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65卷第1期目次
    2024, 65 (1):  0-0. 
    摘要 ( 67 )   PDF(16830KB) ( 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论述
    浙江省粳稻品种的演替研究综述
    郭莹, 李志瑛, 翟荣荣, 叶靖, 王文颇, 叶胜海, 王健
    2024, 65 (1):  1-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35
    摘要 ( 195 )   HTML ( 38 )   PDF(2358KB) ( 528 )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较早地开展了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浙江省种植的品种基本涵盖了各种水稻类型,其中粳稻是主要的种植类型,尤其是晚粳稻。虽然自杂交水稻出现后,常规水稻面积占比日益减小,但由于晚粳稻兼顾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晚粳稻产量影响最大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可以通过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以及千粒重来提高产量。除了产量的提高之外,稻米品质也成为了晚粳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现在的育种工作已经将米质作为重要育种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省近20 a通过审定的晚粳稻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的分析,总结浙江省粳稻品种的性状变化,以期为浙江省的粳稻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蜂蜜质量标准对比研究
    李勤锋, 王夏君, 陈敏, 雷玲, 郑蔚然
    2024, 65 (1):  8-1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59
    摘要 ( 235 )   HTML ( 26 )   PDF(1118KB) ( 472 )  

    我国的蜂群数量、蜂蜜产量、消耗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产业水平和经济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以蜂蜜进出口贸易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了我国与主要贸易国制定的蜂蜜质量标准,找出国内外蜂蜜质量评价中指标差异。针对现状,结合我国的蜂蜜质量问题,提出健全蜂蜜质量标准的合理建议,规范国内蜂蜜市场秩序,为提高我国蜂蜜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粮食作物
    水稻灌浆期高温下钾肥运筹对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
    李友发, 孙源泽, 董俊杰, 富昊伟, 张馨月
    2024, 65 (1):  16-2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82
    摘要 ( 145 )   HTML ( 15 )   PDF(1290KB) ( 489 )  

    为了明确水稻灌浆期高温下钾肥运筹对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环境温度和灌浆期高温20 d 2个温度处理。并在不同温度下设置3种钾肥运筹方式,K1(基肥∶促花肥为10∶0)、K2(基肥∶促花肥为7∶3)和K3(基肥∶促花肥为3∶7),测定各处理下籽粒的灌浆进程和垩白。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缩短籽粒活跃灌浆期,提前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提高花后15 d以内的灌浆速率,但花后15 d以后的灌浆速率迅速下降,降低花后20 d以后的灌浆速率,灌浆曲线起伏大,提高籽粒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在高温条件下,与K1相比,K2和K3均延长籽粒活跃灌浆期,推迟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降低花后20 d以内的灌浆速率,缓解灌浆期高温对水稻造成的高温逼熟效应,且到达灌浆高峰后,灌浆速率下降更加平缓,灌浆速率下降较慢,提高花后20 d以后籽粒的灌浆速率,降低籽粒垩白的发生,并且垩白米率和垩白度随着促花肥比例的提高而降低。灌浆期高温下,虽然K3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籽粒垩白的发生,但产量与K1无显著差异。因此,综合产量和品质,在水稻生产实践中,钾肥应按照基肥∶促花肥为7∶3比例施用,若灌浆期遭遇高温,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缓解高温胁迫的危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生稻长毛谷旺盛生命力解析及其对烯效唑的响应
    韩春宁, 郑殿峰, 冯乃杰, 陈观杰, 张淑玉, 周行
    2024, 65 (1):  22-3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973
    摘要 ( 145 )   HTML ( 5 )   PDF(1803KB) ( 317 )  

    为探讨烯效唑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的方式,以野生稻长毛谷和常规稻9311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20 mg·L-1烯效唑对2个不同水稻品种生长表型、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降低了2个水稻品种的株高生长率,维持了长毛谷较稳定的叶面积生长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长和根平均直径,显著增加了幼苗的生物量,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此外,烯效唑处理还显著提高了2个品种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及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等,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综上,叶面喷施20 mg·L-1烯效唑能有效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并改善其生理特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陶娟花, 温苗, 石其伟, 张惠泽, 金亮, 马进川
    2024, 65 (1):  31-3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526
    摘要 ( 163 )   HTML ( 10 )   PDF(1514KB) ( 315 )  

    为研究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植株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量情况下,与单施化肥相比(RF1、RF2),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RF1+NS、RF2+NS)可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12.2%和8.8%。与RF1和RF2相比,RF1+NS和RF2+NS处理氮肥表观回收率分别显著提高了9.26和6.20百分点。综上,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有助于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缓释肥料用量及运筹方式对杂交晚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何跃华, 薛占奎, 徐晶晶, 施佳炜, 金丽, 刘慧芳
    2024, 65 (1):  37-4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95
    摘要 ( 152 )   HTML ( 18 )   PDF(1052KB) ( 366 )  

    为筛选出适合晚稻生产的肥料运筹方式,减少肥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785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缓释肥料用量及运筹方式对产量、农艺性状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养分处理下,有机无机缓释肥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每穗粒数,667 m2基肥使用30 kg加适量分蘖肥较常规施肥增产4.80%,氮肥农学效率最高;等成本情况下,缓释肥处理氮素减少,产量仍较常规施肥增加1.53%,且氮肥农学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双季晚稻有机无机缓释肥以667 m2基肥用量30 kg、总氮量在10.7~12.0 kg为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阻控技术的水稻镉、砷安全种植研究
    蓝淯琛, 丁浩男, 潘荣庆, 吕浩能, 张强, 班国富, 何烨, 凌华荣, 黄智刚
    2024, 65 (1):  41-4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773
    摘要 ( 149 )   HTML ( 8 )   PDF(1588KB) ( 457 )  

    为研究叶面施用有机硒、有机硅阻控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富集重金属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在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开展筛选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和叶面阻控技术的研究,使水稻籽粒的重金属含量降低,从而达到粮食安全生产标准的要求。本研究选用6个广西当地主栽的晚稻品种,和市面上2种叶面阻控剂(一种硒类阻控剂,一种硅类阻控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试验前后稻米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来开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技术研究。结果显示,6个水稻品种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泰丰优208茎、叶的镉、砷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泰丰优208稻米的镉含量最低,丝香1号稻米的砷含量最低。叶面施用硒类阻控剂、硅类阻控剂均可以有效降低稻米的镉含量,较CK分别下降了15.2%、17.1%;在叶面施用硒类阻控剂、硅类阻控剂也可以有效降低叶的镉含量及稻米的砷含量,叶的镉含量分别下降了12.7%、13.9%,稻米砷含量分别下降了15.9%、30.0%,同时硅类阻控剂还可以有效降低水稻叶砷含量。研究表明,施用硒类阻控剂、硅类阻控剂均可以减少砷、镉在稻米中的含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铃薯鲜食品种浙薯956选育及栽培技术
    沈升法, 吴列洪, 项超, 程林润, 张良, 卞晓波
    2024, 65 (1):  47-5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966
    摘要 ( 185 )   HTML ( 6 )   PDF(1174KB) ( 405 )  

    马铃薯浙薯956是浙江省首个自主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19年通过品种登记,2021年起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在2015—2016年浙江省多点鉴定试验中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2 388.5 kg,比对照中薯3号增产10.82%。在2018—2021年春季马铃薯新品种多点示范中,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2 882.4 kg,比对照中薯3号增产23.02%,示范方测产验收每667 m2最高产量达3 683.3 kg。田间马铃薯晚疫病地上部和块茎抗性明显优于中薯3号,中抗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浙薯956属于中早熟品种,在浙江省可作春、秋两季栽培,作春季早收栽培时可在出苗55 d以后提早收获上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余姚市鲜食玉米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胡伋, 郑华章, 杨鸯鸯
    2024, 65 (1):  52-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05
    摘要 ( 622 )   HTML ( 362 )   PDF(1039KB) ( 513 )  

    为了加快余姚地区的鲜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品种,以14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对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食用品质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杭糯玉21、玉农花彩糯7号、天贵糯932的鲜穗农艺性状好、糯性好、口感佳、产量高,申科甜2号、浦甜1号、万鲜甜178、美玉甜007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籽粒质地脆、口感佳、产量高,品质表现好,可进行推广种植,为玉米新品种选择和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作物
    温州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倪日群, 何忠林, 盛含嫣
    2024, 65 (1):  56-6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93
    摘要 ( 160 )   HTML ( 17 )   PDF(1077KB) ( 450 )  

    为了筛选适合在温州平原双季稻区开展“油-稻-稻”周年粮油三熟制生产的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本研究对引进的13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日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变幅在163~170 d,于5月4—11日成熟,阳光131和湘油420于5月4日成熟,基本不影响后茬早稻的正常生产;阳光131产量位居第一,为1 529.4 kg·hm-2,比对照沣油737增产3.8%;早3产量其次,为1 491.9 kg·hm-2,比对照增产1.2%;H20-04和阳光131净种植效益分别为9 895.3和9 320.8 元·hm-2,均高于对照沣油737。综上,阳光131生育期短、产量高、种植效益较好,适宜温州平原连作稻区油-稻-稻周年三熟制种植模式,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大帅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郭全伟, 张英华, 崔志军, 王术科, 杜玉海, 范增博, 刘洋, 张勇, 王毅
    2024, 65 (1):  61-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81
    摘要 ( 181 )   HTML ( 9 )   PDF(1063KB) ( 545 )  

    2020年在山东潍坊诸城、临朐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烟大帅烟草专用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每667 m2施40 kg豆饼和5 kg纯氮为对照,施40 kg豆饼和10 kg烟大帅有机肥(纯氮减施10%,T1)、40 kg豆饼和25 kg烟大帅有机肥(纯氮减施20%,T2)、40 kg烟大帅有机肥(纯氮5 kg,T3)为3个处理。结果表明,T2处理效果最好,促进烟株根系发育,烟株采收烘烤后产量和产值最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植物
    生态因子对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汤腾跃, 余柯达, 王佳淇, 范超洋
    2024, 65 (1):  66-7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907
    摘要 ( 114 )   HTML ( 3 )   PDF(2175KB) ( 393 )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扩增技术和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浙江省7个地区34个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叶木通的聚类与海拔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大。对三叶木通进行ISSR分析,筛选出15对引物可获得26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是98.49%。聚类分析表明,同一地区的三叶木通各自聚为一类,说明三叶木通在不同地域间遗传差异显著。三叶木通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03 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689 0,表明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这3种生态因子与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综上,rDNA ITS序列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分别适用于五叶木通和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表明,海拔与五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显著相关,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明显,但不同地域间三叶木通种群的遗传差异明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商品有机肥对铁皮石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叶雄方, 陆秋君, 周翔, 陈尚取, 夏华芳, 向焘, 王玉萍, 毛碧增
    2024, 65 (1):  73-7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1036
    摘要 ( 131 )   HTML ( 7 )   PDF(1439KB) ( 437 )  

    为研究不同商品有机肥对铁皮石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三年生铁皮石斛为材料,探讨金福伊农生物有机肥、百泰微生物肥料、大汉rutom MIX 1 这3种商品有机肥对铁皮石斛生长、开花特性和多糖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合适铁皮石斛有机栽培的底肥,为铁皮石斛有机栽培肥料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67 m2施用金福伊农生物有机肥160 kg,能够显著促进铁皮石斛新芽萌发、茎秆伸长、多糖含量增加;百泰微生物肥料有利于铁皮石斛叶片生长;相较于前两者,大汉rutom MIX 1在促进铁皮石斛生长上效果不明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配方基肥对温郁金产量及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叶静, 郑福勃, 邹平, 陈照明, 林辉, 马军伟, 王强, 符建荣, 马进川
    2024, 65 (1):  77-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115
    摘要 ( 123 )   HTML ( 3 )   PDF(1069KB) ( 420 )  

    本试验研究了基肥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郁金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温郁金产量及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设置4个不同的施肥配方,各处理基肥用量均为750 kg·hm-2。结果表明,在氮磷钾总用量相等的前提下,基施配方肥2的温郁金产量最高,与常规施肥比较,温郁金地下部分根茎、块根分别增产11.3%、17.9%。配方肥1和3相较常规施肥也提高了温郁金的产量,但统计上无显著差异。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肥处理提高了温郁金中氮和磷含量。同时,基施配方肥还可以提高根茎、块根中Ca、Mg及微量元素Zn、B等含量。综上,基肥施用配方肥2既能提高温郁金产量,又能提高根茎、块根中的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含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树与蔬菜
    番茄液泡蔗糖转化酶抑制蛋白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许洋, 程远, 阮美颖, 王荣青, 叶青静, 姚祝平, 周国治, 刘乐承, 万红建
    2024, 65 (1):  81-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61
    摘要 ( 159 )   HTML ( 6 )   PDF(9992KB) ( 335 )  

    液泡转化酶抑制蛋白(vacuolar invertase inhibitor,VIF)在调节植物蔗糖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及响应逆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从番茄Alisa中克隆到VIF基因(SlVIF)和cDNA序列。结果显示,SlVIF基因与cDNA序列全长均为528 bp,不含有内含子,共编码175个氨基酸。SlVIF蛋白分子量为19.92 ku,理论等电点为5.53,含有一个信号肽序列,保守结构域为PMEI。系统进化关系表明,茄科物种的VIF亲缘关系最近,且基序具有一致性。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番茄材料中,SlVIF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在Heinz番茄中,其在根部有高水平的表达;在LA1589番茄中,其在果实发育的各阶段,尤其是在成熟果实及根部有高水平的表达。说明SlVIF可能通过介导蔗糖代谢影响果实成熟并调控根系生长。SlVIF受到水分胁迫的诱导,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餐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徐四新, 严谨, 诸海焘, 蔡树美, 张德闪, 金海洋
    2024, 65 (1):  90-9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779
    摘要 ( 144 )   HTML ( 5 )   PDF(1219KB) ( 495 )  

    为探讨餐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使用商品有机肥料为对照,开展了设施菜地餐厨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用餐厨有机肥料可提高蔬菜产量5.3%~11.6%,增产效果和商品有机肥无显著差异。餐厨有机肥可提高设施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25.5%~31.8%、土壤速效氮含量8.6%~11.3%、土壤有效磷含量3.1%~12.6%、土壤速效钾含量6.5%~8.2%,但餐厨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处理间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未出现显著差异;餐厨有机肥处理的菜地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提高4.0%~5.8%,但餐厨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餐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R0.25)含量9.9~14.5百分点,餐厨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总的来看,餐厨有机肥料和普通商品有机肥的肥效基本类似;餐厨有机肥可提高设施菜地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R0.25)含量,其效果和商品有机肥料基本相似;餐厨有机肥料可导致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小幅上升,但上升幅度和商品有机肥料无明显差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生万磷酸铵镁复合肥与羊粪配施在包心菜上的应用效果
    王兴高, 陈喜靖, 王彦凤
    2024, 65 (1):  95-9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966
    摘要 ( 122 )   HTML ( 2 )   PDF(1050KB) ( 365 )  

    以施用常规复合肥(N 15%、P2O5 15%、K2O 15%)为对照,设置了海生万磷酸铵镁复合肥、海生万磷酸铵镁复合肥+羊粪的试验处理,通过测定包心菜的生物产量、可食部分含量、株高、根系长度与根茎直径等指标,研究了海生万磷酸铵镁复合肥与羊粪配施在包心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复合肥相比,海生万磷酸铵镁复合肥与羊粪配施处理的包心菜生物量提高24.44%,可食部分产量提高32.37%,而单施海生万磷酸铵镁复合肥则生物量降低6.75%,可食部分产量降低6.99%。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西兰花品种比较试验
    史邵萍, 刘贝贝, 周璐丹
    2024, 65 (1):  99-1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97
    摘要 ( 141 )   HTML ( 8 )   PDF(1055KB) ( 336 )  

    为了选择更加适合浙江省种植的西兰花品种,引进当前市场的主栽品种8个,以当地主栽品种绿雄90为对照,开展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西兰花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农艺性状、花球性状等特征进行考察,从而进行综合比较筛选。结果表明,除了蔓陀绿外,各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中国王11号和台绿5号各方面综合表现最为优异,适合浙江省中晚熟栽培。同时,耐寒优秀和台绿328等早熟种植品种表现也较为不错,可少量搭配种植,增加农户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可为浙江农户选择种植的西兰花品种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胶污泥的基质化开发及其在育苗中的应用
    叶楠, 王翘楚, 徐世豪, 于建兴, 洪基光, 李加友
    2024, 65 (1):  103-1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96
    摘要 ( 123 )   HTML ( 5 )   PDF(3109KB) ( 372 )  

    柑橘罐头加工产生大量果胶污泥,利用高效菌株的快速腐解将果胶污泥转化成栽培基质,实现高持水难处理果胶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筛选的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LZ51果胶酶活性达684 U·mL-1;将果胶污泥分别和秸秆、蛭石混合发酵制得秸秆果胶基质(M1)、蛭石果胶基质(M2),在红樱桃萝卜、大叶菠菜和四季香葱发芽和育苗过程中发现,M1和M2的使用性能较蛭石基质(CK)均有显著提升。其中,M1对3种蔬菜的发芽率较CK平均提升5%;在育苗阶段,M1培育的樱桃红萝卜鲜重较CK增加30%,培育的大叶菠菜鲜重较CK增加50%。利用果胶污泥和秸秆混合发酵制备一种新型栽培基质,为罐头加工的果胶污泥资源化利用开辟一条新的利用途径,市场前景广阔。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水平下叶面肥对菜用甘薯生长的影响
    曾燕楠, 赵韩伟, 纪洪亭, 王庆南, 程润东, 王勇, 王士红, 赵荷娟
    2024, 65 (1):  108-1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225
    摘要 ( 133 )   HTML ( 6 )   PDF(1147KB) ( 437 )  

    为探索不同叶面肥和减氮施肥对菜用甘薯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不同叶面肥的使用对菜用甘薯生长状况、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食味品质、分枝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菜籽饼肥对菜用甘薯产量和分枝数提升效果最好,氨基酸肥2和花多多次之。菜籽饼肥和氨基酸肥1对提升品质效果最好,但氨基酸肥1对产量提升效果一般。减氮施肥结合喷叶面菜籽饼肥后产量和分枝数均与常规施肥水平相当。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施内草莓品种在富阳地区引种对比
    刘健伟, 方寒寒, 倪小明, 丁耿伟, 吴梅娟, 于璇, 陆春莲, 陈建华
    2024, 65 (1):  113-11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74
    摘要 ( 147 )   HTML ( 6 )   PDF(1053KB) ( 413 )  

    本研究通过对设施内草莓品种章姬、越丰、越秀、红玉、浙莓17进行农艺性状、果实性状、生育期与结果性状以及抗病虫特性的比较,为草莓在当地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杭州富阳地区草莓品种浙莓17采摘时间最早,同时兼具品质佳、连续结果能力强、单株产量较高、耐贮运的特点。红玉和章姬采收时间次之,其中章姬生长势最强,果实品质佳,但不耐贮运,而红玉每株产量较章姬和浙莓17高;越秀和越丰采收时间最迟,其中越丰果实品质佳,采收第一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但不抗灰霉病,越秀采收时间最迟,单株产量最高的。5个草莓品种均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建议草莓生产中可根据物候期搭配合理种植,满足不同时期对草莓的需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促进梨树萌芽抽枝的研究进展
    刘春晓, 蒋贤达, 李慧, 阚家亮, 王中华, 李晓刚
    2024, 65 (1):  117-12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723
    摘要 ( 172 )   HTML ( 5 )   PDF(1146KB) ( 469 )  

    促进萌芽抽枝是梨栽培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枝条的抽生既受到品种差异、外源激素使用等分子与化学因素的影响,又与肥水管理、修剪手法等栽培技术紧密相关。目前,关于促进梨萌芽抽枝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分子调控已有报道,但有关梨树萌芽抽枝的系统论述,尤其是深入的分子研究报道较少。本文总结了影响梨树萌芽抽枝的主要因素,包括梨芽特性和萌芽抽枝的品种因素,以及刻芽、修剪、截干、环割、摘心、拉枝、疏花、疏果等物理因素和不同激素与处理的化学因素。综述了几十年来促进梨树的萌芽抽枝栽培技术与管理、激素使用和相关分子研究进展,并对梨树萌芽抽枝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梨树整形修剪与丰产稳产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赏园艺
    基于PCA不同肥料配施方案对樱花开花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高照亮, 隽加香, 沈童飞, 朱建军
    2024, 65 (1):  125-1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26
    摘要 ( 118 )   HTML ( 3 )   PDF(1575KB) ( 352 )  

    以飞寒樱为研究对象,研究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和微生物菌剂(艾加生物公司)等产品的不同用量和配施处理对樱花开花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樱花开花各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的促进效果是不同的。对芽鳞开裂率、露红率、产生花苞率、初花率、开花率、平均每株开花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樱花开花及叶绿素含量的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促进樱花开花及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佳的肥料配施方案为大量元素水溶肥100 g·株-1,微生物菌剂50 mL·株-1,中量元素水溶肥10 g·株-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萝藦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进化发育分析
    马萌萌, 李淑娴, 吴怀通
    2024, 65 (1):  130-13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32
    摘要 ( 101 )   HTML ( 4 )   PDF(7877KB) ( 191 )  

    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Thunb.)Makino),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本研究目的是获得萝藦叶绿体基因组拼接,分析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确定其在近缘物种中的系统进化关系。研究方法是利用Illumina平台对萝藦叶绿体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完成基因组拼接和基因注释,分析重复序列特征。结合萝藦多个近缘物种,分析边界基因的变异,构建多物种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萝藦叶绿体基因组是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全长157 081 bp,GC含量是36.49%。共注释132个基因,包含有45个光合作用相关基因、74个自我复制相关基因、6个其他基因和7个功能未知基因。鉴定得到271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其中以单碱基重复为主,其次是三碱基重复。多物种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证实,萝藦属于鹅绒藤属,与马利筋属和牛角瓜属是进化上更近的属间植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保技术
    甘薯小象甲田间发生规律试验研究
    张富仙, 沈升法, 邵晓伟, 吴列洪
    2024, 65 (1):  139-14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87
    摘要 ( 126 )   HTML ( 6 )   PDF(1291KB) ( 301 )  

    近年来,甘薯小象甲在衢州市发生趋重,以衢江区十里丰始发地为中心的疫区已蔓延至整个衢州市乃至周边地区,严重威胁衢州市乃至浙江省甘薯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性诱剂诱捕监测甘薯小象甲田间虫口密度消长动态,分析了甘薯小象甲田间消长特点及其原因,同时比较了不同甘薯品种的小象甲为害差异。结果表明:2019年甘薯小象甲在衢江区的田间发生高峰在10—11月,最高峰在10月底。气温是影响小象甲生长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甘薯小象甲的消长动态与平均气温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甘薯品种的早熟性与结薯深浅的不同会显著影响小象甲消长动态,会直接造成小象甲的危害程度的不同,本研究中早熟性最好、结薯最浅的品种衢薯2号拥有最大的小象甲诱捕量(1 229头)和最严重的薯块受害率(85.7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和田地区设施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比较试验
    郑剑超, 李明, 董飞
    2024, 65 (1):  144-14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39
    摘要 ( 132 )   HTML ( 3 )   PDF(1056KB) ( 376 )  

    为筛选出和田地区设施番茄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为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及抗病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发现不同程度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番茄品种间株高、茎粗和叶片数随着黄化曲叶病毒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产量以特美特36号最高,与优拉578和东风199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品种戴安娜、优拉578、东风199、澳粉1号、芬娜和艾利斯相对抗病指数为0.86~0.99,为高抗品种。从抗病性、植株性状、叶片光合参数和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品种特美特36号、东风199和优拉578表现较好,可作为新疆和田地区设施秋茬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首选品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州地区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防治策略初探
    赵德琪, 谷刚, 孟华兵, 张齐彦, 尚年军, 陈伟, 陈雷
    2024, 65 (1):  148-15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963
    摘要 ( 118 )   HTML ( 2 )   PDF(14282KB) ( 400 )  

    杂草稻作为水稻的近缘杂草,是稻田中最难以防除的杂草之一。随着现代化农业进程的推进,轻简化农业逐步受到种植户的青睐,水稻直播面积逐年增加,杂草稻对水稻产量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本研究使用NY/T 1433—2014《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 SSR标记法》文件规定的48对SSR引物,对从湖州市采集的15个杂草稻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其表型性状和落粒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这15个杂草稻单株,表型差异显著,落粒性明显强于对照洁田稻001和武运粳;SSR结果显示,48对引物共检测出104个等位位点,平均多态信息量0.313 8,呈现中等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数量为2.312 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量为1.577 2,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515 4,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对这15个杂草稻株系进行ALS基因序列分析,发现32个SNP位点,但均不产生抗性。因此,利用具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的水稻初步探讨了湖州地区杂草稻的防治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喷施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除湖州目前所发现的杂草稻。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湖州地区杂草稻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UPLC-MS/MS的土壤中敌草隆残留检测技术
    施超宇, 孙晓欣, 吴嵘, 杨勇, 王雪, 肖学喜
    2024, 65 (1):  157-16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070
    摘要 ( 151 )   HTML ( 4 )   PDF(1581KB) ( 574 )  

    为了提高土壤中敌草隆的萃取效率,更为精确地检测其残留量,采用加压溶剂萃取作为土壤中敌草隆的萃取方式,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对土壤中残留的敌草隆进行了检测,建立了一种土壤中敌草隆萃取和检测的新方法。试样经冷冻干燥处理后,将其研磨样装入加压溶剂萃取仪,使用2∶1的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作为萃取剂,萃取液经Carb/PSA石墨化炭黑/乙二胺-N-丙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通过C18色谱柱进行分离,并以体积比为1∶9的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中选择电子轰击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显示,敌草隆在20~500 μ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5,且目标峰分离效果较好;不同浓度下敌草隆的加标回收率为71.2%~90.3%,相对标准偏差为1.7%~9.4%,检出限为0.000 287 μg·g-1。该方法有利于对土壤中敌草隆残留量大批量检测的操作,提高了目标物的萃取效率和检测效率,提高样品检测准确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药剂对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对比研究
    李自林, 杨吉, 刘晓慧, 马义文, 唐元祥, 李学卫
    2024, 65 (1):  162-16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23
    摘要 ( 173 )   HTML ( 8 )   PDF(1054KB) ( 636 )  

    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药剂对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及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T1、T5处理烟株农艺性状较好;施药10 d后,T1处理的烟草番茄斑萎病防治效果较好;施药15 d后,T1处理的烟草花叶病、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防治效果较好,T2处理的烟草番茄斑萎病防治效果较好;施药20 d后,T1、T2处理的烟草花叶病、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防治效果较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啶虫酰胺复配剂对烟粉虱田间防治方案探索
    冯辉, 马海芹, 李真峰
    2024, 65 (1):  166-16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63
    摘要 ( 149 )   HTML ( 6 )   PDF(1047KB) ( 536 )  

    为了明确氟啶虫酰胺复配制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22年7—9月在杭州市参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24%阿维·氟啶悬浮剂(SC)750~1 000倍液混用助剂(冬青油)300~500倍液可以有效防治茄子、番薯的烟粉虱(成虫、若虫、卵);高虫口密度下不建议使用22%氟啶·氟啶脲SC 750倍液混用助剂300倍液防治番薯烟粉虱(成虫、卵)。24%阿维·氟啶SC混用助剂是一种理想的烟粉虱防治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王晓飞, 周长勇, 李美霞, 毛佳, 陈亚丽, 齐英杰, 钱新, 陈香华, 郑磊, 曹凯歌
    2024, 65 (1):  170-17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132
    摘要 ( 151 )   HTML ( 5 )   PDF(1073KB) ( 372 )  

    为明确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纹枯病的田间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性。以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用量分别为8、10、12 mL·kg-1和对照药剂3.5%咯菌精甲霜悬浮剂制剂用量4 mL·kg-1,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80.55%~92.21%,对水稻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82.25%~90.11%,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78.70%~90.77%,增产率为41.25%~55.12%,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5%咯菌精甲霜悬浮剂,且对水稻出苗和生长安全、具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综上所述,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种防治水稻病害具有较好的效果,生产上建议制剂用量为8~12 mL·kg-1,有效成分用量为1.79~2.69 mL·kg-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技术
    响应面法优化山茶油膜法脱胶工艺研究
    吴坤龙, 鲁雲, 张良, 刘标, 李彦坡
    2024, 65 (1):  175-18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053
    摘要 ( 100 )   HTML ( 4 )   PDF(7599KB) ( 188 )  

    以山茶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山茶油膜法脱胶的工艺条件。重点探讨膜孔径、混合油浓度、操作压力对膜法脱胶的影响,并比较了膜法脱胶与水化脱胶工艺对山茶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油膜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膜孔径10 ku、混合油质量分数35%、操作压力0.25 MPa,经膜法脱胶后脱胶率为96.85%。与水化脱胶相比,膜法脱胶后山茶油脱胶脱色脱酸效果显著,脱色率达到51.6%,酸价由15.30 mg·g-1降至0.64 mg·g-1。表明膜法脱胶在山茶油精炼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脱胶、脱色及脱酸的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源GA3和ABA对烤烟内源激素调控效应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李波, 陈小翔, 张文军, 翟争光, 刘化冰, 江智敏, 徐志强
    2024, 65 (1):  181-18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178
    摘要 ( 144 )   HTML ( 4 )   PDF(3608KB) ( 463 )  

    本文从激素和基因水平探究外源激素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作用机理,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田间施用外源激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材料为中烟100(ZY100)和NC71,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GA3和ABA,测定不同时期烟株的农艺性状、基因表达量、生理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未喷施GA3处理相比,喷施GA3后ZY100株高升高20%,NC71株高升高31%;喷施ABA后ZY100株高降低17%,NC71株高降低10%。喷施GA3后ZY100和NC71内源赤霉素含量分别升高20%和30%;喷施外源GA3后ZY100和NC71烟株内CPSGA20oxPSY的基因表达量均上调,GA2ox基因表达量下调。喷施GA3提高了ZY100和NC71烟株体内叶绿素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提高了烤后烟叶总糖含量、钾含量、钾氯比,降低了烟碱含量和氯含量,显著提高了烤烟的经济性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南平复烤片烟自然醇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变化分析
    范宇鑫, 王丽君, 白峰, 徐辰生, 段卫东, 申洪涛, 王艳芳, 刘领
    2024, 65 (1):  190-19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161
    摘要 ( 124 )   HTML ( 2 )   PDF(1113KB) ( 363 )  

    为了探究福建南平复烤片烟的自然醇化规律及最佳醇化周期,将南平K326品种B2F和C3F等级复烤片烟存贮于河南新郑醇化库进行自然醇化,分析醇化片烟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2个等级片烟中总氮、总植物碱、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总量和pH值均呈下降趋势,多酚总量呈增加趋势。与醇化9个月相比,醇化30个月时B2F和C3F等级片烟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下降7.01%和13.79%;多酚总量分别增加25.50%和13.79%。B2F和C3F等级片烟分别在醇化18和15个月时感官质量总分最高,此时可对醇化片烟进行加工,可以保质减耗。相关分析表明,感官质量总分与总植物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气品质与余味均与莨菪亭、芸香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香气量与莨菪亭、芸香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畜牧兽医
    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蛋白质需求及饲粮供给水平效应研究进展
    郭思琪, 徐子伟, 陶新
    2024, 65 (1):  197-2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692
    摘要 ( 151 )   HTML ( 9 )   PDF(1119KB) ( 375 )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均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因此,对饲粮蛋白质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而饲粮蛋白质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还与其饲料成本和利用率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在阐述不同生长阶段猪生理特点和蛋白质需求基础上,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各阶段猪饲粮蛋白质供给水平的研究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并在最后针对不同阶段猪给出较适宜的饲粮蛋白质配制建议,供养猪生产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州地区犬猫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张安琪, 戴军洋, 谢雨婷, 姚锦晶, 刘素贞, 简永利
    2024, 65 (1):  203-2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0971
    摘要 ( 101 )   HTML ( 4 )   PDF(5278KB) ( 246 )  

    为了解温州地区犬猫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法对采自不同饲养场所的267份新鲜粪便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有74份阳性样品,共检出7种寄生虫虫卵,以弓首蛔虫虫卵和钩虫虫卵为主。流浪犬猫、未驱虫犬猫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宠物犬猫和驱虫犬猫,有弓首蛔虫、钩虫、复孔绦虫、曼氏迭宫绦虫、贾第虫5种人畜共患寄生虫被检出。流浪犬猫感染的寄生虫种类多,感染率高,且携带多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研究表明,温州地区犬猫肠道寄生虫感染比较普遍且种类复杂,这为进一步了解温州地区犬猫寄生虫感染状况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防控提供基础材料。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鸭干扰素-γ细胞株的构建
    陈柳, 倪征, 刘可姝, 叶伟成, 华炯钢, 云涛, 朱寅初, 张存
    2024, 65 (1):  208-21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18494
    摘要 ( 103 )   HTML ( 3 )   PDF(2758KB) ( 188 )  

    干扰素-γ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能力的细胞因子之一。为了建立稳定表达鸭干扰素-γ(duIFN-γ)的细胞系,本研究优化并合成了duIFN-γ基因,插入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GIII-CMV-GFP-2A-Puro,获得重组质粒plenti-IFN,将plenti-IFN与辅助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筛选出了携带duIFN-γ基因的重组慢病毒rlenti-IFN,将该病毒感染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利用有限稀释法和抗性加压筛选法,筛选出了30个具有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单克隆细胞系。利用RT-qPCR荧光定量法对这些单克隆细胞的duIFN-γ mRNA水平进行检测,筛选出了duIFN-γ mRNA水平最高的1个单克隆细胞,对其进行扩大培养,获得了1株稳定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duIFN-γ稳定表达于该细胞系中。本研究获得了1株稳定表达duIFN-γ蛋白的细胞系,该研究为开展duIFN-γ生物学功能研究、建立duIFN-γ检测方法及生产廉价鸭(禽)用干扰素奠定了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环境
    江西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化
    王巧玲, 欧阳耀树
    2024, 65 (1):  213-2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023
    摘要 ( 158 )   HTML ( 5 )   PDF(3584KB) ( 300 )  

    考虑碳排放约束,将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江西省2011—2020年11个设区市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并探析可能的驱动来源。结果表明,江西省2011—2016年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为稳定,在经历2017年的低谷后,2018—2020年连年创下新高;不同区域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鹰潭市最高,其次是南昌市、九江市;而抚州市最低;2018年起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且规模效率对技术效率的贡献逐渐降低。未来应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人才、资本投入、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资源要素的配置,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熟高产紫云英新品种宁籽3号的选育
    许岩, 张泉锋, 马田田, 肖家睿
    2024, 65 (1):  220-22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60
    摘要 ( 103 )   HTML ( 2 )   PDF(1045KB) ( 403 )  

    宁籽3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晚熟高产紫云英新品种。该品种通过系谱法进行系统选育,以国内紫云英品种宁波大桥种为基础群体,从中筛选出熟期迟、茎秆粗壮的变异单株,经过多年多代自交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2 a多点适应性试验平均鲜草产量56 877.9 kg·hm-2,比对照宁波大桥种增产21.5%;盛花期干物质粗蛋白含量19.5%,粗纤维含量25.50%,粗脂肪含量31.4 g·kg-1,氮含量3.12%,磷含量2.02 g·kg-1,钾含量42.7 g·kg-1。2022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浙认肥2022001],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采样间距下农田土壤镉含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研究
    陈胤再, 陈柏成, 梅皓天, 夏枫, 柳丹
    2024, 65 (1):  224-22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280
    摘要 ( 104 )   HTML ( 6 )   PDF(2206KB) ( 336 )  

    本文以舟山市定海区某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相结合的方法,在仅改变采样间距的基础上,全面探讨40 m、20 m这两种采样间距下农田土壤镉(Cd)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结果表明,两种采样间距下均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短采样间距(20 m)更易于揭示Cd元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对于Cd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及治理,虽然40 m采样间距能减少前期调查成本,但无法准确识别Cd含量较高值所在的具体位置,增加后期安全利用及治理的不确定性,而20 m采样间距则能够准确地进行异常值识别,有助于对Cd含量较高值所在位置的土壤采取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以及摸排切断污染源头,为Cd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及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耕配施结构调理剂对新垦低丘红壤水分的影响
    池永清, 章明奎
    2024, 65 (1):  230-23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076
    摘要 ( 113 )   HTML ( 9 )   PDF(1071KB) ( 242 )  

    为探讨新垦低丘红壤旱地蓄水能力的提升途径,在浙中地区选择3种不同质地(砂壤土、黏壤土和黏土)的新耕红壤旱地,开展了深耕配施结构调理剂对土壤水分状况影响的试验。试验设对照(浅耕)、施结构调理剂(浅耕+结构调理剂)和深耕配施结构理剂3个处理,动态观察了不同深度土层含水量和0~50 cm土体蓄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深耕配施结构调理剂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数量和保水性;施用结构改良剂后砂壤土、黏壤土和黏土田间持水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58%、1.94%和4.35%;深耕+结构调理剂后砂壤土、黏壤土和黏土田间持水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35%、2.28%和2.68%。深耕配施结构调理剂雨季土壤蓄水量明显提高,干旱季20~50 cm土层水分明显高于对照,砂壤土、黏壤土和黏土贮水量分别比对照高2.06%~12.16%、1.73%~12.41%和5.53%~23.62%,深耕效果在黏土中最为明显,在砂壤土中效果相对较弱。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与信息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杜墁钰, 王瑞峰
    2024, 65 (1):  235-24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005
    摘要 ( 298 )   HTML ( 19 )   PDF(1102KB) ( 465 )  

    做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是助力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时代要求。为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助农增收的内在机理,本文以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相关收入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及其收入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农民收入结构中不同来源收入增长的促进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农民转移净收入、农民财产净收入、农民工资净收入、农民经营净收入;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中、西、东北地区助农增收效果更加明显;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是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但对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差距有拉大的风险。基于此,政府应该顺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特征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大力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同时也要制定出避免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拉大城乡差距风险的对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葛礼姣, 程玉静, 仇亮, 王小秋, 翟彩娇, 丁晓卫
    2024, 65 (1):  242-248.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36
    摘要 ( 394 )   HTML ( 35 )   PDF(1853KB) ( 540 )  

    农业物联网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本文综述了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国内外应用概况、系统结构、在温室大棚中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建设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充分发挥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优势,为我国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