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紫月, 齐晓波, 曾麟岚, 等. 中国农业系统近40年温室气体排放核算[J]. 生态学报, 2022, 42(23): 9470-9482.
|
[2] |
黄东迈. 有机肥养分循环与利用研究的回顾[J]. 土壤通报, 1994, 25(S1):2-3.
|
[3] |
郭珍. 低碳农业展现生态效益[N]. 经济日报, 2023-02-10( 5).
|
[4] |
石惠娴, 沈昊文, 潘方慧, 等.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梯次利用低碳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51(3): 209-212, 252.
|
[5] |
龙文军, 姜楠. 发达国家有机肥规范及推广的经验做法[J]. 农村工作通讯, 2021(9):59-61.
|
[6] |
赵玉海, 张丁丁, 王鑫, 等. 浅谈畜禽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肥料化的研究现状[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8, 11(9):15-17.
|
[7] |
刘洪涛, 陈同斌, 郑国砥, 等. 有机肥与化肥的生产能耗、投入成本和环境效益比较分析:以污泥堆肥生产有机肥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4):1000-1003.
|
[8] |
邹建祥, 宁运旺, 王孟兰, 等. 商品有机肥连续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 现代园艺, 2023, 46(6): 35-36, 58.
|
[9] |
季佳鹏, 赵欣宇, 吴景贵, 等. 有机肥替代20%化肥提高黑钙土养分有效性及玉米产量[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27(3):491-499.
|
[10] |
毛霞丽, 陆扣萍, 何丽芝, 等. 长期施肥对浙江稻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5, 52(4):828-838.
|
[11] |
马俊永, 曹彩云, 郑春莲, 等. 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6):38-42.
|
[12] |
张玉兰, 孙彩霞, 陈振华, 等. 红外光谱法测定肥料施用26年土壤的腐殖质组分特征[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5):1210-1213.
|
[13] |
张英, 武淑霞, 雷秋良, 等. 不同类型粪肥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土壤, 2022, 54(6): 1175-1184.
|
[14] |
黄颖博, 罗凡, 龚雪蛟, 等. 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88-96.
|
[15] |
MAO X X, YANG Y, GUAN P B, et al. Remediation of organic amendments on soil salinization: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salt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2, 239: 113616.
|
[16] |
唐继伟, 徐久凯, 温延臣, 等. 长期单施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11):1827-1834.
|
[17] |
武升, 邢素林, 马凡凡, 等. 有机肥施用对土壤环境潜在风险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 38(2):219-224.
|
[18] |
黄琴, 欧阳峰. 鸡粪再生有机-无机复混肥探讨[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36(9):91-92.
|
[19] |
庄华萍. 吉林省畜禽粪污转化生物有机肥经济分析与政策建议[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22.
|
[20] |
覃丽霞, 马军伟, 孙万春, 等. 浙江省畜禽有机肥重金属及养分含量特征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4):604-610.
|
[21] |
倪治华, 孙万春, 林辉, 等. 浙江省畜禽粪源有机肥质量安全风险与控制对策[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2): 299-307.
|
[22] |
赵文, 潘运舟, 兰天, 等. 海南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状况与分析[J]. 环境化学, 2017, 36(2): 408-419.
|
[23] |
夏文建, 张丽芳, 刘增兵, 等. 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稻田土壤重金属及其有效性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1, 42(5): 2469-2479.
|
[24] |
葛赞, 杨威, 王宇航, 等. 连续施用有机肥的田间土壤和果蔬重金属风险评估[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3, 42(1):188-196.
|
[25] |
ALI ABUSHAHEEN M, FATANI A J, ALOSAIMI M, et 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mechanisms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J]. Disease-a-Month, 2020, 66(6):100971.
|
[26] |
沙国萌, 陈冠军, 陈彤, 等. 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与控制策略[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 47(10): 3369-3379.
|
[27] |
王芳, 豆庆圆, 付玉豪, 等. 土壤中有机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环境归趋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1(12):2563-2576.
|
[28] |
吴小刚, 王文平, 李斌, 等. 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海拔梯度变化[J]. 土壤学报, 2020, 57(6): 1539-1547.
|
[29] |
陈栋, 郁红艳, 邹路易, 等. 土壤碳转化对大气CO2升高响应机制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 2017, 31(8): 1656-1663.
|
[30] |
龚雪蛟, 秦琳, 刘飞, 等. 有机类肥料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31(4): 1403-1416.
|
[31] |
戴然欣, 赵璐峰, 唐建军, 等. 稻渔系统碳固持与甲烷排放特征[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2, 30(4): 616-629.
|
[32] |
田康, 赵永存, 徐向华, 等. 不同施肥下中国旱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基于定位试验数据的Meta分析[J]. 生态学报, 2014, 34(13): 3735-3743.
|
[33] |
FANG H, LIU K L, LI D M,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inorganic fertilizers and organic manures on the structure of a paddy soil[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2021, 213:105137.
|
[34] |
赵永存, 徐胜祥, 王美艳, 等. 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与速率: 认识、挑战与研究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2):191-197.
|
[35] |
张维理, KOLBE H, 张认连. 土壤有机碳作用及转化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2):317-331.
|
[36] |
曹志洪. 施肥与水体环境质量:论施肥对环境的影响(2)[J]. 土壤, 2003, 35(5): 353-363.
|
[37] |
贾伟. 我国粪肥养分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利用分析[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4.
|
[38] |
张蛟蛟, 李永夫, 姜培坤, 等. 施肥对板栗林土壤CO2通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9):2431-2439.
|
[39] |
宁川川, 王建武, 蔡昆争. 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1):175-181.
|
[40] |
朱鸿杰, 闫晓明, 何成芳, 等. 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2): 344-351.
|
[41] |
HUANG R, WANG Y Y, GAO X S, et al. Nitrous oxide emission and the related denitrifier community: a short-term response to organic manure substituting chemical fertilizer[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0, 192: 110291.
|
[42] |
ZHOU W, MA Q X, WU L, et al. The effect of organic manure or green manure incorporation with reductions in chemical fertilizer on yield-scaled N2O emissions in a citrus orchard[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22, 326:107806.
|
[43] |
张楠, 黎烨, 刘玉莲, 等. 有机肥组分特征对黑土N2O排放的影响研究[J]. 土壤, 2023, 55(1): 62-71.
|
[44] |
张璐, 沈善敏, 宇万太. 辽西褐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中长期试验Ⅳ.土壤肥力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11):1413-1416.
|
[45] |
邢力, 张玉铭, 胡春胜, 等. 长期不同养分循环再利用途径对农田土壤养分演替规律与培肥效果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2, 30(6):937-951.
|
[46] |
吴晓晨, 李忠佩, 张桃林.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稻田的养分循环与平衡[J]. 土壤, 2009, 41(3):377-383.
|
[47] |
卢文钰, 何忠伟. 中国有机肥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科技和产业, 2022, 22(9):258-262.
|
[48] |
胡斌, 傅晓岩, 刘恩科, 等. 山东省有机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3):103-106, 164.
|
[49] |
宋冠林, 王安琪, 路来风, 等. 生物有机肥发酵菌剂的制备工艺优化[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22, 37(6): 18-26.
|
[50] |
路思晗, 陈慧琳, 仇芬, 等. 鸡粪生物有机肥的发酵工艺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22, 28(12):53-60.
|
[51] |
韩洪云, 杨增旭. 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农户调研数据[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3):4962-4970.
|
[52] |
胡轶楠. 基于智能农业的测土配方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6.
|
[53] |
林治安, 赵秉强, 袁亮, 等.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8): 2809-2819.
|
[54] |
周志花. 利用LCA法核算农作物生产碳足迹[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
[55] |
宋常迎, 郑少锋, 于重阳. 中国农业碳排放调控的实践困境与政策创新[J]. 经济体制改革, 2023(2):95-102.
|
[56] |
冯玥, 聂正标, 孙东宝, 等. 农产品碳足迹评测方法和碳标签制度建立[J]. 农业展望, 2022, 18(6):3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