蓝氮肥管理中具有延长肥效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永康市蕹菜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潘晓, 池鑫晨, 池美女
    2021, 62 (11):  2154-21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2
    摘要 ( 840 )   HTML ( 22593 )   PDF(1052KB) ( 792 )  

    蕹菜生长速度快,肥水需求量大,为优化施肥管理,在永康市开展蕹菜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减氮20%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第一次采收增产11.0%,第二次采收增产1.7%,总产量增产5.0%;常规施肥量减氮20%+生物有机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第一次采收增产12.3%,第二次采收增产2.0%,总产量增产5.6%;常规施肥量减氮20%+脲酶抑制剂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第一次采收增产8.4%,第二次采收增产1.2%,总产量增产3.8%。在常规施肥氮素减量20%的基础上,通过改施缓释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或添加脲酶抑制剂,均可提高蕹菜产量,具有减量增效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永康市水稻嘉优中科13-1氮肥减量增效试验
    徐洁章, 池美女, 池鑫晨
    2021, 62 (11):  2156-21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3
    摘要 ( 847 )   HTML ( 21632 )   PDF(1036KB) ( 650 )  

    为达到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之目的,在永康市开展水稻氮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各处理水稻经济性状指标较常规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缓释肥有益于水稻生长发育;缓释肥等氮、缓释肥减氮10%和缓释肥减氮20%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5.9%、4.5%和1.1%,具有减量增效的作用。因此,试验地改施缓释肥后可降低氮素投入2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葡萄阳光玫瑰氮肥减量试验
    柴有忠, 张圆圆
    2021, 62 (11):  2157-215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4
    摘要 ( 935 )   HTML ( 20929 )   PDF(1052KB) ( 706 )  

    由于葡萄种植经济效益高,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农户往往通过大量施用化肥以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然而,长期过量施肥容易造成土壤质量退化,反而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通过不同程度减少氮素投入对比试验发现,氮素投入量减少到30%时,阳光玫瑰葡萄按照常规施肥处理进行合理疏果疏粒条件下产量指标没有明显的降低,品质指标略有提高,并且氮素减量下阳光玫瑰生长期推前2~3 d,有利于尽早上市。因此,试验地阳光玫瑰氮素投入量建议减少30%左右,即667 m2由原来的15.5 kg(折纯)降低到10.9 kg左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省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金仁耀, 翟璐, 刘征
    2021, 62 (11):  2159-216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5
    摘要 ( 1754 )   HTML ( 78875 )   PDF(2222KB) ( 908 )  

    以历年统计数据和现场企业调研走访相结合的手段,对浙江省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特别是找到制约和阻碍我省水产品加工产业快速稳步发展的关键短板,为浙江省水产品加工产业在面临贸易摩擦和疫情长期影响背景下如何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叶施α-酮戊二酸对铁皮石斛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黄楠, 郦千喜, 闫道良
    2021, 62 (11):  2165-216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6
    摘要 ( 667 )   HTML ( 8671 )   PDF(1317KB) ( 738 )  

    碳是植物必需的首要营养元素,主要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获取,植物常处于碳饥饿状态,施加有机碳肥能有效补充植物所需的碳元素。铁皮石斛是珍稀药用植物,为揭示有机碳肥α-酮戊二酸对铁皮石斛品质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对2 a生铁皮石斛进行叶面喷施试验,并测定叶面喷施2个月后茎中可溶性总糖、水浸出物、水溶性氮、总氮、总磷、总钾和微量元素铁、锌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能明显提高铁皮石斛可溶性总糖含量,施用50~100 mg·L-1 α-酮戊二酸显著增加了总氮含量,水溶性氮随着α-酮戊二酸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在α-酮戊二酸的施用浓度为50~100 mg·L-1时,处理组的水溶性氮/总氮显著低于对照,说明氮合成代谢显著增强。叶面喷施α-酮戊二酸并没有明显影响磷、钾含量,10~50 mg·L-1 α-酮戊二酸显著提高了铁、锌含量。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了外施α-酮戊二酸能显著提高铁皮石斛可溶性总糖、铁和锌含量,增强其氮合成代谢,稳定磷、钾平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灵芝栽培品种引选与培养基配方筛选
    徐金晶, 李金辉, 钭凌娟, 方莉
    2021, 62 (11):  2169-217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7
    摘要 ( 766 )   HTML ( 18062 )   PDF(1067KB) ( 718 )  

    以泰山仙芝、龙泉119、韩芝1号灵芝为材料,研究母种培养基和4个原种培养基配方对灵芝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本地的灵芝品种为龙泉119;研究4个袋料配方对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产量的影响,若原种用量较多,原种培养基配方建议采用棉籽壳78%+麦麸20%+蔗糖1%+石膏1%及杂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膏1%,栽培袋料建议采用杂木屑83%+麦麸15%+蔗糖1%+石膏1%,栽培的灵芝产量较高,且成本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栽培方式对七叶一枝花光合及生物特性的影响
    王宗星, 周子贵, 徐军, 胡秋涛, 柳丽娜
    2021, 62 (11):  2171-21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8
    摘要 ( 699 )   HTML ( 6977 )   PDF(1132KB) ( 696 )  

    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容器栽培和裸地栽培),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七叶一枝花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容器栽培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裸地栽培,且在13:00左右差别最大,容器栽培为5.1 μmol·m-2·s-1,而裸地栽培仅为3.8 μmol·m-2·s-1;无论生物量还是皂苷含量,容器栽培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表明了容器栽培是适宜七叶一枝花生长和有利于皂苷积累的种植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和烘干温度对浙贝母有效成分的影响
    陈忠友, 马烁, 朱强兴, 周小军, 何晓婵, 朱丽燕
    2021, 62 (11):  2174-217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19
    摘要 ( 606 )   HTML ( 6 )   PDF(2091KB) ( 656 )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 ℃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 ℃烘干不合格,其他肥料处理的贝母在试验烘干温度下均合格。由此可知,大量使用氮素等复合肥及鸡粪等可显著提升产量,但高产的浙贝母质量容易达不到药典标准。烘干温度是影响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烘干温度升高,浙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处理增多。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有机肥料施用对华北平原玉米产量的影响
    应多, 陈晓龙, 吕桂华, 王桂跃
    2021, 62 (11):  2176-218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0
    摘要 ( 541 )   HTML ( 8 )   PDF(1385KB) ( 657 )  

    为了研究华北地区典型轮作制麦玉轮作中玉米产量对施用有机肥料的响应,本文综合来自1980—2019年间共39篇公开发表文章的124组田间试验研究数据,应用整合分析(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评估不同因素下有机肥料施用对华北地区玉米产量相对变化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肥料施用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平均增产幅度为5.02%。其中,生物炭、秸秆和腐解秸秆作为有机肥施用对玉米产量均有显著增产效果,而施用商品有机肥、农家肥和堆肥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有机肥与化肥联合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而单施有机肥会降低玉米产量,降低幅度为4.62%。不同土壤条件下有机肥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不同土壤氮水平下有机肥施用的增产作用具有显著差异,增产幅度分别为5.16%(<1 mg·kg-1)、6.75%(1~1.5 mg·kg-1)、1.90%(>1.5 mg·kg-1),不同氮投入水平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肥料有效性、作物产量及其他因素等方面考虑,有机肥料与全量化肥联合施用是该地区增产稳产、氮肥高效利用的合理施肥方式,同时应将土壤基本性质、气候状况及其他农艺措施等方面作为肥料投入的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肥对海岛地区单季稻嘉67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洁琪, 郭金伟, 张真真, 孙金芝
    2021, 62 (11):  2182-218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1
    摘要 ( 527 )   HTML ( 4 )   PDF(1085KB) ( 662 )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以单季稻嘉67为供试材料,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海岛地区单季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用化肥模式存在氮肥投入过量而钾肥投入不足的情况,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需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做到减氮、稳磷、增钾,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单季稻产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播期与海拔对甜玉米浙甜10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坚剑, 吴振兴, 李向楠, 郭国锦, 吕桂华
    2021, 62 (11):  2185-218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2
    摘要 ( 541 )   HTML ( 5 )   PDF(6224KB) ( 665 )  

    为了解新育成的甜玉米品种浙甜10号在不同播期、不同海拔的适应性,探索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3个播期和3个种植地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变晚或者海拔高度降低,开花、吐丝变快,收获期提早,全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茎粗变细,穗上叶片数和一级分枝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方差分析表明,生育期、株高、茎粗在不同播期和不同海拔高度之间差异极显著,穗上叶片数和雄穗一级分枝数在不同播期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化肥定额制示范推广成效与经验
    陈钰佩, 孔海民, 朱伟锋, 陆若辉
    2021, 62 (11):  2188-21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3
    摘要 ( 473 )   HTML ( 9 )   PDF(1071KB) ( 666 )  

    为明确化肥定额施用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以水稻、蔬菜、水果及茶叶等作物为材料,开展示范方建设,对比不同施肥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分析相关模式减肥成效,总结推广经验。结果表明,实施化肥定额制,化肥施用量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水稻、柑橘、番茄、茶叶化肥使用量分别下降16.0%、16.8%、16.0%和48.7%,产量均表现稳定,番茄、柑橘还有明显的增产效应。浙江省化肥定额制示范推广减肥增效效果明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a2+对萌发成苗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张雯霞, 诸文杰, 李伟, 王欢欢, 王欣彤, 闵煜, 张朱奕
    2021, 62 (11):  2191-219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4
    摘要 ( 391 )   HTML ( 6 )   PDF(4230KB) ( 575 )  

    Ca2+是重要的营养元素和细胞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于水稻种子萌发成苗阶段Ca2+的作用还不明确。本研究对水稻萌发成苗阶段的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Ca2+处理,发现幼苗的枝条长、枝条鲜重和干重以及叶片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然而,低浓度Ca2+处理促进了根的生长。因此,在水稻萌发成苗阶段不需要补充外源Ca2+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沟深度对玉米茎秆强度和产量的影响
    李小霞, 靳鲲鹏, 李万星, 李丹, 曹晋军
    2021, 62 (11):  2194-21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5
    摘要 ( 385 )   HTML ( 5 )   PDF(1132KB) ( 647 )  

    为解决春天由于干旱播种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模拟机器开沟播种,设置了5个开沟深度,分别为8(KG8)、11(KG11)、14(KG14)、17 (KG17)和20(KG20)cm,播种后覆土4 cm,研究不同开沟深度对玉米出苗率、茎秆强度、株高、穗位高、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出苗率以开沟深度为14 cm时最高,与开沟深度为17 cm时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开沟深度相比差异显著。随着开沟深度的增加,茎秆强度逐渐增大,以开沟深度为20 cm时茎秆强度最大,且在玉米生育期内,茎秆强度随时间减小。株高、穗位高以开沟深度14 cm时最大,但与开沟深度为20 cm时相比差异不显著,2018年开沟深度为14 cm时产量最高,2019年开沟深度为11 cm时产量最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剑, 连瑛, 王笑, 崔丽利, 沈建波, 孙辉, 吴愉萍, 陶忠富, 潘贤
    2021, 62 (11):  2197-220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6
    摘要 ( 2212 )   HTML ( 40 )   PDF(1388KB) ( 717 )  

    本试验通过设置有机肥配施不同剂量的微生物菌剂对大棚草莓的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试验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强草莓植株抗病性,提高草莓植株成活率、产量和品质。在不进行化学防治的前提下,与CK相比较,施用微生物菌剂的草莓植株成活率显著提高了17.6%,产量显著增加了47.6%;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钙含量分别提高了8.8%、13.4%、45.1%和15.6%。通过绿色草莓试验发现,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基地土壤pH值提高1.65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1.6%,水溶性盐总量降低了41.9%,有效地改良了土壤,对实施绿色草莓生产及减肥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枝方式对南方甜樱桃分枝特性的影响
    陈令会, 洪莉, 董军, 阮梦雅
    2021, 62 (11):  2201-22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7
    摘要 ( 485 )   HTML ( 5 )   PDF(1069KB) ( 609 )  

    以二年生甜樱桃雷尼为材料,研究6种发枝方式对甜樱桃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各处理间株高、枝粗和节间距无显著性差异。定干与不定干处理在120 d内对分枝数量也无显著性影响。刻芽+发枝素能显著提高甜樱桃的发枝数量,降低侧枝长度,其中定干+刻芽+发枝素的效果最好,120 d的分枝数量达到7.3个,侧枝长度为12.6 cm。本研究还发现,发枝素能促进干径增粗,其中定干+刻芽+发枝素在120 d时干径最粗,达21.0 mm。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水溶肥对大棚栽培火龙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江建红, 沈倩莹, 楼玲, 金炳胜, 王忠, 沈建国, 江建珍
    2021, 62 (11):  2203-220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8
    摘要 ( 404 )   HTML ( 4 )   PDF(1103KB) ( 561 )  

    在化肥总养分相等的条件下,在大棚栽培火龙果上开展不同水溶肥施用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棚栽培火龙果上施用4种不同水溶肥,采收产量以洛普丰水溶肥为最高,德美水溶肥次之;施肥成本以康成美农水溶肥为最低;体现在综合效益上,以洛普丰水溶肥和德美水溶肥的效益较好,效益较对照分别增加39 988元·hm-2和36 744元·hm-2,化肥偏生产力分别提升14.2%和12.9%;从改善火龙果品质来看,以奥捷沃土水溶肥为最好,主要表现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糖酸比最高。在实际生产中如以提高火龙果产量为目标,以施用洛普丰水溶肥为好;如以提升火龙果品质为目标,以施用奥捷沃土水溶肥较为适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花粉授粉对温州蜜柑种子形成的影响
    黄秀, 柯甫志, 孙立方, 王平, 聂振朋, 徐建国, 孙建华
    2021, 62 (11):  2207-221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29
    摘要 ( 424 )   HTML ( 29 )   PDF(2982KB) ( 618 )  

    温州蜜柑品种因雄性不育往往表现无核,自然状态下很难形成种子。为培育温州蜜柑珠心苗,本试验采用温州蜜柑品系由良为母本,以花粉活力较强的鸡尾葡萄柚、四季柚、日本夏橙、4倍体日本夏橙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研究不同花粉对由良授粉后果实坐果率、结籽率、种子发育情况的影响,进而筛选出一种高效获取温州蜜柑后代群体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鸡尾葡萄柚花粉对由良授粉所得单果种子数最多,并可获得珠心苗。表明温州蜜柑新品种选育工作中采用鸡尾葡萄柚花粉对由良授粉方法可行。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厨余堆肥对枇杷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董倩倩, 林永锋, 俞仕福, 钱佳宇, 田光明
    2021, 62 (11):  2211-22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0
    摘要 ( 407 )   HTML ( 3 )   PDF(1241KB) ( 626 )  

    以白玉枇杷为研究对象,在吴中区万家生态林开展多种肥料试验,探究厨余堆肥与化肥(N 15%、P2O5 15%和K2O 15%)、配方肥(N 16%、P2O5 5%和K2O 28%)、羊粪、菜籽饼、商品有机肥等肥料对枇杷生长发育、产量、果实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厨余堆肥处理对枇杷品质的改良有较好效果,厨余堆肥处理的枇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分别为14.98%和76%。施用厨余堆肥处理的枇杷横径为39.8 mm,显著高于施用商品有机肥处理的37.3 mm。厨余堆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11.53 g·kg-1,所有处理土壤各类重金属指标均未超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父母本比例对南瓜砧木杂交种子产量的影响
    古斌权, 严蕾艳, 王迎儿, 黄芸萍, 邢乃林
    2021, 62 (11):  2216-221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1
    摘要 ( 401 )   HTML ( 46 )   PDF(1098KB) ( 622 )  

    通过对南瓜砧木思壮7号父母本不同配比及授粉比例处理,考察不同父母本比例下有效结瓜数、单瓜种子数及种子产量,分析亲本比例对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定植1 800株,父母本按1∶8定植,按1∶3比例进行杂交授粉处理,单瓜有效种子数及种子产量最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高油酸花生麦垄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李洁, 荆建国, 聂红民, 陈翠霞, 李振华, 马金娜, 谷献锋, 董晓月, 杨宜红
    2021, 62 (11):  2218-222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2
    摘要 ( 1643 )   HTML ( 3 )   PDF(1061KB) ( 545 )  

    豫北地区花生种植模式以麦垄套种为主,传统麦垄套花生种植模式与农机农艺不融合,机械化种植难,不利于高油酸花生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高油酸花生麦垄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能够实现粮油协同增产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该生产技术规程,为高油酸花生麦垄套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施肥量和伏旱期补水对泸州烤烟的影响
    张凡, 张永辉, 谢强, 夏春, 夏建华, 汤卫荣, 吴润生, 李鑫, 曾淑华, 刘雅洁, 刘雷
    2021, 62 (11):  2221-222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3
    摘要 ( 357 )   HTML ( 1 )   PDF(1124KB) ( 571 )  

    为寻求应对泸州伏旱期的烤烟栽培肥水措施以改善当地烟叶产质量,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伏旱期不同补水量对泸州烤烟的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性状及烤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施肥量和伏旱期补水量可促进烤烟的生长、提高鲜烟叶的抗逆能力和烟叶产量,此效果在上部叶表现更明显;但烟叶品质、均价和上中等烟的比例会有所下降;综合来看,1 hm2烟地施用112.5 kg N、191.3 kg P2O5和337.5 kg K2O,并在伏旱期每隔2 d每株烟补水1~2 L的栽培措施,能够获得最好的烤烟生产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施钼肥对烤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曾宇, 李小勇, 韩助君, 谭志能, 胡蓉花, 苏鹏飞, 殷伍彬
    2021, 62 (11):  2226-222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4
    摘要 ( 371 )   HTML ( 2 )   PDF(1368KB) ( 666 )  

    为探明在吉安烟区使用钼肥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究了钼肥喷施次数对烤烟矿质元素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钼肥可以提高烟叶中的钼元素含量,降低烟叶中镁元素含量,对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因烟叶部位而异,并且能够抑制中部叶硫、锰、铜、硼、镁元素增加,促进上部叶铜、锰、锌元素积累;铁元素均表现为成苗期喷施1次钼酸铵含量最高。喷施钼酸铵能够降低中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糖含量,明显改善中部烟叶的糖碱比;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增加上部烟叶总氮、钾含量,因此适宜喷施钼酸铵对改善烟叶化学成分、提升烟叶质量有一定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蚕桑与特种养殖
    养殖密度对毛蚶生长和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
    陈琛, 赵伟华, 李鹏全, 徐振兴, 闫茂仓, 张立宁
    2021, 62 (11):  2229-223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5
    摘要 ( 383 )   HTML ( 3 )   PDF(1293KB) ( 532 )  

    利用陆基集约化平面流水槽,研究了流水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毛蚶生长和水体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组毛蚶均能显著去除叶绿素a、悬浮颗粒物、有机颗粒物以及无机颗粒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随着放养密度增加,毛蚶生长减慢,特定生长率降低,死亡率增加,排泄物增加,自源性污染物尤其是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等营养盐加重,环境压力增大。合理的放养密度是保证滤食性贝类健康快速生长和实现水体净化的关键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黑麦草对Cd-Zn复合胁迫的响应
    白哲, 董馨岚, 李铭红
    2021, 62 (11):  2232-223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6
    摘要 ( 302 )   HTML ( 11 )   PDF(2188KB) ( 574 )  

    本研究以黑麦草为材料,采用盆栽土培试验,探讨Cd-Zn复合胁迫下黑麦草的生长响应及重金属富集和迁移特征,为黑麦草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黑麦草的生物量及植株的生长状况均受到Cd、Zn胁迫的抑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均在A3B3组达到最小值;在重金属Cd-Zn复合胁迫下,黑麦草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到抑制;而细胞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较CK组显著增大。各生理指标均在高浓度Cd、Zn(A3、B3)组合条件下达到最大值,表明高浓度重金属复合胁迫对黑麦草的生理特性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当环境中重金属浓度较高时,黑麦草地上部及根系对Cd、Zn的吸收呈协同效应,在A3B3时达到峰值,且对Cd、Zn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根系>地上部。综合分析,在高浓度Cd-Zn胁迫下,黑麦草仍能生长,说明黑麦草对Cd、Zn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且此时黑麦草对土壤中Cd、Zn的富集系数均>1,说明黑麦草具有较好的富集能力,对Cd-Zn复合胁迫的土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作为Cd、Zn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长素NAA对红萍结孢的影响
    徐国忠, 郑向丽, 王俊宏, 邓素芳, 杨有泉, 应朝阳
    2021, 62 (11):  2239-224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7
    摘要 ( 298 )   HTML ( 3 )   PDF(1110KB) ( 600 )  

    采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NAA对生长期的细绿萍1001、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进行处理,探索生长素NAA对红萍结孢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为1、5、10、15和20 μg·mL-1均能诱导细绿萍1001结孢,NAA浓度为15 μg·mL-1时的结孢率为34.7%,浓度为10 μg·mL-1时结孢率为15.0%,浓度为20 μg·mL-1时结孢率为12.3%,浓度为5 μg·mL-1时结孢率为9.3%,浓度为1 μg·mL-1时结孢率为5.0%,对照的结孢率为0%。NAA浓度为15 μg·mL-1的结孢率最高,与其他处理及对照均有显著差异;NAA浓度为15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6.56,NAA浓度为10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52,NAA浓度为20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35,NAA浓度为5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31,NAA浓度为1 μg·mL-1的结孢数量为3.83,对照的结孢数量为0;NAA浓度为15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65∶1,NAA浓度为10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6∶1,NAA浓度为20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5∶1,NAA浓度为5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2∶1,NAA浓度为1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1∶1,NAA浓度为15 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例最高,与其他处理及对照都有显著差异;其他品种、处理都未能诱导出孢子果。1、5、10、15和20 μg·mL-1的NAA浓度处理后细绿萍1001的萍体大小和碳氮比(C/N)有明显提高,其余处理和对照无显著提高;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经处理后萍体大小和C/N比都无显著提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哈克勒雷冬青品种与阳光狭冠冬青扦插试验比较分析
    王晓斌, 李琪园, 沈登锋, 王世伟, 章建红
    2021, 62 (11):  2243-224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8
    摘要 ( 331 )   HTML ( 4 )   PDF(1176KB) ( 617 )  

    以贝尔奇卡金、金皇帝、牢苏尼阿纳3种哈克勒雷冬青与阳光狭冠冬青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AA、IAA和IBA处理插穗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3种哈克勒雷冬青表现为愈伤组织生根,并伴有少量皮部生根,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成活率达到50%左右;而阳光狭冠冬青则表现为皮部生根,同时伴有愈伤组织生根,生根率可达80%左右。贝尔奇卡金与金皇帝生根的最佳处理为200 mg·L-1 IAA浸泡0.5 h;牢苏尼阿纳的最佳处理为500 mg·L-1 IBA浸泡0.5 h;阳光狭冠的最佳处理为500 mg·L-1 IAA浸泡0.5 h。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丙硫·戊唑醇对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防效
    林蔚红, 居梦婷, 沈秋兰, 阮赞誉, 金海刚
    2021, 62 (11):  2246-22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39
    摘要 ( 322 )   HTML ( 29 )   PDF(1069KB) ( 517 )  

    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在水稻破口前10 d使用,对籼粳杂交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破口前10 d与破口期进行2次防治的稻曲病穗防效与病指防效均优于只在破口前10 d进行1次施药处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蓝莓茎尖螟虫和蚜虫的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治
    范超洋, 王佳淇, 汤腾跃, 王惠娟, 郭卫东
    2021, 62 (11):  2248-225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0
    摘要 ( 276 )   HTML ( 6 )   PDF(2979KB) ( 490 )  

    调查分析南方地区蓝莓害虫茎尖螟虫和蚜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探究不同颜色和不同密度的黏虫板以及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对茎尖螟虫和蚜虫的防治效果,总结得出蓝莓茎尖螟虫和蚜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为农民提高产量,提质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多地发现坎诺单孢菌引起的甜瓜急性凋萎
    严蕾艳, 王迎儿, 邢乃林, 古斌权, 黄芸萍, 王毓洪
    2021, 62 (11):  2251-225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1
    摘要 ( 281 )   HTML ( 4 )   PDF(5602KB) ( 485 )  

    2021年5月下旬从浙江省台州市甜瓜藤蔓萎蔫的发病株中分离鉴定到坎诺单孢菌Monosporascus cannonballus,与之前在浙江省内其他地区发现的病原菌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高度相似。致病力试验发现,该病原菌可侵染甜瓜根部,造成根部腐烂,植株萎蔫。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衢州椪柑黑点病防控关键期调查
    郑雪良, 刘丽丽, 汪晨, 陈骏, 王登亮, 孙建城, 吴晨浩
    2021, 62 (11):  2253-22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2
    摘要 ( 271 )   HTML ( 3 )   PDF(1080KB) ( 501 )  

    本研究以椪柑为材料,通过试验确定衢州地区椪柑感染黑点病的关键时期。利用避雨环境下保存的盆栽椪柑苗,自开花座果期起,每隔15 d移出5盆至露天栽培区继续管理,果实成熟后调查发病情况;并在椪柑主栽区选择10个气象观测点附近的椪柑园作为调查点,记录雨量、气温,定期调查叶片发病情况。结果表明,5月下旬温度适宜,遇雨最易引发椪柑叶片黑点病的发生,为黑点病发生感染的关键期;6月进入梅雨季节,可加重叶片和果实的发病。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湖龙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效益评估
    杨宇宙, 罗宗秀, 商建农
    2021, 62 (11):  2256-225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3
    摘要 ( 337 )   HTML ( 5 )   PDF(2468KB) ( 631 )  

    本研究选取西湖区具有代表性的茶树害虫绿色防控示范茶园进行效果评价,研究天敌友好型杀虫灯、天敌友好型诱虫色板和灰茶尺蠖性诱剂综合防虫减药的效果,结果表明,实施绿色防控后,茶小绿叶蝉和灰茶尺蠖得到有效控制,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0种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的树势复壮作用
    任海英, 王剑, 戚行江, 俞浙萍, 张启
    2021, 62 (11):  2259-226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4
    摘要 ( 579 )   HTML ( 4 )   PDF(1112KB) ( 616 )  

    杨梅衰弱病表现为果实小、商品果率下降、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叶片严重脱落,最后树体死亡,该病近年来在全国杨梅产区均有发生。本文以10种杀菌剂在杨梅主栽品种荸荠种和东魁果实采摘后进行衰弱病树的树盘浇施防控应用试验,观察防控效果及其对树体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50%吡唑醚菌酯在荸荠种上防控效果最佳,防效达88.2%;45%咪鲜胺和10%苯醚甲环唑在东魁上效果最佳,防效达95.7%;对树体营养生长影响,4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嘧菌酯能较好促进新梢生长,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对树体果实品质影响,50%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显著提高单果重和硬度;50%腐霉利、50%啶酰菌胺、25%腈菌唑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建议生产中选用50%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嘧菌酯、50%腐霉利等药剂与合适的浓度进行杨梅衰弱病的防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农残速测技术在蔬菜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王实娟
    2021, 62 (11):  2263-226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5
    摘要 ( 1151 )   HTML ( 2 )   PDF(1090KB) ( 475 )  

    采用酶抑制法检测不同蔬菜类型、生育阶段、农药使用间隔期和使用浓度的蔬菜农药残留。分析显示,茄子和架豆未检测到农药残留,而白菜等叶菜类蔬菜检测到农药残留;蔬菜不同生育阶段对农药的代谢能力不同,生长盛期的法国香菜农药残留最低,显著低于幼苗期和生长末期;番茄农药残留会随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线性关系;架豆、黄瓜和番茄农药残留随着施药后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药后第三天残留最高,第七天降到最低,达到安全食用标准。结果表明,茄科和豆科等果菜类蔬菜农药残留显著低于叶菜类;蔬菜生长盛期农药残留显著低于幼苗期和生长末期;农药残留会随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先升高后降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丝皇菊的干燥加工工艺
    金雅慧, 曹少疑, 孙晗靖, 金建儿, 缪强, 何格伦
    2021, 62 (11):  2267-22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6
    摘要 ( 366 )   HTML ( 8 )   PDF(1088KB) ( 551 )  

    通过比较空气源热泵干燥和电热管干燥技术对金丝皇菊干燥能耗、品质的影响,探索金丝皇菊烘干脱水率、干燥时间、黄酮素含量、收缩率、电能耗等基础数据,为金丝皇菊烘干加工工艺优化及标准化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桂花茶挥发性成分的年份差异分析
    郭丽, 胡晓俊, 胡文娇, 胡善树, 林智
    2021, 62 (11):  2270-227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7
    摘要 ( 258 )   HTML ( 2 )   PDF(1140KB) ( 483 )  

    香气是桂花茶感官品质评价的核心因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决定着桂花茶的香气质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2020年和2019年桂花茶的挥发性物质,研究桂花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桂花茶可检出42种挥发性成分,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醇类化合物的种类最多。不同年份桂花茶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2019年样挥发性成分总量比2020年样高;共有挥发性成分中十六烷酸、亚麻酸、(Z)-吡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脱氢二氢-3-环氧-紫罗兰醇和十六烷酸甲酯等含量较高;2019年样的十六烷酸含量最高,酚酞二丁酯、植醇、磷酸三乙酯等化合物未检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芋种质叶绿体基因trnH-psbA序列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洪霞, 陈孝赏, 王娇阳, 屈为栋, 邱莉萍, 陈银龙
    2021, 62 (11):  2274-22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8
    摘要 ( 259 )   HTML ( 3 )   PDF(1099KB) ( 584 )  

    为探讨浙江省不同地源芋种质的分化与遗传多样性,对30份来自不同县市的地方芋种的trnH-psbA序列进行克隆、拼接,并对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和不同地源遗传距离计算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份芋种质trnH-psbA序列的长度为730~739 bp,保守位点有717个,多态性位点13个,均为自裔位点,插入/缺失位点有3个;共有3种类型序列,可分为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457 06,不同地源遗传距离变化小,为0~0.018 1,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 2;聚类分析可将所有芋资源分为2个类群,不同的芋资源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且与芋的类型相关。本研究对不同地源芋质进行trnH-psbA序列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小种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芋种质分子标记开发与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吡虫啉的不确定度
    许秀琴, 江潇潇, 叶宇飞, 陈国, 赵健
    2021, 62 (11):  2277-22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49
    摘要 ( 262 )   HTML ( 5 )   PDF(1106KB) ( 572 )  

    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产品中吡虫啉的药物残留量,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建立不确定度数学评估模型。通过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确定度分量,相对合成不确定度,得出不确定度报告。结果表明:影响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测量重复性,其次为标准曲线和标准物质定容。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提高液质联用仪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增加标准曲线溶液的测定次数,控制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以及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都可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磨技术对抹茶品质的影响
    吕品, 龚淑英, 许勇泉, 毛雅琳, 汪芳
    2021, 62 (11):  2281-228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0
    摘要 ( 315 )   HTML ( 9 )   PDF(1167KB) ( 495 )  

    研磨是抹茶生产关键技术之一,决定着抹茶的细腻度,对外观品质、理化指标、微生物控制都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抹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市场认可度也非常好,而质量是影响抹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多种研磨技术生产的抹茶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工艺对抹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技术最有利于抑制抹茶中微生物的滋生,能满足大多数行业对抹茶品质的要求;气流粉碎技术单位产能最高,在抹茶的粒径和色泽上都存在较明显的优势,但微生物引入风险高;石磨技术虽是最古老的抹茶研磨技术,但目前其传承价值大于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菊花15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毒素
    章豪, 吴银良, 朱勇, 赵健, 陈国
    2021, 62 (11):  2286-22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1
    摘要 ( 333 )   HTML ( 8 )   PDF(4909KB) ( 654 )  

    建立菊花15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毒素(天芥菜碱、天芥菜碱-N-氧化物、倒千里光碱、倒千里光碱-N-氧化物、千里光宁碱、千里光宁碱-N-氧化物、千里光碱、千里光碱-N-氧化物、促黑激素、促黑激素-N-氧化物、千里光菲灵碱、千里光菲灵碱-N-氧化物、欧天芥菜碱、欧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采用硫酸溶液提取菊花样品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毒素,离心后将上清液过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氮气吹干后复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以0.1%(V/V)甲酸水溶液-甲醇体系进行梯度洗脱,采用ESI源正离子电离模式,通过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进行检测,采用基质校准外标法进行定量。15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毒素在相关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线性关系好;其中,检出限为0.5~9.0 μg·kg-1,定量限为1.7~30.0 μg·kg -1;阴性菊花添加样品的回收率为82.6%~94.2%,相对标准偏差为2.3%~5.0%(n=5)。该方法检测耗时短,具有较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具备同时测定菊花样品中多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毒素的能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培养时间对中华羊茅菌丝生长及化感作用的影响
    周连玉, 焦璐, 罗巧玉, 蒋霞
    2021, 62 (11):  2291-22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2
    摘要 ( 280 )   HTML ( 3 )   PDF(1546KB) ( 472 )  

    研究培养时间对中华羊茅Epichloe sp.菌丝生长及化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培养过程中菌丝体干重同培养时间呈现双对数曲线关系,培养40~45 d菌丝体生长量达到最高值。不同培养时间不同稀释倍数的菌丝体发酵液对植物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不一致,除处理25 d和40 d的20倍发酵液稀释液对苗长有抑制作用外,其他各处理组均促进幼苗生长;发酵液对根长的影响表现为27.27%的处理抑制根的伸长,69.70%的处理增加根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弱毒株在雏番鸭体内的分布和排毒规律
    华炯钢, 叶伟成, 刘可姝, 云涛, 倪征, 陈柳, 朱寅初, 张存
    2021, 62 (11):  2295-22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3
    摘要 ( 309 )   HTML ( 2 )   PDF(1108KB) ( 484 )  

    为了解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弱毒株感染雏番鸭后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毒规律,本研究采用传代致弱的NDRV JDm10-150毒株接种1 d龄雏番鸭,对接毒后6 h~35 d雏番鸭的血液、脑、胸腺、心、肝、脾、肺、肾、胰腺、法氏囊、盲肠扁桃体、咽拭子和泄殖腔拭子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病毒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接6 h后,在各组织脏器及血清中可检到NDRV核酸,且肝和脾病毒含量最高。随后,各组织脏器及血清中NDRV核酸含量逐渐减少。接毒后9 d,各组织器官及血液均检测不到NDRV核酸或NDRV核酸检测为阴性(Ct>35)。接毒后第13~35 d,除脑和血清外,大部分的组织脏器中均又检测到NDRV核酸,且NDRV核酸含量基本稳定,其中脾脏和法氏囊组织中NDRV核酸含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对不同时间采集的咽拭子和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发现雏番鸭在接毒后6 h开始向外界排毒,之后通过泄殖腔排毒,直至攻毒后28 d停止排毒。以上检测结果表明,NDRV JDm10弱毒株感染雏番鸭后快速侵入各组织脏器和血液,脾脏和法氏囊为主要侵染和定殖场所,主要通过泄殖腔分泌物向外界排毒。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基因型鹅星状病毒鉴别诊断RT-PCR方法的建立
    王宏宇, 朱寅初, 云涛, 华炯钢, 叶伟成, 倪征, 陈柳, 张存
    2021, 62 (11):  2299-23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4
    摘要 ( 322 )   HTML ( 44 )   PDF(2792KB) ( 684 )  

    鹅星状病毒(GAstV)是近年临床新发病原,也是导致当前雏鹅痛风致死的主要病因,研究显示该病毒存在两种不同基因型。为建立快速准确的核酸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针对不同基因型GAstV保守域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以RNA为模板的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双重RT-PCR方法彼此无干扰;引物特异性强,对坦布苏病毒、鹅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鸭瘟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体系中引物适宜浓度为1 μmol,退火温度范围广,50~54 ℃皆可;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3拷贝数和102拷贝数。对采集自江浙地区的73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鹅星状病毒阳性率为93.2%,主要为Ⅱ型星状病毒的单一感染(阳性率86.3%),部分样品呈现两种类型星状病毒混合感染现象(阳性率6.8%)。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可用于GAstV的鉴别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蝉花菌质饲料在蛋鸡上的应用
    纪伟, 李吉要, 闫文娟, 徐振栋, 孙长胜, 柴文波
    2021, 62 (11):  2303-230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5
    摘要 ( 244 )   HTML ( 3 )   PDF(1067KB) ( 599 )  

    研究添加蝉花菌质的饲料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以及鸡蛋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喂食加入蝉花菌质饲料,试验组产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死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鸡蛋品质研究发现,相比对照组,喂食含有蝉花菌质饲料的蛋鸡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但指标差异不显著,只有缬氨酸和蛋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结果表明,生产中应用蝉花菌质制剂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鸡蛋品质,为开发特色功能蛋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开化县龙门村经营村庄的实践分析
    叶俊, 张明生, 毛小娟
    2021, 62 (11):  2305-230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6
    摘要 ( 266 )   HTML ( 4 )   PDF(1102KB) ( 532 )  

    本文以衢州市开化县齐溪镇龙门村8年“美丽蝶变”为例,分析了在村党支部的全面领导下,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山水风光、文化底蕴,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并将美丽乡村转向“美丽经济”,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动乡村合作创业经营,持续促进大批村民返乡创业,实现村集体与村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都市农业顾客体验内涵、测量及对顾客忠诚的影响
    姚罕究, 张月莉
    2021, 62 (11):  2310-23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7
    摘要 ( 277 )   HTML ( 2 )   PDF(2452KB) ( 511 )  

    在国内都市农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体验营销的已有文献,揭示都市农业顾客体验的内涵,开发测量工具,构建都市农业顾客体验各维度对顾客忠诚产生影响的综合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以期深入理解都市农业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都市农业顾客体验由情感体验、功能体验、生活方式体验和智力体验4个维度构成。上述体验在都市农业顾客忠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功能体验的影响力最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水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调查
    肖鸣, 俞丹宏, 季天委
    2021, 62 (11):  2317-231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8
    摘要 ( 383 )   HTML ( 3 )   PDF(1054KB) ( 543 )  

    在浙江省杭州、湖州地区选取5个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跟踪监测,采集周围5个土壤样品、21个农产品分别测定其砷、铅、镉、铬、铜、锌、汞含量, 对照相应的国家标准, 分析土壤和蔬菜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情况。结果表明,5个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均属于农用地土壤低风险类别;21个农产品样品中有1个大米产品镉含量超标。建议对畜禽养殖场周围农用土地建立长期的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监测预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安校园不同下垫面径流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许立宏, 王春梅, 蔡成豪, 梁世君, 方晓波
    2021, 62 (11):  2319-23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59
    摘要 ( 258 )   HTML ( 4 )   PDF(6062KB) ( 460 )  

    地表径流污染已成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城市水环境。通过对临安校园典型降雨事件的研究,探讨径流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源。结果表明,径流污染浓度初期较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各下垫面径流污染存在初期冲刷效应;降雨特征与污染物浓度之间、径流污染物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水质污染程度屋面<瓷砖路面<绿地<柏油路面,整体污染较重;研究区径流水质存在两类潜在污染源,第一类是机动车损耗、燃油和城市垃圾,第二类是机动车辆车轮胎磨损、大气干湿沉降和复合肥的施用,以及附近电缆厂等重金属工业活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旱区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李东丽, 何秉宇, 王志强, 汪溪远, 刘素红
    2021, 62 (11):  2327-233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60
    摘要 ( 399 )   HTML ( 10 )   PDF(1604KB) ( 619 )  

    稻田甲烷排放被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大气甲烷浓度增加的重要原因,新疆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但新疆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公开报道较少。为探究新疆水稻田甲烷排放特征,本研究在2020年5月9日至2020年10月10日水稻生长季,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系统地测量了稻田甲烷排放速率,首次获得了干旱区水稻田甲烷排放日变化特征与不同生长期稻田甲烷排放规律。结果表明,稻田甲烷排放日变化、季节变化明显。稻田甲烷在下午的排放通量较大,甲烷日平均排放通量明显受积水深度影响,当积水较深(>6 cm)时,甲烷平均排放通量明显减少。在测定期内速率,水稻不同生长期甲烷平均排放分蘖期>抽穗期>黄熟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0份地方山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
    屈为栋, 赵永彬, 陈孝赏, 陈海平
    2021, 62 (11):  2334-23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1161
    摘要 ( 264 )   HTML ( 4 )   PDF(1061KB) ( 511 )  

    对30份浙江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各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遗传多样性。试验筛选出高产种质资源8份,抗炭疽病种质资源8份。结合产量、抗性、品质等因素,筛选出5份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